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紐約時報》10月24日報導稱,中國和俄羅斯情報部門一直在監聽川普總統個人的蘋果手機。《紐約時報》引用美國官員的話說,中國政府希望利用監聽到的內容應對經貿摩擦。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回應稱,看到了報導,「感覺美方有些人真是在不遺餘力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劇本獎」。
華春瑩表示,如果可以的話,我有三個建議:
第一《紐約時報》應該知道,它發表類似的報導,只會多一個在做fake news(假新聞)的證據;
第二,如果很擔心蘋果手機被竊聽的話,可以改用華為手機;
第三,為了絕對安全起見,可以停止使用任何現代通訊設備。
戳視頻,看發言人霸氣回應
網友熱評:
不忘初心:給華姐姐點讚!
點亮你心中的那盞明燈:這個回答太精彩了!
Vincent:懟得好!國產手機,為你帶鹽!
好好:霸氣!大氣!
陳奕燃:簡直太喜歡這個回應了!!!
TIME:超級服!
來源:人民網、外交部網站,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微信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從每天清晨5時開始,當你還在睡夢中,我們的發行員已經迎著清晨的太陽出發,把新鮮出爐的《廣州日報》及時投遞到千家萬戶。
在早餐飄來的香氣和油墨清香中,我們的發行員把約合三十多萬字的稿件,通過數十個版面,數百萬個廣州日報客戶端,把報紙送到讀者面前。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我們用這一組組鮮活數據,還原你所不知道的報紙投派過程,讀出不一樣的《廣州日報》。
每一天的凌晨3時30分,吳哥(化名)準時到達發行站,作為一名基層發行員,他需要與其他同事分疊過萬份《廣州日報》。
20年來,他都以這一方式迎接日出。早上5時天微微亮,發行員們將新鮮出爐、還冒著油墨香氣的《廣州日報》分送到沿江路至東山一帶的居民小區。
這裡老式居民樓宇密集,沒有電梯代步。每個發行員,平均每天需要花8個小時,踏進35棟居民樓,爬5000多級樓梯,登上8至9層樓,送給450多戶人家,無論烈日還是風雨。
在廣州市的中心城區,越秀區百靈路牛巷,偶然路過的筆者發現了這面牆上的獨特風景——《廣州日報》報箱。
1、2、3、4、5……40,整整40個,分成3排整齊地掛在牆上。除了中間那個綠色的郵政信箱,40個《廣州日報》報箱成為社區居民共同的選擇。
投遞好每一份報紙是我們的服務承諾
本周末(10月27-28日)
廣州日報將在市內36個小區
開展設點徵訂"2019年廣州日報"
社區徵訂現場
活動時間:10:00-17:30
2019年度報刊訂閱價目表
凡現場訂閱廣州日報半年以上的讀者均可以參加抽獎一次。抽獎獎品如下:
特等獎:廣州日報社新大 樓半日遊+珠江夜遊組合 (一家三口)
一等獎:二件套毛巾一盒
二等獎:仿真花一束
三等獎:永恆玫瑰花一朵
四等獎:駿豐項鍊一條
*現場訂報抽獎禮品以各社區現場為準
注意:以上抽獎只限於當天在社區活動現場訂閱廣州日報的讀者參與。
掃碼訂報即可拆紅包
↓ ↓ ↓ ↓
點個為華姐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