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約部隊提供幾十萬人,土耳其為何還是與北約格格不入?

2020-12-23 騰訊網

因為土耳其不聽北約盟友的勸告和警告而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美國上周對其實施制裁。土耳其和美國以及北約的關係再次引發輿論注意。

S-400防空飛彈系統 (圖/defensenews.com)

阿聯專注於中東事務的「全國新聞」網站,17日刊發一篇題為《土耳其在北約的日子是否已經屈指可數了?》的評論,對土耳其與西方的關係進行分析。

文章認為,這次美國制裁土耳其,直接原因是土耳其執意要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但背後其實是有好幾重因素。

一,土耳其在最近幾年與俄羅斯關係日益走近;

二,在敘利亞問題上,土耳其和西方的立場不一致。美國認為當地的庫德人是反對阿薩德的重要力量,是西方盟友,而土耳其認為敘境內庫德人和土耳其境內的庫德人有聯繫,企圖鬧獨立;

三,土耳其和希臘就賽普勒斯問題以及地中海資源開採問題糾紛不斷。歐洲大國支持希臘,認為土耳其的行為破壞地區穩定,威脅西方團結;四,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執政黨對西方的敵意越來越濃。

而土耳其購買S-400強烈刺激了美國和北約,是因為這個系統專門對付美國的F-35隱形戰機的。

將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土耳其哪像一個北約成員國?因此近幾年西方輿論中也常有「什麼時候將土耳其開除出北約」的討論。

不過「全國新聞」網站的這篇文章認為,北約有關規定中,只有有關成員國「自動退出」北約的條款,但沒有說能「開除」成員。

法國就在1966年宣布退出北約,後在2009年重新加入。

因此只要土耳其不退出,北約要想開除它,就得修改條約。作者認為,除非埃爾多安繼續得罪、刺激美國和北約,否則土耳其就不會失去北約成員國的資格。

卡達的「半島新聞網」的一篇分析認為,土耳其和北約出現裂縫也是正常的。1950年代土耳其加入北約時,冷戰正酣,西方和土耳其都擔心蘇聯擴張。如今,蘇聯早已解體,土耳其在中東有了自身利益需求,和西方利益不一致。

埃爾多安執政下,土耳其和西方鬧得很僵 (圖/wsj.com)

北約是否真的就能下決心驅逐土耳其?也未必。北約在中東還需要土耳其,比如前兩年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時,北約就需要在土耳其的軍事基地。

北約部隊中,美國提供人數最多,土耳其第二。

2018年的一份文件顯示,美國提供人員數量為134.8萬,土耳其為35.5萬,第三多的是法國20.2萬。

如果土耳其脫離北約,北約人力資源也將遭受巨大損失。

土耳其對土美關係惡化怎麼看?

埃爾多安和多名土政府高官都表示,美國的制裁不公,土耳其也不擔心。

土耳其的《每日晨報》19日則刊登一篇文章,為土耳其「喊冤」。

該文認為,不錯,美國和歐洲可以質問土耳其「為什麼要買俄羅斯的武器系統?」但美歐也不要忘了,土耳其一開始是想購買美國「愛國者」飛彈系統,而且想了很長時間,但無論是歐巴馬總統還是美國國會,要麼就拒絕賣這個系統給土耳其,要麼就嚴格限制,拒絕分享有關的技術。

土耳其多次喊話,美國充耳不聞。無奈之下土耳其才在2017年和俄羅斯達成協議,購買俄制武器。這時美國就立即反應,講土耳其排除出有關F-35戰機的一切行動。文章反問,任何一個主權國家,能接受得了這種來自盟友的侮辱嗎?

這篇文章還說,北約成員國的地位對土耳其來說的確很關鍵,但這並不意味著土耳其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只能「二選一」,希望北約其他成員國對此多一點同理心。

文章呼籲顯得很誠懇,不過西方多數分析認為,拜登上臺後,將會更系統地對俄羅斯實施強硬政策,這種背景之下,土耳其要想和俄羅斯保持緊密關係又能得到美歐的理解,恐怕更不容易。(錢克錦)

相關焦點

  • 土耳其至今未能加入歐盟,為何能成為北約成員國?
    北約主要由歐洲國家組成,為何要吸納土耳其?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作為兩個超級大國,實力強大,在世界上無人敢惹。即使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其實力更不可小視。但在世界上,敢招惹美國與俄羅斯的國家卻很少,不過土耳其算一個。
  • 土耳其得罪北約盟友
    相互指責 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說,制裁土耳其的依據是《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土耳其由此成為首個被美國以該法律制裁的北約盟國。具體的制裁措施包括:明令禁止美國向土耳其國防工業局的一切出口交易;凍結德米爾以及其他3人在美國的資產,不許向這4人發放美國籤證。 S-400是扎在美土關係中的一根刺。
  • 北約分崩離析,土耳其遭美國制裁,埃爾多安怒罵:北約算什麼聯盟
    自從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後,美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就開始變得愈發微妙起來,甚至在以俄羅斯為目標的北約內部,亦是雲譎波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埃爾多安所領導的土耳其,自從上臺之後,埃爾多安便和美國暗中地較起勁來。
  • 蓬佩奧揚言:要把土耳其踢出北約?
    在他的帶領下,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的存在感很強,他們日前幫助亞塞拜然打敗了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獲得大量利益。土耳其在和美國產生利益衝突時,依然十分強硬,美國非常生氣。在土耳其和法國發生矛盾後,美國自然站在了法國一邊,而美國政府甚至揚言,要把土耳其踢出北約。
  • 土耳其得罪一眾北約盟友
    12月10日,歐盟國家決定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在本月初的北約外長會議上,土耳其與北約盟國的矛盾更是暴露無遺。據土耳其《新曙光報》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此次外長會議上突然發難,指責土耳其在東地中海地區與其他北約成員國發生衝突,並稱土方購買俄制S—400是「給莫斯科送禮物」。法國、希臘等國外長對蓬佩奧表示支持。
  • 土耳其又被孤立,受的氣還不夠?為啥不退出北約呢?
    土耳其最近又受氣了,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場上,土耳其本來意氣風發,試圖大展拳腳,結果卻被俄羅斯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回家了。如今,在北約召開的會議上,土耳其卻被北約成員國集體孤立,這讓土耳其非常鬱悶。
  • 北約第二軍事強國土耳其為何總是磨刀霍霍?到底想得到什麼?
    首先筆者並不認可土耳其是北約第二軍事強國,不知道提問者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土耳其軍力規模不小,但其軍事能力明顯不如法國和英國,從軍隊規模,裝備水平,軍工能力等綜合來看,土耳其軍隊在北約能排到四五名的樣子。當然土耳其的野心是相當大的,對外擴張的心理極度膨脹,做夢都在想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的輝煌。
  • 北約果然內訌了,考驗土耳其的時候到了
    此前,美國已取消了向土耳其出口F-35戰鬥機的合同,去美國學習的土耳其飛行員,也被驅趕回國。現在,則擴大到所有武器,而且還針對土耳其重要官員。剛開看了一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是這樣解釋的:儘管我們反覆警告,土耳其還是繼續從俄羅斯購買並測試S-400系統。
  • 作為北約盟友,法國和土耳其為何在利比亞問題上相互插刀?
    法國和土耳其都是北約成員國,兩國本是盟友關係,但是在利比亞問題上兩國卻鬧得不可開交。馬克龍說,法國反對任何對利比亞的外部幹涉,土耳其支持民族團結政府是「玩危險遊戲」。土耳其外交部門在6月23日公開指責法國政府支持利比亞東部武裝是「在利比亞玩危險遊戲」,以回應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土耳其的批評。法國和土耳其在利比亞支持不同的武裝派別,這讓兩個北約國家陷入相互攻擊指責的境地,這也難怪馬克龍說北約已經「腦死亡」。法國和土耳其在利比亞問題上的衝突,實質上就是兩國利益的衝突,為了各自的利益,兩國撕破臉皮也在所不惜。
  • 直擊北約會議現場:土耳其開撕蓬佩奧,法國躺著也中槍
    北約最近也不太安穩,先是一致對外直懟俄羅斯,結果被俄羅斯嗆得無話可說,現在又開始內部戰爭。12月5日,外媒報導,北約舉行了視頻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為了討論關於北約未來的十年發展規劃,但是最後卻神奇地跑偏。
  • 美國制裁土耳其,正好中計,土耳其可趁機退出北約、加入上合
    制裁措施包括:1.禁止向轉讓給SSB的任何產品或技術授予特定的美國出口許可和授權;2.禁止美國金融機構向SSB提供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貸款或信貸;3.禁止美國進出口銀行協助對SSB出口的行為;要求美國反對國際金融機構向SSB提供優惠貸款;
  • 土耳其激活北約第四條,美得知是俄幹的不願插手
    環球網本月28日消息,土耳其總統府新聞辦公室於當天凌晨發表聲明稱,總統埃爾多安召開緊急安全會議,會議決定就土軍在伊德利卜遭空襲對敘軍進行反擊,土耳其空軍和地面支援部隊隨後對敘政府軍的目標實施了打擊。這意味著土敘之間的正面戰爭已無法避免,土耳其之所以這麼火大,是因為前一晚遭到了空襲,至少有33名土軍陣亡,還有32人受傷,隨後埃爾多安連夜召開安全會議,會議持續了整整6個小時,會議開完之後便向敘利亞宣戰了。
  • 北約第一支多國聯合部隊,各國輪流坐莊,演習決定第二年承辦國
    從2002年起,北約成立自己轄下的專屬部隊——北約快速反應部隊。這支部隊由海、陸、空、特種部隊四部分組成,是一支維持高度戰備和先進技術的多國聯合部隊,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區快速部署。地點分別位於荷蘭的布朗森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以「12個月」的時間為單位輪流接替指揮權。緊急應變部隊等於第一時間應急部隊。因為按照北約的章程來說,如果北約整體採取軍事行動,那麼需要所有成員國一致討論後,統一表決才能生效。可如果出現緊急情況,等高層開會後再決定,黃花菜都涼透了。
  • 北約海軍出兵地中海,對利比亞實施海上封鎖禁運,土耳其心都碎了
    北約海軍將組成聯軍來自利比亞方面報導稱,北約國家開始對利比亞全部沿海地區展開海上封鎖和搜查。北約國家開始對利比亞武器禁運,任務命名為「 IRINI」(在希臘語中是「和平」一詞)。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由北約成員國海軍和歐盟成員國的海軍提供船隻組成的封鎖大軍,大批軍艦正在地中海東部航行,北約成員國海軍和歐盟成員國的海軍有權登上涉嫌運送武器的船隻。
  • 大年初二,土耳其全軍一級戰備!瞄150個希臘目標:北約要內訌?
    土耳其方面認為,是希臘支持的沿岸武裝奉希臘軍隊顧問的命令向土耳其的和平無武裝貨船進行空襲,並造成損失的。這是一次違反公約的徹底的挑釁行動,是「戰爭行為」。土耳其認為必須用包括武力在內的全部力量向對手「報仇雪恨」,但希臘方面稱土耳其完全是借題發揮,自己與此事毫無關係,但土耳其要打奉陪到底——一場北約內訌看上去箭在弦上。
  • 再遭北約清算,土耳其自研坦克面臨難產,北約第二軍事強國泡沫恐將...
    一名不願透露醒目的土耳其採購官員透露,「這項計劃因缺少發動機、變速箱和裝甲組件面臨著重大延誤,我們無法給出批量生產的日期……」 而這次遭難的正是坦克最核心的動力系統和裝甲組件。由於土耳其介入敘利亞內戰,德國政府決定對土耳其實施武器禁運,德國因此拒絕向土耳其提供發動機和變速箱。法國也因為土耳其東地中海天然氣勘探問題上與希臘和法國的衝突,而拒絕向土耳其提供裝甲組件。
  • 埃爾多安緊急求援,北約:土方自發行為,跟北約無關
    土耳其之所以急了,是因為在伊德利卜把俄羅斯給惹毛了,土耳其不管是在談判桌上,還是在戰場上,都跟俄羅斯針鋒相對,可惜實力差距擺在那裡的,自敘利亞封鎖伊德利卜地區的領空後,土耳其看似打得非常熱鬧,但是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戰果,反倒是俄羅斯趁亂重新掌握了薩拉基卜。
  • 德國無視屠殺庫德武裝,拒絕北約盟國希臘提議,無視土耳其制裁
    根據土耳其方面報導稱,由於歐盟威脅要對土耳其實施經濟、武器制裁。但是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表示:「由於東地中海的局勢,德國不同意雅典對土耳其的制裁要求。」「我認為,從希臘雅典的要求對土耳其的武器供應實行禁運,在戰略上是不正確的。在北約夥伴關係中也不容易。」
  • 希臘身為北約國,為何願意為我國船艦做擔保?
    徐增平購買「瓦良格」號的心意已決,在其好友和國家的幫助下,在歷經數十次的談判中,儘管北約諸國的萬般阻撓,徐增平還是如願的得到了「瓦良格」號。但即便到了這時候,北約國家仍不放棄對徐增平的壓迫,他們故意將幾幅關鍵的設計圖紙弄丟,經過談判,烏克蘭只能將造船廠相應的副本交給徐增平。
  • 北約內訌,法國被當成了第一個「軟柿子」,戰艦被土耳其三次鎖定
    據英國知名媒體BBC,在7月2日的報導稱,法國國防部長發表聲明,法軍暫停北約組織的「海上衛士」行動,而理由則是因為同為北約國的土耳其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私自向利比亞運輸武器裝備。不過,隨著雙方在隔空對罵,整件事情好像並不想法國人說的這麼輕鬆。而是受了不少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