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店裡的一位客服請了假,秦小木只得親自上陣。給幾個消費者解答了疑問之後,一個不停跳動的旺旺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
對方發來一張照片,裡面是一個軍綠色的搪瓷缸子。缸子口原本的深色塗漆已經斑駁不堪,被鐵鏽侵蝕了一大半面積。缸身上也附著鐵鏽,鐵鏽旁用白色的顏料,寫著「五竕」。
「你好,請問店裡有這種搪瓷缸賣嗎?」
秦小木一看,就知道這缸子,是抗戰時候的軍用搪瓷缸。現在恐怕早已絕跡。
細聊之後,秦小木才知道,這位客人,是在給自己的爺爺尋找回憶。抗日戰爭時期,他爺爺正年輕,跟著部隊到了東北。
這個缸子,是爺爺懷念戰友的唯一物品。但在前幾年搬家時,缸子被遺落了。「爺爺恐怕剩不了多長時間,嘴裡嘗嘗念著戰友的名字。我們想替他找回一些過去,哪怕是類似的缸子也好。」
秦小木試過聯繫廠商,但無能為力。「只有經歷過,才知道『紀念品』在回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但現在,很多人購買搪瓷缸子,更多的是想彰顯個性。
「這幾年,市面上的確有一些搪瓷缸子,但跟過去的差距太大。要麼是一些白色的缸子,缸身上印著勞動人民的笑臉,要麼是寫著時下的流行語。而最重要的,買的人,已經不是為了懷舊,他們似乎在追趕潮流。」
秦小木稍顯無奈,在她店裡,也有類似的搪瓷缸子。有人諮詢缸子能否用來喝水,她都會告訴顧客。這個缸子並不是原版,主要起紀念價值,質量也相比原版要稍差一點,最好不要拿來喝水。
開店6年,秦小木的小店或許沒有發生過轟轟烈烈的故事,但她依舊堅持著原先的這份信念——平平淡淡,做一個時代的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