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遭遇李鬼,李白遭遇李赤,李赤寫下一首詩,卻被譽為不輸李白

2020-12-14 解憂文史

《水滸傳》裡有一個有趣的橋段,說李逵下梁山接母親時在半路遭遇劫匪,該劫匪虎背熊腰、面色烏青,手提兩把利斧,自稱「黑旋風李逵」,幹著殺人越貨的勾當。李逵三下五除二就把冒牌的贗品打趴在地,才知這個冒充自己的人叫「李鬼」。樹大招風,李鬼借李逵之名威懾四方,而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遭遇過這檔子事。

李白,最普通的姓氏搭配上最簡單的顏色,竟拼出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這得益於他寫下的那些奇文瑰句。冒充李逵的人叫李鬼,那麼身為文化人,模仿李白的傢伙該叫什麼名字呢?毫無疑問,其名必定與顏色有關。赤橙黃綠青藍紫,他選了「赤」,於是更名為:李赤。

然而,李白之白並非只是顏色那麼簡單,其背後還擁有著浪漫的典故。據說母親在懷李白時,曾「驚姜之夕,長庚入夢」,夢見太白金星李長庚,於是「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這是李白叔父李陽冰的說法,此外還有另一種解釋,說李白七歲時曾與父母親對詩,上句曰:「火燒杏林紅下落」。

李白脫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樹白。」此句一語雙關,既指李樹花開,又隱喻李家枝繁葉茂,李父拍手叫好,當即敲定主意:以後你就叫李白!後來,李白果然在大唐詩壇如李花般怒放。李赤卻不管內涵,只管模仿名字,只因「吾善為歌詩,詩類李白」,於是自號曰李赤。赤相比白更加熱烈奔放,李赤取這個名字的用意不言而喻。

既然模仿就要到位。李白曾寫過一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描繪了天門山的雄奇壯觀與江水的浩蕩奔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引為絕唱。於是李赤也寫天門山。

《姑熟雜詠·天門山》李赤

迥出江水上,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沈青靄。

在內容和結構上,兩首詩是差不多的,不過李白多了浪漫大氣,李赤則偏於意境的塑造。李赤此詩同樣是詠天門山的經典名篇,其中最為精彩的是結尾二句:「落日舟去遙,回首沈青靄。」落日餘暉之下,小舟隨波遠去,驀然回首間,消逝在那青色的暮靄之中。

與李白的大氣壯闊不同,李赤著重於細節的刻畫,描繪出了黃昏時分天門山水天一色的奇景,朦朧夢幻,給人以美的享受。李赤這首致敬之作,被譽為不輸李白——然而,也僅此而已。相較於作品,李赤的生活經歷反而更吸人眼球:不知他是為了模仿李白的放浪,還真的是腦袋有問題,他硬是與茅廁糾纏了一生。

《李赤傳》記載:「如廁久,其友從之,見赤軒廁抱甕,詭笑而倒視,勢且下入。乃倒曳得之。」說李赤入廁良久,其友等得著急便進去尋他,只見李赤雙手抱著一個甕,詭異地笑著,正打算要鑽入廁中汙穢裡去。朋友直接驚呆,立即把他拉了出來。誰知李赤卻大怒:你是在害我啊!

原來,李赤產生了幻覺,自以為即將進入極樂世界與妻子團聚,說那裡充盈著「椒蘭之氣」,而現實世界卻像是渾濁惡臭的茅廁!顯然,他把兩處搞反了,因為他將進入的地方正是惡臭之廁。這還沒完,後來李赤又三番五次企圖強進汙廁,第二次頭已經進去半個被救起,最後一次直接死在了裡面,被發現時只有腳還露在外頭。

奇怪的是,李赤在江湖間有些名氣,平日生活舉止與常人無異,而留下的遺書也寫得正兒八經,根本不像是精神有問題。那麼,李赤執著的入廁行為究竟是為何?難不成是為譁眾取寵,走詩仙特立獨行的風格?倘若真是這樣那就悲劇了,起碼李白是個敬畏生命的人,他狂放的調調永遠模仿不來。

相關焦點

  • 把茅廁當天堂的怪人,還自比李白,大詩人柳宗元卻說:此人不錯!
    他會作詩,自認為文才可與李白一較高下,於是自稱李赤。 但李赤的行為和李白半點也不沾邊。 一次,李赤和幾個朋友到了宣州,當地的友人為他接風,並安排了旅店。李赤在宣州的一個朋友和李赤的一個同伴是姻親關係,過幾天,那位朋友帶著妻子去旅店拜訪他們。李赤與朋友的妻子說話時,一個同伴開了句玩笑。李赤卻正色道:你給我做媒呢,那我就娶了她吧。
  • 李白去世37年,一個著名詩人在他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
    但是唐詩並沒有因為李白等人的去世而變得黯淡無光,反而在另一批傑出詩人的帶領下,獨闢蹊徑,走上了另一條登峰造極的唐詩巔峰之路。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就是一個曾經在去世37年之久的李白墓前寫下一首感慨深沉的悼亡詩的詩人。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十分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這個青年正是李白,而那位老者便是渝州刺史李邕,一位大唐官員,也是一位飽學之士。顯然,作為官員的李邕,對這個不拘禮節,放言高論,自信滿滿的青年李白,表現出極度地不友好。而李白此行的初衷,卻是想來拜謁李邕,期望得到賞識,沒料到竟遭遇了冷眼相待。自信,自戀,甚至有些自負慣了的李白,哪裡肯就此甘心?於是,幾天後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便擺在李邕面前。
  • 示愛慘被拒,李白悻悻寫下一首詩,最後兩句卻成就千古名句
    從古至今有才華的男子都是備受女孩子追求的。你可以長得不帥,但你必須要有才華。自然而然身邊的女孩子也少不了。小田記得上大學那會兒因為會彈吉他,曾在開學典禮上自彈自唱了一首《情非得已》,此後幾天小田連續收到好幾位女孩子手寫的情書,成功俘獲了女孩子的芳心!這就體現了「才華的重要性」了。
  • 杜甫與李白分別寫了一首詩,借著對李白的惋惜,表達自己的憤懣
    哪個少年不愛李白,不希望像李白那樣仗劍走天涯,活成瀟灑恣意的「謫仙人」。多數少年都不喜歡杜甫,只因為他太過悲傷和愁苦,真實的好像我們身邊的老者一樣。只是隨著年齡增大,人到中年才越來越懂杜甫的辛酸,原來多數人的命運都和杜甫相似,在平凡中過著艱辛且努力的一生。
  • 李白的一首贈別詩,毫無哀傷悽婉別離之情,被譽為「盛唐絕作」
    別離也不可避免,贈別詩一時大盛。自古以來形成的重土安居的民族心理習慣,加上古代的地理狀況和交通條件不便,漫長旅途存在的各種無法預知的風險,使得人們在離別之時,無論是送者還是行者,內心深處都會隱含著前途之憂、情感之慮。因此,大多數贈別詩都會染上一種悽婉的感傷情調。詩仙李白的一首贈別詩,卻不同於那些悽婉感傷的送別之作,明麗如初日,飄然思不窮,被譽為「盛唐絕作」之一。
  • 李白在酒席上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贈別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但很傷感
    李白的詩裡處處充滿詩意,同時也有酒味,酒是他詩歌的靈魂,我們在他眾多的作品中,那都是能夠看到酒,而且他對於酒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李白也不太順心,特別是到達了長安之後,並沒有受到重用,所以只好是借酒澆愁,畢竟酒能夠帶給他片刻的歡樂。
  • 李白整日醉醺醺,對妻子心有愧疚,於是寫下一首詩道歉
    第1位妻子是一個典型的白富美,是前任宰相的孫女許氏,李白也由「詩仙」變為了一個「倒插門女婿」,這種生活雖然讓他不爽,但是許氏的溫言軟語卻給了他很多安慰,然而沒多久許氏因病離世,李白也帶著女兒離開了許家。之後李白在東魯遇到了劉氏,也有人說他不是李白的妻子,只是情人,我們暫且就將她當作妻子吧,但是這個女子卻不懂風雅,不懂李白的浪漫。
  • 李白才高八鬥,被譽為「詩仙」,卻有一首詠馬詩,輸給年輕後輩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而他的詩也是令人津津樂道,豪放灑脫。李白不得不算得上是曠世奇才,幾千年就只出現了他這麼一個,他的骨子裡有一種傲氣,但是就算是這樣優秀的李白,在作詩上面他也輸過,而且輸得特別慘,他輸給的就是詩鬼李賀。
  • 李白夜遊寺廟,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有天馬行空的美
    李白有太多浪漫經典的詩篇,讀來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太多美的享受。的確李白就是盛唐時代的神仙,他是仙人 ,千年過後再次品讀,白衣秀士的翩然神採依然立現眼前。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夜晚遊覽寺廟寫下的詩,這首詩寫得雖然語言簡單質樸,讀來卻生動形象,還有著率真、可愛的形態。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無疑是唐代詩人中最另類的,他的詩歌,自帶仙氣,被稱為「詩仙」。李白的一生,也十分熱衷於求仙問道,他渴望超脫世俗,過仙人一般的生活。李白青少年時期,曾在四川戴天山中讀書,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是修道的好地方。
  • 李白不服唐人崔顥《黃鶴樓》,遂寫下了一首詩,千百年來難分優劣
    說到武漢,就不能不提到黃鶴樓。相傳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到唐代時已具規模,後來更屢遭戰火銷毀,數次重修重建,到如今更是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而說到黃鶴樓,唐人崔顥寫下的一首流傳千古的《黃鶴樓》則必然無法繞過。崔顥生在盛唐,早年間的詩作浮豔輕薄,後來他漫遊邊塞,詩風也因此一改穠豔,而多了些許風骨。這首《黃鶴樓》據說便是他漫遊到湖北武昌時所寫。
  • 李鬼其實就是李逵的另一個人格化身,是李逵的鬼影
    李逵打李鬼,是我們家喻戶曉的「打假」故事,不過,作者寫這個故事是有深意的,李鬼其實就是李逵的另一個人格化身,可以說是李逵的「鬼」影。我們先來看李鬼這個名字吧,世間賤名、髒名、壞名不少、但還沒見過誰起名叫「鬼」的。李鬼不但也與李逵同姓,從外貌上長得還與李逵極為相似。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其實李白除了他的才華,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那狂放不羈的性格,也是因為李白的這種性格,所以他的詩歌大多都是比較狂放不羈的,你要是問我他最狂的一首詩是哪一首那應該就是他初入仕途的時候寫的那一首了吧。李白很多詩都是在遠遊的途中所寫的,為何李白的詩能寫得如此豪氣不羈,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儘管他有心做官立志報國,但是命運卻讓他做了一個雲遊的詩人。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美女看見李白就跑,假裝害羞!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上至頭髮斑白的耄耋老人,下至稚氣未脫的少年兒童,都會背幾句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幾乎是許多人的啟蒙詩歌。詩人之間的逸聞趣事古來不少,可是要說李白寫了900多首詩,哪一首詩最搞笑?許多人可能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是哪一首?
  • 李白與人「鬥詩」失敗一直不服,19年後又寫一首,到底誰更勝一籌
    那是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的夏天,李白和好友韋冰、孟浩然遊玩江夏,並一同來到了黃鶴樓。當時的李白可是名滿天下,身後跟隨的粉絲也是摩肩接踵,李白此次來黃鶴樓,就是想為黃鶴樓題一首代言詩。那麼有的人會問,什麼是代言詩?
  • 李白見到仰慕已久的偶像,激動之餘寫下一首詩,開篇5字就很肉麻
    中唐時期詩人張籍,就是寫「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哥們,從小喜歡杜甫的詩歌,一直以杜甫榜樣,杜甫的每一首詩,幾乎都能倒背如流。只可惜,在張籍五歲那年,杜甫就在一條破船上去世,但並不影響他對杜甫的迷戀,張籍一生只有一位偶像,那就是詩聖杜甫。
  • 李白最適合青少年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給人豪情和自信!
    對於初入社會的青少年朋友肯定會有這麼一個感受,那就是對於一個新人,總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比如被一些職場老人呼來喝去,因為沒有經驗而遭到嘲笑,自己說的話即便再有道理也沒人相信,還會被冠上自以為是,不尊重前輩的帽子等等。當青少年遇到這些情況不妨讀一下李白的這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