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茅廁當天堂的怪人,還自比李白,大詩人柳宗元卻說:此人不錯!

2020-12-14 騰訊網

當代社會,歌星、影星的影響力太大,國內外都有不少刻意模仿明星樣貌或者歌喉的追星族,樂此不疲,其中佼佼者還會參加明星模仿秀。

名人效應自古有之。比如詩仙李白,後世不知有多少文人仿效李白作詩。模仿學習很正常,但也有人作詩乾脆署名李白,有的偽作還魚目混珠,被後人編入李白詩集。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文集中有一篇《李赤傳》,記載了一個自比李白的狂人,行為怪異,疑似「中邪」而亡,被人恥笑。柳宗元卻說,他比世上很多人強多了。

柳宗元《李赤傳》

江湖浪人,行為瘋癲

光看名字就知道,李赤打算與李白並駕齊驅。柳宗元文中說,這是一個以四海為家的「江湖浪人」,原名不得而知。他會作詩,自認為文才可與李白一較高下,於是自稱李赤。

但李赤的行為和李白半點也不沾邊。

一次,李赤和幾個朋友到了宣州,當地的友人為他接風,並安排了旅店。李赤在宣州的一個朋友和李赤的一個同伴是姻親關係,過幾天,那位朋友帶著妻子去旅店拜訪他們。李赤與朋友的妻子說話時,一個同伴開了句玩笑。李赤卻正色道:你給我做媒呢,那我就娶了她吧。

配圖

朋友們大吃一驚,對李赤說,你有老婆,怎麼能這樣!李赤卻堅持要娶朋友的妻子。朋友夫妻尷尬離去。那個女子很生氣,幾天後又隻身來到旅店,假意與李赤交談。趁其不備,女子突然拿出一條絲巾從後面勒住李赤的脖子。

李赤卻不反抗,反而用兩手拉緊絲巾,幫女子用勁。他幾乎被勒死的時候,同伴聽到動靜,過來救了他一命。女子走後,李赤卻生氣地埋怨朋友:「你幹嘛呢?我要遂了老婆的心意,誰要你多管閒事!」

疑似「中邪」,死於茅廁

女子離開不久,李赤去上茅房,很久沒出來。朋友感到奇怪,進去一瞧,只見李赤兩手抱著一個甕,面對茅坑,露出詭異的笑容,正要下去。朋友嚇了一跳,趕緊把他拽出茅房。

誰知李赤大怒道:「又來壞我好事!我剛到一個地方,妻子風華絕代,居所就像天上的仙境,金碧輝煌,滿是香草的芬芳,比起那裡,這世間好比茅廁一般骯髒!你為什麼不讓我去!」朋友一聽面面相覷,他們一致認為,李赤被「廁鬼」迷住了。

幾人一商量,趕緊帶著李赤離開了旅店。但是,李赤並沒有恢復正常。一路上,他趁人不注意就往茅廁跑,有兩三次已經跳下了茅坑,都被朋友救上來,又給他洗乾淨。到了臨近的縣城還是這樣。但李赤在縣吏的酒宴上舉止很正常。

於是縣吏請來一個巫師給李赤看病。李赤神色自若,對答如流,巫師覺得他沒毛病。然而,巫師離開之後,到了半夜,李赤趁同伴都睡著了,又去了茅房。等朋友醒來,發現他在茅坑裡,只露出兩隻腳,已經死去很久了。

柳宗元如是說

在《李赤傳》的末尾處,柳宗元說,李赤在江湖上頗有名望,原本好端端的,死得蹊蹺,或許是精神失常,或許真的被「廁鬼」害死了。

文中又寫道,「其始為士,無以異於人也。一惑於怪,而所為若是,乃反以世為溷,溷為帝居清都,其屬意明白。今世皆知笑赤之惑也,及至是非取與向背決不為赤者,幾何人耶?反修而身,無以欲利好惡遷其神而不返,則幸耳,又何暇赤之笑哉?」

這段話大致意思是,李赤犯病之後,雖然行為怪誕,視人世為茅廁,視茅廁為天堂,但其所言卻有很深的道理。世人都譏笑李赤,可是他們遇到一些是非抉擇,又有幾個人比李赤做得更好呢。人們應該努力修身,只要能做到不因利益和個人好惡而迷失自我,就萬幸了,還有閒暇去譏笑李赤嗎。

柳宗元像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某個角度而言,柳宗元的話的確有道理,引人深思。

後世有人認為,柳宗元的《李赤傳》是一篇寄託個人情懷的寓言故事。實則不然,因為柳宗元和韓愈一樣,都寫了不少人物傳記。其中一些歷史名人的傳記往往被正史收錄,小人物的傳記也值得一讀。

結語:既然李赤自比李白,他有沒有留下詩作呢?據明代學者郎瑛的《七修類稿》記載,「呂山吳汝琇家有《李赤詩集》數章,又讀《唐詩品匯》亦載李赤詩短敘,以李後為廁鬼所惑而終。據此,則二文實有是事矣。」

這裡說的是,郎瑛在朋友家見過《李赤詩集》的殘本,《唐詩品匯》裡也收錄了李赤的作品。「二文實有是事矣」,是指韓愈詩裡講到的一個道士軒轅彌明,及柳宗元記載的李赤,都確有其人。

一些古代學者考證,李白詩集裡有好幾首「偽作」。蘇東坡等宋代名家就提出,李白集中的《歸來乎》、《笑矣乎》及《贈懷素草書》等幾首詩,「決非太白作。蓋唐末五代間,學齊己輩詩也。」

而《全唐詩》中收錄的李白作品《姑孰十詠》,被認為是李赤寫的。《蘇東坡集》中講到,「餘嘗舟次姑孰堂下,讀《姑孰十詠》,怪其語淺近,不類李白。王平甫云:『此李赤詩也。赤自比李白,故名赤。其後為廁鬼所惑而死。』」

蘇東坡一讀就發現,《姑孰十詠》言辭淺陋,不像李白的詩。北宋詩人王安國告訴蘇東坡,那就是自比李白的李赤寫的。

古代學者的說法是有依據的,因為他們指出的那幾首詩,在唐代的李白詩集中壓根就沒有,都被清朝編定的《全唐詩》歸到了李白名下。

參考資料:《柳河東集》等

相關焦點

  •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江雪》,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小詩。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即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屢遭不幸的柳宗元依舊懷著滿腔報國心,義無反顧地參加了以王叔文為核心的"永貞革新"。
  • 古代那些有腳氣病的名人:鮑照、柳宗元、蔡襄、黃庭堅都無法倖免
    六朝詩人鮑照鮑照何許人也,是李白的偶像,杜甫經常誇的一個六朝詩人。杜甫當年表達對李白的崇拜,就誇李白是:白也詩無敵,飄然四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詩歌的俊逸,就來自於鮑照。遂見還。開帙。適見樂府詩龜鶴篇。於危病中見長逝詞。惻然酸懷抱。如此重病。彌時不差。呼吸乏喘。舉目悲矣。火藥間闕而擬之。所謂的「腳上氣」,其實就是腳氣病,這病可能帶了很多併發症,讓他四十多天無法行走。不僅如此,他還呼吸困難,差點因此死去。
  • 李逵遭遇李鬼,李白遭遇李赤,李赤寫下一首詩,卻被譽為不輸李白
    樹大招風,李鬼借李逵之名威懾四方,而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遭遇過這檔子事。李白,最普通的姓氏搭配上最簡單的顏色,竟拼出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這得益於他寫下的那些奇文瑰句。冒充李逵的人叫李鬼,那麼身為文化人,模仿李白的傢伙該叫什麼名字呢?毫無疑問,其名必定與顏色有關。赤橙黃綠青藍紫,他選了「赤」,於是更名為:李赤。
  • 毀三觀:大詩人李白當街砍人 是個不折不扣的古惑仔
    影視劇中的李白「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一直以來,世人都知道李白是一位「鬥酒詩百篇」的浪漫主義大詩人,然而,少有人知道,李白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武術高手」。並且還是個超狠的角色!今天小編不介紹李白的文學成就和撲所迷離的身世,來談談你所不知道的古惑仔李白!太白醉劍圖在尚武的大唐,彎弓射鵰才是男兒標配。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文化雜感文|褚延鋒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他們取得的詩歌成就是我國古代不可逾越的高峰。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膾炙人口,廣為傳頌,他的詩充分表現了其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精神。
  • 詩仙李白:是詩人亦是劍客
    李白這個名字,我們幾乎從小就聽過,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習李白的《靜夜思》,到後來的《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幾乎我們的小學與中學時代都學習李白的詩作。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稱之為「詩仙」,亦稱「謫仙人」。
  • 柳宗元接到皇帝詔書喜不自勝,前兩句對仗精妙,後兩句更是樂開花
    柳宗元這輩子其實很慘,很小的時候就高中進士,但是一生鬱郁不得志。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他的眼中,這世界才如此冷冰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所以我們讀到柳宗元的詩文,總覺得其中透著悽冷的氣息。但也正如同杜甫曾經寫出「劍外忽傳收薊北」的生平第一快詩一樣,柳宗元在被貶之地得到皇帝詔令的時候,也曾經有過如此得意忘形之作: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裡外北歸人。
  • 陳子昂的憤懣,柳宗元的剛直,李太白的飄逸,組成唐詩情感三原色
    全詩四句,一、二兩句俯視古今,突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顯現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獨落寞、悲憤苦悶的情緒,兩相映襯,面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廣闊蒼茫的圖景,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兀立其間,頂天立地,氣壯山河!頂風傲雪柳宗元。
  • 【副能量】您知道詩人李白怎麼死的麼?
  • 唐代詩人柳宗元十首經典的詩,讀完不禁感嘆:文字竟能如此之美
    自古天才出少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便是其中一位,加之出身名門望族,讓其官場順風順水。柳宗元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散文家。接下來的人生可謂順風順水,柳宗元一路高歌猛進,憑藉一腔熱忱,過五關斬六將,官職一路飆升,可謂平步青雲,這段時光也是柳宗元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候。33歲之前和之後是柳宗元事業的分水嶺。
  • 柳宗元《溪居》:無邊的寂寞囚禁著我,咬著牙生活才是我的常態!
    對柳宗元而言,他的寂寞來源於他的身世,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他的仕途,他的理想,他的抱負……眾所周知,柳宗元出身於一個地位很高的家庭。他祖籍河東郡,與薛氏、裴氏並稱「河東三著姓」。在他祖上,出了很多大官,例如七世祖柳慶為北魏濟陰公,堂高伯祖柳奭曾為宰相,其父柳鎮也曾任侍御史等職。而他的母親盧氏,屬範陽盧氏,祖上也是世代為官。出生於這樣的名門望族,柳宗元怎麼可能沒有壓力呢?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李白是什麼時候被稱為詩仙的?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詩中稱呼白居易為「詩仙」,還提到了有點嘲諷唐明皇的《長恨歌》,可見這位皇帝對於白居易的欣賞。在皇帝的詩中被稱為詩仙,在整個唐朝可算是獨有的榮耀了。五、李白被稱為謫仙人、酒中仙,而不是詩仙在可見的唐朝古籍中,似乎沒有記載李白被稱為詩仙,李白名聲最廣的稱呼是「謫仙」而不是詩仙。
  • 西部詩人李白 | 每周一本書
    李白出生於長安元年(701),據說這個時間是學界公認的。李家從放逐之地逃回巴西(即現在的四川省)的時間如果按《新唐書》所說是在神龍元年的話,李白生於西域的說法就應當是正確的。像李白這樣舉世聞名的大詩人,傳記中卻未曾記載他父親的名字。或許因為,在揚名天下的兒子的傳記之中,一個擅自從放逐地逃亡的罪人的名字是不允許出現的。
  • 中亞五國-吉爾吉斯斯坦的碎葉城(詩人李白的出生地)
    郭沫若考證,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出生在碎葉城內一個富商之家。李白在碎葉一直長到五歲,幼小時,其父就在這裡教他讀司馬相如的辭賦,這說明碎葉的文化在唐代與內地沒有兩樣。造訪李白出生地碎葉城遺址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託克馬克市附近有個碎葉城遺址,被認為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
  • 比較謝靈運與柳宗元山水詩中的寂寞心
    比較謝靈運與柳宗元山水詩中的寂寞心很多古代文人通過自然山水的賞玩或個人的睿智,能夠把精神上的困頓消除掉,如陶淵明、蘇軾、歐陽修,他們屬於這一類中的佼佼者;但也有很多人是不能的,如曹植、李白、杜甫、李煜,謝靈運、柳宗元等。
  • 【小眾·陳為人】柳宗元命運折射出的生存悖論
    「蚌病成珠」,李白因禍得福。命運的蹉跎,心靈的煎熬,這些尖銳而深刻的矛盾,構造了偉大詩人創造力的心理基礎和內在動因。現實與理想一刻也不停息的衝突,成為李白創作那些「驚天地、泣鬼神」作品的不竭源泉。原本還想更「大用之」,柳宗元的仕途前程似錦。然而,「永貞革新」猶如夏夜裡迅疾短暫的一道閃電,撕裂了如磐如漆的封建蒼穹,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很快醬缸抽刀,一切又復歸混沌鴻蒙。柳宗元等「永貞革新」的操盤手,政治新星「二王八司馬」們,為了流星般的一刻輝煌,付出的是整整一生的悲情生命。永貞革新的失敗,對柳宗元的打擊特別巨大。「摧心傷骨,若受鋒刃」。
  • 比李白還愛酒的詩人,全詩不用「酒」字,卻將酒描繪得出神入化
    說到有關於酒的詩文,有多少人腦海裡會想到李白《將進酒》的那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人人都知李白嗜酒如命,他愛酒可以「會須一飲三百杯」,能夠「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以酒作樂。醉酒是李白一大人生樂趣。他認為「壺中別有日月天」,「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 茅廁考
    三天不吃餓的慌,對小資們大不了算減肥,而內急「山雨欲來」則「黑雲壓成」,急急如律令,硬憋是要出大事的。所以,最早的存在主義大師莊子說屎溺為道之所在,《尤利西斯》中的布盧姆則說廁所所至便是文明所至。猶如婦女解放是衡量社會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一樣,廁所是衡量一個人存在狀態的天然尺度。雁北鄉間的茅廁是在地上挖個坑,安置兩塊踏板,周邊圍著茅草遮掩。
  • 詩人的手稿被毀掉,只留一殘句,偏偏還被李白蘇軾借用
    我們往往最關注金字塔尖上的偉大詩人,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王白居易等等。其實,唐詩之所以如此精彩絕倫,詩人之所以如此才華橫溢,還是因為它有廣大的群眾基礎。有一些小詩人的水平並不見得太低,他們的詩歌,還經常被頂級文人借用,比如崔信明就是其中一位。
  • 中華傳統國學之古代著名詩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