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堡反擊戰中,此人身負重傷,躲在廁所倖免遇難,後成開國將軍

2020-12-23 方哥說史

此人長徵時曾三次爬雪山過草地,抗日戰爭時在陽明堡反擊戰中身負重傷,躺在廁所裡倖免於難。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了開國將軍,如今依然健在,他就是黎光將軍。

黎光,原名黎光裕,1914年日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新政鎮石板梁村黎家溝一個農民家庭,在他6歲那年,他的爺爺、奶奶、父親和妹妹相繼離世,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了養家餬口,割草、放牛、提水、除地……樣樣農活都得學著幹。

1933年9月,紅軍解放了黎光家鄉新政鎮, 19歲的他積極要求報名參加紅軍。在他的家鄉由青年農民組成了一支武裝組織,這組織很快發展到了400多人,黎光擔任了這個獨立營的排長。第二年黎光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來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便跟著共產黨鬧革命。

有一次在陽明堡反擊戰中,黎光與日軍作戰,這時一顆子彈從他的左肩穿過,打入他的左下顎,從右耳根穿出,鮮血頓時染紅了軍裝。當天夜裡,漢奸又帶著鬼子襲擊了團部和傷病員居住的村莊。由於白天大部隊輕傷員已轉走,只剩下黎光和四五名重傷員還留守在村莊。

當他身邊勤務兵發現敵人進村後,急忙拿了一床毯子將黎光裹上,扶他到廁所躺下。敵人從廁所邊走過,沒有發現他倆,鬼子將其他的傷病員剌死。等敵人離開後,他倆從廁所爬出,翻牆上了後山,僥倖躲過一劫。

黎光被轉到延安總醫院治傷,兩個月不能張嘴吃東西,不能說話,開刀取出碎骨後,傷口才慢慢痊癒。他出院後,進入抗大分校學習,畢業後,他分到冀中軍區,擔任教導員。他任教導員後,嚴格治軍,狠裝訓練,原來的人員紀律鬆散,戰鬥力差的狀況,在他的要求下有了很大的改善,成為了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 。

黎光因為作戰勇敢果斷,決心大,並身先士卒,常常親臨前線指揮,部隊善打硬仗,在當地一帶名氣很大。日偽軍則千方百計想剿滅他們。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安全,讓黎光改名,由原來的黎光裕去掉「裕」字,改叫「黎光」。解放戰爭時期,黎光參加了保北、大清河北、清風店、平津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黎光調六十六軍一九八師任師長。不久,調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2年7月,他抗美援朝,參加了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1955年,黎光被授予少將軍銜。1982年7月,黎光將軍離休,享受副兵團級待遇,現居住在南京安享晚年。

相關焦點

  • 五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的開國將軍
    《木蘭詩》中有這樣一句詩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意思是:將士們經過無數次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後得勝而歸。在抗日戰爭和歷次的國內革命戰爭中,有無數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當中有的為國捐軀有的在戰火中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
  • 丁姓開國將軍大全:九位開國將軍,來自七個省份,最高中將軍銜!
    丁姓開國將軍也有九位,大名鼎鼎的丁盛少將來自江西,丁姓開國將軍來自七個省份,最高軍銜是中將——丁秋生。那么九位丁姓開國將軍,有你熟悉的身影嗎?比如,他們是不是你的老鄉,是不是在你曾經的單位或現在的單位任職過?這裡我們來學習一下。1、丁 釗,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人,(1920年——2015年) ,原名丁爾偲。
  • 此人是開國元帥,女兒是世界第一位女中將,女婿是上將,都是將軍
    此人是開國元帥,女兒是世界第一位女中將,女婿是上將,都是將軍 導語:在我國的開國元帥之中,有一位元帥非常特別,他便是聶榮臻。聶榮臻是紅軍的老革命,一路跟隨黨組織跋山涉水,歷經了許多苦難考驗,都堅持了下來。在聶榮臻心中,革命事業始終是首位的。
  • 一人摧毀仨暗堡,抗美援朝老戰士身負重傷:為了祖國,值得!
    一人摧毀仨暗堡,抗美援朝老戰士身負重傷:為了祖國,值得!每當李親武回想起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經歷時,他總會提起令他印象深刻的那場戰役,1953年夏季反擊戰。1953年上甘嶺戰役後,朝鮮停戰談判仍陷於停頓。
  • 開國將軍意外身亡!公安處長慘死破案現場!將軍夫人含淚提出質疑
    這句話用在一代開國名將、志願軍67軍軍長邱蔚身上,再貼切不過了。這位從井岡山紅軍時期,一直打到援美援朝戰場上,屢戰屢勝的開國少將、軍長,卻在授予開國少將軍銜不到兩年時間,就在海邊意外遇難身亡。成為我國授予開國將帥軍銜後,第一個意外身亡的高級將領。奇怪的是,負責偵破「此案」的公安處長也慘死在偵察破案現場。然而,不管「此案」多麼複雜、多麼奇怪離奇,總會真相大白的——
  • 對越反擊戰時,坦克團團長不幸遇難犧牲,兇手真實面目卻讓人驚訝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東線解放軍廣州軍區主力南北對進合圍越北重鎮高平之敵,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其中陸軍第42軍125師奉命攻擊高平以東重要屏障復和縣城,一路遭到越軍重重阻擊,進展頗為艱難。
  • 是江姓唯一的百歲開國將軍,他是誰?
    湖北也是我國開國將軍第二大省份,有232位開國將軍。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之間,經常受到這些大國侵擾,一直未能強盛起來。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所滅,後代子孫流落各地,並以國名為氏,由嬴姓而改為江姓,將江姓世代承襲了下來。湖北有江姓開國將軍,是不是很奇怪?
  • 陝西開國將軍:1964年僅一位楊姓晉升為少將,曾任遼寧軍區政委
    中國自古就有「南方的相,北方的將」的說法,作為西北內陸陝西也是多出將軍的地方,筆者通過整個統計以及整理發現從陝西竟走出63位開國將軍!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血緣符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姓氏中蘊含著歷史密碼,隱藏著文化玄機。陝西雖然只有63位開國將軍,不過是高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你知道陝西有多數高開國將軍嗎?
  • 自衛反擊戰中殲敵最多部隊: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又成開國上將
    熟悉我軍軍史的朋友們都知道,55軍是1979年自衛反擊戰中戰果最大,殲敵最多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55軍的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陳明仁,他在1955年又成為開國上將。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明仁和55軍的大體情況。
  • 他帶出了紅四方面軍,手下走出百位開國將軍,若不犧牲保底大將
    黃麻起義在我軍歷史上有著非凡的地位,光是從這場起義中直接走出來的開國將軍就有25位,而受到這次起義的影響而加入我軍的開國將軍更是超過了一百位,然而遺憾的是,這場起義的總指揮卻早早犧牲了,他的名字叫潘忠汝。
  • 開國將帥中著名的三楊,是指哪三位將軍,他們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1955年,我國對那些在土地改革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立下功勞的將軍們進行封賞,立功越多,職位越高的自然擁有的軍銜就越高。如元帥與大將這兩個軍銜最高,授予的人數只有20人,再往下就是上將,中將,少將等等,反正就是越往下越小。然而,在那麼多開國將帥中有三位能徵善戰之將,都姓「楊」因此被毛爺爺戲稱三陽(楊)開泰,吉祥的意思。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4位還健在,他們都是誰,現狀如何?
    其中有多少人是被授予開國將軍軍銜的呢?答案是讓人悲痛的,因為眾多開國將軍中,僅剩下4位了。 黎光將軍 在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獲得勝利後,因為在戰場上表現優異,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並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是我國人口第二大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李姓也是第二,有110位開國將軍。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他是紅軍師長、八路軍團長,在十年內未獲升遷,建國後成開國少將
    紅軍時期的高級將領,建國之後大多成為了開國將軍,師級幹部大多成為了開國上將或中將。有一人曾經擔任過紅軍的師長、八路軍的團長,卻在十年內未獲得升遷,建國後成開國少將。他的名字叫白志文。彭軍團長對他讚賞有加,安排他到紅軍大學學習,學習結束後,任命他為五師十五團團長。湘江戰役中,白志文率千餘人的十五團阻擊白崇禧部萬餘人一個師的進攻,戰鬥打得異常殘酷,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他不幸中彈,左肺被擊穿,兩根肋骨被打斷,昏迷了三天三夜後僥倖生還。白志文長徵結束到達延安後,被提拔他為陝北紅軍補訓師師長,後又擔任陝北紅軍獨立師師長。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大別山中的河南省新縣素以「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而著稱。新縣在共和國十大開國「將軍縣」中居第六位,這裡共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擔任過共和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佔近二分之一。
  • 建國後第一位因意外去世的開國將軍,在青島釣魚時不幸被海浪捲走
    1955年,中央舉行了盛大的授銜儀式,授銜的開國將軍達上千人。802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也是其中之一。沒想到,他卻成了建國後第一個因事故罹難的開國將軍。邱蔚,湖南瀏陽石港鄉邱家老屋人,於1913年出生。16歲時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三年後入黨。
  • 許世友說了六個字,救下一位小紅軍,多年後小紅軍成開國少將
    雖然部隊發展比較迅速,但是醫藥等器械還是十分短缺,所以在戰鬥中如果不幸受傷的話,很有可能會慢慢地發炎潰爛,造成非戰鬥減員,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紅軍一般會在轉移的時候將重傷的戰士留在當地休養,但是這樣的存活率一般都不是很高。
  • 此人15參軍,23歲當師長,41歲成開國上將,7個子女中有3位將軍
    他23歲就當上了師長,41歲時成為開國上將。虎父無犬子,7個子女中出了3位將軍。1914年,楊成武出生在福建長汀縣一個貧苦的農民之家,為客家人。雖然家裡貧困,但父母沒有放棄子女的教育。七歲那年,他被父母送到村裡的私塾念書。
  • 王姓開國將軍102位,五位百歲開國將軍,他享年107歲,最長壽!
    王姓開國將軍數量,姓氏排名第三,有102位開國將軍,1955年有王樹聲大將,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建安、王新亭5位上將、10位中將以及48位少將,總計有64位開國將軍。當時王姓的開國將軍,也是在各姓氏中位列第三。1955年李姓有72位開國將軍,張姓有71位開國將軍。1955年後,王姓有38人晉升,成為開國將軍第三大姓氏。
  • 他姓方,也是方姓唯一的百歲開國將軍,他是誰?
    開國將軍用生命書寫忠誠, 敢為正義而戰,舍小家,為大家,願為民族獻身。時光流逝,總有些記憶會隨之模糊,但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一個民族之根、為誰戰鬥是萬萬不能背棄的。在革命年代,我們方姓也有不少軍人前赴後繼,為了新中國,他們捨生忘死,建立了不朽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