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8日,時任三星堆遺址發掘項目領隊的陳德安和其他工作人員正在三星堆考古工作站裡整理卡片。
此前,他們已經在三星堆坡地上進行了數次作業,發掘出了數百件陶器和石器。
然而除此以外,並無其他重大發現,這不免令所有人都有些失望洩氣。
上午8時許,南興鎮二磚廠的工人楊遠洪、劉光才等人正在挖土取磚泥。
突然「砰」的一聲,鐵鍬似乎鏟斷了什麼脆生生的東西,一些碎片向四周濺去。
一位工人撿起一看,驚呼出聲:「是玉!」
他們迅速刨開泥土,發現方才被挖碎的是一根約40釐米長,像刀一樣的玉器。
工人們沒多少文化,見挖到了寶貝,便紛紛跳下土坑刨尋起來。
幸好磚瓦廠工人陳烈釗是個明白人,連忙跑到考古隊辦公室。
拉起陳德安一迭聲道:「陳老師,挖磚挖出東西來了。」
陳德安心裡一跳,馬上和陳顯丹、代福森等人奔至現場,喊停了磚瓦廠工人們。
問道:「挖出來的東西都到哪兒去了?」
「我們看到不是金子,就扔地裡了。」工人答。
陳德安立即封閉現場,並安排召集工人拿著簸箕。
在旁邊的田裡進行「地毯式」搜索,力求找回碎片。
好在碎片基本找齊,經過初步拼湊。
工作人員發現像「刀」的東西原來是玉璋。
意識到此事的重要性,陳德安即刻向省文管會和廣漢縣委做出了報告。
得到同意發掘的指示後,他們找來曬席、竹篙和塑料布搭起棚子。
開始沿正南北方向進行挖掘。
終於,在經過十幾天不眠不休的作業後。
相繼發現了金杖、金面罩、青銅人頭像、玉石器等文物。
此處也就是後來人們熟知的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8月上旬,一號祭祀坑的挖掘工作基本完成。
無獨有偶,在離它二三十米遠的地方。
磚廠工人楊水成、溫烈元等人取磚土時,又用鋤頭挖出來了二號祭祀坑。
隨即出土了青銅立人像、黃金面罩、象牙、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青銅雞、青銅鈴、青銅樹等800餘件文物。
品種和數量都大大超過第一個坑。
經專家鑑定,這兩個祭祀坑為古蜀王魚鳧氏時期的祭祀坑。
一號坑屬商代早期,二號坑為商代晚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
在三星堆出土的諸多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八棵青銅神樹。
然而,考古工作者最初見到它們時,這些國寶只是一大堆混雜著泥土的破爛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