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一千多名國軍戰俘中,什麼級別才能進功德林監獄?

2020-12-23 初九筆記

解放戰爭結束後,一千多名國軍戰俘中,級別比較高的,很多都移交到了功德林監獄,這個監獄是北平解放後,才有解放軍接手的,裡面共有17棟監管房,有350多個房間,最多可以關押1000多人。

1955年,根據上級命令,全國各地關押的犯人都交由公安部門管理和教育,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國民黨將領被集中到公安部13局負責的功德林戰犯所,那麼當時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功德林監獄呢?

這些人曾經是地方官員,有的是軍隊中的高級指揮官,有的是殺人不眨眼的間諜。當時最先被關押在功德林監獄的是康澤和董益三,兩人都是國民黨特務系統的代表。因為他們在獄中改造得比較好,康澤是1963年第三批特赦的一員,而董益三是1960年第二批特赦的一員。

在功德林戰犯所,軍銜最高的是王陵基,他在抗日戰爭中是第30集團軍總司令,在四川、江西任主席,保持著上將軍銜。被我軍抓獲時,他67歲,已被關押14年,1964年被特赦,幾年前被釋放,1967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4歲。

許多高級中將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如杜聿明、王耀武、黃維、宋希濂等。杜履明被俘時,是其中資歷最深的,任徐州"剿總"中將副司令。由於思想改造迅速,他成為1959年第一批被釋放的人之一。

最難改造的是黃維,他在淮海戰役被俘的第一天就表現得極不配合。調到功德林戰犯所之初,他覺得自己遲早會受到審判,於是抱著"不得已成仁"的決心。據管教人員回憶,黃偉認為自己之所以淪為階下囚,是因為打了敗仗。由於他的固執,直到1975年中國決定釋放所有戰犯,他才被列入釋放名單。

1975年3月,中國釋放了所有的在押犯,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轟動,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經過十幾二十年的改造,也都積極投入到新的生活環境中。

相關焦點

  • 功德林監獄能關1000多人,國軍戰俘想進入,需要達到什麼級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解放軍順勢接管了功德林監獄,之後的功德林監獄成為了羈押和改造戰犯的重要場所,功德林監獄中共計有17幢監獄房,有350多個房間,最多能關押戰犯
  • 功德林200國名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級別最高,他們的結局如何?
    抗日戰爭結束後,我軍和蔣軍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最終我軍通過三大戰役的獲勝,贏下了這場偉大的戰爭。在戰爭期間,我軍俘虜了200多名蔣軍高級將領,把他們統一關押在功德林監獄,對他們進行改造。能進功德林的蔣軍將領,級別應該都是比較高的,起碼也是旅長師長級別的,當然還包括一些特務人員。在功德林被關押200多名蔣軍戰俘中,有人是中常委,有人是兵團司令,還有人是一場大戰的指揮員,這些人中哪五個人級別最高呢?在功德林中我們熟悉的王耀武,黃維,杜聿明等人他們的級別能排得上前五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功德林監獄關押的上百名國軍將領, 最死硬的3個人, 他們都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虜的國軍將領有很多,其中少將級以上的國軍將領就達到了上百名,他們後來被集中關押在北京功德林監獄中接受改造。
  • 解放戰爭被俘的200多位國軍將官,哪五人級別最高?後來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高級戰俘,五十年代大多數被關進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從建國初期到七十年代,功德林關押改造過200多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能進入這裡改造的內戰戰犯,基本是國軍少將軍銜起步,其中一線將領包含軍長、師長、旅長、兵團司令、綏靖區長官等。
  • 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第一批特赦的十名國軍將領人生結局
    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期間,司法總長羅文幹最終完成了這座監獄的全部改造,後來成為國民黨北平「第二模範監獄」。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就是在這裡被敵人殺害的。新中國成立後,這座監獄被公安部接管,更名為「北京戰犯管理所」,是現在公安部秦城監獄的前身。黨中央將一批蔣介石集團的高級戰犯轉入北京功德林集中關押。功德林一號關押的這些國民黨戰犯情況比較複雜,改造的難度很大。
  • 專門關押大人物的功德林監獄,其中軍統四大巨頭的結局如何?
    功德林監獄的前身是一座廟宇,在清朝末年被改建為監獄,在1915年,這座監獄才算全部改造完成。李大釗同治就是在這裡被害的。新中國成立後,老蔣帶著一部分國民黨高級將領逃到臺灣,還有許多高級將領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逃走,這個監獄就是用來關押和改造他們的,而且只關押高級將領,因此功德林監獄很出名。他們以前都是老蔣的得力幹將,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除了這些高級將領,還有就是一些軍統巨頭,這裡關押過四個軍統巨頭,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 新中國改造關押國民黨戰犯的管理所為什麼叫「功德林」?
    新中國建立後,大部分國民黨戰犯都被集中關押在北京的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那麼新中國改造關押國民黨戰犯的管理所為什麼叫「功德林」呢?功德林本是位於北京德勝門外的一座寺廟,其建廟歷史可追溯到金朝。功德林在清朝的時候除了宗教的功能之外,還是朝廷賑濟窮人的粥廠。隨著清朝統治的腐敗,功德林賑濟窮人的花費是入不敷出。
  • 國軍中將王耀武,在功德林呆了十年,為何去世後還能入葬八寶山?
    國軍中將王耀武,他曾在抗日戰場上展現中國軍人的勇猛!在解放戰爭的濟南戰役中,他被我軍俘虜,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了10年的改造。有意思的是,這位國軍中將去世後居然入葬八寶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說實話,王耀武是國軍中少有的被我軍稱為「明白人」的將領。這歸功於王耀武在抗戰時期和濟南戰役中的表現。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身為74軍第51師師長的王耀武帶領部隊奔赴上海,其下屬的一個團在上海某地區打了一場漂亮的戰鬥,殲滅日軍數百人。在淞滬會戰結束後,王耀武又帶領部隊奔赴南京參戰,其所率領的51師在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慘重,但他們也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 功德林「頭號戰犯」杜聿明,死前卻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別離開中國
    頑固的思想,在思考中慢慢發生了改變1949年1月,杜聿明在安徽蕭縣張老莊村被俘,隨後被關進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因其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的地位,也成了功德林中職位最高的將領。剛被俘後的杜聿明,常年的徵戰渾身是病,患有腎臟炎、脊髓炎,每日被病痛折磨的痛不欲生,而且作為黃埔學生,還揣懷著對蔣校長的愚忠,再加上對被俘後前景的悲觀,情緒很是低落,對改造和學習生活也多有牴觸。
  • 解放戰爭:功德林的上百位被俘國軍將官,表現最好的是哪3人?
    功德林監獄在北京,熟悉歷史的朋友不會陌生,是解放戰爭後關押各類高級別戰犯的地方。此地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關進去的犯人後來大都被釋放(病死的除外)了出來。可見功德林的主要功能不在懲戒,而在於改造這些人的思想,尤其是國軍曾經的高級將領。那麼在100多位被俘的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在功德林期間表現最好呢?
  • 他是李宗仁的戰將,為什麼會死在功德林監獄?他是國民軍的指揮官
    不過,在近代史上,有一位和他有著同樣愛好的國軍將領,名叫張淦(gan),因為他也喜歡玩指南針,所以當時白崇禧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指南針"將軍。張幹,1897年出生,廣西桂林人,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他剛開始從軍時,是在陸榮廷部隊當副官的,陸榮廷是何許人也?原清朝廣西巡撫,也是"舊桂系"軍閥的創始人。
  • 功德林裡關押上百名國軍將領,有三人思想頑固,最後一批才被釋放
    功德林原是一座廟宇,後來進行改造,專門用於關押和改造戰犯的一座監獄。這些國民黨戰犯情況比較複雜,改造的難度很大,但是通過改造,這些戰犯大都認識到自己在內戰時犯的罪行,最終得到了釋放,其中有三人對於戰敗不服氣,不認輸,思想長時間轉不彎來,這三人是黃維,文強,劉鎮湘。
  • 新中國成立後,在金門陣亡的三位國軍副司令是誰?
    解放戰爭勝利後,蔣介石雖將餘軍退往臺灣,但金門已成為襲擾大陸的前線。新中國成立後,國軍不願守孤島,經常在我沿海地區攻擊過往船隻。僅1953年至1959年,國軍就發動炮擊攻擊2000多次,死傷沿海地區居民500多人,攔截擊毀國內外大小商船245艘,涉及10多個國家。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特赦1959》央視首播真實歷史事件,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該劇講述了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特赦共釋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戰犯33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故事。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中央指示將關押在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的高級戰犯轉入北京功德林集中關押。其中有國民黨將領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黃維等人。起初他們對共產黨的改造政策採取抗拒的態度。
  • 「功德林」的那些戰犯們,都有哪些故事?
    ,卻人進人出,頗為熱鬧。功而這小200號人,可以說是國民黨戰犯中「骨幹中的骨幹」。所以當初有人戲稱:「不是阿貓阿狗都能被關進功德林的,進那裡也是要有資格的。」很多國民黨戰犯初進功德林都很惶恐,因為他們覺得,是要被「集中處決」了。原國民黨中央委員、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是功德林裡關押的唯一有上將軍銜的人。當初他在四川被收押時,當地群眾一致要求對他處以極刑,結果他被調進了北京功德林。
  • 解密秦城監獄:犯人吃魚翅喝牛奶
    外界曾流傳,一些犯法的文藝影視知名人物如央視前文藝部主任趙安、知名詞作家張俊以和著名演員劉曉慶等,也在秦城監獄度過。這些人以進過秦城而感「自豪」。知情人士說,其實他們只關在秦城監獄所屬的看守所內,他們硬說是秦城,無非想借秦城之名抬高身價。秦城監獄不是人人能進得去,除了高官,要不然就是間諜等重要罪犯。
  • 他是國軍被俘將領唯一上將,在獄中鬍子都不會刮,曾打過老蔣耳光
    儘管解放軍只用著比較落後的武器,在火力和生活條件上都遠遠不如國民黨,但是那些全美式裝備的國軍還是被解放軍秋風掃落葉一般收拾得無路可走。很多國軍將領後來成為我軍俘虜,為了對他們進行改造,就將他們都關押在功德林監獄中,有一些表現很好的,在新中國第一次特赦時就重新獲得了自由。
  • 四次坐牢,兩次越獄,堪稱國軍名將中的越獄專家,為何深得蔣介石器重
    打短工倒還罷了,更倒黴的是還被晉軍無緣無故給抓,關進了太原監獄。不過吉人自有天相!在監獄裡,杜聿明碰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太原監獄監獄長。要說這杜聿明這次「待遇」不錯,進的監獄也不像太原監獄那麼籍籍無名,這次可是鼎鼎大名的南京老虎橋監獄,和上海的提籃橋級別差不多。 豪華監獄的待遇怎麼樣咱不知道,但杜聿明肯定不想在這地兒呆,不久,他夥同幾個犯人越獄了,成功逃離這座中國著名監獄。
  • 孫立人真的活埋了一千多日軍戰俘?
    日後這次事件對於孫立人的影響極大,他認為「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強盛,才能夠讓人民都活著有尊嚴」,也成為他日後投身軍旅的重要觸媒。1913年冬,適逢清華學校招生,孫立人回到安慶報考,在近千人的考試中,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清華學校(現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