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功德林的上百位被俘國軍將官,表現最好的是哪3人?

2021-01-09 騰訊網

功德林監獄在北京,熟悉歷史的朋友不會陌生,是解放戰爭後關押各類高級別戰犯的地方。此地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關進去的犯人後來大都被釋放(病死的除外)了出來。可見功德林的主要功能不在懲戒,而在於改造這些人的思想,尤其是國軍曾經的高級將領。那麼在100多位被俘的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在功德林期間表現最好呢?

第一位當屬杜聿明。杜被抓時雖然掛名只是中將,卻是所有在押戰犯中曾經實權最高,掌兵最多的一位,以國軍實際統兵大將的身份,48年先後指揮過遼瀋和徐蚌兩場大決戰。這樣一個人,當國軍上將都有資格。他被抓後很難安心接受改造,也可以理解。此人被抓初期甚至有過撞牆自盡未遂的經歷。杜在進入功德林後,雖然沒有惡劣抵抗的表現,但是初期的表現也並不配合,每天情緒十分低沉。

改變杜聿明的,是1950年以後志願軍在朝鮮的勇猛表現,讓杜認識到中國真正有了強大的軍隊,軍人有信仰,這鼓舞了他。因為這件事,杜聿明的表現有了大幅改變,不光藉助自身特長為抗美援朝提了很多寶貴戰法、建議,還主動帶領其他戰犯學習改進,由於杜的職位和人望高,他的帶動作用是十分顯著的.杜的表現得到了組織的認可,59年將其特赦出獄。

第二位是王耀武。王耀武成了戰犯,本身就是件令人有點惋惜的事情,讓人感慨他的一念之差耽誤十幾年時間。他本人曾是我國抗日第一軍74軍最優秀的軍長,是抗戰功勞最大的中國軍人之一,而在內戰之前他也很反感,曾在濟南裝病以逃脫擔任指揮官的安排,可惜最終沒能堅持,還是成了國軍高層的內戰工具。王耀武在兩場戰爭中的表現反差很大,內戰時的指揮完全沒有抗戰時的風採,應該說也有這個因素在裡面。48年9月被俘之後,王耀武就安心改造,給獄友打飯,組織、主持學習會、讀書會,反思改造,組織文體比賽,各個方面都是表現最突出的一個,十分正能量。所以王耀武也在59年首批被釋放。

第三位是陳長捷。和王耀武多少有點類似之處,陳也是在內戰時被人利用,才成了俘虜,他原本可以避開這段彎路。48年陳在天津駐防之時,擁兵10餘萬人。但是陳的腦子很清醒,表示這種情況下不應再抵抗下去,儘早和解放軍議和才是上策。但是上司傅作義在北平拒絕了這個建議,還命陳死守到最後時刻,直到被俘。為此陳在功德林一直不原諒傅。話雖如此,陳長捷在功德林的表現卻沒得說,一點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意思。陳是功德林當中研究社會主義理論最積極的一位,大量讀書也加快了他的實際改造進度,得到了組織的好評,他也成功地在59年提前出獄。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被俘的200多位國軍將官,哪五人級別最高?後來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高級戰俘,五十年代大多數被關進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從建國初期到七十年代,功德林關押改造過200多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能進入這裡改造的內戰戰犯,基本是國軍少將軍銜起步,其中一線將領包含軍長、師長、旅長、兵團司令、綏靖區長官等。
  • 功德林200國名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級別最高,他們的結局如何?
    能進功德林的蔣軍將領,級別應該都是比較高的,起碼也是旅長師長級別的,當然還包括一些特務人員。在功德林被關押200多名蔣軍戰俘中,有人是中常委,有人是兵團司令,還有人是一場大戰的指揮員,這些人中哪五個人級別最高呢?在功德林中我們熟悉的王耀武,黃維,杜聿明等人他們的級別能排得上前五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解放戰爭共戰死85名國軍將官,哪5個人級別最高?最後一位是上將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共有85位少將以上級別高級軍官陣亡,或在戰場上被擊斃,或不願當俘虜選擇自裁。在這85人當中,不乏綏靖區司令、兵團司令級別的高官,其中更是包含了一名國民黨陸軍上將。今天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了解一下,國民黨軍在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地位最高的5位將領。
  • 功德林監獄關押的上百名國軍將領, 最死硬的3個人, 他們都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虜的國軍將領有很多,其中少將級以上的國軍將領就達到了上百名,他們後來被集中關押在北京功德林監獄中接受改造。
  • 他是國軍被俘將領唯一上將,在獄中鬍子都不會刮,曾打過老蔣耳光
    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在解放軍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儘管解放軍只用著比較落後的武器,在火力和生活條件上都遠遠不如國民黨,但是那些全美式裝備的國軍還是被解放軍秋風掃落葉一般收拾得無路可走。很多國軍將領後來成為我軍俘虜,為了對他們進行改造,就將他們都關押在功德林監獄中,有一些表現很好的,在新中國第一次特赦時就重新獲得了自由。在功德林監獄中,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於這些國民黨高官基本上都是享福慣了的,動輒一大堆人伺候,所以在監獄裡,他們當中很多人鬧了笑話。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解放戰爭中,國軍被俘虜的最高將領是誰?你可能不知道
    解放戰爭爆發前,國民黨無論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都佔據絕對優勢,還控制著許多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加上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持。因此老蔣信心滿滿,豪言只要一年就可以結束戰爭。
  • 新中國成立後,一千多名國軍戰俘中,什麼級別才能進功德林監獄?
    解放戰爭結束後,一千多名國軍戰俘中,級別比較高的,很多都移交到了功德林監獄,這個監獄是北平解放後,才有解放軍接手的,裡面共有17棟監管房,有350多個房間,最多可以關押1000多人。1955年,根據上級命令,全國各地關押的犯人都交由公安部門管理和教育,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國民黨將領被集中到公安部13局負責的功德林戰犯所,那麼當時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功德林監獄呢?這些人曾經是地方官員,有的是軍隊中的高級指揮官,有的是殺人不眨眼的間諜。
  • 功德林監獄能關1000多人,國軍戰俘想進入,需要達到什麼級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解放軍順勢接管了功德林監獄,之後的功德林監獄成為了羈押和改造戰犯的重要場所,功德林監獄中共計有17幢監獄房,有350多個房間,最多能關押戰犯
  • 國軍中將王耀武,在功德林呆了十年,為何去世後還能入葬八寶山?
    國軍中將王耀武,他曾在抗日戰場上展現中國軍人的勇猛!在解放戰爭的濟南戰役中,他被我軍俘虜,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了10年的改造。有意思的是,這位國軍中將去世後居然入葬八寶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說實話,王耀武是國軍中少有的被我軍稱為「明白人」的將領。這歸功於王耀武在抗戰時期和濟南戰役中的表現。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身為74軍第51師師長的王耀武帶領部隊奔赴上海,其下屬的一個團在上海某地區打了一場漂亮的戰鬥,殲滅日軍數百人。在淞滬會戰結束後,王耀武又帶領部隊奔赴南京參戰,其所率領的51師在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慘重,但他們也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 解放戰爭中,從上黨戰役到海南戰役,一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是1946年劉峙率30萬國軍圍攻我中原軍區,但事實上雙方的大規模交戰(投入10萬人以上)從1945年的上黨戰役便開始了。自上黨戰役到1950年四野解放海南,總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公布的數據顯示,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少將以上級別軍官,共有85人在1950年海南戰役之前陣亡。
  • 海南島這個普通家庭,竟走出5位國軍將官!1個上將2個中將2個少將
    但令人吃驚的是,在海南文昌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裡面,竟然短時間內出了5位國軍高級將領!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家庭就是文昌縣的鄭家。鄭家並不富裕,但上世紀20年代,該家庭的年輕男人都喜歡從軍,而且成材率極高,前前後後共有弟兄5人成了國民黨將官,其中上將一人,中將兩人,少將兩人。
  • 國軍被俘最高將領:我軍兵臨城下,還在看戲,1000人向1個連投降
    曾擔任國軍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的湯堯見狀,自知無法抵擋,乘飛機逃回臺灣,當蔣介石卻不甘心就此放棄雲南,湯堯剛回臺灣,便被蔣介石趕了回來,命湯堯將八軍和二十六軍整編成第八兵團,死守雲南
  •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國軍只打陣地戰,不打遊擊戰、運動戰?
    解放戰爭時期的國軍,幾乎打的都是陣地戰,一但打輸了就是崩潰或投降,把裝備全部扔給對手,蔣介石然後就有了個外號,叫做「運輸大隊長」。 以全面抗戰時期整體看,國軍敵後部隊作用不大,且國軍敵後部隊對遊擊戰認識不足加上自身意識等原因,無法發揮遊擊戰大部作用。 如果對比全面抗戰跟解放戰爭國軍損失可發現,全面抗戰8年國軍被俘投降等約50萬,解放戰爭3年國軍被俘投降高達458萬,另投誠63萬、起義86萬,接受改編29萬。解放戰爭國軍傷亡171.1萬。
  • 解放戰爭中的國軍兵團司令,最狡猾的是哪一個?投誠後竟悄悄逃跑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主力部隊分為22個一線兵團(算上被殲後多次重建的新兵團,實際遠不止22個),各兵團均由數個軍組成,兵團司令作為其最高指揮官,多為陸軍中將軍銜,掌握數萬人甚至十餘萬人組成的部隊,是國軍高官中的實權派。
  • 解放戰爭後,功德林戰犯所100多位在押將領,哪2人職務最高?
    解放戰爭期間,我軍俘虜了大量的國民黨將領,不算那些低級軍官,光是將級軍官的話,就有上百位。這些戰俘中,有100多位高級軍官被關押在了功德林監獄。這所監獄也是我軍關押戰犯等級最高的,那麼在這100多人中,哪兩個人的職務最高呢?
  • 他是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最難改造的人,至死不認錯,還想重新打一場
    黃維成為戰俘後被關進了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不過黃維卻是一個極難被改造的人,他堪稱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最難改造的人,至死也不認錯,甚至還幻想重新再打一場,拼個你死我活,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黃維的故事。
  • 解放戰爭時,唯一一位被擊斃的國軍上將,曾是川軍大佬,拒絕起義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反動派與我軍在中原地區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就此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經過廣大解放軍官兵的浴血奮戰,逐步取得戰場的主動權,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基本消滅了國軍的主力。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我軍共殲敵800餘萬人,而在這其中,被擊斃的最高級將領當屬最後一個民國四川軍閥,國軍二級陸軍上將唐式遵。
  • 1975年,最後一批被特赦的黃維等國軍將領,後來怎樣了?子女如何
    解放戰爭中,國軍數百萬軍隊被我軍摧枯拉朽般打敗。在局勢基本明朗的前提下,一些國軍高級將領審時度勢,選擇了起義投誠成了起義將領,不但讓老百姓免於戰爭之苦,而自己也被優待。比如傅作義、曾澤生、吳化文、程潛、陳明仁等人。
  • 淮海戰役後,國軍傷亡及被俘55萬,那麼5大兵團司令的下場如何?
    大家知道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嗎?分別是淮海戰役、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這三場戰役的勝利可以說是直接奠定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當時國軍參戰的部隊有哪些嗎?其實共計有5個兵團,分別為黃維的國民黨第十二兵團、邱清泉的國民黨第二兵團、黃百韜的國民黨第七兵團,孫元良的國民黨第十六兵團和李彌的國民黨第十三兵團,可是沒想到結局卻是毀滅性的打擊,國軍傷亡及被俘55萬人,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十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