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元大洪水與全球貨幣戰爭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來新浪理財大學,看宋鴻兵本周六(12月12日)晚9點直播《2021年:美元大洪水與全球貨幣戰爭》

最近,美國耶魯大學的史蒂芬·羅奇大膽預測:明年美元匯率將大跌35%!

原因是什麼?羅奇認為,美國經常帳戶赤字和淨國民儲蓄率的雙重惡化,必將驅動美元大幅貶值。

羅奇的底層邏輯是,一切經濟增長(消費、投資、出口)只能源於真實儲蓄。真實儲蓄並非銀行儲蓄,而是一個社會能夠調動的全部經濟資源。如果美國的淨國民儲蓄率嚴重惡化,那麼美國必須依靠「借貸」外來儲蓄來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

羅奇沒有明言的是,「借貸」儲蓄有兩種選擇,一是向外國借,二是向未來借。

向外國借儲蓄,即吸引海外美元回流美國國債市場,但這將導致海外美元稀缺,美元匯率抬升,並逐步推高美國國債收益率,最終誘發美國金融市場的融資成本上漲,股市、債市遭受重創。這顯然不是美聯儲的意圖。

向未來借儲蓄,當然就是明年美國不得不大搞財政赤字,更準確地說是財政赤字的大規模貨幣化。這既是3月金融風暴以來美元匯率暴跌的肇始,也是明年美元繼續重挫的原因。

從美元環流的視角看,羅奇的觀點可以演繹為,明年美國財政赤字貨幣化將催生海量的廉價美元,它們將形成一波更強烈的美元熱環流,從華爾街的美元心臟噴射而出,湧向世界經濟的各個角落,刺激其它貨幣對美元大幅升值。

當然,這將導致嚴重的貨幣對抗。

12月5日,德國新聞電視頻道已經發出了預警:《貨幣戰爭的陰雲籠罩後疫情時代》

自6月以來,中國人民幣、墨西哥比索、南非蘭特和韓國韓元等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大幅升值了5%-12%。根據國際金融協會估算,僅11月就有高達400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股票市場,370億美元流入債券市場,規模創歷史最高紀錄。

本幣升值必將導致出口型經濟體遭受損失,陷入這種困境的國家可能會發起一場貨幣貶值的競賽,靠犧牲其他國家來拯救自己。世界貨幣的緊張局勢正在加劇,因為不僅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在升值,歐元和日元也在升值。

二次疫情的重創,貨幣升值的壓力,是否會導致2021年全球貨幣戰爭的爆發?

(本文由宋鴻兵撰寫)

本周六(12月12日)晚9點《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將在新浪理財大學的直播《2021年:美元大洪水與全球貨幣戰爭》為大家重點解讀以上內容,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掃碼立即收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全球貨幣走勢預測:歐元繼續漲,美元貶值35%!人民幣呢?
    一國貨幣匯率走勢與該國的經濟增速、貿易收支、外匯儲備、利率水平密切相關,或者說,貨幣指數是一個國家的經濟風向標,是該國宏觀經濟走向的縮影。過去的2020年,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擾亂了國際外匯市場:美元大起大落、人民幣強勢反彈、歐元收復失地、日元震蕩上揚、新興經濟體貨幣損身折骨等等。那麼在新的一年裡,全球主要貨幣走勢如何?
  • 2021美元將貶值20%?人民幣能取代美元的全球結算貨幣位置嗎?
    繼2020年美元指數狂跌7%後,根據花旗一份報告顯示,美元在2021年將繼續貶值20%左右。然而這還是樂觀的估計。根據大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的預測,到2021年底,美元將貶值35%。動蕩不安的美元,不僅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也使美元的信譽度和國際霸主地位受到一定懷疑。要知道美元是全球結算貨幣,而美元和美國的種種不良表現,使越來越多國家在結算時繞過美元。
  • 老歐談幣:全球貨幣戰爭 未來之災還是全球共贏
    許多人認為,日本近期讓日元貶值的舉措似乎會燃起全球貨幣戰爭的戰火。上世紀一系列的競爭性貨幣貶值令全球經 濟陷入「大蕭條」。德國央行行長延斯·魏怨曼(Jens Weidmann)曾警示安倍強逼日本銀行的做法恐「增加匯率政治化的色彩。目前來看,國際貨幣體系已經在未經歷貨幣貶值競賽的情況下度過了危機。同時, 我真心希望這個狀態能一直這樣維持下去。」
  • 2012,「貨幣」與「戰爭」?
    貨幣與戰爭之間不能劃等號,但是二者之間的互動卻構成了世界政治的節律,當人們從戰爭轉向貨幣的時候,和平或許是可能的。    2012年最大的亮點是瑪雅人關於「末日」的說法是個「謊言」,人類一如既往翻開了2013年的日曆。
  • 貨幣戰爭致財富大挪移 國人上演「錢袋保衛戰」
    在謝國忠看來,美國正是所謂「貨幣戰爭」的真正發起者,他們肆無忌憚地印錢,而全球經濟則離「世界末日不遠矣」。他理解那些「把黃金成噸地運回家的人」,美元濫發激發了金價狂漲,人們湧向貴金屬一方面是賺錢投資,而更多的是擔心貨幣貶值。  這已經不是美聯儲第一次向全球貨幣市場「注水」。去年3月,美國首輪「量化寬鬆」推出,總規模約1.7萬億美元。美元指數由此開始從89下跌到74。
  • 為什麼美元能成為全球結算貨幣,而人民幣卻不行?原因是什麼?
    儘管目前美國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市場對美元的觀念依賴與慣性仍非常強,許多國家也在增加美元儲備,有網友好奇為什麼美元可以是全球結算貨幣,為什麼不用人民幣作為結算單位呢?在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之前,全球結算單位是黃金。
  • 即將超越俄羅斯盧布,比特幣位列全球10大貨幣
    在2020年度超級大印鈔之後,根據各經濟體的貨幣發行量(以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表示),比特幣總市值已接近俄羅斯盧布的發行量,即便把黃金也考慮在內,比特幣也將進入全球10大貨幣的行列。為了用比特幣市值來對比各種信用貨幣的發行規模,我特意查閱了2019年全球50個主要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最新數據,最終確認,比特幣進入到了全球十大貨幣的行列。
  • 2021年全球貨幣政策展望: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仍有望繼續 甚至加碼
    2020年全球GDP增速預計為-4.4%。21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辛繼召一、全球貨幣政策繼續寬鬆受疫情在歐美蔓延、美國大選等因素影響,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有望繼續,甚至繼續加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單日死亡人數連續創新高。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貨幣體系格局:美元的假笑,人民幣的微笑
    這種差異增強了中國對美元霸權的顛覆,投資者紛紛湧向中國境內資產,嘗試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甚至讓它再次成為儲備貨幣。 美元何時失去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已經被炒作和預測了多年。在人民幣走向國際之前,所有的炒作都是關於歐元將成為美元的繼任者。不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削弱支撐美元霸主地位的雙重力量:美國既是全球增長引擎,又是投資者在危機中的首選避風港。
  • 2021年美元走勢如何?
    2020年,受美國經濟衰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實施超低利率政策等因素影響,美元匯率全面走低。目前,市場已形成2021年美元仍將繼續走弱的共識。2020年3月,美聯儲宣布開啟「無上限」量化寬鬆,先後兩次緊急降息共150個基點,降息速度和幅度均超過市場預期,觸發美元大幅貶值。
  • 2021年美元前景岌岌可危
    2020年年初時,美元的跌勢受到避險需求的支撐,美元指數一度漲至103附近,但自三月以來一直在下滑,近期更是一度跌破90大關,創逾兩年半新低。2021年,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復甦,美元將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在大規模印鈔、通脹、經濟復甦、風險偏好情緒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影響下,分析師預期美元貶值或將持續數年。
  • 一片爭議中價格飛漲 全球虛擬貨幣市值首度突破萬億美元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2021年1月7日,隨著比特幣周中連續第四天快速上漲,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也歷史性地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大量投機資金湧入這一另類資產,使得虛擬貨幣總市值在過去一年裡翻了五倍。
  • 08年全球貨幣「大放水」,2020年哪國貨幣貶值最少?竟不是美國?
    二十年的50元,抵得上如今100元的購買力,貨幣貶值要比投資失敗「恐怖」多了。說到貨幣貶值,就不得不提起2008年的金融危機,如果不是那一次金融危機,全球各國的貨幣也不會這麼快進入「貶值期」。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而那次危機之後,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都開啟了瘋狂印鈔放水的時代,中國也不例外。
  • 貨幣戰爭正面戰役打響?人民幣會和美元脫鉤嗎?
    不過無論這場博弈如何推進,中美最終的博弈就是金融的博弈,也就是人民幣和美元的博弈,所以,貿易戰也好,制裁華為也罷,對於貨幣戰爭,都只是前戲,只能算是一波探路先遣隊。在我們展開討論貨幣戰爭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中美之間的博弈吧。貨幣戰爭目前為止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貿易戰,第二階段為金融貨幣戰。其中第一階段的貿易戰有三個戰場,一個是貿易戰主戰場,第二個是一條暗線,美方製造香港動亂的戰場,第三個戰場就是美方制裁華為的戰場。
  • 2021年全球經濟或將會出現四種前景 美元匯率可能存在多種趨勢
    《俄羅斯報》網站12月7日刊載題為《2021年將會怎樣:四種情況》的文章,作者系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資本市場部主任雅科夫·米爾金,文章預測了2021年全球經濟會出現的四種前景,並分析了2021年美元匯率的多種可能趨勢。
  • 為什麼全球結算貨幣是美元 人民幣卻不行?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GDP也在上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它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國內市場。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也對人民幣國際化充滿信心。許多人仍然認為人民幣可以取代美元成為全球貨幣。那麼,人民幣能否「取代」美元成為全球貨幣?
  • 為什麼全球結算貨幣是美元,人民幣卻不行?貨幣超發或是關鍵!
    國內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GDP也在不斷的上漲,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同時在全球的排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球不少國家也非常重視國內市場。對於國人而言,也對人民幣國際化充滿了信心,不少人還認為人們幣可以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那麼,人民幣能「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嗎?
  • 大摩:未來10年,反超日元、英鎊,人民幣或成全球第3大貨幣?
    王爺說財經導讀:據外媒最新報導,華爾街投行——大摩(摩根史坦利)預測,未來10年內,人民幣國際化或取得突破性進展,或成為全球第三大貨幣,僅次於美元、歐元。那麼目前來看,人民幣、歐元、美元的現在國際地位和國際儲備佔比情況又如何?此外,人民幣真的能實現這個「目標」嗎?
  • 對抗「美元霸權」,39國力挺,人民幣成全球第一大互換貨幣!
    在美元信用逐漸消退、全球加速去美元化的背景下,人民幣的「存在感」越來越強。據韓聯社最新報導,10月8日,韓國銀行(央行)表示,中韓兩國中央銀行已在工作層級就續籤兩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達成一致,具體規模和期限將在走完各項流程後對外發布。
  • 2021年全球經濟五大懸念
    全球經濟復甦、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國vs世界、聯儲政策、美元匯率,在筆者眼中是全球經濟的五大懸念,也是撬動風險資產價格的看點。 一、全球經濟如何復甦。史無前例的封城堵路帶來了世界範圍的產業鏈斷裂,全球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出現斷崖式下跌,下半年隨著產業鏈修復的進程,各國GDP均有大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