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20%?中信銀行: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罕見,7月起這家股份行將從工資中扣除"風險金"

2021-01-20 券商中國
近日,四大行集中否認大幅降薪問題,此前據傳降薪的中信銀行也正式回應。


8月7日,中信銀行回應薪酬問題時表示,根據中信集團部署,中信銀行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截至目前,中信銀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此前,一份中信集團的文件提到,擬在全集團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通知要求達成費用成本「雙控」、質量效率「雙升」,在2020年度開源增效50億元,節流降本100億元。



近日,有社交媒體傳出的一份聊天記錄稱,「金融業全體降薪,據傳中信銀行降薪20%。建設銀行降薪30%」。有政策性銀行從業人員在該群聊中確認,其所在的銀行已經確認降薪,稱由於申請下來的工資總額少了,且工資是由財政部撥款,因而「討價還價的餘地不高」。


此外,另一份在職場社交軟體「脈脈」中的貼文截圖顯示,一位認證為建設銀行員工的匿名網民發帖稱其所在的「某大省建行市支行已接通知今年省行不再撥款」,降薪或被坐實。在該帖中,包括建行、農行、中行、郵儲行在內的國有大行,中信、民生、招行等股份行員工紛紛跟帖回應討論,部分員工稱有直接或間接降薪的情況,還有國有行員工表示「四大行這幾年一直在降工資」。


消息傳出後,引起輿論熱議。就中信銀行是否大幅降薪問題,有媒體報導了一份名為《關於開展中信集團2020年度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在該文件中提到,中信集團要實現2020年度開源增效50億元、節流降本100億元目標。實施主體覆蓋集團、股份、有限三層總部與各一級子公司,由各一級子公司向下屬各級子公司層層傳導分解管控目標。


此外,中信集團要求,原則上管理費用總額(不含人工成本、折舊及攤銷)同比下降10%以上,各子公司應結合上半年管理費用支出情況,充分考慮疫情影響,主動加大壓降比例,特別是壓降會議費、差旅費、出國費、業務招待費、辦公費、業務宣傳費、車輛費、租賃費、營銷費等行政管理費用支出,提出合理的壓降目標。


針對網上流傳的降薪傳言,中信銀行於7日下午回應稱,根據中信集團部署,中信銀行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截至目前,中信銀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就降薪傳言,券商中國記者向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人士求證。多位國有行、股份行人士向記者表示,暫未聽說有確切的降薪的計劃。不過,一位股份行江西分行人士向記者透露,總行已經下達要求,從7月起將從工資中扣除一筆「風險金」,五年後再返還,且此舉措以前從未有過,今年才實行。


另有銀行總行人士表示,該行內部年初就傳聞要降薪,彼時計劃是未來三年每年總收入略微下調,今年的降薪已在發放的獎金中體現,但月度發放的工資並沒有變化。


另一位四大行廣東某分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四大行工資相比一些股份行、城商行而言本來就低,雖然未聽說有降薪計劃,但目前業績和各項指標壓力都抓得很緊,任務重。



7日凌晨,據新華社報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集中回應薪酬問題。


中國工商銀行表示,2019年,根據國務院部署,財政部推動實施了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按照市場化原則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後決策確定。截至目前,工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中國農業銀行表示,農行2019年工資總額按照財政部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政策核定,遵循市場化的基本方向及公司治理機制的相關要求,與農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今年目前沒有降薪的計劃和安排。中國銀行表示,2019年,根據國務院工作部署,財政部推動實施了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按照市場化的原則核定企業工資總額。中行按照改革後的政策規定,通過公司治理程序確定工資費用,職工工資與企業效益實現同步增長。目前,中行工資費用預算中尚無降薪安排。中國建設銀行表示,建行工資總額按照財政部制定的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核定,遵循市場化基本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2019年工資增長與利潤增長保持匹配。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和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建行積極支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大向實體經濟讓利力度,與企業共克時艱、共生共榮。目前沒有降薪的計劃安排。


四大行在回應中提到的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是今年1月由財政部印發的《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實施細則》,確定了國有金融機構的工資計算公式。該文件明確指出,金融企業工資總額增長以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服務微觀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合理確定。


該文件還指出,金融企業未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其中國有資本減值幅度超過10%的,工資總額降幅原則上不低於5%。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實施細則》後發現,國有金融企業工資總額主要是受到淨利潤增幅影響,若淨利潤增幅為負,企業工資總額或將下調。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就提到過銀行利潤下滑的可能。5月24日,央行研究局課題組在《中國金融》雜誌上發表的《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一文中提醒,中國銀行業利潤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曾有大行高管在公開場合提過,該行的成本收入比已經很低了,員工太辛苦,他們的收入和福利未來應該得到改善。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六家國有銀行2019年財報披露的數據發現,六大行員工超過182.8萬人。根據國有大行披露的資產負債表「應付職工薪酬」一項,及各行公布的具體員工人數,可大致估算出國有大行員工薪金的平均水平。由於薪酬僅反映收入的一部分,且各層級員工薪酬水平不一,因此只作為參考數據橫向對比各大行平均水平。


記者計算後發現,職工平均薪酬最高的國有銀行為中國銀行,2019年員工人均年薪為11.6萬元,平均薪酬最低的為工商銀行,員工人均年薪為7.93萬元。


相關焦點

  • 降薪20%?中信銀行: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罕見,7月起這家股份行...
    近日,四大行集中否認大幅降薪問題,此前據傳降薪的中信銀行也正式回應。8月7日,中信銀行回應薪酬問題時表示,根據中信集團部署,中信銀行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截至目前,中信銀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 降薪20%?中信銀行: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
    近日,網上有關全國金融機構全體降薪的傳聞引發熱議。繼五大行回應薪酬問題後,今日中信銀行也給出了相應的回覆。中信銀行表示,根據中信集團部署,中信銀行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截至目前,中信銀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 中信銀行回應薪酬問題: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中信銀行7日回應薪酬問題。中信銀行表示,根據中信集團部署,中信銀行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治理要求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截至目前,中信銀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降薪傳言一石激起千層浪8月5日晚間,一份金融機構降薪的聊天記錄在朋友圈流傳。聊天記錄中稱,應政策要求影響,全國金融業要全體降薪,其中談及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要分別降薪20%、30%。同時,還有兩份文件也在網絡上流傳。
  • 中信回應薪酬問題 工資預算中沒有減薪安排
    或許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金融市場難免受其衝擊和影響,所以近段時間,網上一直有傳聞,稱我國銀行業正集體計劃著安排降薪,認為這將有利於銀行機構的正常運營,但是最近中信回應薪酬問題,明確表示工資預算中沒有減薪安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銀行果然降薪了:平安銀行薪酬最高 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
    銀行果然降薪了,這家薪酬最高銀行上半年減少3萬,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卻有銀行逆勢加薪!截至8月30日晚,六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均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的銀行,貌似都過得不大好。隨著上市銀行完成中報披露,上半年銀行業人均薪酬的情況也浮出水面。基金君發現,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人均薪酬最高,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達到30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高達5萬元!排在後面的是中信銀行跟浙商銀行,而國有六大行中除了交行,薪酬仍是墊底,上半年的員工薪酬只有12萬左右,而他們的員工人數也是最多的。
  • 銀行果然降薪了!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卻有銀行逆勢加薪!
    排在後面的是中信銀行跟浙商銀行,而國有六大行中除了交行,薪酬仍是墊底,上半年的員工薪酬只有12萬左右,而他們的員工人數也是最多的。  當然了,有人認為,平均數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每次看到「人均工資」便覺得自己進了「假銀行」,大部分普通員工都是平均數上的分母。由於所在區域、部門、職級等方面均不同,「平均數」難以準確地反映每位銀行員工的薪酬狀況,但「平均數」的波動變化仍然能反映一些問題。
  • 銀行集體降薪20%?中信集團發文要節流100億!影響有多大
    銀行集體降薪20%?這個巨無霸集團發文要節流100億!影響有多大這兩天,金融圈銀行降薪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更有點名中信銀行將降薪20%,建行30%!究竟真相是怎麼樣的?通知指出,各子公司應結合所處行業特點及自身實際情況,主動自我加壓,制訂本公司 2020 年度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方案,並於7月31日前報集團審批後確定目標。集團將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相關工作納入各子公司經營績效考核方案。本次「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的實施主體覆蓋集團、股份、有限三層總部與各一級子公司。
  • 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引發「降薪潮」? 四大行深夜發聲:目前均...
    將降薪20%。   8月7日凌晨,四大行集體回應薪酬問題,稱目前沒有降薪安排。截至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銀行員工薪資收入穩定性有所降低,不同銀行間分化加劇、不同崗位間分化加劇。
  • 中信集團降薪20%?內部人士:未收到通知,工資曾有調整
    8月5日晚間,一則關於金融業集體降薪的消息傳開,其中還點名中信銀行將降薪20%。對此中信銀行官方並未回應,但有總行內容人士向界面新聞回應稱,目前並未接到降薪20%的正式通知。」據中信銀行《關於開展中信集團2020年度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的通知》顯示「為有效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將經營壓力轉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根據集團領導要求,現擬在全集團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並且要實現2020年度開源增效50億元、節流降本100億元的目標。」
  • 銀行掀起降薪潮?四大行緊急回應,現在銀行的工資要不要降
    目前我國的金融業也在蓬勃發展,銀行、保險與券商是我國金融業的龍頭,其中銀行業在我國金融行業當中影響力可能是最大的,同時因為業績穩定,各大商業銀行效益一般都還不錯,所以在銀行工作的話工資一般都不會很低。銀行要掀起降薪潮了?
  • 金融業集體降薪?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細則發布並已開始落實
    來源:母基金周刊從昨晚起,一份關於金融機構降薪的消息在金融圈流傳,稱應政策要求,金融業將全體降薪,甚至還點名中信銀行將「降薪20%」。有中信銀行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今年以來工資出現明顯下調,住房補貼、旅遊費等福利也都取消發放。
  • 最能賺錢的金融業要降薪?傳中信銀行降20% 去年高管薪酬已降13%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疫情之下,不少行業受到衝擊,而券商、銀行等金融行業整體的盈利情況依然強勁,很多券商企業的業績甚至翻倍,不少人對此興嘆:還是金融行業賺錢。不過,就在昨晚,一則金融業將集體降薪的消息不脛而走,其中還點名中信銀行將降薪20%。
  • 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以及中信銀行已就薪酬問題公開進行了答覆,均表明...
    近日,網上有關國有金融機構要降薪的傳聞引發熱議。一則聊天記錄顯示,應政策要求影響,全國金融業要全體降薪,其中中信銀行被點名要降薪20%、建設銀行要降薪30%。消息一出,引發業內擔憂。對此消息,截至記者發稿,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以及中信銀行已就薪酬問題公開進行了答覆,均表明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值得關注的是,中信集團7月發布了《關於開展中信集團2020年度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的通知》,要2020年度開源增效50億元、節流降本100億元。
  • ...銀行集體降薪20%?這個巨無霸集團發文要節流100億!影響有多大
    來源:全景財經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泰勒這兩天,金融圈銀行降薪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更有點名中信銀行將降薪20%,建行30%!究竟真相是怎麼樣的?通知指出,各子公司應結合所處行業特點及自身實際情況,主動自我加壓,制訂本公司 2020 年度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方案,並於7月31日前報集團審批後確定目標。集團將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相關工作納入各子公司經營績效考核方案。本次「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的實施主體覆蓋集團、股份、有限三層總部與各一級子公司。
  • 銀行「金飯碗」不保?也許更應該看到:工資決定機制在變、薪酬結構...
    隨即,市場熱議銀行業將掀集體降薪潮。不少銀行基層員工表示,近年來銀行「金飯碗」變成「泥飯碗」,薪資早已「降無可降」。8月7日,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在回應薪酬問題時均表示,目前沒有降薪的計劃和安排。
  • 降薪20%?讓利1.5萬億,國有金融機構過緊日子,保險跟不跟
    來源:慧保天下從8月5日開始,一份微信群聊天記錄在坊間廣泛流傳,內容是若干銀行員工討論降薪問題,其中提及「中信銀行降薪20%」、「建行據說降薪30%」,「有人所在單位已經開始實施降薪」等內容,因為涉及薪酬這一問題,該記錄很快在銀行從業者中間引發廣泛關注,又因為國常會曾明確提出「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 銀行周報(8月10日)
    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細則發布 已有地方開始落實中信集團今年要節流降本100億元 中信銀行未回應降薪20%年內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超1900億元 中小銀行成發行主力年中會議|將瞄準股票質押、銀行表外等問題資產?
  • 這家豪門或受疫情影響最大:高薪資令人擔憂,或直接降薪70%
    在疫情席捲全球的背景之下,足球作為一項在比賽日能夠輕鬆聚集起上萬名球迷的運動,也不得不停罷來減少感染風險。但「暫停比賽」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目前足壇已經被完全商業化,「供養」著眾多員工以及高薪資球員的足球俱樂部,必然將會因疫情而蒙受巨大經濟損失,甚至有著破產風險。
  • 工資到底降了沒?四大行回應!
    新華社8月7日晚間報導,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6日分別回應了薪酬問題。統一的答案都是:沒有降薪安排!中國工商銀行表示,2019年,根據國務院部署,財政部推動實施了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按照市場化原則核定工資總額。
  • 知名企業降薪大盤點!
    4.3萬名員工將於本周開始放無薪假,沒有工資。」,將根據產銷量安排適時發放。 上海匯眾: 從3月份起將員工稅前月收入下調22.2%。 上汽乘用車公司: 此次調薪涉及減發3月至6月的績效獎金,高級經理以上的減發100%,高級經理以下減發75%,後續視經營情況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