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不殺俘虜,國軍中將謝文東被俘後,公審後立即槍斃是為何

2021-01-08 東方文史

投機不成還蝕把米,謝文東過不成六十大壽!

【引言】

解放戰爭歷史上,還存在不少投機倒把的分子。謝文東是個典型人物兒,其實,從一開始參軍之時,他的拳腳功夫只不過得到了一些彰顯,並不代表他本人有多高的思想覺悟,更缺乏對人民困苦深切的體驗和同情。他就像一根沒有堅定立場的牆頭草,有奶就是娘,有飯就是爹。

【謝文東的發家史】

謝文東是遼寧省寬甸縣永甸村人,自幼接受過私塾的蒙學教育,成年一邊下田,一邊養蠶,連帶做個牲口買賣,直到後來在買地上欠下了債務,還不起債務的他鋌而走險,綁架威脅一名楊姓的富戶,成為政府欲緝拿歸案的要犯,為躲避政府追捕,他逃往吉林省依蘭縣土龍山,並在那裡定居下來。

謝文東有幾下子腿腳功夫,膽子也比普通人大許多。在務農之閒餘,還不時騷擾鄉民、重操舊業,幹著些蠅營狗苟,手中的閒錢也多了起來。然後置辦下田地,經過多年的經營,他如願實現了地主夢。這新晉的暴發戶,隨後又被任命為依蘭縣第三區第五保保董兼自衛團團長。

【抗日變節者謝文東】

日本的鐵蹄踐踏依蘭縣的土地。謝文東帶頭抵抗,呼籲農民起義,將包括日軍頭目在內的二十多人一舉擊斃。又在抗聯第三軍的協助之下,順利完成私人部隊改編,更名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他自己成了該團的團長。

糟糕的是,好景不長,謝文東選擇了賣國投敵。1939年抗日戰爭最為艱苦卓絕的時刻,謝文東卻卻主動投降日軍,接受裕仁天皇的召見,心甘情願地祭拜日本"英魂",為日本軍方所重用,被任命為勃利縣日滿協和會名譽會長,替日本奔走效力,不惜犧牲我國勞工。

【政府投機者謝文東】

抗戰勝利之後,面對日本政府在中國的倒臺,謝文東重新開始拉大旗、扯虎皮。1945年,手下一千多人的兵馬,被共產黨安撫、收編,隊伍更名為三江人民自治軍。國民黨的內戰開始,才過了幾個月的時間,謝文東毫無預兆地倒向國民黨,被任命為東北第15集團軍第1先遣軍司令。

為了在國民黨內部能夠升官發財,謝文東助紂為虐。與國民黨軍隊相互勾,破壞東北解放區事業,在進攻東北解放區"立下戰功",再次被任命為合江省保安軍第二集團軍中將司令,由國民黨東北剿總授以委任狀。

【自取滅亡者謝文東】

謝文東沒想到自己末日要到。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359旅和合江軍區,給謝文東上演了一場甕中捉鱉的好戲。他的那些烏合之眾被我方一舉剿滅,僅剩他帶著幾個殘餘敗兵,如一隻無頭的蒼蠅,在四處胡亂尋找藏身之地。同年11月20日,他本人在四道河子附近,被359旅8團5連當場抓獲,公審之後即刻槍決。

【結語】

謝文東不斷為人生投資投機倒把,獻媚過日本主子,參加過共產黨收編,投靠過國民黨,最終又被共產黨軍方活捉。那一年,他59歲,六十大壽壽宴還是趕不上,反正他再也登不了堂,入不了室了!民族一個不齒敗類,對國民黨俯首帖耳,共產黨要他的狗命,不過早晚之事!他欠下的累累血債,終究要作個了結了斷、明明白白!

參考文獻:

《東北抗日聯軍將領傳》

相關焦點

  • 國民黨的中將軍長,1946年被俘虜,公審後被槍決
    謝文東便是一個典型,他十分擅長投機倒把,每當面臨岔路口時,他總是選擇金錢那一邊。謝文東是國民黨的中將,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謝文東作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是要被關入監獄成為戰俘並接受改造的。雖然我黨對於戰犯的態度是寬容的,但是對於謝文東卻在公審後立即執行了槍決。謝文東究竟做了哪些事?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 解放軍不殺俘虜,卻為何槍斃國軍第七軍中將軍長,他做了什麼?
    在國民黨軍隊經歷了三大戰役的失利之後,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也開始分崩離析,而在解放軍勢如破竹的進攻之下,各地的國軍也紛紛起義投降。1949年12月11日,廣西迎來了全境解放,當時國民黨桂系王牌第七軍軍長李本一也被迫投降。在李本一投降以後,他就被送往武漢花園口關押,並在兩年以後被執行了槍決。
  • 優待俘虜是我軍傳統,但這三位國軍將領卻是例外,被俘後直接槍斃
    眾所周知,由我黨領導的軍隊從幾十年前成立以來,一直秉承的一個原則就是優待俘虜。不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軍隊擊敗的帝國主義侵略者,還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所打敗的國民黨軍隊,我軍一直都是以非常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
  • 49年1月,東野在天津抓了個不起眼的國軍專員,為何要公審槍斃?
    在天津城內,我軍抓獲了一名叫做「羅鎮」的國民黨專員,此人在國軍當中並沒有多少實權,卻在不久後的1950年落得公審槍斃的結局。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要了解的是,解放戰爭中我軍對於被俘虜的國民黨軍官兵,很少有動用極刑的。
  • 他是王震戰友,槍斃大土匪謝文東,替人背黑鍋,林彪:應該槍斃
    由於行軍隊伍拉得太長,後面大部隊和電臺還沒有趕到,忽然接到兄弟部隊轉來的命令,命令獨立一師立即南下截擊由農安出來增援靠山屯回竄的敵人。劉轉連和李信副政委沒等後繼部隊趕到,便立即出發,帶領一個營的先頭部隊,急行軍一天多,搶先佔領了陣地。
  • 東北最傳奇的土匪謝文東——見日本天皇、發行貨幣、當國民黨中將
    謝文東得知情報後派曹子恆、景龍潭等人帶領隊伍在太平鎮西白家溝一帶伏擊了前來鎮壓的日偽軍。當場擊斃飯冢大佐、鈴木少尉和俘虜了偽警察大隊長蓋文義。繳獲機槍5挺,步槍10餘支,子彈數千發。這次農民起義鬥爭的勝利,稱為「土龍山事件」。 由於飯冢是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來被打死的第三名大佐級軍官,此事驚動了日本天皇。天皇追封飯冢為少將,還在依蘭為他建立了「忠魂碑」,稱他為「開拓之父」。
  • 這位國軍中將兩次被我軍俘虜,第一次給3元路費,第二次給8萬元
    解放軍有優待俘虜的政策,對國軍普通士兵被俘的,只要不願意參加我軍的,就發給一定的路費遣返。有一位國軍中將曾兩次被我軍俘虜,第一次給了3元的路費,第二次給了8萬元的經費。他的名叫韓德勤。
  • 國軍中將王慧生,1949年聯合龍雲宣布起義,但解放後為何被槍斃?
    但鮮為人知的是,當時和盧漢一起宣布起義的國軍中將王慧生,卻在解放後被槍決,這是為何呢?他做了什麼事? 全面抗戰爆發後,王慧生率國軍52師開赴抗日前線,先後參加徐州、長沙會戰等戰役,頗有戰功,不久便升任國軍王牌第五軍的副軍長,與黃埔時期的同窗杜聿明並肩戰鬥。
  • 國軍中將師長嘲笑解放軍沒空軍,粟司令巧妙回答,一年後此人自殺
    國民黨的許多高級將領在抗日戰爭中立過不小的功勞,但到解放戰爭中好像不會打仗,不是陣亡就是被俘。有一位國軍中將師長嘲笑解放軍沒有空軍,粟司令員巧妙回答,一年後此人自殺。他的名叫戴之奇。戴之奇畢業後,隨東路軍參加北伐,後來他又進入陸軍大學第九期學習。由於是黃埔學生,又到陸大深造,戴之奇升得很快,1935年他任陸軍第107師少將副師長,1942年他任第94軍第121師師長。戴之奇不但是蔣介石的忠實信徒,還深受蔣經國的重用。
  • 八路軍級別最高叛徒,115師旅長,軍區司令員,叛逃7年後公審槍斃
    八路軍級別最高的叛徒是誰,他擔任過115師教導第六旅旅長,冀魯邊軍區司令員,如果繼續革命下去應該能在授銜時獲得中將,可是他卻選擇了投敵,實在是非常可恨,在叛逃7年後被我軍抓獲,經過萬人公審大會的審判,被判處死刑。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國軍師長張輝瓚被赤衛隊砍頭,兩名被俘部下,成了我軍中將和少將
    張輝瓚是第一位被紅軍俘虜的國民黨軍中將師長,受到了紅軍優待,關在一個獨門院子裡,也沒有捆綁。張的妻子朱性芳,是一個十分能幹的女人。得知丈夫被俘後,她晝夜兼程,奔波於南昌行營、南京、上海之間,說通蔣介石、何應欽等人同意贖救張輝瓚,並在上海同中共代表取得了聯繫。
  • 真實的《林海雪原》剿匪,原來匪首謝文東是這樣被捉的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向東北源源不斷地派去大批兵力。但是,東北地區的土匪在蔣介石的拉攏下,紛紛與我軍作對,妄圖趁火打劫,掠奪勝利果實。為了實現經營東北的戰略思想,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我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進行剿匪鬥爭。在《林海雪原》這部作品裡,作者塑造了一名國民黨匪首叫謝文東,電視連續劇《東北大剿匪》裡也對這名匪首進行了描寫。歷史上謝文東是確有其人的。
  • 軍長鄭庭笈被解放軍俘虜後,給哥哥寫了封信,感動了眾多國軍將領
    文/馮玄一鄭庭笈,海南省文昌人,生於1905年,國軍第四十九軍中將軍長。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兵敗被解放軍俘虜。他的同宗哥哥鄭挺鋒時任國軍九十四軍軍長,解放軍讓他寫信給他,告訴他自己被俘虜了,並向他宣稱解放軍的政策,請他放下武器,棄暗投明。鄭庭笈思緒萬千,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寫下了這封信。
  • 鄭庭笈被解放軍俘虜後,在寫給哥哥的信中說國軍必將土崩瓦解
    文/馮玄一鄭庭笈,海南省文昌人,生於1905年,國軍第四十九軍中將軍長。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兵敗被解放軍俘虜。他的同宗哥哥鄭挺鋒時任國軍九十四軍軍長,解放軍讓他寫信給他,告訴他自己被俘虜了,並向他宣稱解放軍的政策,請他放下武器,棄暗投明。鄭庭笈思緒萬千,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寫下了這封信。
  • 歷史上真實的謝文東,8名親人被日軍所害,還是當了漢奸
    途中遭到暴動隊伍的伏擊,日軍被打死17人,被俘26人,帶隊的飯冢大佐也被擊斃。這是日本關東軍自佔領東北以來,戰死的第三名大佐。為了報復 ,日軍再次增派部隊進行報復 ,但還是被農民軍擊敗,拋下近500具屍體後倉皇退走。這就是著名的「土龍山暴動」。此役影響深遠,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暴動過後,農民軍成立了民眾救國軍,謝文東任司令,從此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 淮海戰役後,國軍傷亡及被俘55萬,那麼5大兵團司令的下場如何?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其中的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是粟裕大將指揮下的戰役,這場戰役可以說是震古爍今的,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勝。當時國軍參戰的部隊有哪些嗎?其實共計有5個兵團,分別為黃維的國民黨第十二兵團、邱清泉的國民黨第二兵團、黃百韜的國民黨第七兵團,孫元良的國民黨第十六兵團和李彌的國民黨第十三兵團,可是沒想到結局卻是毀滅性的打擊,國軍傷亡及被俘55萬人,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十餘萬。那麼大家想知道淮海戰役後,國民黨5大兵團司令的下場是如何的呢?
  • 國軍少將旅長,彭總是他湘軍時期老長官,被俘後和王震成了好朋友
    1947年3月25日上午10時,看到國軍31旅進入伏擊圈,彭總一聲令下,埋伏在周圍的解放軍發起猛烈進攻,攔頭截尾,東西夾擊,經過一小時四十分鐘戰鬥,殲敵2900餘人,敵旅長李紀雲被俘,取得西北野戰軍撤出延安後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
  • 解放戰爭:功德林的上百位被俘國軍將官,表現最好的是哪3人?
    功德林監獄在北京,熟悉歷史的朋友不會陌生,是解放戰爭後關押各類高級別戰犯的地方。此地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關進去的犯人後來大都被釋放(病死的除外)了出來。可見功德林的主要功能不在懲戒,而在於改造這些人的思想,尤其是國軍曾經的高級將領。那麼在100多位被俘的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在功德林期間表現最好呢?
  • 解放戰爭被俘的200多位國軍將官,哪五人級別最高?後來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高級戰俘,五十年代大多數被關進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從建國初期到七十年代,功德林關押改造過200多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能進入這裡改造的內戰戰犯,基本是國軍少將軍銜起步,其中一線將領包含軍長、師長、旅長、兵團司令、綏靖區長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