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書中,曾明確記載有五個來自外星系的老人,他們被稱為神,多次影響了堯舜禹的權力轉移。
最早的一次記載出現在《論語比考讖》中:「仲尼曰:吾聞帝堯率舜等遊首山,觀河渚,乃有五老遊河渚,一老曰:「《河圖》將來告帝期。」二老曰:「《河圖》將來告帝謀。」三老曰:「《河圖》將來告帝書。」四老曰:「《河圖》將來告帝圖。」五老曰:「《河圖》將來告帝符。」有頃,赤龍銜玉苞舒圖,刻版題命,可卷,金泥玉檢封。盛威曰:「知我者重童也。」五老乃為流星,上入昴。黃姚視之,龍沒圖在。與太尉舜共發,曰帝樞當百,則禪於虞。……乃以禪舜。」
這段話意思是說,來自昴宿星團的五個老人,來到地球,告訴帝堯將有赤龍帶來《河圖》,《河圖》上鐫刻著上天之詔命。五位老人交待完畢後化為流星,飛往昴宿星團。隨後不久堯把帝位禪讓給舜。
昴宿星團是最有名的銀河星團之一,位於金牛星座。中國古代把其中的亮星列為昴宿。在晴朗的夜晚,你可以用肉眼看到昴宿星團最亮的六顆星,眼力好的人可以看到7顆星。所以又稱為「七姊妹星團」。昴星團總共含有超過3000 顆的恆星,它的直徑有大約13光年,年齡約5000萬年。
昴宿星團的五個老人第二次現身地球,出現在《拾遺記》中:「虞舜在位十年,有五老遊於國都,舜以師道尊之,言則及造化之始。舜禪於禹,五老去,不知所從。舜乃置五星之祠以祭之。其夜有五長星出,薰風四起,連珠合璧,祥應備焉。」這段話意思是說,舜在位十年第十年,昴宿星團的五個老人來到地球,見到了舜,舜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老師一樣尊重。後來舜禪位於禹,五個老人才消失了。先秦時代人們稱昴宿為「五星」,舜曾經建造五星祠祭之。
《拾遺記》中還描寫了五老的相貌:「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與世人絕跡。惟有黃髮老叟五人,或乘鴻鶴,或衣羽毛,耳出於頂,瞳子皆方,面色玉潔,手握青筠之杖,與聃共談天地之數。及聃退跡為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術,四海名士,莫不爭至。五老,即五方之精也。」
來自昴宿星團這五位老人,頭髮是黃色的,耳朵比較大,眼睛是方形的,面色玉潔,手握一根青筠之杖,他們有時乘鴻鶴,有時穿羽毛做的衣服飛行。這樣的描述和三星堆的青銅人樣子很接近,在三星堆博物館,有一個鳥身人首的雕像,而且大多數青銅面具的眼睛都是菱形,和瞳子皆方的描述差不多,更令人稱奇的巧合是三星堆博物館有一根金杖,金杖的一端雕刻有兩個前後對稱的人頭圖像。人頭面帶微笑,頭部戴有五齒高冠,兩耳各垂著一幅三角形的耳墜;靠近杖內部的兩組圖案大致相同,上方是兩隻鳥頭部相對,下方是兩條魚背部相對,鳥和魚的頸部各疊壓著一根似箭翎的圖案。這根金杖會不會就是來自昴宿星團的五位老人手握的青筠之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