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或成為全球首家將雷射雷達技術集成到量產汽車中的電動車製造商。
談及未來,自動駕駛始終是個邁不過去的坎,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依舊停留在實驗階段,要大規模投放民用或許還得等待一段時間。
因為自動駕駛的定義在於完全解放雙手,所以市面上所謂的自動駕駛都只能算是輔助駕駛,大多在L2和L3級之間。
大勢所趨,網際網路造車勢力都開始了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和使用,而基於自動駕駛系統衍生的雷射雷達技術更是為眾多車企首選。
何為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英文全稱為 Laser Detecting and Ranging,即雷射探測和測距,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信號處理與控制系統組成。
我們知道,自動駕駛由感知、決策和執行三部分組成;雷射雷達正是在感知環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因為雷達的研發是基於蝙蝠的超聲波,類似的仿生系統還有許多,而雷射雷達其優點在於覆蓋更多和更細節場景以及提高車輛的高精度識別性能。
簡單來講,雷射雷達比普通視覺算法反應更快,能在極端惡劣天氣下運行自如,但成本也更為昂貴。
誠然,雷射雷達相較於視覺算法有著許多天然優勢,但雷射雷達的價格也貴的離譜,僅僅64線束的雷射雷達就可以賣到53萬人民幣,而一個攝像頭只要幾千塊錢。
雷射雷達難取所有人歡心
哪怕強如雷射雷達,哪怕眾多車企趨之若鶩,依舊有一小部分人對之嗤之以鼻,首當其衝的就屬特斯拉CEO馬斯克。
老馬發文宣稱哪怕雷射雷達免費自己也不會使用,而且還狠狠嘲諷了小鵬汽車一波,作為小鵬汽車CEO的何小鵬何時受過這種氣,當即回懟老馬並發誓要打得特斯拉找不著東。
老馬是堅定的雷射雷達反對者,當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件事或許有待商榷,不過老馬對於自動駕駛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馬斯克堅持使用視覺算法,並不斷改進攝像頭來收集數據,他認為通過人工智慧,可以用"更軟"的方式看清路況和場景,而不需要一個昂貴的硬體設備。
其實這也是成本在作怪,因為老馬的視覺算法運用到今天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如果要使用雷射雷達就得從頭開始,對於一個商人來講這很顯然不夠理智。
不過,雷射雷達是未來趨勢,不管老馬喜不喜歡它都是必然凌駕於攝像頭之上,因為攝像頭是二維而不是三維的,現實卻是三維的——這中間,會存在信息失真。
包括特斯拉視覺算法害死的駕駛員不勝枚舉,而現在雷射雷達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成本高昂,或許未來量產之後能打破這個至皓。
寫在最後
對於小鵬汽車敢率先量產搭載雷射雷達的電動車,消費者應該是樂見其成。
至於老馬的冷嘲熱諷,我個人理解為老馬有些慌了,畢竟敢為人先一直是特斯拉的專利,而小鵬汽車這次卻走在了它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