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脖子四足食草恐龍 鴨嘴龍骨骼是如何支撐其8000磅的體重?

2020-12-17 硬派科技

作為長脖子四足食草恐龍 鴨嘴龍骨骼是如何支撐其8000磅的體重?

來源:科技日報 2020-08-26 15:13:10

恐龍可以算是地球上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動物,曾與生有鱗片和羽毛的動物共同漫步地球。作為長脖子四足食草恐龍,鴨嘴龍骨骼是如何支撐其8000磅(約3500千克)的體重?一項新研究顯示這與恐龍的骨骼特質有關。

近日,一個由古生物學家、機械工程師和生物醫學工程師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論文指出:鴨嘴龍和其他恐龍具有與哺乳動物和鳥類完全不同的骨小梁結構,這是能支撐其體重的關鍵所在。

美國南衛理工會大學古生物學家、論文作者之一託尼·菲奧裡略說,骨小梁組織是骨髓腔中不規則網狀立體結構,類似於火腿或牛排中的孔洞結構,鴨嘴龍的骨小梁是一種特殊的輕質結構,是存在於股骨等骨頭末端的海綿狀物質。之前沒有科學家研究過恐龍體內的這種骨骼組織的特性。

研究人員詳細掃描了骨骼組織,並結合一種名為「有限元分析」的工程技術,首次對恐龍骨骼結構與運動間關係進行了評估,發現恐龍的骨小梁組織結構與哺乳動物不同。「與哺乳動物和鳥類不同,恐龍骨小梁的密度不會隨著體型增大而增加。如果沒有這種適應性改變,支撐鴨嘴龍所需的骨骼結構將非常沉重,恐龍將很難移動。」菲奧裡略說。

為何恐龍能夠支撐龐大的體型,而現在的動物沒有這個能力?研究人員認為,恐龍為卵生而非胎生,這使恐龍得以擺脫一些決定哺乳動物體型的生物限制。在對質量輕、強度大的橋梁或飛機等進行設計時,科學家們或能從恐龍骨骼中獲得靈感。

相關焦點

  • 恐龍的骨骼特點是其支撐龐大身軀的關鍵原因
    恐龍復原圖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恐龍可以算是地球上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動物,曾與生有鱗片和羽毛的動物共同漫步地球。作為長脖子四足食草恐龍,鴨嘴龍骨骼是如何支撐其8000磅(約3500千克)的體重?一項新研究顯示這與恐龍的骨骼特質有關。近日,一個由古生物學家、機械工程師和生物醫學工程師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論文指出:鴨嘴龍和其他恐龍具有與哺乳動物和鳥類完全不同的骨小梁結構,這是能支撐其體重的關鍵所在。
  • 鴨嘴龍,櫛龍亞科恐龍
    鴨嘴龍 Hadrosaurus,在1858年,發現了第一個鴨嘴龍的化石,這也是北美洲所發現的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化石;在1868年,鴨嘴龍成為第一個架設起來的恐龍化石模型。架設的模型見下圖。大多數資料顯示鴨嘴龍身長7到10米,高達3米,重量約7噸。
  • 恐龍愛吃草
    為了生存,所有生物都必須吃東西,恐龍也不例外。那麼,如何知道恐龍吃什麼呢?雖然許多電影都將大部分恐龍描繪為兇猛的食肉動物,但通過研究恐龍的牙齒化石,我們發現,肉食性恐龍僅佔恐龍總數的35%。也就是說,大部分恐龍是植食性的。牙齒的秘密下圖的兩種牙齒形狀很不同,但它們都來自恐龍。你認為這兩種牙齒分別適合咀嚼什麼食物?
  • 世界之最——恐龍之最
    暴龍站立時高6米,長大約14米,體重大約8噸,僅它的牙齒就有成年男性的小腿那麼長足可以撕裂任何獵物。這種恐龍前腿比較短小,但後腿比較粗壯,所以它是靠兩條後腿的支撐來行走的。科學家在仔細研究後認為:這種恐龍的獵物主要是一種身長30多米、體重大約數十噸的素食恐龍。可見它的胃口有多大!
  • 穿越到恐龍時代的你,該如何馴養恐龍——恐龍馴養指南
    大約在在距今4500年以前,人類完成了對大型哺乳動物的馴養,對在全世界作為馴化候補者(被認為具有馴養價值的動物)的148種陸生食草類大型野生哺乳動物進行無數嘗試,最終卻只有14種成功被馴化。就是說,要花費10000磅左右的玉米才能餵養出一頭1000磅重的牛。由於這種根本性的缺乏效率,使得沒有一種食肉的哺乳動物為了充當食物而被馴化。能夠被馴養的動物,不能太挑食,它應當是食草的,或者是雜食的。
  • 非洲首次發現鴨嘴龍類,證明恐龍會跨海遷徙
    古生物學家不久前命名了一種發現於非洲的鴨嘴龍類,它也成為非洲發現的第一種鴨嘴龍類。這種恐龍的發現表明恐龍會跨越海洋遷徙,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與體長平均10米,甚至是更長更大的鴨嘴龍類相比,異域龍真的是小得多,它也是目前發現的最小鴨嘴龍類恐龍。儘管體型很小,但是異域龍依然有著標準鴨嘴龍類的體貌特徵,包括了寬大的嘴巴、彎曲的脖子、強壯的身體和身後長尾巴。異域龍的四肢強壯,既能以四肢行走,又能以後肢雙足行走,它們甚至還能夠以四肢在水中遊泳。
  • 恐龍如何「造恐龍」呢?答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劍龍科的釘狀龍(Kentrosaurus),背著這一身刺要如何親近呢?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帶大家尋找一種(可能的)答案。那恐龍是否有這種酷炫的結構呢?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因為恐龍和蜥蜴的親緣關係比較遠,因此更應該參考和其親緣關係最近的鱷魚和鳥類。
  • 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或令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新出土的恐龍化石及附近植物化石顯示,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7日報導,古生物學家分析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及其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出上述結論。研究論文刊載於最新一期英國雜誌《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
  • 體重近4噸的恐龍,靠什麼支撐起龐大的身軀?原來它有特殊結構
    恐龍有多強大呢?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表示恐龍是地球上已知的體型最龐大的生物,它們的體重最大的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噸,那麼,擁有龐大身軀的恐龍,又是通過什麼來支撐它們移動行走的呢?鴨嘴龍化石揭開謎團鴨嘴龍是一種出現於恐龍晚期的草食性恐龍,目前已知的最大鴨嘴龍,身長超過了22米,體重更是將近4噸。
  • 恐龍合集:終於知道為什麼恐龍滅絕後才有了人類,太兇殘了!
    其四肢粗短,脖子短縮,腦骨寬,體長約7.5至10.7米,寬1.8米,高1.2米,體重只有3至4噸。  這種恐龍裝甲車的身體兩側覆蓋著骨質甲片,這是由許多骨骼都溶接在一起而產生的,這些甲片上還密布著脊突。相同構造的還有甲龍的頭部,化石顯示在其眼部區域也有骨骼,顯示出它的眼皮也有胄甲。由骨骼溶接而成的頭骨本身相當堅固,但是留給大腦的空間也相應變小,實在是利弊相當。
  • 知識天地|作為龍城人,你知道這些恐龍的名字嗎?
    1板龍生存於2億1000萬年前,晚三疊紀的古老恐龍。體長6-8米,身高3.6米,體重5噸左右,據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種巨型恐龍。主要分布於法國、德國和瑞士。腔骨龍的頭部長而狹窄,銳利的鋸齒狀牙齒顯示它們為肉食性,可能以小型、類似蜥蜴的動物為食。它們可能以小群體方式集體獵食。
  • 恐龍家族中的「獨角獸」其實並不存在
    楊鍾健先生之所以將其命名為青島龍,是因為恐龍化石的修復、研究都是在青島龍進行的,如此命名是為了紀念在青島研究恐龍的那段日子。圖註:青島龍的化石裝架,旁邊是山東龍,圖片來自網絡長角的巨鴨怪青島龍屬於鴨嘴龍類,這個家族的突出特徵就是嘴巴扁平,就好像鴨子一樣。成年鴨嘴龍的體長可達8米,臀高2米,體重1.5至2噸。
  • 新研究表明青島龍並不是恐龍中的「獨角獸」
    青島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種名則代表其頭骨上那根細長的棘狀鼻骨。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儘管名為青島龍,但是它其實在煙臺萊陽發現的。楊鍾健先生之所以將其命名為青島龍,是因為恐龍化石的修復、研究都是在青島龍進行的,如此命名是為了紀念在青島研究恐龍的那段日子。
  • 世界恐龍之最盤點 最重恐龍重達100噸
    劍龍是世界上腦最小的恐龍——腦重70克,是體重的1/250000(人類為1/50)。劍龍屬(學名:Stegosaurus)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裝甲亞目劍龍下目的一個屬。劍龍是最知名的恐龍之一,因其特殊的骨板與尾刺聞名。劍龍就像暴龍、三角龍以及迷惑龍一樣,經常出現在書籍、漫畫或是電視、電影當中。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恐龍:奔龍
  • 作為食草動物,大猩猩怎麼變得如此強壯?
    圖中的這隻大猩猩的身高超過6.5英尺,如果生活在野外,最大體重可達550磅。大猩猩有多強壯?正如它們的身高和體重所暗示的那樣,大猩猩是強大的。中等大小的大猩猩的力量幾乎是普通人的9倍。曾有動物園中的大猩猩折斷或彎曲其圍欄的案例。
  • 本土恐龍你了解多少?盤點中生代時期,出現在中國境內的恐龍!
    1.永川龍永川龍是一種大型食肉恐龍。全長約10米,站立時高4米,有一個又大又高的頭,略呈三角形。嘴裡長滿了一排排鋒列的牙齒,就像一把匕首。脖子較短,身體也不長,但尾巴很長,站立時,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奔跑時,則要將尾巴翹起,作為平衡器用。
  • 身高不矮,脖子更長 蜥腳類恐龍為何進化出纖長脖子
    長脖子的植食性蜥腳類恐龍,也曾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當今世界上所有已發現的化石以及所有現存動物,都無法出其右。即使身長超過30米也不是個事,可它們的腦袋很小,頸和尾很長,粗壯的四肢支撐著巨大軀體。 研究表明,它們與肉食性恐龍和原蜥腳類恐龍是近親,在侏羅紀早期進化,侏羅紀晚期達到鼎盛,在白堊紀時期滅絕。
  • 恐龍脖子那麼長,到底哪種恐龍的脖子最長?
    恐龍脖子那麼長,到底哪種恐龍的脖子最長?恐龍,特別是巨大的蜥腳類恐龍,有著地球上最長的脖子。在如此眾多的長脖子恐龍之中,哪種恐龍才是長脖子冠軍呢?,無論是體型還是長脖子都是非常引人矚目的,它也是除中加馬門溪龍外亞洲最大的恐龍。
  • 對於本土恐龍你了解多少?盤點中生代時期,出現在中國境內的恐龍!
    脖子較短,身體也不長,但尾巴很長,站立時,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奔跑時,則要將尾巴翹起,作為平衡器用。前肢很靈活,指上長著又彎又尖的利爪,後肢又長又粗壯,也生有三趾。常出沒於叢林、湖濱。行為可能像今天的豹子和老虎。 2.許氏祿豐龍
  • 大同遠古恐龍時代
    湖周圍生活著一個以大型蜥腳類恐龍為代表的恐龍家族。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溫順的植食性恐龍,有體長20—30米的不尋常華北龍,有具備驚人防禦力的天鎮甲龍,還有會遊泳的鴨嘴龍以及擁有鋒利前爪的躍龍。它們在大同這片土地上取食、嬉戲、爭鬥、繁衍,最後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