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罵人被判!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非沒有邊界

2021-02-22 YNTV2都市條形碼


從今年六月開始,條碼君推出了一檔全新的網絡評論專欄:有一碼說一碼。每周我們都會關注熱點話題邀請評論員、市民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討論,提出觀點。希望有想法有態度的你,也積極投稿哦!

如今,很多人會在朋友圈

因為業務發展需要,張某將公司的洗車精洗美容業務承包給李某,之後雙方在合作中出現了矛盾。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的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
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自己的名譽和人格尊嚴,於是將他起訴至法院,要求刪除發布的信息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近日,浙江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三溪法庭依法宣判這起侵害名譽權糾紛,判決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其實在我們身邊,類似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不少人都會有通過發朋友圈宣洩自己的情緒和對他人不滿的情況。

市民:「還是有遇到過,但只是說罵人比較隱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用髒話罵人。比如說可能這個人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希望他不要做,但是我是從來沒有碰到過指名道姓或者是用髒話罵人的。」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多數市民都表示通過朋友圈辱罵他人,宣洩自己的情緒行為並不道德。市民:「這種行為不好,一方面體現了個人的素質問題,一方面是體現自我的控制情緒能力。」市民:「人做事情的時候,要想想後果和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那麼,

究竟哪些行為屬於

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言論自由是不是沒有邊界?  

我們在網絡上行使

言論權時又該注意些什麼?

來聽聽律師是怎麼說的↓↓↓

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朱珠介紹,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書面或者口頭的形式侮辱誹謗他人,給他人名譽造成損害的,或者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損害的這些都屬於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行為人都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隨著各種網絡社交軟體的流行,每個人都有了更多發表自己意見的渠道,可是這些社交平臺已經不再是個人私密空間,逐漸演化成了公眾場所,隨意發表言論,朋友圈內的二次傳播,也會給他人名譽造成損害。

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朱珠:「這個自由言論權不是沒有邊界的,網絡也不是法外之地,因此我們在網絡上行使言論權的時候,還是應該有個文明的界限,同時應該合理合法。

記者:彭程 李力

部分內容來源:人民網、新華社、微博、網友評論

編輯:牛牛

相關焦點

  • 【警務動態】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公然侮辱他人被拘
    2018年7月22日10時許,李某到武都區公安局東江派出所報警稱:「郝某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中發布了,侮辱我和妻子樊某的話語,請求公安機關查處」。接警後,經查證2018年7月22日至8月1日郝某(男性、漢族、45歲、隴南市武都區城關鎮人),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及三個微信群「甘肅某建設群」、「隴南行業某學習交流群」、「對戰失信某領導小組群」中,發表對李某及妻子樊某人格侮辱、名譽詆毀的圖片及文字。
  • 網絡謾罵與威脅絕不是言論自由
    一名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杭州倪姓留學生,因為在社交網絡上張貼持槍照,並暗示如果考試掛科,將讓教授體會下當年「盧剛的恐懼」。他因此被學校認為是危險人物,籤證取消,返回中國。  此事引發關注和爭議,實屬正常。但當事人小倪日前卻透過媒體稱,網上傳言不實,他並沒有被校方開除,「不知道網上的傳言是怎麼出現的」。
  • 在朋友圈裡罵人?當心被起訴!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及手機、電腦的普及,網絡逐漸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工具。將個人相關言論在朋友圈發布,更成了當前人們十分熱衷的表達方式,但因為這樣的舉動而惹上官司則不多見。應該說,成都這起通過朋友圈辱罵公司被判敗訴的案例非常具有普法意義,也警示人們要慎重使用微信等社交軟體,否則就可能因為侵犯 他人合法權益而攤上官司。
  • 朋友圈別亂發,男子朋友圈罵人被告上法庭!不僅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並要賠償1萬元
    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的,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
  • 你敢在朋友圈裡罵人?當心被起訴!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及手機、電腦的普及,網絡逐漸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工具。將個人相關言論在朋友圈發布,更成了當前人們十分熱衷的表達方式,但因為這樣的舉動而惹上官司則不多見。應該說,成都這起通過朋友圈辱罵公司被判敗訴的案例非常具有普法意義,也警示人們要慎重使用微信等社交軟體,否則就可能因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而攤上官司。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這些造謠者,有些是因為好玩,有些是因為起鬨,甚至有些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網絡知名度,就隨意在網絡上造謠傳謠,引起民眾恐慌。然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造謠必被懲。(四)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除了故意發布造謠信息的人以外,很多網民會將這些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轉發,善意提醒朋友同事,這些網民雖然在主觀上沒有惡意,但如果達到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仍然會被給予相應處罰。
  • 汕尾男子發朋友圈罵人被告上法院!
    網絡非法外之地 名譽侵權需擔責 陸豐法院審結兩宗名譽侵權案 日前,陸豐市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審結了兩起網絡名譽侵權案。陸豐市南塘鎮陳某在論壇發文攻擊他人,被判賠償3000元;吳某某發朋友圈謾罵他人,構成名譽侵權,需向二原告賠禮道歉。
  • 一女子發朋友圈罵人,被告上法院,結果...
    網絡非法外之地 名譽侵權需擔責 陸豐法院審結兩宗名譽侵權案
  • 網上罵人,犯法嗎?
    ‍ 但罵人的網民卻認為:網上的糾紛網上了斷,大不了被網絡管理員踢出聊天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其次應承擔民事責任。
  • 網絡麻將越來越火 正在成為賭博重災區 網警提醒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王女士是一個手機遊戲控,前段時間開始,看見身邊的朋友們,都在玩網絡麻將的遊戲,在微信群朋友們的邀請下,她也下載了該遊戲。市民  王女士 : 有貴陽 遵義麻將 進去要招牌友4個才能開始 必須要開房間 牌友才能完成  但是王女士下載好遊戲後,開始打了才發現,這個群其實就是一個賭博群,大夥都在用這個網絡麻將賭錢。
  • 網警提醒:網絡麻將不是法外賭博的避難所
    近段時間,手機網絡麻將是非常的火,利用網絡打麻將,不再會去會所,不用在等麻將機,不分場合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很快收到廣大麻有的熱捧,軟體速度火了起來,麻友中有些娛樂休閒,有些卻通過這個平臺進行賭博,猖獗不說,還很隱蔽。
  • 日本右翼,霸道扭曲的「言論自由」就別談了!
    APA酒店社長元谷外志雄暗示很榮幸幫助安倍對抗中國,並稱事件發生後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包括許多國會議員,幾個月後人們就忘記發生什麼事了。這個日本右翼死不悔改的醜惡嘴臉真是令人瞠目。元谷外志雄的一番言論讓APA酒店再次成為中國網絡上的熱點話題。事件發生後,APA社長元谷外志雄首次現身。
  • 推特刪除中國帳號,打擊言論自由搞雙標?
    國內的老百姓平時接觸的社交軟體與推特絕緣,多數情況並不了解,而在新聞媒體上對推特的認識卻並不陌生,經常見諸報端,所以大家就對推特比較好奇,國外的網絡公司怎麼如此善於操控輿論,讓中國事務被指手畫腳。針對這種不合理的情形,有胡編掛帥的環球報發表評論,指責美國方面搞雙標,污衊中國,可見他們標榜的言論自由原則是多麼脆弱,經不起現實的考驗,只是作為打擊異己的武器,不得人心。
  • 網絡治理:微信群裡辱罵被拘留罰款,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信普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中: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
  • 姑娘,該道歉的不是你!
    (設計:盛瑞麗)9日,被確診新冠肺炎後又遭受網絡暴力的成都女孩在社交媒體發文致歉,稱「給大家帶來麻煩,打破了大家原本平靜的生活
  • 俄羅斯新法:社交網絡上禁止罵人
    俄羅斯新法要求,社交網絡中帶有淫穢言語的帖子和評論必須被清理。同時,社交媒體平臺有義務識別並刪除對社會、國家及其標誌、憲法或政府機構「明顯不尊重」的信息。【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新社3日報導,從2月1日起,俄羅斯「信息、信息技術和信息保護」法律修正案正式生效,根據規定,俄羅斯社交網絡上禁止出現淫穢和罵人的髒話。俄羅斯「工作」招聘網站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71%的俄羅斯人對禁止在社交網絡上出現髒話表示贊成,29%支持社交網絡言論自由的受訪者表示反對。
  • 【關注】西峽小夥網絡辱罵執法輔警,看警方如何回應!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西峽縣公安局依法對楊某、李某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治安處罰。提示:網際網路時代,就連罵人也成「網際網路+」了。提醒廣大網友,千萬別以為在網上說說髒話,罵罵人就會沒事,首先,網上罵人的行為既是對他人人格的侮辱,也構成了對被罵者人名譽權的侵害。
  • 一男子因不服摩託車被查扣,發布辱警言論被抓!
    隨後,公安部門即發現有網民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公然散布侮辱交警言論,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當日下午,我局聯合市局網警、交警等部門迅速查明了散布辱警言論的張某豐(男,30歲,海豐縣人),並依法將其傳喚至東湧派出所接受調查。..經詢問,張某豐對其在微信朋友圈公然散布辱警言論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我局依法對違法人員張某豐處以行政拘留5日。..
  • 微信群不點名罵人,也輸官司?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在微信群所發布的言論雖未直接指明對象,但結合信息發出時間段,回應內容及聊天對話人,可以認定李某的言語系針對原告楊某。李某針對楊某的言語具有侮辱誹謗性質,該微信群內有近50餘名成員,且均為楊某、李某同行業的經理人及熟人,具有特定性,李某的言語具有公開性,一定範圍內對楊某的名譽造成不良影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楊某的社會評價,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
  • 言論自由,也得有底線,評丹麥報紙用中國國旗開玩笑
    但很不幸,從來沒有無限度的自由,畢竟我們不是獨立存在於宇宙中,地球上和空間裡,自己無限度的自由,必然是建立在他人相應的妥協和犧牲之上。於是,我們有了法律,社會規則,甚至不明文的道德標準,來或多或少限制在自由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