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需強求……——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昨天傍晚,同事家的孩子突然問我:「結婚這件事,應該看年齡,還是看心情?」
這姑娘今年28歲,這些天一直忍受著父母催婚的嘮叨,她爸媽一張口就是:「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你咋到現在都沒對象?」
而她呢,也只是一邊聽著母親的埋怨,一邊漫不經心地應付兩聲,她知道爸媽嘮叨累了就會離開,而在這個戀愛自由的年代,只要她不點頭,就算親生父母也拿她沒轍。
其實這種現象也並非個例,我身邊的很多年輕人都是如此,他們忙著工作,忙著掙錢,可對於婚姻大事,他們永遠不急,甚至很多人都已經做好了孤獨一生的準備。
此篇,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90後年輕人為什麼不想結婚了?」我採訪了3位90後,聽到了這些大實話。
張楚:「沒錢就不結婚了吧,省得老婆孩子跟著自己受苦」
現年已經28歲的張楚,迄今仍是一家小公司的普通職員,一月5000的實習工資僅夠維持基本生存,至於婚姻大事,他連想都沒想過。
張楚不結婚的理由也非常現實:沒錢結婚。雖然戀愛可以充滿幻想,但婚姻必須要面對現實,一旦結婚,就意味著彩禮、車子、房子,就算這些都可以捨棄,孩子的奶粉錢又要從哪裡出?
所以,張楚表示自己在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之前,不會選擇婚姻。
在那些不想結婚的90後群體中,沒錢早已成為最好的「避婚」藥,當個人收入遠低於婚姻所需時,這些年輕人就不會考慮婚姻大事。
小沐:「一切隨緣吧,遇到合適的就嫁,遇不到一直單著也行」
小沐對婚姻的態度是非常「佛系」的,她信奉一切隨緣,遇到合適的就嫁,遇不到單身一輩子也可以。無論父母如何勸說,她永遠我行我素,軟硬不吃。
在我接觸過的90後中,大多數單身女孩都是這種想法,她們負擔較小,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單身的日子久了,反而開始享受孤獨,並不希望和他人組建家庭,最後打破自己平穩的生活節奏。
這些姑娘的思想更獨立、更自我,與其說她們習慣單身,還不如說她是不想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討好別人。又或者說,除非遇見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否則她們根本不會考慮婚姻。
如果催得急了,她們甚至會反問你:我現在一個人吃得好、過得好,過得自由自在,沒有任何負擔。難道不結婚的女人,人生就不圓滿了嗎?
面對這樣的質疑,我無言以對。
米雪:「婚姻沒有那麼可靠,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和大多數奮鬥事業的獨立女性一樣,米雪對婚姻的態度是充滿懷疑的。畢竟在這個網絡時代,所有的婚姻數據都已經清晰可見,只要你願意動手去查,就沒什麼是查不到的。
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八年前,從2012年開始,我國的離婚率就已經超過結婚率,整體離婚率也呈逐年上漲趨勢。在很多一二線城市中,夫妻離婚率甚至達到了40%。
40%的離婚率代表什麼呢?這意味著每十對夫妻,就有近半數會以離婚收場。當離婚率居高不下,婚姻不能成為人生的保障時,很多女人都會選擇晚婚,甚至不婚。
當一個女人不再信任婚姻,開始拼搏事業努力掙錢時,就不會著急戀愛,也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結婚欲望。
夫人說: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不想結婚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婚姻比戀愛更現實。在這個燈紅酒綠的時代,身無分文卻至死不渝的愛情只是少數,當愛情耗盡,理智終究會佔據上風,麵包也比愛情,來得更加重要。
畢竟生活需要面對現實,所謂「有情飲水飽」也只是充滿幻想的文藝句子,真到了婚姻裡,柴米油鹽樣樣都要錢來支撐。並不是你們愛的昏天地暗、至死不渝,婚後生活就能一帆風順。
又或者說,這些年輕人早已不再把婚姻視為人生幸福的必備條件。那種「靠一份愛情,幸福一輩子」的想法早已被時代拋棄,更多人選擇努力奮鬥,讓自己變得更值得依靠。
畢竟副駕駛的風景再好,也不如自己手裡握著方向盤。無論戀愛還是結婚,只有握在手裡的,才是最踏實的幸福感。
作者:夫人不語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