缺少馱畜,就無法進行大量的遠程運輸,在戰爭、大型工程和商業貿易中,運輸幾乎完全依靠人力徒步。「車輪」這項人類文明最基礎、最簡單的發明,在美洲都沒有得到運用。出土文物顯示,印第安人的兒童玩具有類似車輪的結構,但他們沒有將這種技術用於生產生活,製造「車輛」——因為缺少其他牽引力,人力車改善運輸條件效果比較有限,意義不大。
這導致兩個現象:
第一,美索美洲的遊牧民族遠沒有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強大,對農業文明威脅很小;加上大陸相對封閉的地理條件,可以說四境無強敵,整體環境比較和平。
第二,軍隊在戰場上只能保證幾天的糧食供給,所以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長距離的遠徵和曠日持久的鏖戰幾乎是不可能的,往往一戰定勝負。
而現象造成的結果也有兩種:
第一是印第安人發動戰爭的目的比較單純,主要是出於宗教,佐以少量經濟需求,政治或領土需求比較少見,勝利者不會輕易吞併弱小部族——畢竟即便吞了,以原住民的技術水平也無法實行有效管理。
第二是軍事技術和理論比較落後,導致他們無力抵抗外來侵略——雖然面對當時的海上霸主西班牙,阿茲特克終究不可能勝利,但倘若印第安人的戰略戰術水平和動員能力更強一些,這個150萬人口、領土縱跨整個中美洲的國家是斷不至於被幾百名西班牙士兵徵服的。
器物文明方面,在數千年的繁衍中,美索美洲人民使用的器物沒有太大變化,他們是靠匠人有效利用簡單工具發展起來的。
阿茲特克人日常使用陶器。由於輪子結構沒有在生產中運用,阿茲特克人同樣沒有發明陶輪,制陶純靠手捏塑型,但阿茲特克匠人的手工藝達到了很高水平,即便技術原始,他們依然能做出表面圓潤、形制勻稱的陶器,品相不輸給其他民族用技術手段輔助製造的產品。
阿茲特克人使用的主要武器有黑曜石打造的石斧、弓箭、彈弓,以及一種叫「阿特爾-阿特爾」的投槍。防具主要是蒙著獸皮、用羽毛裝飾的盾牌。在後期,他們掌握了冷鍛銅器的技術,能夠製作一些銅斧、銅針。他們也用鐵器,但主要是採集原生鐵礦石進行雕琢,沒有掌握煉製技術。阿茲特克人還發明了一種棉甲,用浸泡過鹽水的棉花製作,像連身衣一樣把整個身體包裹起來,對銳器有很好的防禦力,連西班牙人都對它讚不絕口,馬上引進過來運用到與阿茲特克人的戰鬥中,並稱讚這種棉甲「比金屬鎧甲更輕便透氣」。
阿茲特克人的生活是以宗教為核心展開的。絕大多數原住民戰爭(至少名義上)是出於宗教目的。其宗教建築和雕塑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但宗教儀式也極端恐怖和血腥,在《古墓麗影:暗影》中也有表現,比如宣傳片中的挖心儀式。這或許是為了通過製造恐懼震懾旗下城邦,維系統治。可以說不理解宗教就讀不懂阿茲特克的歷史,所以宗教相關我會在後文著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