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一輪未走一輪又來,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肆意傾倒,城市內澇、河水猛漲、農田被淹、房屋倒塌、道路塌方、電力中斷……今年入汛以來,我省多市遭遇嚴重洪澇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遇威脅。
強降雨過後,出現道路阻斷、河堤告急、房屋受損、農田被淹的危情
洪水衝斷了通信杆路及供電桿路,導致境內所有通信運營商對外通信中斷,成為信息孤島。
在搶險救災一線,政府應急搶險人員是使用中國電信天通衛星電話才得以向縣抗洪指揮部匯報災情。
此次百年不遇的水災,整個鎮通信全部中斷,鎮鎮政府無法第一時間向縣政府匯報受災情況。
衛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層大氣中)的無線電通信站間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而進行的通信。衛星通信系統由衛星和地球站兩部分組成。衛星通信的特點是:通信範圍大,只要在衛星發射的電波所覆蓋的範圍內,在任何兩點之間都可進行通信,不易受陸地災害的影響(可靠性高);只要設置地球站電路即可開通(開通電路迅速);同時可在多處接收,能經濟地實現廣播、多址通信;電路設置非常靈活,可隨時分散過於集中的話務量;同一信道可用於不同方向或不同區間。
1962年7月,美國AT&T公司發射了「電星一號」低軌道通信衛星,實現了橫跨大西洋的電話、電視、傳真和數據的傳輸,奠定了商用衛星的技術基礎。1972年,衛星通信在我國首次應用。由於長期以來我國沒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衛星通信技術和衛星網絡,依靠國外的海事衛星網絡,衛星電話終端價格高,可攜式終端每臺3萬元,
手持終端1萬多元,特別是使用費高,每分鐘通話費在1美元以上,無法普及。中國電信天通衛星電話是我國的自建衛星網絡,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終端體積大小與普通手機一樣,月租費100元,使用費每分鐘1.6元,完全具備了普及使用的條件。
相比之下,衛星通信已經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覆蓋廣、通信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不受地理環境限制、質量優、經濟效益高等優點,將使其成為抗災應急通信保障和特殊環境通信使用的首選通信產品。在此次四川洪災通信保障過程中,全天候通信優勢的天通衛星電話讓平安不掉線,受到災區黨委、政府部門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