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文/攝 發自開化
今年的國慶檔,講述增收致富、熱血創業的電影《一點就到家》獲得票房和口碑雙贏。近日,錢報記者在衢州開化縣採風中發現,10月剛在2020年全國茶葉加工工(精製)職業技能競賽中勇奪冠軍的新晉「茶王」,開化縣李群勇的勵志創業經歷,宛如一部「開化版《一點就到家》」。
12月9日,2020「錢江源開門紅」高質量發展圓桌會暨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開化舉行。
活動現場,中國紅茶聯盟執行理事長陳永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茶葉首席專家羅列萬、浙江省茶產業協會秘書長刁學剛、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資深茶葉加工專家鄧餘良,獲聘「錢江源開門紅」產業發展顧問。
今年全國制茶大賽的冠軍李群勇、季軍華慧薈以及開化縣龍頂名茶協會會長陳祖明,獲聘「錢江源開門紅」首批制茶大師。
據悉,開化縣也將以本次圓桌會和「大師工作室」揭牌為契機,加快發展「開門紅」紅茶產業,努力打造區域品牌,讓「開門紅」成為帶動當地增收致富、發展三產融合的一張靚麗名片。
揭牌儀式後,錢報專訪了這位新晉「茶王」,聽他聊了聊他21年「茶匠」的心路歷程。
奪冠「茶王」
靠的是鑽研和心靜
10月11日,2020年全國茶葉加工工(精製)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落幕。
來自14個茶葉大省的 60名參賽選手經過前期角逐,成功進入決賽。決賽歷時三天,從理論考試、拼配環節考核、手工制茶現場操作考核以及成品茶質量考核等環節,多方面考察選手茶葉加工技能。
經過激烈比拼,浙江省榮獲全國團體第一名,代表浙江省參加比賽的衢州開化縣選手李群勇以91.73的優異成績斬獲決賽第一名,並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創造了浙江省歷年來的最佳成績。
據悉,全國茶葉加工工(精製)職業技能競賽是國家一級A類賽事是「中國制茶界的奧斯卡」,拿了冠軍,宛若《一點就到家》裡,幾位藉助咖啡創業的年輕人奪得咖啡金獎。
錢報記者面前的李群勇,個子不高,二十多年從事茶葉行業,茶文化的耳濡目染,給他添了一些斯文氣質。
他回憶了兩個月前的「奪冠」過程。
中國制茶大賽有理論考試、茶葉拼配、手工制茶等多個比賽項目,最終以總分決出名次。
李群勇是個全面手,各項比賽分數都不錯,善於鑽研和創新給人印象深刻。
喝過紅茶的人都知道,香氣非常重要。
「比賽中,我有意往花果香的方向去調整,在後期乾燥的過程,我把溫度提高了10-15度,這樣一來茶葉湯感會更加順滑,帶有淡淡的甜味,香氣也從青花香轉變花果香,打造一個跟其他選手與眾不同的感覺。」
同時,他表示制茶講究的是「心靜」。
「制茶的時候,大多數選手有點心急,沒有很好沉住氣,萎凋時間不夠就開始揉捻。」李群勇表示,沒有達到58-64%左右的含水率,會影響接下來的揉捻工序,讓茶葉滋味、香氣大打折扣。
「大家都說做紅茶發酵很重要,但我認為所有流程都重要,萎凋講究的是茶葉的含水量,揉捻的輕重也很講究,揉捻沒做好會影響發酵,一道工序沒有做好就很難以製成高質量的成茶。」
聞著茶香長大的茶二代
外出打工6年後返鄉重拾家庭舊業
李群勇屬兔,今年46歲,出生於開化茶農之家,父親是村裡有名的種茶大戶,是聞著茶香、看著茶園長大的「茶二代」。
「我高中讀的是開化農業中學,學栽培、土壤、肥料,這些後來都用上了。」
父親後來去鄉鎮企業當會計,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家裡制茶就有點跟不上行情了。高中畢業後的李群勇選擇了外出打工,按照他的說法,什麼工都打過,但都幹不長。
就像《一點就到家》裡在外打工的彭昱暢最終還是回到了雲南古寨在老家開始創業,在外面打了六年工的李群勇,25歲那年選擇了返鄉。
回家後,李群勇養過雞,種過西瓜,但都不了了之。1999年他決定重拾家裡的老本行,在村裡承包了27畝荒廢的茶園,從原來的大宗茶學做開化龍頂。
「從小就在茶廠長大,學學還是很快。」李群勇說老師傅經常評價他悟性好。而學會之後,喜歡鑽研的他,發現在理條、脫水的過程中適當降低溫度,能讓開化龍頂更綠的秘笈。
這招讓李群勇制出的開化龍頂大受歡迎,他也創辦了開化麗群家庭農場,茶葉生意好了,日子也紅火了。
「從2000年到2014年、2015年,是開化龍頂發展很不錯的時候,我也是抓住了機遇。」李群勇說。
他說制茶最重要的是
找到大眾喜歡的口味
開化龍頂是綠茶,而讓李群勇拿下「中國茶王」的是紅茶。
紅茶是佔全球茶葉消費總量70%的茶類。歐美市場以消費紅碎茶為主,我國以消費工夫紅茶為主,祁紅、滇紅、寧紅、越紅等工夫紅茶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但產量不高。2005年以來,隨著金駿眉的卓越表現,紅茶在國內消費市場逐漸興起,紅茶產區不斷擴大,紅茶產量持續增加,紅茶進口快速增長。2019年全國紅茶產量30.72萬噸,比2018年增長17.29%;紅茶進口3.64萬噸,比2018年增長23.33%。
也就是說,國內紅茶的發展機遇來了。
李群勇說,自己五六年前就覺得紅茶市場會越來越大,便開始研究怎麼做紅茶。他當時被人嘲笑,說紅茶是福建人的拿手戲,浙江是綠茶大省。
李群勇表示不服:「我從網際網路上查了很多資料,天馬行空般地做各種試驗,甚至是違反常規的試驗。當然最後還是拜了師傅,入了門。」
勤學苦練加上悟性,李群勇用了一兩年時間能制出定型的「開門紅」。
「福建紅茶多是花香,我覺得大多數消費者喝紅茶還是喜歡甜香。開化地處錢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條件一流,所產之茶鮮葉內含物質多,適宜加工花果香紅茶。我做出的就是那種有成熟果實香氣的紅茶。至於是哪種果實,要喝茶的人自己去想像了。」
聊起紅茶的香味,李群勇說主要靠工藝,做青的程序,如輕火和高火,香型就不一樣。
李群勇現場泡了自己製作的「錢江源開門紅」給大家品嘗,果然有一種甜甜的果香味,且回味無窮。
要李群勇總結一下從「茶匠」到「茶王」的經驗,他笑了笑:「我覺得制茶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增收致富。你可以學會做各種各樣的小眾口味的茶,但最終還是要找到一種大眾能夠接受並樂於消費的口味,贏得市場認可,這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