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中將王耀武,在功德林呆了十年,為何去世後還能入葬八寶山?

2020-12-22 放開那英雄

國軍中將王耀武,他曾在抗日戰場上展現中國軍人的勇猛!在解放戰爭的濟南戰役中,他被我軍俘虜,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了10年的改造。有意思的是,這位國軍中將去世後居然入葬八寶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說實話,王耀武是國軍中少有的被我軍稱為「明白人」的將領。這歸功於王耀武在抗戰時期和濟南戰役中的表現。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身為74軍第51師師長的王耀武帶領部隊奔赴上海,其下屬的一個團在上海某地區打了一場漂亮的戰鬥,殲滅日軍數百人。在淞滬會戰結束後,王耀武又帶領部隊奔赴南京參戰,其所率領的51師在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慘重,但他們也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到了1938年,王耀武首先在蘭封會戰中嶄露頭角,隨後有在萬家嶺戰役中大顯神威。當時,日軍106師團被薛嶽兵團包圍在萬家嶺地區。為了早日達成全殲106師團的目的,王耀武的51師出動敢死隊沿著萬家嶺核心陣地張古山的後方衝上去。經過敢死隊與日寇的拼殺,薛嶽兵團徹底掌握了萬家嶺戰場的主動權。隨後,我軍各路大軍發起反擊,106師團全線崩潰,日軍有4000多人被我軍殲滅。

萬家嶺大捷讓王耀武一戰成名,這位抗日名將成為了令日本人非常害怕的人物。等到萬家嶺戰役結束後,王耀武帶領部隊參加了正面戰場的一系列重要戰役,就連1945年對日反攻時期的湘西戰役也有王耀武的身影。

王耀武成為了一代抗日名將!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良心未泯的王耀武在守備濟南的時候頂住上級壓力,做出了兩件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決定:第一,為了避免炮火殃及平民,王耀武下令疏散所有的老百姓躲避戰爭。第二,他下令釋放關押在監獄裡的所有犯人,並讓被釋放的犯人全部出城。這兩個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戰鬥傷亡。這不能不說王耀武是一個「明白人。」

戰鬥結束後,王耀武被俘虜,隨後被關進了功德林監獄接收改造。在此期間,王耀武認真接受改造並懺悔自己的行為。到了1964年,王耀武就被特赦了,還成為政協委員。由於王耀武在抗戰期間功勞很大,在我軍佔領濟南的時候又下令疏散平民,釋放犯人,因此,王耀武得到了歷史的認可。1980年,王耀武的追悼會在八寶山召開,其去世多年後被葬在了八寶山,這位將領從此受到了歷史的尊重。

相關焦點

  • 王耀武到底有哪些功勞,為何被捕後關押了十年,死後仍葬在八寶山
    1948年,濟南戰役爆發,在濟南堅守的關鍵時刻,吳化文臨陣起義,斷送了王耀武最後的一點希望。王耀武突圍沒有成功,之後被俘。建國之後作為戰犯關押,一直到1959年,第一次特赦的時候,王耀武被特赦。不過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1968年,王耀武因病逝世於北京人民醫院,享年64歲。
  • 解放戰爭:功德林的上百位被俘國軍將官,表現最好的是哪3人?
    功德林監獄在北京,熟悉歷史的朋友不會陌生,是解放戰爭後關押各類高級別戰犯的地方。此地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關進去的犯人後來大都被釋放(病死的除外)了出來。可見功德林的主要功能不在懲戒,而在於改造這些人的思想,尤其是國軍曾經的高級將領。那麼在100多位被俘的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在功德林期間表現最好呢?
  • 功德林200國名國軍將領中,哪3個人級別最高,他們的結局如何?
    能進功德林的蔣軍將領,級別應該都是比較高的,起碼也是旅長師長級別的,當然還包括一些特務人員。在功德林被關押200多名蔣軍戰俘中,有人是中常委,有人是兵團司令,還有人是一場大戰的指揮員,這些人中哪五個人級別最高呢?在功德林中我們熟悉的王耀武,黃維,杜聿明等人他們的級別能排得上前五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新中國成立後,一千多名國軍戰俘中,什麼級別才能進功德林監獄?
    解放戰爭結束後,一千多名國軍戰俘中,級別比較高的,很多都移交到了功德林監獄,這個監獄是北平解放後,才有解放軍接手的,裡面共有17棟監管房,有350多個房間,最多可以關押1000多人。1955年,根據上級命令,全國各地關押的犯人都交由公安部門管理和教育,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國民黨將領被集中到公安部13局負責的功德林戰犯所,那麼當時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功德林監獄呢?這些人曾經是地方官員,有的是軍隊中的高級指揮官,有的是殺人不眨眼的間諜。
  • 功德林監獄能關1000多人,國軍戰俘想進入,需要達到什麼級別?
    而當時在解放戰爭中俘虜了大量的國軍戰俘,所以想要進入這個功德林監獄,確實你在國民黨軍隊中沒有一定的分量,都沒有資格進入哦! 1955年,當時負責守衛功德林監獄的是公安部13局的人,而且起初這裡關押的國軍戰俘有200多個,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級別才能進入功德林監獄呢?
  • 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第一批特赦的十名國軍將領人生結局
    杜聿明,時任國民黨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1949年1月10日凌晨被俘於蕭縣青龍集張老莊村。王耀武,時任國民黨山東省主席、保安司令、軍管區司令。1948年9月在山東壽光境內被俘,自此開始了戰俘生涯。1959年12月,王耀武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之一。特赦後,被安排在全國政協任文史專員。
  • 濟南戰役時,我軍抓獲一個「病老頭」,身份揭開後,嚇了一大跳
    不過蔣介石自己都無法料到,起初國民黨軍隊500萬,而我們共產黨部隊就100多萬,可是才沒過了幾年,國軍就被打得屁股尿流,最後蔣介石更是敗逃到了臺灣,這就是邪惡戰勝不了正義的結果
  • 1949年,這位國軍中將已撤退到臺灣,為何30多天後還是進了功德林
    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論官,湯堯絕對能排進前列。他淪為俘虜時的職位是國軍陸軍副總司令。但奇怪的是要論名氣,,這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遠不及其他國軍高級將領。這主要是因為湯堯這個陸軍副總司令是趕鴨子上架才當上的,新官上任不出一個月就被我軍活捉了。
  • 八寶山革命公墓入葬的都是什麼人?轉型後現況如何
    鄧小平曾對此有過論述,「很多人想擠進八寶山,高高在上,卻無形中與大眾拉開了距離」。在此種狀況之下,即使中央屢次提高入葬八寶山的門檻級別,但因其不言而喻的政治意義與象徵性地位,使得其仍舊受到熱度極高的追捧,造成了墓地陵寢多次擴建,仍然滿意不了需求的局勢。
  • 這個國軍二級上將,當過三個省的省主席,終老日本,死後葬八寶山
    比如王耀武,抗日戰爭中幾乎打滿全場,戰功赫赫,日本投降後,擔任過山東省主席和第二綏靖區司令,但軍銜只是中將;再比如杜聿明,淮海戰役中國軍實際上的總指揮,手握八十萬精銳,但也只是個中將。王耀武和杜聿明等人都是老蔣的嫡系且聲名顯赫,但軍銜卻都是中將,由此可見,國軍將領要想成為上將有多難了。但有一位雜牌出身的國軍將領卻成了二級上將,他就是商震。
  • 功德林監獄內,常被人誇讚很能打仗的王耀武,到底有些什麼戰績?
    當那些耳熟能詳的國軍名將,卸掉身上的種種標籤,一個個有血有肉地呈現出人的本性時,他們留在歷史中的名字終於生動起來。 王耀武,功德林監獄內表現最好的學員之一,也因此在1959年進入了國家首批特赦名單。
  • 功德林監獄裡唯一的將軍是誰?為什麼我死後能葬在八寶山?
    王令吉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在川軍軍官速成學校任教官。後來川軍中的幾位著名人物,如劉湘,楊森等,都是他的學生。民國初年,任川軍高級將領。他還擔任過重慶警備司令,1916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37年已是四川保安司令。抗戰爆發後,他54歲,任第30集團軍總司令。
  • 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抗戰爆發後,李繼龍被派到了抗日戰場上,1942年,他被上級推薦到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深造,同年畢業後即被派往第六戰區幹部訓練團,擔任教育處副處長。任上,李繼龍主要從事幹部的訓練工作。此後,李繼龍調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當時司令長官乃是陳誠,李繼龍很受陳誠重視,他也在軍事上為陳誠提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
  • 1961年,陳賡大將因病去世葬於八寶山,為何50年後又遷出八寶山?
    而其他兩位大家就比較熟悉了,一位是開國中將韓練成,另一位就是大將陳賡將軍了。 不過老蔣念舊情沒殺他,後在宋慶齡與我黨營救下陳賡得以出獄,後跟隨中央紅軍參加了長徵,到達陝北後擔任第一軍團第一師師長。 經歷抗戰和解放戰爭,建國後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 50年後為何遷出八寶山 1950年陳賡率軍進駐昆明後,歷任西南軍區副司令、雲南政府主席、雲南軍區司令員。
  • 沈醉回憶功德林怪事:中將司令半夜廁所遇女鬼,我蹲守三天沒逮著
    在功德林數百名戰犯中,原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保密局雲南站站長、雲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遊擊司令沈醉是一個另類:他軍銜居然比戴老闆還高——戴是死後追授中將,而沈醉卻是軍統保密局系統的活中將。除了軍銜較高,沈醉的心理素質也足夠過硬,他原本應該屬於起義人員,但卻跟徐遠舉周養浩一起進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 這國軍中將42歲那年拔槍自殺時,被警衛排長一把抓住,後86歲而終
    1959年12月4日,原國民黨中將宋希濂作為第一批戰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宋從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出獄那天,開國大將陳賡專程到監獄去接他。見到陳賡後宋希濂激動不已。原來,宋希濂和陳賡都是黃埔一期生,系同窗學友。1925年,陳賡與宋希濂等黃埔生隨軍參加討伐滇桂叛軍之役後,經陳賡介紹,宋希濂加入了中共。
  • 專門關押大人物的功德林監獄,其中軍統四大巨頭的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老蔣帶著一部分國民黨高級將領逃到臺灣,還有許多高級將領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逃走,這個監獄就是用來關押和改造他們的,而且只關押高級將領,因此功德林監獄很出名。他們以前都是老蔣的得力幹將,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除了這些高級將領,還有就是一些軍統巨頭,這裡關押過四個軍統巨頭,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 八寶山神奇之處,為何名人都想安葬八寶山,八寶山第一墓會是誰?
    一提到八寶山,人們就會想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這是個聖地。對八寶山公墓來說,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墓園裡面都是革命先烈的墓地。那什麼樣的人才能配得上八寶山?原來北京西山平原上的八寶山不過是一座孤立的殘丘,它的名字叫黑山,相傳是因為山下有八個寶貝,即金牛、金馬、金雞、金豆、金箕、金籮,所以又稱它八寶山。
  • 功德林裡關押上百名國軍將領,有三人思想頑固,最後一批才被釋放
    功德林原是一座廟宇,後來進行改造,專門用於關押和改造戰犯的一座監獄。這些國民黨戰犯情況比較複雜,改造的難度很大,但是通過改造,這些戰犯大都認識到自己在內戰時犯的罪行,最終得到了釋放,其中有三人對於戰敗不服氣,不認輸,思想長時間轉不彎來,這三人是黃維,文強,劉鎮湘。
  • 國軍十位抗日名將,為何只有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