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的典範,程門立雪的故事每個學生都應該知道

2020-12-16 天馬行知

中國是禮儀之邦,尊師重教一直是我們信奉的傳統。咱們今天就來講一個古人為了求學問,不懼風雪的故事。

根據《宋史·楊時傳》記載,北宋年間,福建有個叫楊時的人,非常聰明,善作詩文,喜歡鑽研學問。他八歲能賦詩,九歲能作賦,人稱神童。

楊時為了去聽理學大師程顥講學,朝廷調他去做官,他都拒絕了,足見他對學問的痴迷程度。程顥死後,楊時前往河南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繼續學習理學。

話說有一天,楊時和自己的好友去拜訪老師,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閉著眼睛靜坐,楊時是一位非常講究禮儀的人,他覺得即便是自己再渴望請教,也不該在老師閉目靜坐的時候打擾他。於是,這倆人便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門口,等候老師醒來。

可是,老師靜坐冥想的時間有點長,這倆人毫無怨言,繼續靜靜地在門口等候。過了一會兒,下雪了,天氣越來越冷,他們倆依然在雪中堅持等候。雪越下越大,地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厚的時候,老師終於把眼睛睜開了。他看見外面有倆人,依雪而立,忙召喚進門。一問才知道,他們已經在雪地裡耐心地等候了很久。

見此情景,程頤深受感動。從此,這件事就被作為尊重老師的範例而流傳開來。後來,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的理學,並形成了自己的獨家學派,成為了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他在程顥、程頤和朱熹之間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楊時晚年隱居龜山,被稱為「龜山先生」。程門立雪這個故事,也自此慢慢被人熟知,用以讚揚那些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楊時,程門立雪的可貴,在於他表現出的學生對老師,對學術的那份尊重,也傳遞出身為學子應該對學習抱有的真誠態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保持著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只有知禮守禮,虛心求教才能不斷進步,最終有所成就。

相關焦點

  • 這兩個寶雞典故告訴你,中國自古就尊師重教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9月9日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積蓄傳承了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全黨全社會以「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的精神,大興「師道既尊,學風自善」之風,大為「師嚴道尊,民知敬學」之舉,讓綿延不斷、經久不衰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 每日成語|07 程門立雪
    陪孩子一起讀讀成語故事背後的典故程 門 立 雪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後人便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成語故事在宋朝時期,有兩個兄弟,一個叫程顥,另一個叫程頤。兄弟兩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都是極有學問的人。每天慕名前來拜訪求學的人絡繹不絕。在當時有一個叫楊時的人,從小就聰明好學,他四歲就開始念書,七歲就可以寫詩作畫,八歲就能寫詞作賦,人稱神童,遠近聞名。
  • 尊師重教,藍坊有招!
    尊師重教,藍坊有招!表彰先進,營造尊師重教氛圍走訪慰問優秀學生,樹立學習好榜樣。該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走訪慰問2020屆優秀高中畢業生15人、中考優秀學生10人,為他們送去獎學金5萬元,表達衷心祝賀和誠摯問候,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志存高遠,希望他們飲水思源,常懷感恩,不忘父母、學校及家鄉人民的培養,更興起了全鎮學子熱愛學習、向榜樣看齊的讀書之風。支持幫助貧困學生,助力圓就學業夢。
  • 教師節讀《師說》,自古以來都在呼籲尊師重教,事實卻是一種奢望
    一是揭開自古以來不尊師重教的客觀事實。二是對於「教師」定義的闡釋,與時俱進,永不過時。尊師重教,自古以來都在呼籲,我們今天也在大聲呼籲。事實上整個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了嗎?關於「尊師重教」,韓愈也在感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不學習,不尊師也就罷了。
  • 開啟「時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
    開啟「時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時間:2020-09-14 13:53:2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讓我們開啟「時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舉手提問」「教師節」古時已有拜師,是古代新生入學禮的必要環節。據《禮記》記載,新生進入學堂,首先要雙膝跪地叩先師孔子的神位,然後向老師叩拜,並贈送帶有寓意的芹菜、桂圓等束脩六禮。到了唐代,拜師禮被歸入國家官方禮儀典制。
  • 程門立雪和如坐春風,都與這個人有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易舜報導中華民族是尊師重教的民族,在我們的語言中,有許多與之相關的成語。程門立雪的典故,想來讀者已很熟悉,它來源於《宋史·楊時傳》,楊時與遊酢都是福建人,他們來到洛陽,求學於程頤的門下。
  • 程門立雪楊時是閩學鼻祖 朱熹還是他的三傳弟子
    那時,楊時年已不惑,24歲便中進士的他,早已名滿天下,其尊師重教尚能如此,可謂當世楷模。正是憑著學無止境的態度,楊時在學術上大放光彩。此後,「程門立雪」的尊師佳話傳頌至今。「程門立雪」之於楊時,不僅僅是一個尊師重教的故事,更代表著一種信念:忠於學術理想,竭力追求真知灼見。
  • 漫評:尊師重教,讓三尺講臺成為最美的風景
    疾學在於尊師,師尊則言信矣。尊師重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報告裡、講話中,要真正撲下身子,從廣大教師的根本利益出發,關心教師的生活、關心教師的工作、關心教師的發展。要為教師和教育事業創造良好條件,不斷提高基層教師待遇,完善教師晉升成長渠道,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國運興,必尊師而重教。重教必先尊師,全社會要大興尊師重教之風,讓教師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 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楊時和遊酢
    程門立雪在古代是指學生恭敬受教。現在用做比如某個人虛心求學,通常用來比喻學生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楊時,楊時是北宋哲學家、文學家、官吏。也有很多人認為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有兩個人,分別是楊時和遊酢。
  • 習水縣回龍鎮關工委開展「尊師重教」主題活動
    10月19日上午,回龍鎮關工委開展營造尊師重教主題活動。活動聽取了周家幼兒園和周家學校工作匯報,與會黨員對周家幼兒園的辦學思路、辦學舉措、辦學宗旨和主題牆、植物角建設和周家學校學校管理、辦學質量、校園文化建設和社團建設、藝術教育成果進行了充分肯定,關工委「五老同志觀看了周家學校學生美術作品展後給予高度評價,讚賞周家學校辦學成果。
  • 桃李春風:與孔子有關的尊師重教故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易舜報導 中華民族是尊師重教的民族。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將傳授我們技能、啟迪我們心靈的師者,視為生命中可敬可親的長者,以禮相待、深情思念。又到一年丹桂飄香,師者的恩情永不忘,我們從國家博物館推出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中,選出相關文物,講述它們的故事。
  • 5則古人尊師事跡,遠勝天價謝師宴!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了,才知道楊時和遊酢在門外雪地裡已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門外的雪已積有一尺多深。 這件事傳出以後,「程門立雪」便也成為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典例,楊時尊敬老帥的優良品德也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讚。 北宋末年的大英雄嶽飛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根本無錢讀書。
  • ...好,到來之際,樹人,明德惟馨,尊師重教,懷瑾握瑜,-東方評論-東方網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開啟了我國尊師重教新紀元。在全國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紛紛召開慶祝大會,營造濃厚的「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氛圍。
  • 陝西千陽:讓「尊師重教」之風開出傳承之「花」
    時至今日,燕伋堅毅求學的精神和淳樸的尊師風範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不斷成長。千陽縣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江海介紹燕伋精神 攝影 李海妮「燕伋精神的核心就是尊師重教。」在千陽縣燕伋望魯臺景區,千陽縣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江海介紹了燕伋精神的內涵。 楊江海說:「燕伋文化源遠流長,多位專家學者都曾對其主題進行深化。
  • 監利市橋市鎮:弘揚尊師重教主旋律,譜寫教育強鎮新篇章
    橋市鎮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拉開帷幕,橋市鎮宣傳委員秦衛紅宣讀了中共橋市鎮委《關於表彰2019—2020年度先進教育單位和教育工作者的決定》,授予舒垸小學、袁劉小學、底湖小學等7所學校為監利市調考「優勝單位」、「優勝學科」榮譽稱號;授予橋市中學「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單位」、橋市小學「網絡教學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授予舒法光同志「尊師重教先進個人
  • 弘揚中國文化學習成語故事《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程門立雪》的故事楊時有一次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當時正值冬季,下著皚皚白雪,他們來到程頤家時,剛好看的到老師在打坐休息。
  • 關於程門立雪,有些誤解得說清楚
    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程門立雪不是程頤晚年的事,最遲也是發生在五十幾歲的中年。程門立雪是站在風雪中嗎碑文又說遊、楊望見程頤「正瞑目而睡」,這是個很大的誤解,我見過的一些學者的文章和中小學教材講程門立雪的故事,要麼說是程頤在打盹、打瞌睡、睡午覺,要麼就說是在作氣功或閉目養神,這些都是以訛傳訛。
  • 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湖口二中開展小記者學宮...
    九江新聞網訊(鄭影)為引領青少年學生近距離感受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認識古代聖賢對社會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了解湖口悠久璀璨的文化,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積極性,12月23日,湖口二中開展「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小記者學宮研學活動
  • 教師節「亮燈」一小時:不拿出實際行動尊師重教,亮燈不過是花架子!
    「尊師重道是對的,但作為教師,我不同意教育部提出的教師節亮燈一小時做法,全世界都在倡導低碳環保,開展關燈1小時活動,中國教育部竟然背道而馳,豈不又讓老師背負罵名?」「給老師亮燈好,尤其是亮紅燈,再配上滾動字幕:上課不講下課講,嚴禁補課!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習慣了清貧,別亮什麼燈,發自內心的尊重和認可才是我們想要的。」「取消教師節吧!
  • 與寒冬有關的河洛典故,你知道幾個?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的典故,被後人口口相傳,這些發生在河洛大地的精彩故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程門立雪、天下無雙、冬日可愛……這些與冬日有關的河洛典故,你知道幾個?再現「程門立雪」典故   程門立雪  北宋時期,福建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歡鑽研學問。為了豐富自己的學識,他毅然放棄高官厚祿,到處尋師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