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千陽:讓「尊師重教」之風開出傳承之「花」

2021-02-08 群眾新聞

2020年的千陽縣燕伋望魯臺景區,遊人如織 供圖 燕伋望魯臺景區

千陽縣燕伋望魯臺景區內景 供圖 燕伋望魯臺景區

「鴻鵠少年,心向朝陽。負笈千裡,不畏冰霜。」這是燕伋祠燕伋祭文裡的話,為燕伋這位儒家夫子的一生作了最深刻的註解。如今,無數遠道而來的遊客慕名前往寶雞市千陽縣,拜謁燕伋曾經的教學之地,尋訪燕伋精神。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與陝西省委網信辦主辦,國際在線陝西頻道承辦的「築夢新陝西 薪火代代傳」多語種大型訪談活動走進寶雞市千陽縣,尋訪燕伋文化的本源,觸摸傳統文化與一方發展同頻共振的脈絡。

千陽縣地處八百裡秦川西陲,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刺繡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是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燕伋的故裡。近年來,千陽縣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努力讓燕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走得更深更實。

燕伋雕像 攝影 陳鏘

燕伋,字思,公元前541年出生於秦地千陽燕家山,是秦地儒家文化傳播的第一人,有「千源侯」「先賢燕子」的美譽。公元前520年,22歲的燕伋受到父親的感染和時局的影響,告別了家人,開始了去魯國的漫漫求學路。燕伋一生求學時間長達17年,又曾在距秦國雍城不足百裡的漁陽(今千陽縣)設館辦學,廣收弟子,傳授六藝和儒家思想。時至今日,燕伋堅毅求學的精神和淳樸的尊師風範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不斷成長。

千陽縣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江海介紹燕伋精神 攝影 李海妮

「燕伋精神的核心就是尊師重教。」在千陽縣燕伋望魯臺景區,千陽縣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江海介紹了燕伋精神的內涵。

楊江海說:「燕伋文化源遠流長,多位專家學者都曾對其主題進行深化。『為政以德』『蝸牛精神』『培根鑄魂』這些都是學者概括的燕伋文化的內容。燕伋十分關心天下大事,一心向學,儘管家境殷實,仍三度往返秦、魯求學,成為人們心中的精神典範。」

楊江海介紹,近年來,千陽縣通過多種措施讓燕伋文化留存下來,發揚光大。千陽縣推出的新編秦腔歷史劇《望魯臺》於2019年4月在西安易俗大劇院首演,並在之後參加了2019年國際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節展演,並獲得了陝西省政府頒發的「優秀劇目獎」。

千陽縣為了推動燕伋文化研究,曾多次邀請文化專家學者建言獻策。2019年12月9日,燕伋誕辰2560周年暨燕伋精神研討會在千陽縣召開。這次研討會著力研究新形勢下如何繼承和弘揚燕伋精神,與會專家齊聚一堂,各抒己見,提出了諸多可行的辦法。

千陽縣燕伋望魯臺景區外景 供圖 燕伋望魯臺景區

楊江海介紹,千陽縣專門成立了燕伋望魯臺管理處,配備專職人員來做好燕伋文化的傳習工作;千陽縣成立了燕伋文化研究會,讓海內外專家學者來此挖掘歷史資料,參與研討交流活動,以擴大燕伋的對外影響;千陽縣還使用燕伋之名命名學校,讓燕伋精神走進校園,擴大其影響力。此外,千陽縣還使用燕伋名字命名重點道路,讓後代永遠銘記燕伋。

目前,燕伋精神成為弘揚尊師文化、傳播千陽故事的靚麗名片。千陽縣燕伋小學校長蘭曉利表示:「我們學校作為燕伋精神的重要傳承地,未來要為培養善美好少年而不斷奮鬥。」(文 陳鏘)

相關焦點

  • 這兩個寶雞典故告訴你,中國自古就尊師重教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9月9日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積蓄傳承了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全黨全社會以「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的精神,大興「師道既尊,學風自善」之風,大為「師嚴道尊,民知敬學」之舉,讓綿延不斷、經久不衰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 尊師重教,藍坊有招!
    尊師重教,藍坊有招!表彰先進,營造尊師重教氛圍走訪慰問優秀學生,樹立學習好榜樣。該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走訪慰問2020屆優秀高中畢業生15人、中考優秀學生10人,為他們送去獎學金5萬元,表達衷心祝賀和誠摯問候,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志存高遠,希望他們飲水思源,常懷感恩,不忘父母、學校及家鄉人民的培養,更興起了全鎮學子熱愛學習、向榜樣看齊的讀書之風。支持幫助貧困學生,助力圓就學業夢。
  • 漫評:尊師重教,讓三尺講臺成為最美的風景
    疾學在於尊師,師尊則言信矣。尊師重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報告裡、講話中,要真正撲下身子,從廣大教師的根本利益出發,關心教師的生活、關心教師的工作、關心教師的發展。要為教師和教育事業創造良好條件,不斷提高基層教師待遇,完善教師晉升成長渠道,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國運興,必尊師而重教。重教必先尊師,全社會要大興尊師重教之風,讓教師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 千陽估計又要在全國出名了!
    望魯臺是孔子弟子燕伋尊師孔子之地,位於寶雞市千陽縣境內。被稱為「中華尊師第一臺」。燕伋是七十二賢之一。它不但是燕伋用心血和日撮土的具體行動日積月累而成的真情臺,而且是燕伋以思師念師感師敬師之大德大美品性、精神層加澆鑄起來的尊師臺。3、陝西蓮花山狩獵場
  • 教育部長陳寶生:弘揚尊師重教好風尚 踏實強師築夢新步伐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開啟了我國尊師重教新紀元。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積蓄傳承了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全黨全社會以「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的精神,大興「師道既尊,學風自善」之風,大為「師嚴道尊,民知敬學」之舉,讓綿延不斷、經久不衰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 教師節讀《師說》,自古以來都在呼籲尊師重教,事實卻是一種奢望
    一是揭開自古以來不尊師重教的客觀事實。二是對於「教師」定義的闡釋,與時俱進,永不過時。01韓愈為什麼呼籲「尊師重教」?「此地無銀三百兩」,呼籲的,恰恰是缺少的。尊師重教,自古以來都在呼籲,我們今天也在大聲呼籲。事實上整個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了嗎?關於「尊師重教」,韓愈也在感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不學習,不尊師也就罷了。
  • 千陽,你好
    樹枝上開出一朵又一朵粉嫩的小花朵,淡黃的花蕊上毛絨絨一層花粉,吸引來成群的蜜蜂在紡錘形的樹枝間飛舞,忙碌。我站在樹下專注地看著它們,聆聽蜂鳴花語。聽見了花開的聲音,那是天籟之音,是自然界的和奏。此時您與友人牽手走進這花海中,蘋果花的清香沁人心脾,氤氳身心。腳踏在這蔥綠的大地上,鼻子嗅著芬芳,牽手與心愛的人彼此四目相對滿目美好,一世浪漫。
  • 習水縣回龍鎮關工委開展「尊師重教」主題活動
    10月19日上午,回龍鎮關工委開展營造尊師重教主題活動。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關工委主任穆仕輝對周家學校和周家幼兒園辦學成果進行點評後指出:一是村支兩委和關工委「五老要關心教育,重視教育,宣傳教育,為教育做實事,解難事,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二是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取締校園周邊黑網吧,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環境;三是大力宣傳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兩綱」,明晰學校、家庭、社區職責,建立未成年人成長的良好法制環境;四是搞好家校結合、家園結合
  • 監利市橋市鎮:弘揚尊師重教主旋律,譜寫教育強鎮新篇章
    橋市鎮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拉開帷幕,橋市鎮宣傳委員秦衛紅宣讀了中共橋市鎮委《關於表彰2019—2020年度先進教育單位和教育工作者的決定》,授予舒垸小學、袁劉小學、底湖小學等7所學校為監利市調考「優勝單位」、「優勝學科」榮譽稱號;授予橋市中學「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單位」、橋市小學「網絡教學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授予舒法光同志「尊師重教先進個人
  • 教師節「亮燈」一小時:不拿出實際行動尊師重教,亮燈不過是花架子!
    燈光秀,能否照亮人們「尊師重教」之路?教育學者熊丙奇說:我看不出教師節亮燈,對促進尊師重教有何作用,不拿出實際行動解決教師的待遇,保障教師的教育權利,亮燈不過是花架子,更讓人擔憂的是,尊師重教會不會變為「亮過了,就是做過了呢?」竊深以為然!
  • 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湖口二中開展小記者學宮...
    九江新聞網訊(鄭影)為引領青少年學生近距離感受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認識古代聖賢對社會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了解湖口悠久璀璨的文化,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積極性,12月23日,湖口二中開展「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小記者學宮研學活動
  • ...好,到來之際,樹人,明德惟馨,尊師重教,懷瑾握瑜,-東方評論-東方網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開啟了我國尊師重教新紀元。在全國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紛紛召開慶祝大會,營造濃厚的「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氛圍。
  • 關於表彰2019~2020學年度「惠州市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的決定
    各縣(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 過去一年,社會各界情系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湧現出一大批捐資助學、獎教獎學的企業和單位,有力推動了我市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 尊師重教揚美德 教育脫貧燃希望
    9月9日下午,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大興實驗學校在學校尚美樓舉辦了「尊師重教揚美德 教育脫貧燃希望」2020年教師節慶祝活動,全校教職工共同迎接第36屆教師節的到來。活動中,學校為暑期閱讀、樂走活動獲得一等獎的優秀教師頒獎,倡導大家向他們學習,養成多讀書、愛運動的良好習慣。
  • 元朝大文豪姚燧與千陽玉清萬壽宮
    姚燧一生當官,遊覽了很多地方,其中在陝西學習、生活、工作長達20多年。他在工作之餘,寫了大量的詩歌、散曲、散文。抒寫個人情懷的散曲,文辭清新、開闊;抒寫愛情的散曲,文辭淺顯流暢,風格雅致纏綿。《寄徵衣》為其散曲的代表作:「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只有四句,形象生動地描寫了軍人妻子寄衣服的矛盾心理。
  • 尊師重教的典範,程門立雪的故事每個學生都應該知道
    中國是禮儀之邦,尊師重教一直是我們信奉的傳統。咱們今天就來講一個古人為了求學問,不懼風雪的故事。根據《宋史·楊時傳》記載,北宋年間,福建有個叫楊時的人,非常聰明,善作詩文,喜歡鑽研學問。他八歲能賦詩,九歲能作賦,人稱神童。
  • 桃李春風:與孔子有關的尊師重教故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易舜報導 中華民族是尊師重教的民族。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將傳授我們技能、啟迪我們心靈的師者,視為生命中可敬可親的長者,以禮相待、深情思念。又到一年丹桂飄香,師者的恩情永不忘,我們從國家博物館推出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中,選出相關文物,講述它們的故事。
  • 本土原創佳作連載《千陽 千陽》第一部
    ,讓人倍感親近,這種信手拈來的寫作風格,更是顯示出右匈奴先生文筆駕馭之精湛(這裡有一幅千陽吧友骨妹的千陽吧名人合集截圖,大家一看便知)。糧食裝子啪得能放肩膀上,丟哈掃出撈扒扒,上鍋會杆面,下地能出力,孝順老人!這就標準就是好媳婦裡開!     嫁女子那更有講究,不要長的墩實臉上有兩團高原紅,走路一陣風,粗媚大眼的,穿著樸素大檔褲啥的,真要給找婆家什麼文家坡張家原白上方地媒人來踢破幾鞋哈彈閒來彈閒去,這不好那不好滴,除非拔尖的!目光都指向縣城邊邊千川段方新信鋪一代!嫁女陪的後實,大鍵牛老乳牛糧食隨便袋袋灌!
  • 淳口重獎自強不息優秀學子 弘揚崇學上進重教之風
    8月23日,迎著似火的驕陽,淳口鎮黨委書記殷志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建國及分管教育的黨委委員、副鎮長張軻一行到四名優秀學子家中,送上獎牌、祝賀信,對考錄北京大學的張佳蘭獎勵   瀏陽淳口鎮位於瀏陽北區,歷來崇德重教,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深厚文化底蘊,有「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 開啟「時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
    開啟「時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時間:2020-09-14 13:53:2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讓我們開啟「時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舉手提問」「教師節」古時已有拜師,是古代新生入學禮的必要環節。據《禮記》記載,新生進入學堂,首先要雙膝跪地叩先師孔子的神位,然後向老師叩拜,並贈送帶有寓意的芹菜、桂圓等束脩六禮。到了唐代,拜師禮被歸入國家官方禮儀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