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小齊有個不為人知的愛好,就是喜歡挖鼻孔,晚上躺在床上挖,上廁所蹲坑挖,就連上課的時候都忍不住挖,剛開始覺得很爽,沒想到最近頻繁打噴嚏,有時還能挖出紅色的結痂,他以為自己是上火了,於是到醫院檢查,原來是自己把鼻腔黏膜摳破引起了感染,另外還有鼻竇炎,最後醫生給小齊塞了膨脹海綿,暫時只能用鼻子呼吸。
為什麼總想挖鼻孔呢?
因為空氣中有很多顆粒或灰塵,在我們呼吸之間就進入鼻腔,有的被鼻毛和黏液粘附住,時間長了就乾燥結塊,導致鼻孔痒痒的,還有點堵得慌,這個時候就忍不住挖挖鼻孔,疏通一下。
此外,挖鼻孔還會給人帶來短暫的滿足感,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如果你養成習慣不加幹預,就會變成一種心理疾病,叫做「強制性挖鼻症候群」,每當你無聊、煩躁、空虛的時候就忍不住挖鼻孔,就像排便結束、洗澡結束的一瞬間,渾身輕鬆,只不過,挖鼻孔更容易做到,所以你會不停地想挖鼻孔。
動不動就挖鼻孔的人,有4個後果在等著你
01最輕的後果—影響個人形象
挖鼻孔是非常不雅觀的行為,當你恣意挖鼻孔的時候你可能沒注意到,別人正盯著你看,之後還會把你挖鼻孔的事大肆宣傳,破壞你在眾人面前的形象。自己的手挖過鼻孔可能不嫌棄,那你捫心自問,你想和挖過鼻孔的人握手嗎?
02鼻毛和毛囊受損
鼻孔中有很多鼻毛,它們就像沙漠中的防護林,可以阻擋細菌和灰塵,經常挖鼻孔會導致鼻毛脫落,降低防禦能力,使異物更容易進入鼻腔。另外健康的鼻毛在脫落的過程中還會引起毛囊炎,導致鼻孔疼痛、發癢。
03損傷鼻黏膜
鼻腔中的鼻黏膜十分脆弱,如果你指甲蓋太長,或者用力過猛,鼻黏膜會破損流血。長期挖鼻子還有可能刺激鼻前庭發炎,在內部形成硬疙瘩。
04最嚴重的後果—引起顱內感染
鼻子是面部危險三角區,網上曾經有新聞,一名19歲女孩擠鼻子上的痘痘,結果引發顱內感染,這並不是嚇人,因為三角區內血管豐富,若是發生感染,炎症會迅速入侵顱內海綿竇,挖鼻子也是相同的道理,所以大家一定要儘快改掉這個壞習慣。
所以,鼻子真的不能隨便亂挖,如果你感覺鼻孔需要清理,教你正確的清洗姿勢!
感覺鼻子有些乾燥、發癢,可以在洗臉的同時沾些清水溼潤鼻腔,然後用乾淨的紙巾滾動幾下。若是有鼻屎或鼻涕,可以噴些生理性海鹽水或溫水,然後用紙巾包裹住用力擤出來。若是鼻腔裡上火起泡,可以用紅黴素軟膏塗抹消炎。切記不要直接用手摳,更不能用指甲蓋摳。
現在天氣回暖,辦公、睡覺的過程中經常覺得鼻腔乾乾的,建議大家準備一個加溼器或者噴霧,覺得乾燥的時候就噴一點。最後再次提醒:不要動不動就挖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