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跟康熙捉住鰲拜的那些少年,最終結局如何?

2020-12-17 小馬談今古

歷史上跟康熙捉住鰲拜的那些少年,最終結局如何?

鰲拜,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勳、權臣,出身將門,精通騎射。跟隨皇太極徵戰四方,攻克皮島,參加松錦之戰,平定農民起義,立下赫赫戰功,成為皇太極最信任的武將,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皇太極病逝後,擁戴皇九子福臨即位,成為議政大臣,位極人臣。順治帝去世後,接受遺詔成為顧命輔政大臣,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在索額圖、黃錫袞、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鰲拜下獄論罪,囚死於牢中。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皇帝依靠著一群只有十多歲的布庫少年在武英殿「智擒鰲拜」,從而將權力徹底收歸到自己手中,並就此開創了一代王朝盛世。

在這之後,這些原本就是「上三旗」子弟的布庫少年們,因為立下了如此卓越功勳,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與器重,同時也收穫了豐厚的封賞。而挑選、訓練這群布庫少年的索額圖,也成為了康熙朝前中期權勢、地位最為顯赫的朝亭要員。

這些布庫少年中,功勞最大的共有五位。

這些布庫少年中,功勞最大的共有五位。

至於索額圖先後一共挑選了多少位出身於「上三旗」的布庫少年,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在這些由索額圖選中的布庫少年中,有五位非常「幸運」的能夠參與到最後擒拿鰲拜的過程,並且他們也沒有辜負康熙皇帝的期望,成功的控制住了鰲拜,為康熙「智擒鰲拜」立下了大功。

這五位布庫少年分別是愛新覺羅·赤哈、齊佳·明圖珠、佟佳·揚古泰、黃昌順以及魏寶全,而他們也無一例外的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豐厚回饋。

愛新覺羅·赤哈,是皇族子弟,同時也是康熙皇帝遠房兄長,時年17歲。此後他開始擔任兵部郎中,並且在33歲的時候就當上了湖南巡撫。以赤哈的資歷,完全可以更進一步,晉升為總督一級的封疆大吏,只可惜其在36歲時便英年早逝了。

齊佳·明圖珠,出身於「上三旗」的滿洲貴族子弟,時年16歲。此後他也是擔任兵部郎中的職務,只不過幾年之後便因其母病重,主動向康熙皇帝請辭。而康熙也予以了批准,並且還賞賜其白銀五萬兩,同時依舊讓其終身享受巡撫一級的俸祿待遇。而明圖珠此後雖然再也沒有進入仕途,但其在商業領域混的是風生水起,並且充分利用他與康熙以及朝中官員的關係不斷將生意做大,最終成為了一代富翁。

佟佳·揚古泰,也是出身於「上三旗」的滿洲貴族子弟,時年14歲。此後的他長期在北京任職,並且以80歲的高齡壽終正寢,得以善終。

黃昌順,是康熙非常信任的漢族官員黃錫袞的兒子,時年也只有15歲。他先後在刑部、戶部供職,但因為從小疏於管教,行為有些跋扈,甚至經常貪汙斂財,名聲也非常的不好。然而康熙皇帝還是念在其功勳,予以了包容,使得其也自在活到了73歲。

魏寶全,是這五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智擒鰲拜」時他只有12歲,然而他卻在整個過程中表現的最為英勇和堅決,自始至終都是緊緊抱住了鰲拜的一條腿,不讓其掙脫。此後,魏寶全被安排在了御林軍中任職,並隨同撫遠大將軍圖海參與了平定「三藩之亂」,平叛結束後開始擔任廣東巡撫。最終,魏寶全是主動請辭回到了老家湖南,康熙在賞賜其五萬兩白銀的同時,也讓其繼續享受著巡撫一級的俸祿待遇,直至其去世。

至於其他參與了到了整個「智擒鰲拜」過程中的布庫少年,康熙也均給予了賞賜。而這支布庫少年隊伍也沒有因為「使命」的完成就地解散,康熙則是以此為班底組建了「善撲營」,作為宮廷內衛的補充。「善撲營」除了要負責宮禁的防衛外,還承擔起了儀仗、表

演的職責,並且是由皇帝直接領導。

如此看來,康熙帝不愧為一代明君,並沒有做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樣的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跟康熙捉住鰲拜的那些少年,後來都什麼下場?
    與小說中六少年勇擒鰲拜的情節不同,正史中只是暗示了索額圖與明珠兩人參與這場抓捕活動,而他們的最終結局卻截然不同。眾所周知,康熙是清朝第一明君,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能夠與之媲美的皇帝也不過鳳毛麟角。18世紀的日本把他當作聖人,歐洲各國更是將其視為「哲人王」,幾乎相當於聖人一般的存在。
  • 歷史上跟康熙捉住鰲拜的那些少年,後來都什麼下場?真相令人震驚
    不過,正史中也說了鰲拜力大難以制服,選侍衛和少年勇猛者一起將其制服,可見這事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早有預謀,所以,可以肯定的說當年陪同康熙一起擒鰲拜的是一群少年英雄,但是這些人裡面都有誰
  • 幫助康熙擒鰲拜的少年,最後結局如何?韋小寶:康熙是好皇帝
    而今天來聊聊康熙帝智擒鰲拜以及如何對待那些「布庫少年」,是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鰲拜從成長到滅亡的人生經歷很具有代表性,歷史上不少功臣都是這樣的生命軌跡,非常值得大家思考借鑑。 面對年幼的康熙皇帝,鰲拜嘗到權力的甜味,逐漸失去自我約束,最後發展到無視康熙皇帝的地步,這讓康熙帝感到非常危險。鰲拜公然把持朝政,對於自己的敵人,即使在朝堂上也可以公開霸佔財產。
  • 真實歷史上,幫助康熙擒鰲拜的摔跤少年,後來都什麼下場?
    康熙年幼登基,後來被鰲拜獨掌大權,為了能奪回權力,康熙暗中訓練一批少年侍衛,他們勇武過人,摔跤水平高超。終於等待時機,在武英殿將當時的滿清第一勇士鰲拜擒住,康熙清洗了鰲拜一派,開啟了親政的生涯。▲康熙畫像在影視劇和小說中,那些當年幫助康熙擒鰲拜的摔跤少年,後來都混出了名堂,有的甚至位極人臣。但是,在真實歷史中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 歷史上那些幫康熙除掉鰲拜的布庫少年,他們後來的結局如何?
    布庫少年也都不知道整天連摔跤的真實目的,只知道聽索額圖的話就好了。 鰲拜見康熙整日和一群少年打鬧,心中暗自高興,放鬆了警惕。1669年5月,康熙藉口將鰲拜的親信全部調去辦事,宣鰲拜朝見。此時的鰲拜早已被假象迷惑,而且單獨朝見的事情也已經發生過多次,所以這次,鰲拜也想都沒想就將武器繳納,入宮覲見。
  • 歷史上,那些幫助康熙擒拿鰲拜的「少年布庫」,他們的結局如何?
    但是,康熙非普通人,小小年紀的他就知委曲求全、隱而不發,見自己現在鬥不過鰲拜,他就暫時避其鋒芒,任由他胡作非為,自己在暗地養精蓄銳,靜靜等待反擊的時機。康熙八年(1669年),16歲的康熙終於等到機會,他暗中培養了一批孔武有力的少年布庫,借著這些布庫,他順利地將已變得極其鬆懈的鰲拜擒獲,而後將其囚禁於府中,繼而重掌皇權!
  • 歷史上跟康熙擒鰲拜的那幫少年最後怎麼樣了
    我們所知道的擒鰲拜的精彩過程基本上都是小說演義中杜撰出來的,藝術只有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才能有生命力。我們看看小說中的那一幫擒鰲拜少年的樣子第一名:曹寅。這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親爺爺。他也是從小跟著康熙長大的貼身侍衛。參加了鰲拜的抓捕過程。
  • 歷史上捉鰲拜的勇武少年去哪了?不愧為康熙心腹
    捉鰲拜是康熙奪回朝廷大權,開始親政的精彩一筆。當時,康熙只有16歲,可謂少年天子,意氣風發。後人為了凸顯康熙的果敢與精明,一再將康熙捉鰲拜進行文學創作及演義。不過,從身份上看,極有可能參與其中。以上都是戲說。我們再來看看正史中的捉鰲拜情節。《清史稿·鰲拜傳》載:「康熙八年,上以鰲拜結黨專擅,勿思悛改,下詔數其罪,命議政王等逮治。」
  • 康熙少年擒鰲拜,真是既魯莽又絕情!
    為了剷除鰲拜,康熙以摔跤嬉戲為名,悄悄地訓練了一批侍衛。後來鰲拜在覲見康熙時,康熙一聲令下,所有侍衛一擁而上,一下子擒住了鰲拜。康熙擒鰲拜這事,並不是現代編劇杜撰,在歷史上確有其事。據《南亭筆記》記載,鰲拜來到南書房之後,康熙便命侍衛給鰲拜看座賜茶。
  • 康熙少年智擒鰲拜,晚年為何會後悔,鰲拜是忠是奸?
    提起鰲拜你會聯想到什麼?有手段?有野心?01不管如何,最終還不是落到了康熙的手中。康熙擒住鰲拜時,很多人都說康熙是英雄,少年扳倒老臣,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很新鮮。扳倒鰲拜後,康熙也開始走上了勤政的道路。或許很多人不知,康熙在擒了鰲拜後有些後悔了,甚至晚年還特意給鰲拜平反,追封了他官職。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曾經想盡辦法想除掉鰲拜,除掉了之後還要為其平反呢?
  • 為康熙除掉鰲拜的那群少年,後來身份不一般,還成立了一個組織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康熙繼位後,因為年幼,朝政被託孤大臣鰲拜所掌控著,少年的康熙成了擺設,但康熙有一顆雄心壯志,他想奪回政權,真正領導這個帝國,一場計除鰲拜的大戲就開始了。
  • 他們為康熙剷除鰲拜,最終落得什麼下場?
    自康熙八歲繼位後,大權一直是四大輔政大臣把持著,隨著輔政大臣之首索尼的病逝,鰲拜沒了顧忌,越來越放肆,先是矯旨殺了蘇克薩哈,又收服了遏必隆,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平時上朝連小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為了剷除鰲拜,康熙秘密招募一群少年練習布庫麻痺鰲拜,最終把鰲拜剷除,順利親政。
  • 少年康熙擒鰲拜,那些一起和他戰鬥的夥伴們最後都怎樣了?
    不過,正史中也說了鰲拜力大難以制服,選侍衛和少年勇猛者一起將其制服,可見這事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早有預謀,所以,可以肯定的說當年陪同康熙一起擒鰲拜的是一群少年英雄,但是這些人裡面都有誰,書中並沒有詳細記載。
  • 康熙:鰲拜,你擋我路了
    在影視劇《鹿鼎記》中,鰲拜專權跋扈,最後在韋小寶的幫助下,康熙用一批練摔跤的太監將其幹掉。那麼,歷史上康熙到底是如何出掉鰲拜的呢?
  • 少年康熙擒拿鰲拜,為何不用武功更強的大內侍衛,而用一幫少年?
    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康熙八歲登基,16歲親政,在位期間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西徵噶爾丹,北拒沙俄,可以說大清的版圖就是康熙皇帝所奠定的,稱他為「千古一帝」也不為過,其中最能體現康熙智勇過人的當屬擒拿鰲拜一事。
  • 為擒鰲拜,康熙找了一幫少年練摔跤,這些人後來升官發財了嗎
    而在擒鰲拜的過程中,功勞最大的應該就是康熙親自挑選的摔跤隊—「布庫少年」。「布庫」是滿語,就是摔跤的意思。就是他們在武英殿裡親手拿下了鰲拜。事成之後,康熙也沒有解散這個摔跤隊,而是繼續招募新的成員,改名為「善撲營」。
  •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對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為何被康熙除掉?
    公元1669年6月14日,16歲的康熙皇帝在武英殿,帶領十幾個訓練有素的少年,用計生擒了權臣鰲拜。由此,康熙帝掃除了他親政的最大障礙。這時,康熙卻執意要誅殺京師總督朱昌祚等人,因為他們不願意依附鰲拜,更彈劾他強行圈換百姓土地。康熙在四大輔臣的會議上,表示不同意;可此刻的康熙在鰲拜眼裡是一個無話語權的擺設,欺負他年少,大聲咆哮,甚至擼起長袖威嚇小皇帝。結果,鰲拜竟然擅自矯詔,誅殺了反對他的朱昌祚等人。
  • 康熙為什麼會找一群少年擒拿鰲拜,而不是叫侍衛負責擒拿?
    康熙為了麻痺鰲拜,所以特意訓練少年蘇克薩哈死後,康熙就下定決心剷除鰲拜,但是鰲拜當時勢力非常強大,朝廷內外基本遍布了鰲拜的勢力黨羽,鰲拜可以說在那一時期算得上是清代的曹操了,當然他本人各方面比曹操都差得遠了,只是在權力方面來說。
  • 班布爾善不過是鰲拜的走狗,為何康熙最終只圈進鰲拜,卻把他殺了
    康熙繼位之時,由於權臣鰲拜把持朝政,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於是在康熙大婚之後,就想要除去鰲拜了。他先偷偷訓練了一批會摔跤的少年,然後等時機成熟了就將鰲拜召進宮中,最後讓這幫少年將鰲拜擒拿了。從那開始,班布爾善才慢慢在朝廷上有了影響力。二、背靠鰲拜雖然班布爾善算得上是康熙的一個遠房叔叔,但是從順治親政開始,連親王都沒有以前過的滋潤了,更何況是他一個國公了。順治和多爾袞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於是順治親政以後,就開始打壓宗親,儘量不讓他們過問朝政,而幫助自己處理朝政的大臣都是外人。
  • 人們只知道康熙少年擒鰲拜,卻不知為何晚年為鰲拜平反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他8歲即位,14歲罷黜了鰲拜,開始掌權,除了鰲拜,康熙的整個統治時期都很精彩,鰲拜被捕後,康熙沒有殺他,更奇怪的是,在他的晚年,康熙封他為「朝武帝」,這是嶽飛在中國歷史上所獨有的榮譽,那康熙皇帝為什麼要為鰲拜報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