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1月,經過34萬東北野戰軍部隊的猛攻,陳長捷頑固率軍據守的天津城池被攻破,這座華北地區舉足輕重的工業城市得到解放。在天津城內,我軍抓獲了一名叫做「羅鎮」的國民黨專員,此人在國軍當中並沒有多少實權,卻在不久後的1950年落得公審槍斃的結局。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了解的是,解放戰爭中我軍對於被俘虜的國民黨軍官兵,很少有動用極刑的。一是因為戰爭沒有結束,很多原國軍官兵經過教育轉化之後,能夠很快補充我軍作戰力量,轉過頭來為解放做貢獻;二是國民黨中高層被俘軍官中,不少人早年其實也參加過抗戰,所以功是功過是過,對這些人我們是不會處決的,基本都會給予改造重生的機會,並適當安排出路。就比如天津戰役中被俘的敵軍最高指揮官陳長捷中將,被關押在管理所充分學習改造後,也在1959年獲得自由返回社會。那麼這個同樣在天津之戰被俘,官並不大的羅鎮怎麼會被槍斃呢?
羅鎮不是此人的真名,而是為了逃避罪責使用的名字。羅鎮原名邢仁甫,如果只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所作所為,其實不必專門化名隱瞞身份。那麼羅鎮究竟是要隱瞞什麼事情呢?原來此人在抗日戰爭時期有過兩次罪大惡極的行為:一是叛變八路軍,組織殺害8名冀魯邊軍區同志;二是叛國當漢奸,成為日偽津南六縣挺進總司令。這兩項的任意一項,都足夠槍斃。所以這個「羅鎮」被公審槍決,並不是因為他國民黨少將的身份,而是因為此人早年無法被原諒的黑歷史。
二十年代末期邢仁甫參加過軍閥混戰,在行伍之間練就了一定的軍事本領,後又秘密加入我黨參加地下活動,抗日初期需要軍事人才,邢仁甫憑藉這身本事逐漸在軍隊中成長提升,歷任旅長、冀魯邊軍區司令員等高級指揮員職務,如果能夠一心抗戰,個人的前程無疑非常光明。然而此人舊習氣難改,當上司令員之後生活日益腐化,養起了情人並貪汙3萬多元公款。這些事情在1943年被上級查清,勒令其到延安總部學習改造。
邢仁甫因為懷疑是副司令員黃驊揭發,才導致自己丟了軍權,竟然懷恨在心組織心腹謀殺了包括黃副司令員在內的8位戰友,隨後畏罪投敵,成了一名可恥的漢奸。日軍1945年戰敗之後,邢仁甫搖身一變成為「羅鎮」,加入國民黨軍陣營參加內戰,繼續和人民為敵。1949年平津戰役爆發時,他已經成為國民黨少將專署專員兼任保安司令,並具有軍統特務背景。戰役結束後,此人被抓獲,經過審訊發現「羅鎮」就是當年罪大惡極的叛徒邢仁甫。1950年,邢仁甫無可爭議地迎來了槍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