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知名病毒學家表示新冠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支持中國抗擊新冠...

2021-02-08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牧寧):2月18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一篇通訊文章,來自8個國家的27名知名公共衛生科學家籤署聲明:「支持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研、公共衛生、醫務工作者」。這27位科學家們稱,有壓倒性證據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野生動物。本臺記者採訪了27名科學家之一、馬來西亞知名病毒學家林世傑教授。林教授表示,國際科學界能夠得出上述結論,要感謝中國同行們的奮鬥和分享。

林世傑教授今年已經81歲,他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進行了研究。他說,能夠快速接觸到病毒數據,要感謝武漢的同行們,「病毒的基因序列被發表在國際性期刊上,這讓世界上的每位科學家都可以接觸到這一由來自武漢的科學家們發表的成果。這是非常迅速的、非常具有可讀性的,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感謝這一工作成果。」

林教授說,得益於中國方面及時有效的信息分享,世界上的主流科學家們都對病毒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他們都反對病毒來自實驗室的陰謀論。他說,嚴肅的科學研究證明,從蝙蝠身上提取的病毒樣本與目前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有著極高的一致性,「蝙蝠身上的病毒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提取出來的,世界上知名的科學家對它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因為蝙蝠自帶病毒與目前新冠病毒有著95%以上的相似度,因此可以斷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林教授表示,中國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中國的迅速反應不僅讓自身受益,也令全世界在這場共同抗擊疫情的戰役中獲得先機。他說,「更重要的是中方分享的意願。當中國以外的科學家可以接觸到病毒的基因序列,他們就能做很多研究與開發。正是因此,科學家們才可以展開病毒特效藥和疫苗的研製。」

林世傑教授表示,過去這些年來,伊波拉、寨卡、中東呼吸症候群等新型病毒引起的疫情,因其快速傳播的傳染性給世界醫療衛生體系帶來了挑戰。因此,國際合作在應對國際性疫情上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際合作非常重要,了解在疫情發生地區目前正在發生什麼真的非常重要。其他國家的科學家需要了解疫情,這樣他們的經驗才能真正被應用在應對疫情方面。」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澳專家:新冠病毒極不可能來自實驗室洩漏
    新華社雪梨2月23日電(記者郝亞琳)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國際專家組成員、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教授多米尼克·德懷爾日前在《對話》網站上撰文回顧了前段時間在中國的工作情況,強調新冠病毒極不可能來自實驗室洩漏。  德懷爾說,專家組做了許多工作,與中方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見到了較早被確診的患者,在武漢開展了實地考察,還調閱了大量資料。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未被實驗室蓄意使用
    世衛組織專家組組長彼得·本·安巴雷克表示,此次國際專家組中國之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對疫情暴發時的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包括病毒傳播情況、病毒基因測序和野生動物溯源等領域。安巴雷克強調,「新冠病毒沒有被實驗室蓄意使用」,「疫情暴發之前沒人見過這種病毒」。
  • 世衛組織:從蝙蝠身上培養新冠病毒,很少成功
    世衛組織專家組組長彼得·本·安巴雷克表示,此次國際專家組中國之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對疫情暴發時的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包括病毒傳播情況、病毒基因測序和野生動物溯源等領域。安巴雷克強調,「新冠病毒沒有被實驗室蓄意使用」,「疫情暴發之前沒人見過這種病毒」。
  • 記者拍下川普講話稿,「新冠病毒」被手寫改為「中國病毒」
    照片顯示,稿件中的「新冠病毒」被改為「中國病毒」。報導稱,隨著美國感染人數的與日俱增,川普開始改變調門,努力想把中國當成「替罪羊」。在諮詢過醫學專家以及參考世衛組織的指導意見後,美國媒體指出,「中國病毒」這個說法不準確而且是汙名化。
  • 菲首款新冠疫苗將來自中國!【語音摘要】
    菲首款新冠疫苗將來自中國大馬尼拉、宿霧和達沃市將優先接種周三,菲疫苗專員加維斯表示,中國科興生物的新冠疫苗可能將首先在菲上市,如果我們在12月籤訂合同,最有可能在明年3月獲得新冠疫苗。衛生部表示,政府將準備在公立醫院和衛生中心,免費為菲人提供新冠肺炎檢測,此前杜特爾特總統承認,他已經認識到新冠篩查的重要性。周三,菲外交部長洛欽表示,對那些支持南海仲裁的歐洲國家,菲律賓無需表示感謝。他說,如果我要對歐洲表示感謝,那麼該裁決的有效性、力度和效能似乎取決於歐洲國家的支持。我不在乎他們。
  • 英國新冠疫苗兩次接種的間隔時間延長至三個月!
    近日,英國健康和醫療保健監管機構表示,他們將拉長已經使用的新冠疫苗所需的兩次給藥的間隔時間——有可能長達三個月,而不是建議的三四個星期。他們甚至表示,如果沒有匹配的疫苗,那麼人們接種的第一針和第二針疫苗可能來自不同製造商。這一行動的目的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能使更多的人接種,特別是英國當前面臨著傳染性更高的變異新冠病毒。
  • 《金融時報》刊登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對其關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實報導的駁斥函
    11月6日,《金融時報》刊登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信函,對其關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實報導進行駁斥。
  • 國外12人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此地宣布全面捕殺這種動物
    據海外網綜合CNN、法新社等外媒11月4日消息,丹麥總理弗雷德裡克森當天指出,新冠病毒已經在水貂中發生了變異,而這種變異的病毒已經傳染給了人類
  • 川普:能不能用流感疫苗預防新冠病毒?
    由於義大利的疫情嚴重,因此教皇也很快接受了新冠病毒測試,好在檢測結果為陰性。而梵蒂岡也採取了相關措施,防止病毒傳播。        如果在這種關頭安倍真的染上病毒,顯然會對日本的疫情控制造成不小的影響。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此前經常出入安倍首相官邸,因為接觸確診司機而被隔離的記者已經被確認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因此暫時看來,安倍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還不大。
  • 《野生動物保護法》是怎樣出臺的?
    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異常珍貴,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總有一些人,對這些可憐的動物痛下殺手。
  •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發布報告:現在日本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來自歐美!
    今天,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發布報告:日本當前流行中的新冠病毒來自歐洲和美國!此前中國輸入的未形成大規模擴散。
  • 恐懼是抗擊新冠疫情的強大武器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抗擊新冠病毒來說,提高人們的恐懼程度與他任命自己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 2019 冠狀病毒病)特別工作組同等重要。愛潑斯坦教授表示,恐懼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因此設定預期和管理行為對於遏制新冠疫情至關重要。傳統經濟模型基於這樣的理念:理性行為者會權衡其決策的成本和收益,然後優化結果。但實際上這樣的理性行為者並不存在。愛潑斯坦教授在他的模型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在這個模型中,個體被設定為感受到恐懼,對恐懼做出反應,並通過他們的社交網絡傳播恐懼。
  • 多倫多常見的冷凍雞翅,被中國查出新冠病毒!
    自從新冠病毒在海外爆發以來,食品安全就成了一大問題。8月1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對龍崗區進口冷鏈食品進行覆核時發現,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結果為陽性。這樣一來,既三文魚和白蝦之後,冷凍雞翅也成為了新冠病毒的可疑感染源。令人細思極恐的是,這些食品都是平時家裡最常吃的.自從新冠病毒疫情在海外爆發後,巴西的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 中國出現新冠變種確診!
    據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周刊》研究報告顯示,該病例是一名23歲的女學生,近期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當晚被轉移到醫院隔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2月12日,即她飛回中國的前兩天,新冠檢測結果呈陰性。報導稱,她回憶自己在公園裡跑步時沒有戴口罩、等待登機時曾摘下口罩吃飯喝水,這些都可能導致自己被感染。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針對關於新冠肺炎病毒是否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質疑,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確信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 川普,新冠病毒檢測結果陽性!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助理霍普·希克斯(Hope Hicks)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希克斯近日多次與川普同行,她的確診瞬間引發外界對川普健康的擔憂。作為最接近川普的助理之一,希克斯的檢測結果呈陽性,令外界擔心川普會否感染新冠病毒。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29日,有人看到希克斯與白宮高級顧問史蒂芬·米勒、競選顧問傑森·米勒等人乘坐一輛麵包車,當時希克斯並未佩戴口罩。當天他們返回華盛頓後,史蒂芬·米勒和希克斯離開空軍一號時共撐一把傘。米勒的妻子凱蒂是副總統邁克·彭斯的新聞秘書,她今年早些時候曾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
  • 香港漁護署:一隻德國狼狗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環球網報導】香港特區政府網站今日(3月19日)刊發新聞公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言人今日表示,一隻德國狼狗對新冠病毒的反覆測試呈陽性反應
  • 各國抗疫「奇招」頻出:馬來西亞一陶企推出防新冠瓷磚
    近期,「英國新冠病毒新毒株已失控,實施最嚴封城命令」的消息,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同時,澳大利亞雪梨北部出現集體感染;泰國一海鮮市場激增516例本土病例……截止12月21日,國外累計確診超7709萬人,現有確診2166萬人,海外疫情難以控制。
  • 新冠病毒會影響中國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需求麼?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有一年的時間,大到出行健康,小到洗手口罩,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它影響著。從去年冬日的居家隔離,春天的居家辦公,到夏秋的疫情緩解,如今新冠病毒又蠢蠢欲動,讓即將到來的春節帶上了一絲令人擔憂的神色。回顧我國國內的疫情發展,自2020年初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多數新發病例總和入境人員或進口產品相關。
  • 義大利「比心」中國,瑞典棄療向新冠病毒投降
    截至北京時間3月14日11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17660例。什麼概念?現在整個歐洲的確診數量33120例,義大利承包了超一半。義大利增長勢頭那麼猛,與它之前的傲慢有很大關係,不過專治各種不服的新冠病毒讓義大利人吃盡了苦頭,如今意形勢跟2月的武漢差不多,現在的義大利不斷升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爭分奪秒地與疫情賽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