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尋「常」記憶1990-1999

2021-02-25 常州發布

1994年12月,首部引進大陸的好萊塢大片《亡命天涯》引發了觀影潮,亞細亞影城門口的「黃牛」把8元的票炒到了70元。影城不得不增加場次,每天從7點放映到22點,放映24場,觀眾達2100多名。當年,影城票房收入創下了全國前三的驕人成績。

這種人山人海的火爆情形,3年前也出現過。1991年5月23日,常州亞細亞影城開業,在全國引起了轟動:影城首次將多廳影院的概念帶到了全行業;黃廳裡的超大銀幕還創下了亞洲第一。

在此工作近30年的尹金華回憶:除了本地市民,其他城市的人們也蜂擁而至;從開門營業到打烊一直人流不斷,能進去看場電影就很了不起。

常州第一部自動扶梯也是在這裡亮相的。數不清的市民來瞧新鮮,為了防止意外,影城專門派了兩個保安,分別站在扶梯兩頭,將人們扶著上去、攙著下來。

日子越來越好,常州人有了對生活的新尋求。


延陵西路上的肯德基是常州第一家,自1993年開業以來,給常州人的生活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1996年2月18日,除夕,下午4點,潘先生心急火燎地趕到常州大酒店,想訂年夜飯,服務員告訴他,所有餐廳都滿了。當天,450人在這家涉外三星級賓館吃了年夜飯,還有許多居民舉家包房。

有人算了這樣一筆帳:「我們三口之家除夕夜吃個三人套餐年夜飯,168元;住宿費打個8折,240元。總共不過400來塊錢。如今這點錢誰家拿不出來?」

同樣是1996年的除夕之夜,市民興文正焦急地撥打著傳呼,想向親朋好友拜年,可足足半個多小時,幾個尋呼臺傳出的均是忙音。據統計,當年,僅黨政尋呼臺,從除夕到年初一就傳送拜年傳呼3.65萬個,全市十多家尋呼臺傳送的拜年傳呼達到了上百萬了。那「滴滴滴滴」的鳴叫,填補了當年春節沒有爆竹聲響的寂寞。

一個多月後的3月28日,常州第一個電話鎮——武進牛塘鎮正式開通。全鎮近70%的家庭擁有電話,每百人擁有電話13.2部。

在5年前的1991年,市民白仲官想打電話給在國外讀書的女兒,還得去郵電局。一個電話14分26秒,他肉痛地付了150元錢。一年後,常州市內電話放裝突破了1萬部。

常州最早一批銷售通訊器材的個體戶之一——馬福政,他的第一個門店於1992年在清潭路開張

生活水平正在跨越式提高。

1998年,人們發現,三、四年前初裝費要2萬多的手機,降到了數千元。儘管剛上市的諾基亞8100要6000元以上,摩託羅拉掌中寶328更是高達萬元以上,還要付2000元入網費,街頭拿著手機打電話的行人還是越來越多。7月,市郵政局推出了「特號」價格減半的優惠,一個帶「4」的號碼可以省下上千元,平均每天有70多隻手機入網,申請裝特號電話的日均達200多人。

同一時間,位於同濟立交橋南勞動路中段的常州電腦城高調開業。這個全市首家計算機及其配件市場,勾起了許多人對電腦的興趣。開業半個多月,電腦城的銷售額就有100萬了。不過,常州的入網用戶依舊不多,截至當年的5月底,只有2171戶,其中個人只佔40.7%。不少人還在問,上了網際網路之後,除了休閒,還能幹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影像70年:墨彥儒老人的難忘記憶!
    透過一張張泛黃的照片,尋找記憶,重溫故事,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石家莊解放70周年特別策劃:石家莊影像70年照片徵集活動,我們來看看今天的老照片,以及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墨彥儒的這兩張照片分別拍攝於1983年和1990年,背景是石家莊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也就是現在的人民廣場,樓前的毛主席像就是現在人民廣場的毛主席像。歲月洗盡鉛華,但老一宮留給人們的記憶永遠難忘。
  • 1999年千禧年之夜的中山路,你還記得嗎?
    1999年,即將邁入千禧年。這是一千年才有一次的盛況。而這千禧年還是龍年,據說千禧龍年要3千年才能等一回!所以這1999年到2000年的跨年,成了那一年總最讓人期待的事情,甚至比春節更重要。站在20世紀末尾巴上的1999年,終於在那刻開始了千禧年最後一聲倒計時。
  • [男孩] 尋找1990年出生2005年失蹤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和田村的陳海龍
    本網站不保證尋子家長酬金承諾的有效性,知情人如需要有償提供線索,請親自與尋子家長聯繫確認,本網站及志願者提供的尋人服務均是免費。尋親類別:家尋寶貝寶貝回家編號:149089  姓    名:陳海龍性    別:男出生日期:1990年03月25日(農曆)失蹤時身高:150CM失蹤日期:2005年04月24日(陽曆)失蹤人所在省:四川省失蹤地點: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和田村失蹤者特徵描述:兩個頭旋
  • 頭旋有疤不生發,舌頭不齊能說話——尋找1993年出生1999年失蹤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新站鎮新楊寨村大路上女孩楊慧舒
    [女孩] 尋找1993年出生1999年失蹤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新站鎮新楊寨村大路上 楊慧舒163681
  • 2017年紐西蘭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了23.1%
    2019年4月15日,紐西蘭環境部(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發布題為《1990—2017年紐西蘭溫室氣體清單
  • 記憶中的幸福年
    「穿新衣過大年,炮竹聲聲辭舊歲」這是我記憶中過新年的難忘影像。
  • 壯麗70年|從規模開發轉向精細管理 北京CBD提升「金十字」含金量
    後來,多個「第一」在這裡湧現:1982年,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五星級酒店建國飯店開業;1985年,高101米的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大樓開業,成為當時北京的最高建築;1990年,209米高的京廣中心建成,被譽為「京都摩天第一樓」。到2000年CBD加速啟動建設之時,昔日「鐵十字」已初具「金十字」模樣。
  • 明信片活動|照片記憶
    [每一張照片 都是時光的標本]第一期活動@我所想的&你所看的有人說,最美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它幫你留住的記憶。照片表達的太多,留下來的終究是你最美的記憶。2016年結束了留下的是一張張照片和照片背後或深或淺的記憶於你而言攝影意味著什麼呢你所保存的一張張照片又有著怎樣的記憶呢?
  • 【尋福建平和】尋1943年逃荒現年89歲的潮州府城南門人謝若卿
    註:此求助的被尋人謝若卿與前兩天發布求助的被尋人謝煥秋是姑侄關係,連結:尋1943年春夏在潮州韓江船邊被賣,1939
  • 年味記憶!有一種樂趣叫踢「豬尿泡」~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過年的期待,總是不來的那麼強烈了,與兒時的盼年相比,似乎這些年頂多算個放假而已,在家待幾天,吃吃喝喝同往常沒啥兩樣,玩玩轉轉還是哪些熟悉的老地方,如此而已。        於是也就沒有了過多的憧憬,想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過節經歷了太多太多,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 1999年5月9日,竟然是20年前了!
    1999年5月8日,北約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巨響過後,一片廢墟。
  • 故鄉的冰糖葫蘆 | 尋 • 年味故事之七
    深夜翻動著朋友圈;看見一篇關於「尋年味」的公眾號,描寫著對年味尋找的記憶。勾起了我對兒時的記憶,依舊還是那麼的深刻,那時候經濟條件還沒有現在的這麼豐富,天氣也特別特別的冷,冷到什麼也不想幹,冷到特別想吃東西,但是也只有這麼冷的時候,才會有一種要過年了的感覺。所以,改一下那句廣告語:「天氣寒冷的時候,和冰糖葫蘆更配哦」。
  • 石黑一雄:繁華落盡,記憶留痕|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
    2015年3月,蟄居許久的石黑一雄推出最新作品《被掩埋的巨人》,其創作過程花費了整整十年時間。但與許多頗受期待的文學新作不同,這不是一部壯麗的史詩,會講述跨越一個世紀的烽火連天;也不是一篇對他個人經歷的精心拼合與再敘述。對這則娓娓道來卻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自己給出的判定是「寓言式的」。
  • 盤點:1999到2014,活結樂隊的那些恐怖面具!
    這種狀況在過去幾年中非常常見,1990年末到2000年初,Slipknot開始登上世界的舞臺,他讓人們看到了另一種風格迥異的面具。活結樂隊始於1995年,最開始是由鼓手Shawn Crahan(小丑)在樂隊早期戴面具,到了1997年,樂隊中的所有成員都接受了這種觀點。1999年,在Ozzfest音樂節上出現之後他們發行了自己的專輯,從此所有金屬歌迷都知道了活結樂隊的面具。
  • 【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房山區後勤服務中心楊宗闊:慶祖國華誕,享祖國榮光,忠孝可兩全!
    70年時光流轉,一幕幕瞬間跨越時空,彰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間,從曾經篳路藍縷到如今繁盛富強的偉大徵程。10月1日,我經過刻苦集訓,走上長安街向祖國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如果談集訓感受,首先是「榮幸」和「艱辛」。  我很榮幸地經過政審成為了33號方陣的一員。
  • 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葉曉秋藝術作品展隆重開展
    在全區滿懷激情迎接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之際,由武漢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宣傳部、武漢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統戰部主辦,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區委黨校、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紗帽街黨工委、江漢大學統戰部、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僑聯、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文化館、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承辦,武漢市僑文會、武漢葉曉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武漢火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壯麗七十年
  • 1990年世界盃決賽馬拉度納的人品是最差的 ?
    Codesal執法了1990年世界盃決賽,親眼見證了西德擊敗阿根廷奪冠。Codesal對馬拉度納印象並不好:「我本來可以在比賽前就把他罰下去了,他在奏國歌時就罵罵咧咧的。比賽中我決定把蒙松罰下時,馬拉度納走到我跟前,說我就是個小偷,還是個國際足聯僱的小偷。」「我見過馬拉度納在球場上做出無與倫比的事,也見過他的膝蓋被人兇狠地鏟到。」
  • 臺灣人拍的1990年的長春,太珍貴了!長春人轉起~~
    最近,一段關於長春的視頻火爆長春人的朋友圈↓↓↓這是拍攝於20世紀90年代的紀錄片裡面的場景對於長春人來說彌足珍貴更是勾起很多"80"後長春人兒時的回憶一個個記憶裡的建築@蝴蝶:那些年我每天坐著磨電上學,對綠色有軌電車太熟悉了,當時人多車少,趕上上下班尖峰時段,車門都關不上,人在車外面掛著,慶幸沒掉下去。@春:看到了我可愛的家鄉,老長春,看到了我們年輕時的樣子...@Gianluigi Buffon:綠色的火車站,我還有合影。長江路的大綠門,裡面的冰鎮汽水,我又回去了。
  • 檀香皂: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味道!
    那是70年代初,爸爸在鐵路上工作,每年探親回家,這種香皂的味道就會包圍著我。他長期只用這種香皂,所以在我小小的心靈裡就變成了爸爸的專屬味道.多少年過去了,爸爸雖然住的離我很近,但一聞到這種香氣,腦海裡就是我小時候爸爸的笑臉和身影。一種味道,會成為一個人一生的記憶!
  • 1990飛機穿越時空事件:失蹤35年後降落在機場跑道,一片死寂
    穿越時空是指從一個空間通過一個特殊的通道,進入另一個時間不同時間的空間,也可以理解為時空隧道,而在世界上發現過很多穿越時空事件,在1990飛機穿越時空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