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春閨夢裡人,輕歌一曲別紅塵,無情哪得眸如海,悲盡輪迴苦眾生…
這人世間的一切,其實都因緣而起。佛度有緣人,學佛也要講究一個佛緣。浙江省永嘉縣普安寺有那麼一位和尚,他身高一米九,五官端正,耳垂大且厚有福相,長相中冥冥註定此生他跟佛有緣,他叫釋明心。因長相十分帥氣跟西遊記中唐僧形象頗為接近,被稱為當世「唐僧」。
釋明心,出生於1980年浙江省永嘉縣,目前被任命河北省秦皇島摩訶寺以及浙江省永嘉縣普安寺的住持。在很多人眼裡寺廟主持都是年紀大的老和尚,可是釋明心年紀不大卻擔任兩個寺廟的主持。如果你覺得他年紀輕輕就出家不想面對生活現實?那就錯了,釋明心曾經在某政府單位上班,拿著鐵飯碗的工作。
釋明心1999年通過考試進入某政府單位。有個鐵飯碗意味著衣食無憂。年復一年,一晃十年過去了,他不想再過這種無聊枯燥的生活,可是他想要改變卻很難,一來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父母肯定不會同意自己有任何改變。「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最難披。」不要問我為什麼出家,也許這是命運的安排。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聽到了一首佛法的歌《輪迴》,馬上被那悠遠空靈的音樂給震撼了,釋明心一直浮躁的心一下子找到了寄託,他似乎看到自己披著袈裟,敲擊木魚,默然在古寺中。釋明心突然明白自己應該去哪裡了,佛門才是自己的最終歸宿。於是,釋明心決定割愛辭親,放下一切來到天台國清寺要出家修行,可惜因緣未成熟,幾天後便被父母找到,硬給拉回了家。釋明心每次提起出家父母都很難過,父母希望他儘快結婚生兒育女,畢竟在中國傳宗接代的觀念在老一輩裡根深蒂固,更何況釋明心是家裡唯一的男孩。面對父母的壓力釋明心只能把夢想暫時埋藏在心底。釋明心沒有放棄出家的念頭。三年後峰迴路轉,多年的堅持換回了意外的完美結局,釋明心不僅順利出家,2009年還順利考入了國內最高佛教學府中國佛學院學習。他將手中的鐵飯碗換成了瓦缽。從此身披袈裟,常伴青燈古佛。
學業有成後釋明心選擇回到老家鎮上落敗破舊的普安寺,一來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二來離家近,方便照顧父母。釋明心一生的遺憾是沒能待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但是人生難得兩全其美。普安寺位於浙江永嘉巖頭鎮北部的十八壠南麓,它建於唐玄宗元年,也就是公元712年,後來重建於北宋治平元年,在明清的時候曾經翻修過寺廟,四周都是山峰,這裡的環境非常的清幽,這座寺廟年久失修,已經有近百年沒有僧侶居住在這裡了,變得破舊不堪,甚至大雄寶殿還沒有大門。普安寺古寺廟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加上釋明心曾經爆紅網絡,在釋明心的精心管理之下,讓寺廟的香火逐漸旺了起來。
釋明心自稱從未遇到過喜歡的人。因為釋明心帥氣儒雅的外貌,在網絡中迅速走紅,很多人慕名而來。因為出眾長相經常有女信眾慕名前往,因此給他引來不少煩惱。雖然他的帥氣讓無數迷妹淪陷,但他卻醉心佛法,紅塵俗世一概不在意。
人活著能做自已喜歡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我喜歡佛教,與佛有緣,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歸宿 。釋明心出家也引來很多人的熱議,他們覺得他應該陪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傳宗接代生兒育女盡孝道。可是人生最難得的是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他做到了。人生對他來說有滿足也有遺憾,遺憾的是不能時常陪伴父母左右,可是作為上班族的我們又何嘗不是。人生本來就很難做到圓滿。
釋明心活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