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記憶㊶​黔西北清朝著名女詩人周婉如

2021-02-20 雲上畢節

畢節縣海子街周家橋翰林周鳳岡家是典型的書香門第,周鳳岡曾任四川綿州知州。周鳳岡有女周婉如,自幼聰穎,青少年時代詩、書畫已享譽黔地,被稱為「貴州才女」、「不櫛進士」,是貴州晚清著名的女詩人、書畫家。

▲周婉如畫像

周婉如(1824—1864年),號紉湘女史,自稱吟秋山館主人,畢節縣人。周婉如隨父寓居成都十年,與當地詩人多有唱和。後返畢節,由於家居農村,寫了不少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情景與精神面貌的詩詞。

詩作《賦漁樵耕牧》

農事紛紛日夜忙,問渠餘有若干糧。

阿婆笑指南山下,小麥青青大麥黃。

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幅農村的豐收圖景。

▲周婉如的著作《吟秋山館詩詞鈔》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周婉如與大定黃育德(號梅溪)結婚。黃育德(道光年間監生,曾任廣東藩庫廳丞,布政使司理問)為大定翰林黃士觀之子,嘗於花前月下,與周婉如吟詩聯句,他們倆的《同聲館坐月聯句》,富有情趣:

「三更秋夜月,千裡共寒光(紉湘)。新菊橫疏影,殘樨映晚香(梅溪)。風高砧度急,雲淡雁過涼(紉湘)。何處清簫弄(梅溪) ,聲聲墮渺茫(紉湘)」。

黃育德為求取功名,赴省和京城趕考,周婉如即回畢節娘家暫住。在畢節,周婉如與大定名詩人章永康、楊紱章等互相酬唱,以排遣愁懷。她還設館授徒,川、黔詩人楊吉甫、洪漢昭、洪雲裳(女)、吳俊卿(女)等,皆出自其門下。除工於詩詞外,周婉如還擅長於繪畫,尤長於蘭、梅。

同治三年(1864年)冬,周婉如欲赴其夫廣東任所,因兵亂道阻,未能如願,乃離畢節去四川雲陽,寄寓於妹夫雲陽縣令楊某官邸。周婉如後聞夫死訊,愁病交加,抑鬱去世,終年40歲。

▲周婉如的著作《吟秋山館詩詞鈔》

周婉如著有《吟秋山館詩詞鈔》傳世。《吟秋山館詩詞鈔》共收入詩詞186題315首(闋),其中詩268首,詞47闋。

柳貫魚歸正午時,兒童開戶笑嘻嘻。

問翁何事歸來早,厭睹沙頭鷸蚌持。

脫卻烏巾去打柴,白雲滿地襯芒鞋。

老妻囑咐輕挑擔,莫踏高窯與險巖。

農事紛紛日夜忙,問渠餘有若干糧。

阿婆笑指南山下,小麥青青大麥黃。

黃髮兒童士壟眠,濃蒙細雨草生煙。

醒來不見黃坡犢,尋到落花流水邊。

俯仰情懷愧此生,認交幾見氣縱橫。

人經盤錯醒防醉,詩到工愁句自清。

違世每應逢俗眼,疏時久已棄浮名。

相將欲並鹿車挽,尚有鷗波堪結盟。

一盞紅酥酒。問茫茫大千,何者堪為吾偶?萬轉悲歌無著處,付與個儂銷受。莫更訊、梅花身後。大抵人生都夢幻。盡語言、文字差堪久。身外事,復何有?

此番問世空回首。更饒他、悲歌代哭,文章自壽。從古聰明須祈福,此語能參也否?豈懺到、黃章紫綬。無礙虛空今打破,向天門、重索花前帚。再休向,紅塵走。

一卷新詞語。嫋文心、閒愁默默,者般悽楚。嚼徵含商哀豔曲,譜出詞人心苦。同一例,英雄兒女。十載悲歌多少恨,看光芒、萬丈劍光吐。如虹氣、臨風舞。

嗟哉我亦浮生誤。悔無端、蠹魚自食,神仙三度。各有痴懷拋末得,銷盡吟魂如許,付與毫端相訴。響遺雲璈初唱徹,拔銅琶、向大江東去。射寒潮、須神弩。

本文選自《畢節地區志·人物誌》,後附的周婉如四首詩作來源於《黔西北文學史》。

編   輯:吳春妹

編   審:鄒江川

監   制:葉光良   

總監製:朱光倫

 

看完記得

點亮下方「贊」和

相關焦點

  • 黔西北記憶(97)黔西花燈
    黔西花燈為啥會在黔西北花燈中獨佔鰲頭?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表演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又遇到了獨具慧眼的領導和一幫酷愛花燈藝術、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人,才能在傳統花燈上傳承、創新、有所突破。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就有一批姑娘勇敢地帶頭衝出「好男不跳燈,好女不觀燈」封建思想的禁錮,上臺跳花燈,為黔西花燈的傳承、發展、創新走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路。
  • 黔西北記憶(156)百裡杜鵑的民族節慶活動
    以黔西北為居住中心的白族,1988年之前屬於未定民族。1988年10月,由貴州省人民政府行文認定為白族。之後,白族各界(黔西北片區)的有識之士紛紛提出建立地方白族節日的倡議。經多方論證和根據其先民於明洪武、建文年間兩次入黔的史實及地方民族風情特點,遂定於每年的正月初十舉辦白族團圓節,並於1994年農曆正月初十在大方縣響水民族鄉成功舉辦了黔西北片區首屆白族團圓節。
  • 黔西北記憶 ㉑ 烏江源頭在畢節
    過去,我們感嘆擁有烏江豐富水能資源的黔西北,無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只能「望水興嘆」。如同寂寞千年的鳳凰終於等來了重生的涅槃,當時代發展進入新世紀,當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吹起,貴州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就是水電火電並舉的「西電東送」工程。
  • 著名近代嶺東女詩人--葉璧華
    在一個名為松樹窩的地方,有一座經歷風雨的建築-「大夫第」,它依然保存完好,這裡就是著名的清末嶺東三大女詩人之一葉璧華的故居。——著名詩人丘逢甲對葉璧華過人才華的揄揚 葉璧華,號潤生,別字婉仙,自稱古香閣主人,清道光年間出生在嘉應州白渡堡廬陵鄉(今屬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的一個書香之家。其父葉曦初,系嘉應丙子科舉人,曾在廣州府學署掌教。葉璧華自幼聰穎好學,十多歲就能題詩作對,名噪一時。
  • 黔西北記憶(51)七星關的來龍去脈
    牂牁西北部(後來的水西)著名的默部彝族君長濟火聞諸葛兵至,「積糧通道以迎蜀兵」,並在平定牂牁、朱提的戰鬥中勇立戰功,被諸葛亮封為羅甸王。當諸葛亮率兵進至牂牁平夷與朱提漢陽的界水延江時,諸葛亮見延江七星關兩岸峭壁懸崖,江水奔放衝突,西南面七峰高聳、列成北鬥之狀,於是,諸葛亮便在此設七星壇以祭七星。
  • 詩壇名家|著名女詩人瀟瀟的詩與她的畫
    我跌倒摔破了眉骨和手臂這挑剔的暴力,跨越記憶撲進我懷中連疼痛都變得麻木玉鐲流著血,陰影衝進臥室碎片拿走了我心上的生命哦,黃金的動作,美的極端在紙上圍著圓圈,手拉手打碎的死,肉體飛落的絕色舞蹈都是我相親相愛的鄰居
  • 著名女詩人唐亞平及其《黑色沙漠》
    1983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省管專家。現為貴州省文聯副主席、貴州省作協副主席、貴州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任貴州電視臺《唐亞平工作室》主任,《貴州詩人》編委。曾獲「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貴州省十佳電視藝術家」、「貴州省十佳新聞工作者」、「貴州省德藝雙馨」等榮譽。
  • 中國著名女詩人瀟瀟榮獲韓國第十一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
    第一天舉辦以「後新冠時代文學的社會實踐」為主題的研討會,並為韓國著名詩人羅泰柱先生,與摩爾多瓦著名詩人尼古拉·達比亞先生等頒獎。第二天進行了國際詩歌朗誦會和第十一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特別獎的頒獎典禮和祝賀音樂會。中國著名女詩人瀟瀟榮獲第11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特別獎。
  • 著名女詩人獻給母親的詩|娛道文化傳媒母親節徵文優秀作品選
    母親節將至,這輯著名女詩人的作品是供天下人品讀的致敬母愛的告白和心聲。著名女詩人海南    海男,出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女性先鋒作家代表人之一。    著名女詩人安琪    安琪,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刊》社「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現供職於作家網。
  • 清朝詩人龔自珍不可忽略的名句: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清朝詩人龔自珍的這首《投宋於庭翔鳳》,那就是這一類作品。可能很多人對於這首詩的詩名不太熟悉,可是其中的最後兩句可謂是耳熟能詳:「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這兩句寫得很有情感,也展現出了詩人過人的才情。
  • 著名詩人 瀟瀟的詩|霍俊明的評論
    她是第三代詩歌之後仍然保持旺盛的創作激情的極少數女詩人,她的詩裡調和了蜜糖與苦酒,她把詩餵給被愛遺棄的孩子,同時撫慰苦修的精神兄弟。她的詩是時代的證詞,是個人隱秘的血,滾燙與冰冷,尖叫與沉默都是她詩歌的一部分。她手握思想的斧子向黑暗的身體下手,她尋找生命意義的勇氣讓她擁有探求世界的靈魂。
  • 著名詩人李元勝: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露易絲·格麗克是爆冷,但也是對...
    這個結果我覺得還是比較意外的……」北京時間10月8日晚7點,萬眾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如約揭曉:來自美國的77歲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成了今年那個讓人驚訝的名字。這個「驚訝」不光有驚喜的成分在裡面,還包含著意外+冷門。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得主、著名詩人李元勝在獲知結果後,坦言後面一種感覺就要多一點。
  • 中國古代的女詩人⑧ | 李冶:才情橫溢的女詩人
    上篇:中國古代的女詩人⑦ | 上官婉兒:掌管宮中詔命的女詩人,今天小助理為大家講述一下才情橫溢的女詩人——李冶。---公元784年),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 清朝詩人高鼎這首《村居》,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生動有趣!
    清朝的文人一直是被低估了,這一時期比較突出的就是小說,尤其是曹雪芹的一部《紅樓夢》,成為了古典小說的高峰,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部小說講述了賈王薛史四大家如何從鼎盛一時走向毀滅的過程,整部小說洋洋灑灑,完全稱得上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偉大的作品。
  • 【詩人藝術家●名家展臺】著名男詩人專輯第4期
    著名詩人簡介:柏樺,西南交通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詩人。1979年始從事詩歌、隨筆創作、文學批評及英美文學翻譯活動,陸續在國內外刊物上大量發表作品,並在《南方都市報》等全國許多報紙上開寫專欄。在清朝詩人不事營生、愛面子飲酒落花,風和日麗池塘的水很肥二隻鴨子迎風遊泳風馬牛不相及在清朝一個人夢見一個人夜讀太史公,清晨掃地而朝廷增設軍機處每年選拔長指甲的官吏在清朝多鬍鬚和無鬍鬚的人嚴於身教,不苟言談
  • 著名女詩人瀟瀟榮獲韓國第十一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
    第一天舉辦以「後新冠時代文學的社會實踐」為主題的研討會,並為韓國著名詩人羅泰柱先生,與摩爾多瓦著名詩人尼古拉·達比亞先生等頒獎。   第二天進行了國際詩歌朗誦會和第十一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特別獎的頒獎典禮和祝賀音樂會。中國著名詩人瀟瀟榮獲第11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特別獎。
  • 唐朝十位著名詩人
    一;李白(中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著名詩篇:《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夜宿山寺》、《靜夜思》、《望天門山》等等。
  • 原創 天下女詩人詩刊(之十七)
    本期組稿:霧都蓉兒天下女詩人詩刊(之十七)天下女詩人詩刊,旨在交流推薦女詩人詩歌,本期特別推出的女詩人:李唐瀚玥,真誠(丹丹),媛婕嫣,梅園梟梟,冰潔,遛達的七七,月飛兒,周方紅(湖北),羅錦華(湖北),左耳朵的貓,李廣鳳《植夢》
  • 清朝末年著名詩人,很少有人學過他的詩
    蘇曼殊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蘇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縣(今廣東省珠海市瀝溪村)人。1906年夏,革命黨人、著名漢學家劉光漢邀其至蕪湖皖江中學、安徽公學執教,與在日時舊友陳獨秀相遇,是年與陳東渡日本省親未遇,歸國後,仍執教於蕪湖,並與清代書法家鄧石如之曾孫教育家鄧繩侯相識,結下筆墨之誼。離蕪後常有詩畫往來。三十三年(1907),在日本與幸德秋水等組織亞洲和親會,公開提出「反抗帝國主義」的主旨。同年和魯迅等人籌辦文學雜誌《新生》,未成。
  • 基督教傳入黔西北彝族聚居區後彝族心理習俗的變異
    居住在黔西北的彝族,大多為彝族「六祖」布、默二系之後裔,曾經建立過以大方和威寧為中心的水西、烏撒彝族政權。因此,風俗習慣較為濃鬱,文化典籍較為完整。但是,封建王朝幾次大規模的徵剿,使彝族文化受到大規模的打擊。清末民初,社會動蕩不安,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基督教趁勢傳播到黔西北彝族地區,使許多彝族陸續皈依了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