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介紹的臺北小吃只給深度遊吃貨

2021-02-16 臺灣有的沒的那些事

臺北小吃,看到這幾個字很多人已經唾液分泌瞬間飆起來。說的就是你!沒錯吧?

寫臺北小吃很容易,從前衛時尚的101商圈,到迪化街和艋岬繁華的市井騎樓,抑或是夢裡老家淡水街,小吃的比比皆是,品種上反正多如牛毛,隨便寫。可是寫好不容易,特別是給眼光挑剔的深度遊自由行的你。

士林夜市、寧夏夜市、饒河夜市、華西街夜市、師大夜市等等,不用我寫,網上資訊氾濫成災,所以,俺想推薦幾個有特點的小吃和小店。


黑白切:

第一次看到街頭小店這個招牌,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東西,後來請教了臺北的朋友,才知道這是臺灣的在地小吃。

黑白切取自臺語的讀音,指隨意地切菜,是街頭不講究刀工與食材的一種常見小菜,可選擇食材相當多樣:豬肝豬場豬心豬肉可,鴨肉鵝肉可,豆類、菜類也可,有點像粵菜中的各種白灼雜燴。蘸料酸甜。嘗試覺得果然極富特色。

臺北小巨蛋附近一家市場,一家掛著「黑白切全臺北最好吃」的條幅吸引了我。找來找去,只看到大棚中聚集著一個個攤檔推車,不過是夜市攤檔的日間版。

既然敢於這麼亮招牌,我也就大膽一試。到那個小推車面前要了生腸、五花肉的搭配,主食擔仔面。一碟黑白切上桌,首先分量不小,我一個人吃不完。

白灼生腸蘸著醬油,口感很嫩,沒有想像當中的撕咬不斷或是咀嚼不動,火候拿捏分寸令人刮目!五花肉則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滿嘴香氣濃鬱。作為切仔面的搭檔,剛剛好。

結帳時價格平到我有點不好意思,不足人民幣25元。黑白切給我的第一印象,那味道以及調調,是家常日子的殷實妥帖。

後來試過很多家黑白切,那家號稱全臺北最好吃的,肯定名不副實,至少臺北有些小店,靠著黑白切客人常年爆滿。大稻埕附近的延平路有家小店賣面炎仔,就是其中的代表。


賣面炎仔據說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一直位處偏避巷弄,老闆已經是第三代接手。某一天我刻意避開高峰,下午2點多光顧他家,雖然沒有了排隊的盛況,但很是簡陋的店內依舊人滿為患。他家主要賣切仔面、黑白切。

因為第一次來,我讓老闆幫我搭配,很快,一盤拼裝了招牌紅糟肉、豬肚、粉肝的黑白切上桌。臺式紅糟肉是臺灣的特產,五花肉先用酒糟和各種獨家秘方醃透,然後油炸至肉皮酥脆,改刀裝盤。賣炎仔家的紅糟肉外表泛著紅糟的顏色,切得厚薄適中,入口肉質柔嫩,肉皮的酥脆宛如剛出爐的烤乳豬皮。這一柔一脆和諧完美散發出酒糟的清香,怪不得被饕客極度追捧!再夾一塊豬肚蘸小店獨家作料後入口,豬肚軟嫩適中,彈牙又有咬勁。而粉肝亦是一絕,粉肝燙的生熟適中,咬起來軟嫩有帶點粉味,果然同樣是一般面攤吃的到食物,這家小店煮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古早味的美食,讓真正的饕客欲罷不能。

或是黑白切槍了全部的風頭,賣炎仔的切仔面我囫圇吞棗忘記了什麼味道。

賣面炎仔每天中午都達到人潮的最高峰,搶位子排隊點菜的景況,天天持續上演。朋友說說若想躲過人潮,最好選早上10 :30前來用餐,紅糟肉也炸好了,所有小菜也都備齊了,而人潮未至,可以大啖。另外他家的店面下午3點之後就賣完關門,沒吃到的明日早點再來。生意做到這份上,給跪吧!

黑白切是市井吃食,價格親民,在大飯店找不到。吃黑白切的攤子小店沒有功能表,攤子上看到的菜色客人可以隨意搭配,怎麼搭配都不會出錯。這樣的吃食在古老的騎樓下吃最有Feel。在臺北的老城區閒逛,常常能看到幾個男人在騎樓下相聚,幾盤黑白切,面前幾隻酒杯,扯著聽不懂的閩南話,那份閒適,真是令人神往。

不過,這麼好吃的黑白切,我這個大陸客還是暗自揣測,如果用辣椒醬油蘸著吃,應該更過美味。

賣面炎仔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安西街106號

牛肉麵

牛肉麵早就是臺灣美食的名片,自由行誰會錯過大名鼎鼎的牛肉麵呢!

其實牛肉麵不是臺灣的傳統美食,臺灣的朋友告訴我,在早期臺灣農業社會裡,牛在農家裡從出生到終老就跟自己家人一樣,為了感念牛的辛勞與付出,在早期臺灣是不吃牛肉的,就像現在愛狗愛貓的人不會下手一樣。

臺灣最有名的小吃「川味紅燒牛肉麵」,是國民黨退守臺灣後,外省的老兵帶來的。

當時國民黨老兵到臺灣後,湊合手頭的材料做出的吃食。辣豆瓣加上紅燒湯頭煮麵,最後再放大塊燒得酥爛的紅燒牛肉,撫慰了流落小島的異鄉人,也很快俘虜了很多市民。據說後來很多臺灣人後來跑到四川去尋找最正宗的川味紅燒牛肉麵,結果就像外鄉人到揚州尋找揚州炒飯一樣,沒有下落。

一晚成功的牛肉麵,那碗湯是整碗面的靈魂,於是為了料理出那晚銷魂湯,經營者都閉門進行了長時間的研製,最終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有的汲取西餐中牛肉高湯的做法,用胡蘿蔔和辛香蔬菜來煮製提味,但是只取其香氣,最後那些配角是要撈出來丟掉的,目的是使湯最後沒有一點牛腥味;有的加入了番茄,借點番茄的那抹紅以及微些的算,總之不一而足秘而不宣。

臺北每年舉辦牛肉麵節,是一次牛肉麵家的華山論劍,一旦在這裡有了江湖地位,從此就身價不菲。臺北到處可見的臺灣牛肉麵,價格可以從80到數百新臺幣,價格差異之大令人差異,價格高昂的自然是比賽中的大贏家。

我曾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門口,混跡在大學生中吃過一碗80元的牛肉麵,雖然味道不及其他名家,但是面上面下大塊的肉紮紮實實,親民的價格和大塊的肉,適合走學生路線。這次來,很多人說百元以內的牛肉麵已經非常罕見了。

獲了獎的價格高的,有永康街的張記;有全城連鎖的董記等等。一樣的是店內貼滿光顧的明星照片。不過開在永康街的獲獎牛肉麵,現在已經淪為賺遊客錢的店面,價格貴,而且吃過的都覺得就那樣。不是俺的推薦。

毛毛雨強烈推薦臺北西門町昆明街與成都路交叉口的牛店。


(這碗面裡的腱子肉,入口即化哇)

牛店是2010年臺北牛肉麵節10大好店之首。店內環境一流,整齊乾淨,紅磚牆木桌椅,樸實而有質感,牛肉麵店裝修出了文藝酒吧的味道。

門口的廚房是全開放的,看得到衣衫潔淨的廚師,在用閃亮的刀切牛肉,面前的作料罐子沒有半點油膩。

牛肉麵上桌,清澈的湯微黃的面,整齊地鋪著筋肉相間的肉片,配上碧綠的蔥花,擺盤之講究先聲奪人!每一碗都這麼美,可見這家老闆做事一點不馬虎。

先飲一口湯,嗯,他家的牛肉麵湯頭清澈但是香味濃鬱。而大片鋪在麵條上筋肉相間的腱子肉最令人受不了,絕對做到了入口即化!那特有的濃香是牛肉的,那漂亮的肌理是牛肉的,那口感是牛肉的,可這入口即化真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

有一次與朋友聊起這家店,朋友問他家的麵筋道不?我愣了一下回憶道,因為牛肉太好吃,完全忽略麵條了!旁邊另一人居然與我同感。

幾年前他家的牛肉麵170新臺幣一碗,同行友人點了牛肉椒麻拌麵$150,麵條上加了洋蔥以及綠蔥和牛肉碎片,之後淋上椒麻醬汁。吃起來又香又麻,非常贊。今年再看,價格也水漲船高,牛肉麵200了。不過。貴,值!

他家的滿漢牛肉麵,有牛肉、牛肚、牛筋,牛肉一整個嫩到不行,牛肚脆脆有咬功,牛筋則是鹵到入口即化的感覺。有人邊吃邊驚歎my god!


(特別提醒,以上是他家牛肉麵店可添加腐乳和辣椒醬,牛店內的辣椒醬很香,但超級辣,完全不像臺北風格,慎用)

多次見到打烊後他們在大掃除,店員把所有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翻過來細細清洗,那份認真就讓你明白,好就是有好的道理。

牛店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昆明街91號

阿宗麵線

麵線是臺灣的在地古早小吃,街角巷尾、夜市菜場都能輕易遇到。看起來一鍋碎碎的大米做成的麵線勾了芡粉,賣相不是特別誘人,可是生意總是不斷。

唯一特別的,是臺北西門町的阿宗麵線。


不過是米做的細麵條配上大腸,可是臺北西門町阿宗麵線每天人頭湧動。麵線手工製作,大腸則是以鹵汁熬煮,然後放入以柴魚熬煮的湯頭麵線中同煮,起碗澆上香菜、蒜泥以及特別調製的勁爆辣醬,居然成就出一道臺灣小吃屆的傳奇美食。


除了味道,值得一題的是它經營的方式,讓人有「快速取件」的強勢作風。阿宗麵線只有小小的「門面」非「店面」,店面沒座位,再時髦的女郎,也只能沿街站著吃。

阿宗麵線有兩種選擇,大碗五十五元,小碗四十元.雖然份量足但價錢在麵線界仍屬於偏上階級。今年再來也加價大碗的已經65元了。

為距離住所近,常常我打包一大碗夠我的一餐。如果是想嘗嘗味道的朋友,建議可以兩人分一碗大碗的,較划算。

阿宗麵線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峨眉街8-1號

大腸包小腸

一條條肥滋滋的豬肉腸,在烤肉架上排著隊翻來翻去,旁邊的糯米腸也排著隊。而攤檔面前,也是排著隊的人流。


這就是大腸包小腸攤檔前最常見的景觀。

豬肉香腸跟糯米腸是好搭檔,因此在夜市常可見到大腸包小腸的攤販。糯米腸在炭火的慢慢炙烤下外皮變得很脆,劃開同樣外皮烤的焦黃的糯米腸,撒上芥末、大蒜、蒜苗、小黃瓜、香菜、菜圃,(如果有不喜歡的配料可以提前告知老闆),然後把冒著油的香腸夾進去,外表變成一條西方熱狗,但是一口下去酸甜辣糯香,那種滿足,怎是熱狗能堪比的!


臺灣小吃當中,大腸包小腸是我最愛的一種。較為著名的攤檔有士林夜市不滿族大腸包小腸。其實這種小吃每處的都很贊,關鍵是烤的時間要夠,烤透了,怎麼都好吃。

吃貨們,我出去吃個大腸小腸先,還有一些必吃的店,下次再介紹哈。

掃一下二維碼,可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跟著雙層巴士遊臺北
    臺北的交通非常發達,供選擇的交通眾多。但是相比捷運,計程車等交通工具我認為還是乘坐巴士更能貼近臺北這座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城市,不僅僅是每一個目的地的風景和感受而是整個臺北市的面貌和氣息都撲面而來。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寫的就是關於雙層巴士和臺北各個地方的事兒。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雙層巴士。
  • 吃貨 這次抹茶控要瘋掉了
    一家好喝出名到超紅韓國最早的抹茶主題咖啡廳 O'sulloc Tea House在首爾或是濟州島都有店有很多人會慕名拜訪品嚐他們的抹茶甜點吃貨亞陸不過這次 O'sulloc 真的是使出絕招就是這罐桀噠噠超濃鬱的綠色抹茶醬
  • 「撐死算了」臺北美食行——呼喚豬一樣的隊友(兼九份花蓮番外)
    早聞臺灣小吃大名,不親身體會怎能在吃貨圈有話題。但去完之後才發現,臺灣的驚喜,遠不只於吃。剛好好友「那位先生」也是前後腳在臺灣逛美食,所以下面有些評論乾脆就直接引用,在此說明。去前做足功課,重點當然是各大夜市,穿插城中熱點,不脫離群眾路線。至於那些穿街過巷才能找到的隱秘美食,真要留待下次對接當地吃貨慢慢體會了。
  •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9》出爐
    轉載自《米其林指南臺北》官網《米其林指南臺北 2019》剛剛出爐。臺北的第二本指南中,共有 24 間餐廳獲得星級榮耀。
  • 到臺北走好不要碰炒菜
    她向我推薦吃的時候,翹翹的紅嘴唇說的分明是「XX不錯吃,XXX也不錯吃哦!」我短暫淩亂突然明白,臺灣是把「這個東西吃起來不錯」,簡單表達為「不錯吃」。其實此前也常聽到,不過這個說法是從故鄉女孩子嘴裡出來,讓我印象深刻。好吧,俺就來推薦一些臺北的吃。臺北是不是傳說中充滿「不錯吃」的美食之都?
  • 臺北菜市場
    尤其臺灣的傳統市場,更是個充滿熱情與人情味的地方,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潮穿梭在攤商之間,各種叫賣聲、笑聲、閒談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落為菜市場增添了熱鬧的氣氛。臺灣的巷弄和菜市場中,更深藏著很多本地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卻深富質樸特色、讓人驚豔的庶民小吃。這是一種感動的味道,也是充滿本地生活的氣味。
  • 臺北不這麼玩怎麼可以?!
    如果只計畫在臺北停留2-3天,建議一天臺北市內遊覽,一天前往山城九份,最後一天可以考慮去北投泡泡湯、逛逛淡水老街!當然臺北人最愛的還有去陽明山看夜景,若說白天的陽明山是臺北人的後花園,那麼到了夜晚,它絕對是這座不夜城中最浪漫之地。如果你看過幾部臺灣電視劇或電影,那麼對「陽明山看夜景」這一行為一定抱有非常美好的想像。交通:士林夜市捷運站乘坐大巴直達吃貨們的天堂!造訪臺北必到之地。
  • 臺北必遊の 去圓山大飯店踩孔二小姐留下的櫸木地板
    不得不說,俺們大深圳來臺灣自由行的客人越來越刁鑽,深度遊的能力已經讓人大為吃驚。那天出席裝修開幕典禮的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說,裝修前她來到圓山飯店,走進洗手間感覺走進了阿嫲(外婆)家,太落後了。董事長李建榮跟俺說,在董事會的決議下,前年底他們開始了客房的修繕工程。總耗資7億元新臺幣。這次大規模的修繕,他們並沒有扔掉歷史,而是將老建築注入新靈魂:房間內傳統傢俱保留,同時引入新科技,商務人士需要的都有。
  • 活動回顧│2016臺北琴會(一)
    :吳光同先生、裴金寶先生、吳明濤先生、裴琴子女士以及學生們來到臺北,於三月十九、廿日兩天在臺北琴道舘舉辦古琴文化系列活動。除了與袁老師相聚外,尚有一佳話:來到臺灣多年後失聯的吳家一脈─吳光儀女士,在臺灣與吳光同、吳明濤先生相聚。
  • [吃貨第八站-添發碗仔翅美食]百元以下吃魚翅煲?絕對不是開玩笑!
    這家店的{碗仔翅}比我之前吃過的湯汁要濃濃濃很多不過料還是稍微少了一點, 30mop能吃到這麼濃湯汁的算是不錯了但是,重點是我們身邊的人都沒有吃這麼便宜的,大家都是吃一煲煲!!那個香,那個料!於是小花暗自決定下次要帶我的吃貨老媽來再試究竟
  • 臺北最美的風景,是人 之一
    背道而馳,舉例説明,比如,臺北是如此地散漫隨意,跟一針一綫無不嚴謹肅穆的日本,完全兩種風神。臺北晃來晃去的大量日本遊客,確實是,在世界各地看過的,衣著最粗枝大葉、最放鬆的一種日本人。某日清早,於雙連早市閑晃,一個沒什麼遊客光顧的本地人的菜市場,卻屢屢邂逅日本遊客,再三再四幫忙翻譯了幾次日文,包括一個日本老男人,熱情洋溢地要買臺北阿婆手工製的皮蛋,而且只買一枚,阿婆指導他買五枚,人家聽來聽去聼不懂,想想有點發噱。
  • 深度解讀 臺北的魅力
    整體社會的青春賀爾蒙降低了,臺北從青年城市變成壯年城市,開始懂得反省,於是臺北慢慢安靜下來。11. 臺北的乾淨也不給人潔癖之感臺北雖然還不算非常乾淨的城市,至少不如京都和新加坡乾淨,卻比香港、上海、北京、倫敦、巴黎、紐約、羅馬乾淨,臺北人是怎麼學會了不隨手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把捷運車廂當垃圾場,不把髒亂往家門外丟。
  • 日知丨董珊:記臺北古越閣與大陸文物界的交流
    臺北古越閣與大陸學術界的交流,要從1992年說起。1992年11月3日至6日,中國古文字學研究會第九屆年會在南京大學召開,古越閣主人王振華、王淑華伉儷與會,並以幻燈片向大陸學術界介紹他們藏品中的銘文資料,立即引起學界的重視。從此開始,古越閣的收藏和研究聞名於大陸學術界。在這次會議上,我初次結識了王氏夫婦。
  • 【臺北站】「Renext 我敢」巡迴演唱會小貼士
    你不用訝異,也無需懷疑是我任性才決定,要等你可能幾天後你會回到你的城市,希望你會帶著愛與溫暖可愛的好好卡,3歲的劉小英握起拳頭就認真覺得是麥克風的模樣我們一起在臺北,等。臺北小巨蛋體育館,為臺灣第一座國際性大型綜合體育館。
  • 【臺北】小巨蛋,5月28日.
    為了這次的演唱會,視覺團隊頗費巧思,在舞美上的設計更加精益求精,視覺總監為了螢幕上一行字的顏色與光暈大小反復嘗試多次,以達到最佳效果。劉若英說:「已經做了近20場,還在調整。此外,臺北場的「心靈感應室」機關也再升級,在延伸舞臺上從六公尺高空從天而降,而當奶茶演唱到《我等你》時,「心靈感應室」更升上高空,並沿著伸展臺的方向往觀眾席移動,近距離接觸山頂的歌迷朋友。
  • 澳門飛臺北,來回含稅只需$980!即可玩轉臺北~
    吃貨們的天堂!造訪臺北必到之地。士林夜市是臺灣美食大集合的夜市,來這裡嘗嘗金黃色的超大雞排、會噴湯汁的「上海生煎包」、熱騰騰的「藥膳排骨湯」……琳琅滿目的美食小吃,讓你駐足不前、流連忘返。想品嘗臺北地道小吃,一定要來這裡!
  • 兩岸跨年││在臺北跨年
    嘴上不停地念叨「好可愛好可愛」,照片都沒拍好,只捕捉到一張高清側臉圖。「以後也要養一隻大白貓啊~」,突然覺得自己充滿了愛心,對貓貓的喜愛程度上升到頂峰。在臺北能玩的東西,從來不重樣。 這次我們去了松山文創園———附近的誠品書店———裡面的吳寶春麵包店。每次都是目的明確地為了吃的奔波= = 松山文創園一側很靜謐,另一側是主題展館。快中午的時候,手工作品小集市也開始熱鬧起來。走走逛逛,頗有歲月靜好的感覺。
  • 臺北西門町的這家店,千萬別去!
    她去年就在臺北後車站開了一家餐廳。朋友們問她,生意做得這麼好,幹嗎來賣一份才五六十臺幣的甜品? 蚵仔面線是臺灣地道小吃,色黑條細,筋韌爽滑,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很多人到了臺北,專程尋找這一美食。●西門町 李家蚵仔面線: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漢口街二段20巷7號電話:0972-50-2299
  • 你與生活,只差一場獨自旅行
    揣度著他們為什麼那麼晚還在這裡閱讀,儘管再之後的兩三的夜裡都會去誠品逛一圈才回家,會看到很多跟我一樣的旅人,他們匆匆的購書然後離開,但卻有一些人安靜的在那裡閱讀著,或許他們是真正喜歡閱讀的人而已吧。4.27 |☀這次的旅行完全沒有臺北的景點,或許是某些經過卻也沒有拍照和停留,畢竟,我只是想來過一場關於「臺北」的生活。
  • 臺灣美食趣(一)臺北「士林夜市」
    印象中的夜市除了小吃美食外,但在臺灣,每個夜市都有不為人知的歷史背景與小故事,本期就小編從小長大的臺北市士林區介紹起,用在地人對士林這塊土的熱愛鄉土的心分享士林夜市的故事與美食小吃。士林夜市位置: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大南路、文林路與基河路間與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