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內陸,一塊新海洋正在誕生

2020-12-16 互聯狗

地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始終都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既包括我們可以看得見的環境惡化等問題,還有我們看不見的地殼運動等。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它是截止目前為止對於地球全體地貌形成最有說服力的一門學說。在「大陸漂移說」中認為,在地球最原始的時候,「三分陸地」都是連接在一起,之後由於板塊擠壓、碰撞、分離等各種運動導致了當下七大洲四大洋的情況。之後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這一說法也被越來越多的證據所支持,甚至許多衛星因此升空,開始監測地球的「動向」

未來地區將變成八大洲?非洲大陸正在分裂。在一系列人類對地球的「監控」活動中發現,未來地球的布局很有可能成為八大洲五大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此前對外宣稱,根據他們此前發射的衛星監控情況來看,當下隸屬於非洲的阿爾法窪地周圍的每個小板塊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分離,並且經過相關預測發現,大概幾百萬萬年以後,阿爾法窪地將會被徹底拉開,從而海水湧入形成海洋。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內陸,一塊新海洋正在誕生。屆時,這片阿爾法窪地海洋還會和同樣在不斷擴張的紅海徹底融合匯聚在一起,成為世界第五大洋,非洲板塊也將正式一分為二,當然,或許更多。

監測發現,在這些脫離的板塊中,阿拉伯板塊的表現最為激烈,它當下正以每年1英寸的速度脫離非洲板塊與此同時,大洋中脊系統也在以每年半英寸到0.2英寸的速度形成。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八大洲五大洋絕非危言聳聽。

其實不僅是衛星監測數據如此,就連15年前發生在阿爾法窪地的那場「自然大爆炸」也是截止目前為止最有力的證據之一。在當年的那場重大自然災害中,火山爆發成功引起了一場大地震,此後一條裂口在板塊間出現。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當時的「小裂口」僅僅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成功成長為了一條56公裡長、8米寬的大裂縫,許多地質學家都對此驚嘆不已。並且許多專家也猜測,這可能是板塊分離過程中,為了後面更好的運動而積蓄的前提,將以此展開 進一步擴大,在遇到重大困難時,再次返回這個步驟,直至最終徹底分離。

相關焦點

  • 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非洲分裂,或形成第八大洲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科學家使用衛星雷達監測對非洲大陸進行了監控,他們發現阿法爾窪地的每個板塊邊界正在以不同的速度分離,阿拉伯板塊正以每年約1英寸(2.54 釐米)的速度離開非洲,而兩個非洲板塊的分離速度更慢,每年大約在半英寸到0.2英寸之間。
  • 地球第五大洋正在形成!裂縫已經達56公裡,未來非洲將被一分為二
    稍微有些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地球上有四大海洋,而且這些海洋並不是一開始就形成的,而是通過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導致地球上的海洋被分成了四個。那麼既然不是天然形成的,有沒有可能形成第五個海洋呢?其實是完全有可能的。
  • 地球正在偷偷變化,第五大洋或要形成,裂縫已超過56公裡!
    地球正在偷偷變化,第五大洋或要形成,裂縫已超過56公裡!如今地球現狀是七大洲四大洋,在早期的地球它們是一整個地球板塊,因為後期地球發生板塊運動,逐漸形成現在這般模樣,可是地球並沒有停止它的運動,比如地震、火山發生,和地球的板塊運動有很大聯繫,最近科學家卻發現地球正在偷偷發生變化,七大州將要變成八大洲,四大洋將要變成五大洋,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地球第五大洋正在形成,非洲大陸將被一分為二,人類毫無辦法!
    科學家們最近公開了一個新的研究成果,東非大裂谷這條地球傷疤,擴張的速度正在加快。如果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非洲大陸很可能將一分為二,東非大裂谷將會形成地球的第五大洋,而這是人類無法幹預的地質變化,只能被動接受。東非大裂谷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
  • 「第五大洋」正在形成?目前裂縫已達56公裡,對人類有影響嗎?
    地球上70%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在遙遠的以前,地球並非如今的地貌,隨著板塊運動和地殼變化,地球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樣。在我們看來,地球的內部一片平靜,實際上地殼運動從未停止,或許過了幾千萬年之後地球將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 一夜形成巨大裂縫,非洲大陸可能裂成兩半,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非洲大陸早就已經在「暗中」慢慢分崩離析,一片新的海洋正在誕生,儘管這一過程可能十分緩慢。,由於三個構造板塊分離的情形,已經逐漸的形成了海洋中脊系統,據此,有科學家推測,在500-1000萬年以後,衣索比亞的阿法爾地區就會變成新的海洋,東非部分陸地會單獨分離出來,形成一塊獨立的大陸,未來地球上可能會因此出現「八大洲五大洋」。
  • 地球七大洲即將變成八大洲?非洲的裂痕,見證新大陸的誕生!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我們生活在地球的表面的陸地上,整個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是海洋,只有29%是適宜我們生存的陸地,我們生存的陸地又被分為七個大洲。億萬年前,七大洲本是一個整體,在經歷了億萬年的地質運動中,陸地從產生一條裂縫開始不斷地分離,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變成720小時!
    因此,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月球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而導致這種分裂的產生,是源自地球誕生之初的一次」天體「大碰撞。月亮的體積雖然比起地球是小巫見大巫,但是也是一顆巨大的天體,因此月球對於地球的引力也是存在的,我們海洋每個月一次的潮汐就是月球引力帶來的,只是月球引力還沒有足夠大到把海水吸入太空,所以地球上的海洋就在每個月的月球引力作用力之下,升起來了又落下去,落下去又升起來。
  • 新地球已經完全誕生了
    讓我們做以下冥想,更好的揚升自己:通過:麗莎·瑪麗亞·賴特新地球已經完全誕生了
  • 地球格局或大變!科學家:七大洲將變八大洲,裂谷分裂已約56公裡
    所以如今也算是正在形成,就是因為這種情況,隨著東非大裂谷的不斷分裂,所以科學家們說最終將會分開。根據英格蘭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家蒂姆·賴特表示,東非大裂谷的分離並不會表現快速就出現了,預估在100萬年左右的時間才會形成,到時候非洲之角將從非洲大陸完全脫離,形成地球上第八大洲——東非洲。
  • 地球大陸在分裂?這個地方裂縫已超過56千米,人類有望見證歷史
    地殼不是固定的個體,它是一直在運動的,自地球誕生以來,地球板塊一直在不斷運動當中。最近網上還上線了一張追溯到6.5億年前的地球歷史地圖,你甚至可以找到恐龍時代你的家在地球上處於什麼地方。但是如果具體到人類誕生之後的地殼運動的話,除了火山爆發,人類對地殼運動的感知並不敏感,因為現在地球板塊運動的幅度很小,小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變化幾釐米,不過科學家最近發現,地球上現在有兩個地方正在迅速分離,在我們這一代的有生之年,有可能看到明顯的板塊運動了!
  • 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為什麼沒能誕生文明?
    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比如很多人疑惑,為什麼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沒有產生文明?其實人們口中的文明只是相對人類而言,也許在其他動物的思想中,它們也有著自己的文明。當然按常理推論,文明一般只產生於進化程度最高的生物之中,而地球上滿足條件的只有哺乳動物,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過少,所以很難滿足發展文明的條件。海洋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在幾十億年前,陸地上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海洋就已經開始孕育細胞,在經歷很長的時間後,陸地上才出現了哺乳動物。隨著陸地的不斷演化分裂,部分哺乳動物開始重返海洋,但數量卻很少。
  • 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這個時間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對於地球而言,這只是短短一瞬。而且這個時間相較於目前地球上其他大洋的形成時間來說,已經短得多了。地球上的第五大洋將會在非洲東部形成,這個新的大洋將會將非洲一分為二,目前的非洲大陸有一部分將會成為海洋,現在現在位於這些地方的非洲國家將變成海底。
  • 專家在非洲發現第一頭鴨嘴龍化石,這種恐龍曾穿越海洋抵達非洲?
    在白堊紀晚期,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存在明顯的地方性恐龍動物,在大約今天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勞亞古大陸,以鴨嘴龍和角龍、甲龍和霸王龍為主導。而在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以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等在內的岡瓦納古大陸(大陸漂移說所設想的南半球超級大陸)中,則主要生存著蜥腳類恐龍為主,恐龍在地球不同區域的分布,被認為是由大陸的破裂和漂移的海道形成所驅動的。
  • 中亞:內陸國家融入全球貿易海洋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貨物運輸和商品銷售造成沉重打擊,內陸國家首當其衝,新增的過境手續,嚴格的防控措施,追加的貿易限制,全球供應鏈被破壞,貿易市場價格波動,本就十分脆弱的內陸國家經濟雪上加霜。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國際社會向內陸國家伸出援手,降低內陸國家商品出口限制,向內陸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經濟資助,幫助其克服地理隔絕帶來的困境。
  • 地球磁場出現異常「分裂」!科學家:或將對人類造成新威脅
    眾所周知,在地球周圍分布著地球磁場,地球磁場就相當於地球的「保護盾」,它能擴展到宇宙中很遠的地方,形成一個磁泡環繞在地球周圍,這個磁性區域能夠幫助地球抵擋來自深空的各種輻射。地球磁場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旦磁場消失,地球生命就可能會受到影響,同時很多運用磁場為基礎的人造產品也將「罷工」。然而就在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地球磁場出現了異常現象。地球磁場出現了什麼異常?據NASA稱,地球磁場上的一個神秘「凹痕」,這個異常現象正在不斷擴大和改變,很有可能會對衛星,甚至是人類將來的太空任務造成威脅。
  • 地球在發生巨大變化!東非出現56公裡裂縫,「第五大洋」或將誕生
    初中的時候學地理我們就知道,地球上是由四個大洋和七個大陸組成的,但這只是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地球從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變化,最開始誕生的時候,地球上升至都沒有水和陸地,是一個熔巖組成的球體,後來地球的溫度漸漸冷卻,地表溫度下降,密度較大的物質向地核內部移動,密度較小的物質漂浮在地表,
  • 地球生命真的誕生於海洋嗎?科學家:也可能來自小行星!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於海洋,是偶然事件,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實際上是由小行星帶到地球上來的。相對而言,生命誕生於海洋的可信度比較高。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材料。毫無疑問,地球上水的存在為化學反應提供了天然的溶劑,而蛋白質則順利成章地誕生了。
  • 地球或大變?「第五大洋」或形成中!科學家:已出現56公裡裂縫
    我們的地球家園,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自誕生伊始,地球就一直在發生變化,很久以前的地球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球大不相同。
  • 2.年前的史前地球,一場持續年的暴雨,造就了恐龍時代
    盤古的大陸想像考古學家發現,2.5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叫做「盤古大陸」,因為盤古大陸非常巨大,雨水無法在內陸地區形成,所以大陸內部非常乾燥,正是因為乾旱,才在內陸地區大陸上形成了一種紅砂巖地層,在乾燥的環境中,所有巖層都應該位於內陸地區,但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都發現了紅砂巖地層,為什麼沿海地區有這麼厚的紅砂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