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3歲就當上了師長,41歲時成為開國上將。虎父無犬子,7個子女中出了3位將軍。
1914年,楊成武出生在福建長汀縣一個貧苦的農民之家,為客家人。雖然家裡貧困,但父母沒有放棄子女的教育。七歲那年,他被父母送到村裡的私塾念書。三年後他從私塾轉到一所教會學校上學,後轉入長汀縣第一小學。他學習非常刻苦,小學畢業後考進了長汀省立第七中學。
1929年,目睹了國內混亂的局勢,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5歲的楊成武成了革命隊伍中的一員。第二年,他得到上級的批准,加入我黨。他先後擔任了紅一軍團第四軍第三縱隊幹事,第十二師秘書等職,參加過萬裡長徵。期間,他率部英勇奪下了瀘定橋,突破天險臘子口,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前衛任務。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成武被任命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獨立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當上師長的那一年,他才23歲。八年抗戰中,他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和百團大戰,指揮了著名的黃土嶺戰鬥,擊斃了日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阿部規秀中將,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日本投降後,他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冀中縱隊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多個職務。
解放戰爭時期,楊成武參加並指揮了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等著名戰役。可以說新中國能成功建立,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因此他被任命為任天津警備區司令員,京津衛戍區副司令員。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楊成武還來不及喘口氣,韓戰爆發。於是,他又帶著部隊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1955年,41歲的楊成武被授予上將軍銜。1958年,他參與組織指揮了炮擊金門。次年,他率軍到西藏平定叛亂。之後,楊成武將軍又參加了中緬堪境警衛作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
楊成武將軍不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軍隊,保家衛國,他的子女中也有3個成了軍人。受到父親的影響,大兒子楊東勝也參了軍,曾擔任第二炮兵部隊裝備部部長,於199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二兒子楊東明曾擔任空軍副司令員,199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7年晉升為空軍中將軍銜。他的嶽父,是開國中將秦基偉。
或許最讓楊成武將軍感到欣慰的是女兒楊俊生,她曾是武警部隊司令部技術裝備部部長兼科技開發部主任,於1996年7月被授予武警專業技術少將警銜,是我國武警部隊組建以來的第一位女將軍。
2004年2月14日,楊成武將軍在北京病逝,享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