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重申藏南地區是中國領土,恐成中印衝突另一導火線

2021-02-13 APD環球觀察

亞太日報海外記者 Imdad Hussain

編譯 阿拉丁

最近發生在中印邊境的衝突既不是兩國的戰略或暴行的結果,也不是因兩國間的一些小分歧而起。這個巨大的歷史遺留問題可以追溯到殖民主義時代。

我們必須清楚,西藏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清朝後期以及滅亡後的那個年代,大英帝國正瘋狂地在全世界進行殖民掠奪。藏南地區就是在其精心策劃之下,逐漸被佔領了。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清朝駐藏大臣升泰和英印總督蘭斯頓在印度加爾各答籤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八款》,其中有涉藏內容。英國承認中國對西藏的統治,並接受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

英國軍隊於1903年入侵中國西藏,進攻一直持續到1904年,但英國侵略者仍未能佔領西藏。

因此,他們與西藏地方政府籤訂了一個名為《拉薩條約》的協議,裡面還是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根據該協議,英國得到了一些貿易方面的讓步。1906年,英國與清政府籤署了另一個協議,裡面再次重申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英國當時發布的地圖也顯示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

但是此後情況越來越糟。中國因為清朝的滅亡變得更加動蕩。這削弱了中央政府權威,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地位。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西藏。辛亥革命爆發後,英國策動西藏部分反動分子叛亂,企圖搞所謂西藏「獨立」。1913年10月,英國代表,北洋政府代表在印度西姆拉參加了一個多邊會議。英國代表麥克馬洪提出一個所謂解決方案,規定中國不得駐兵西藏,「西藏內政暫由印度政府監督」。對此,中國政府拒絕接受。後英國和西藏地方代表私自籤訂《西姆拉條約》。

儘管英國控制了西藏,但直到20多年後才出版了《西姆拉公約》。有趣的是,從1935年之後,西藏南部,也就是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才出現在英屬印度的官方地圖上。

英國之所以佔領西藏除了帝國主義擴張的野心,還有避免與沙皇俄國直接接觸。英國希望讓西藏成為避開俄國的緩衝地。同時印度統治者也信奉擴張主義,因此當英國統治者離開時,他們沒有將西南地區交還給中國,而是繼續佔領。

鑑於歷史的複雜性,藏南地區有可能成為觸發中印兩國的另一條導火線,就像最近幾個月在拉達克發生的衝突一樣。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

歡迎您加入

亞太日報APD讀者俱樂部

在這裡

我們聆聽您的一切建議

更有機會

讓您與亞太智庫

共同解讀地區熱點事件

我們期待與您在此相遇

相關焦點

  • 中印兩軍爆發新衝突?印軍開口
    《印度時報》報導截圖24日,中印雙方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上一次會談是在11月6日。印度媒體IBtimes25日的報導稱,隨著軍事緊張局勢加劇,三天前中印部隊在納庫拉地區發生了衝突,原因是由於中方試圖「越過邊境入侵」印度領土。報導還稱在此次衝突中「有20名中國士兵受傷」「僅有4名印度士兵受傷」,雖然現場局勢一度緊張,但局勢得以控制。
  • 大年三十,印度總理莫迪視察藏南爭議地區!尼赫魯的下場,莫迪忘了!
    昨天,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若干外國政要紛紛通過各種途徑、方式給中國人民拜年! 印度總理莫迪也沒閒著!只是,他的拜年方式有點特別:對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藏南地區)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視察!
  • 中印衝突: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國的每一寸領土,都是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這一代,不會把國土守小了,更不會守丟了!爆發於15日的中印加勒萬河谷之爭,中方在極力保持克制的情況下,印軍仍然兩次越過邊境線,挑畔和攻擊我方官兵,最終引發暴力衝突,各有傷亡。這是1975年以來,中印邊境摩擦中最大的一次流血衝突。45年的雙邊和平,被印軍打破!
  • 印媒稱中國「移交了5名失蹤男孩」,印度軍方否定他們是間諜
    作者:王德華在中印邊境發生衝突之際,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更別說被印媒炒作的「綁架案」。幾天前,印媒抹黑中國稱,五名印度男子在實控線附近被中國軍方「綁架」。@胡錫進稱,這幾名印度人是裝扮成獵人的印方情報人員。印方不時以這種方式派人越界刺探我方情況,這是他們蠶食中方控制地區的一種手段。遇到這種情況,中方會堅決扣留他們,進行警告、教育後才予釋放。上述5人中方也已經對他們進行了警告、教育,很快將釋放。
  • 印度總理說:中國沒有進入印度領土?
    前幾天中印邊境發生械鬥,為了多了解一些情況,去看了一下印度的網站,看到《今日印度》頭版有一條有趣的新聞:總理莫迪說:「中國沒有進入印度領土
  • 接下來,中印雙方應該怎麼辦
    加勒萬河谷地區的最新事態非常令人遺憾,如何避免這種衝突的反覆出現,阻止局勢進一步升級,成為當下對中印關係的最大考驗。王毅外長指出是印方蓄意挑釁並發起暴力攻擊,並表達了強烈抗議印方做法的嚴正立場。希望印度方面不要固化在自己的情緒中,認真聽取中方的態度。
  • 中印達成邊境撤軍共識後,印官員又信口雌黃:宣稱「中國丟臉」
    近日邊境再度傳來好消息,中印雙方宣布,位於班公湖南、北兩岸的兩國軍隊已經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撤軍。但就在大家為邊境氣氛緩和鬆了一口氣時,印度又有官員不識時務跑出來鼓吹,稱此次撤離是印方在中印對峙中取得的勝利成果。據環球網2月19日報導,印度陸軍北部戰區司令喬希當日在接受採訪時,不斷強調「印度的成功」,稱「中國丟臉」。
  • 解決中印邊界爭端需要新思維新框架【下】 Calling for New Thoughts and Framework
    而中美關係的改善,又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外交基礎。印度則相反,逐漸走上了親近蘇聯的道路,也影響到其國內經濟發展。小小的中印邊界爭端,居然成了撬動兩國發展方向和國際格局演變的一隻巨大的「蝴蝶」。In 1960, then Chinese Premier Zhou Enlai made a special trip to India.
  • 印度歸還走失的中國士兵,真是善心大發?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最近幾十年印度在很多爭議地區大量修建基礎設施,將自己的兵員,先進武器裝備源源不斷運往爭議地區。1月8日,一名中國士兵在中印邊界走失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不斷發酵。據《環球時報》報導,在四天未歸的情況下,這名中國士兵於兩日前由印方移交給中方,據了解,該名士兵此前在邊境夜裡迷路,被印軍方扣留,雖然兩國在實際控制地區緊張氣氛不減,但印方在人員交換計劃時還是表現出了善意!
  • 葉海林:全面解讀中印四棲國家關係【視頻+文字版】
    中國和韓國之間,談不上國際層面的因素,那就是地區層面,因為韓國只是一個地區國家,它就是東北亞的一個國家,在東北亞它可能很重要,但是在全球,不要說在全球,在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或者說在西太平洋地區,它就不那麼重要,所以說這種中國和韓國的關係,很難被稱之為有全球性質。中韓關係無論怎麼樣,它對於全球秩序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中印關係顯然不同,中印關係的好與壞,對於全球秩序是有影響的。
  • 美印防長通話,印媒爆料:也提到中國,但不清楚是否談了中印邊境對峙
    雙方就「緊迫的」地區和全球問題交換了意見。PTI稱,兩位防長在通話中提及中國,但不清楚是否談及了中印對峙。奧斯汀資料圖PTI稱,印度國防部表示,辛格接到了奧斯汀打來的電話。電話中,雙方重申了兩國共同努力以加強「多方」防務合作和戰略夥伴關係的承諾。
  • 印高官:如果中國越界了10次,印度至少越界過50次
    「我向你們保證,如果中國越界了10次,我們肯定至少越界過50次。」據《印度教徒報》報導,當地時間2月7日,印度負責道路運輸和高速公路的國務部長V.K.辛格在馬杜賴接受媒體採訪時略帶「炫耀」意味地宣稱,印度在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LAC)上的越界次數比中國多,而印度政府從未對外透露過這一情況。
  • 印度租借兩架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速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
  • 威武:印度士兵在班公湖被中國軍人一腳收拾得「飛沙走石」
    可是,自從看了網絡版中印軍隊在班公湖北岸中印實控一線地區衝突的視頻,對「飛沙走石」現象有了新解。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2017 年 8 月 15 日早上 7 點 30 分,中國軍隊和印度軍隊在班公湖北岸中印實控一線附近開闊地一帶發生衝突,雙方利用肢體和石塊進行了互毆。
  • 印媒:印度將在中印邊境新設47個哨所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報導,在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印度政府已下令建立47個邊境哨所,這些哨所將由部署在中印邊境的所謂「印藏邊境警察部隊」(ITBP)來設立和管理。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9月2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曾表示,根據中印雙方近期達成的共識,任何一方都不應在邊境地區採取任何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行動,以避免影響雙方為緩和局勢所作的努力。
  • 消息人士:中印對等執行脫離接觸,但有一個前提條件!
    環球時報-環球網13日從消息人士處得知,中印雙方將根據相互同等安全原則,對等執行脫離接觸計劃。但印方必須首先撤回在班公湖南岸的非法越線人員,中方才考慮在班公湖北岸脫離接觸。中方致力於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同時,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印度時報》12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稱,中印雙方已大體上同意從班公湖-楚舒勒地區的「摩擦點」撤軍,並公布所謂的「撤軍方案」。
  • 【原創】印媒:這款軍機將改變中印衝突遊戲規則 但不是陣風
    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題為:不是「陣風」,C-17將成為拉達克地區中印衝突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拉達克地區繼續成為中印兩個地區大國潛在衝突的溫床。而該地區冬季的氣溫將降至零下35攝氏度,嚴寒極有可能成為最大的敵人。
  • 中印邊境有新進展
    據《印度斯坦時報》21日報導,中國和印度20日在邊境實控線(LAC)中國一側的莫爾多/楚舒勒會晤點舉行了第十輪軍長級會談。
  • 中印對峙現場,臺灣也關注到了,發現了...
    總體來講,印度製造的這次對峙應該是得不償失,它花費9個月時間,在冰天雪地裡壘兵幾十萬,耗費巨量資源,最後卻沒撈到什麼便宜,它諸如「蠶食中國領土」的目的,一個都沒實現。 就說空軍,印度的米格、蘇30MKI已經落後,最新的陣風戰機面對中國空軍也毫無優勢;中國的飛彈部隊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數輪齊射摧毀其北方絕大多數機場。假如中印之間進行大規模空中較量,中國有能力在數小時內(最多幾天),讓印度空軍損失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