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說法是:現代撲克起源於中國的「葉子戲」。
相傳,早在楚漢戰爭時期,韓信為了緩解將士們的思鄉之情,發明了一種牌類遊戲,當時牌面只有樹葉大小,所以又稱「葉子戲」。
據說這就是撲克牌的雛形。葉子戲的玩法是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與西方紙牌是一脈相通的。
大約在12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把這種紙牌遊戲從中國帶到了歐洲,隨即引起了歐洲人的極大興趣。經過不斷地創新和改良,逐漸演變為如今的撲克牌。
國際性撲克牌每副有54張牌,其中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兩張副牌(大王和小王)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
四種花色梅花、方塊、黑桃、紅桃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每一種花色的牌數正好是13張,代表每個季節有13個星期。紅色牌代表白晝,黑色牌代表黑夜。
52張牌的點數相加是364,再加上小王的一點,是365,與一般年份天數相同;如果再加大王的一點,那就正好是閏年的天數366天。
撲克牌的K、Q、J共有12張牌,既表示一年有12個月,又表示太陽在一年中經過12個星座。
除了代表12個月,撲克牌中的K、Q和J分別是英語King(國王)、Queen(皇后)和Jack(騎士)的縮寫,常見的12張牌中的人物都能在西方歷史中找到出處喲!
尤其是K所代表的4位國王,他們全部都是歐洲歷史上功勳卓著的君王!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 —— 前323年6月10日),他是古希臘北部馬其頓的國王。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統帥之一。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公元前100年7月12日 ——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稱愷撒大帝,他是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並且以優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大衛王,他是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二任國王,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是傳說中的所羅門王的父親,擅長音樂和作詩,聖經記載耶穌是大衛的後裔。
查理大帝(公元742 —— 公元814年),他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國王,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查理曼帝國,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