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苗進展以及全球股市全線反彈,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大幅改善,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承壓下跌,美元指數上周一度跌破90關口,觸及逾兩年半新低89.73。自今年3月以來,美指累計跌幅逾10%。
華爾街專家認為,若未來美元指數跌穿89.19,則由機會下跌至2014年低點,即存在10%的下跌空間。另有專家稱,只要美元再度貶值0.8%,則全球貨幣戰勢必全面開啟。
目前美元正面臨一個關鍵測試點。據Sevens Report Research分析,最接近的美元支撐位為89.13,若跌穿將下探下一個支撐位79.78,即2014年4月的低點,潛在跌幅達10.5%。
專門研究外匯的著名機構Sevens Report Research創始人Tom Essaye表示,若美元繼續貶值,預計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官員將開始進一步討論對歐元及英鎊貶值的可能。
對於歐洲央行而言,絕對有充分理由希望歐元持續貶值,將有利歐洲國家的出口表現。這對於出口導向的歐洲而言至關重要,因為歐洲的海外銷售約佔歐洲GDP約45%,美國則僅有11%。
美元進一步下跌將有利於美國以外的股票,還也有助於新興市場股票表現,不過,Essaye警告,潛在的優異表現都取決於疫苗是否能成功遏制新冠肺炎。
美元持續疲弱一大原因是,市場預期明年全球開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對歐元區經濟體的正面影響將超越美國。由於今年歐元區的GDP下滑幅度較美國嚴重,因此,在疫苗加持後,歐洲經濟的反彈將會更為強勁。
同時,儘管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仍高於許多歐洲政府債券,不過目前差距正在收窄,驅使投資者更不願意持有美元計價債券或美元資產。
不過,藉此依賴美元的貶值來推動歐洲經濟體發展絕非長久之計,Fort Pitt Capital資產配置和股票研究主管Dan Eye表示,長期而言,不認為歐元區的增長會較美國特別好,當疫苗面世並帶動歐洲GDP出現大幅反彈後,歐洲可能會恢復先前相對低迷的增長。
若美元再貶0.8%,全球貨幣戰勢必爆發
儘管美元指數創下逾兩年半新低,但市場對其未來繼續貶值的預期仍濃厚。有分析指出,只要美元再跌0.8%,跌勢恐將加速,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料將透過貨幣手段來幹預本幣,以此來保障出口行業。
不過,諸如泰國和韓國央行今年出手捍衛匯率卻徒勞無功,還要冒著被美國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風險,處境極之為難,這更預示一旦美元再貶值,歐洲及新興市場猶如走投無路,勢必觸發全球貨幣戰。
另一主要貨幣日元罕見獲得市場一致看好,兌每美元升穿100關口幾近是共識。摩根大通、高盛和法國巴黎銀行都預測明年日元匯率可能突破100大關,這將是四年以來首次突破該關口。
三菱日聯銀行指出,美聯儲、瑞士、英國和日本等國的央行上周先後發布年內最後一份政策決議,全面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力度是共識,這意味著開閘放水競賽在2021年延續,而由於美元與日元和瑞郎等實際息差縮窄,美元將承受更大下跌壓力。與此同時,經濟復甦會利好商品貨幣,使美元面臨雙重壓力。
為支持經濟,全球央行都與美聯儲一樣,期望通過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這也進一步壓低匯率強化出口。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財政部上周公布了「匯率操縱國」名單,把瑞士及越南列為操縱國,中國、中國臺灣、日本、韓國、印度等10個經濟體列為「觀察名單」,這著實有點「只許美元放火,不許他幣點燈」的意思。
此外,新興市場央行近期為應對國內問題,需被迫實施非一般的貨幣政策,加上美元貶值,勢必對疫情之後需要提振經濟的經濟體帶來更大挑戰。其中,伊拉克央行上周六宣布,將當地貨幣第納爾貶值逾20%,幅度是當地歷來最大,以應對低油價造成的流動性危機。
面對全球爆發貨幣戰風險,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10月份全球官方黃金儲備淨增22.8噸,扭轉連續兩個月淨售金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