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格局或大變!科學家:七大洲將變八大洲,裂谷分裂已約56公裡

2020-12-14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是地球經過長期演變而來的,而如今這種結構其實「並非」是穩定的模式,七大洲其實還是在運動的。按照我們常規的說法,七大洲也算是由各個小板塊構造的,並且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運動。

所以很多人都在說我們地球未來可能會形成「第八大洲」,當然對於「第八大洲」的形成很多年一直都在說,而是否形成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這個可能性越來越大,還具有數據支撐。

而在全球範圍之中,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來看,最有可能形成「第八大洲」的地區還真有一個,那就是位於東非地帶,就是我們一直研究的「東非大裂谷」,按照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的理論,足以支撐東非大裂谷的形成。

為何東非大裂谷會形成「第八大洲」?

這是科學界長期觀察的一個數據,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雙子星」號宇宙飛船就發現了東非大裂谷地區出現「擴張」情況,並且每年在不同的地區可以達到2釐米的移動,同時在衣索比亞北部某地的地面還出現了下沉情況,並且迅速向兩側裂開,形成斷裂的路線。所以如今也算是正在形成,就是因為這種情況,隨著東非大裂谷的不斷分裂,所以科學家們說最終將會分開。

根據英格蘭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家蒂姆·賴特表示,東非大裂谷的分離並不會表現快速就出現了,預估在100萬年左右的時間才會形成,到時候非洲之角將從非洲大陸完全脫離,形成地球上第八大洲——東非洲。不過在2006年的時候,來自義大利,法國等多國的科學家們也再次進行了觀測,發現這個速度來得比預期可能要快很多,同時也多次進行了論證分析,也給出了新的大陸將會在100萬年間形成。

所以在公開說明之後,引發了科學界的轟動,這個事情正在發生。當然這並非是盲目的說明,而是觀察數據給出的肯定性結果,所以是權威性的數據支撐,上面也是多次強調了,並且在2020年,科學家們也公布了新的裂縫長度,其實在2005年已經就已經大約為56公裡,所以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雖然指的是新大洋,但是也說的是新大洲。

「第八大洲」的形成過程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都知道,其實「第八大洲」的形成過程就是地殼的一個活動過程,一般來說地殼活動是上下移動,但是裂谷的發展是屬於沉降分裂模式。在這個過程之中,同樣會形成我們常說的地震問題,並且也觀察到了這個情況,曾經科學檢測數據顯示,在東非大裂谷周邊地區,三周的時間就發生了160次地震,所以這足以證明它的影響或新大洲的形成。

當然這也打破了大家的一個認知,那就是以前我們都說地球板塊形成之後,一般都是屬於「相連」的模式,不會形成較大的變動,但是從如今情況來看,又是錯誤的,我們認為的地質現象是正在發生之中。所以未來大家需要重點注意下東非大裂谷地區,特別是生活在這裡的朋友,地質變化不是人為的活動,而是地球的一個「自然轉變」,當形成活動的時候,很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影響。特別是它的「連鎖效應」,相當於整個大陸都在發生較大的分離,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綜合情況來說,東非大裂谷的演變主要是來自地質上的改變,其他都還好,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如果出現分離,那麼這條大裂谷也將不復存在,到時候肯定就成為了海洋的一部分,至於後面會不會發展這種模式,也只有未來人可以看到。

東非大裂谷的分裂還能說明什麼?

其實從簡單的層面上來說,我們地球也可能出現格局轉變,當出現一個「新大陸」的時候,這說明還可能有下一個的出現,作為如今的七大洲,其實也並非是一個永久性「獨立板塊」,它們也算是拼接而來的。在遠古時期,不少的理論也顯示出了地球就是一個大型板塊,在多次的演變和轉化過後,才形成了如今世界不同地區的獨立大洲,所以這算是一個趨勢。

當然在地球整個大變之後,那新大洲的出現也就正常了,只能說了對生活在地球上不同的「生命圈層」來說,可能帶來一定的影響。這就是東非大裂谷的情況,有句話說得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也可以用到這裡來形容。前面的時候我們也說了,地球的地殼運動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大家應該也沒有什麼疑問了。

整體而言,地球就算是形成了 所謂的「東非洲」,其實影響也不是很大,只是我們要重新書寫教材,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新的大洲形成吧,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到時候地球是怎麼樣了,我們也無法想像。

相關焦點

  • 地球大陸在分裂,第八大洲正在形成?05年的裂縫已長約56公裡
    非洲分裂,或形成第八大洲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科學家使用衛星雷達監測對非洲大陸進行了監控,他們發現阿法爾窪地的每個板塊邊界正在以不同的速度分離,阿拉伯板塊正以每年約1英寸(2.54 釐米)的速度離開非洲,而兩個非洲板塊的分離速度更慢,每年大約在半英寸到0.2英寸之間。
  • 地球正在偷偷變化,第五大洋或要形成,裂縫已超過56公裡!
    地球正在偷偷變化,第五大洋或要形成,裂縫已超過56公裡!如今地球現狀是七大洲四大洋,在早期的地球它們是一整個地球板塊,因為後期地球發生板塊運動,逐漸形成現在這般模樣,可是地球並沒有停止它的運動,比如地震、火山發生,和地球的板塊運動有很大聯繫,最近科學家卻發現地球正在偷偷發生變化,七大州將要變成八大洲,四大洋將要變成五大洋,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科學家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已出現約56公裡長裂縫
    作者:文/虞子期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而它們的形成可能主要就是因為地球構造板塊的變化帶來的,而如今這些地球的板塊似乎也並沒有停止,各大板塊之間也在擠壓,脫離等等,所以地震經常發生就與這些板塊運動存在或多或少的關係,而如果板塊之間的運動發生劇烈變動的話,那麼地球將會形成更大規模的板塊構造變化
  • 地球或大變?「第五大洋」或形成中!科學家:已出現56公裡裂縫
    大約在中生代時期,這些陸地開始出現分裂並出現了漂移,經過億萬年的移動,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七大洲。隨著這些陸地的分開,也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四大洋。當然,即使到了現代,地球的變化並沒有停止,有一些陸地還在分離,在未來可能會出現新的大洋。
  • 科學家發出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將形成,已出現約56公裡長裂縫
    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它們在中生代解體後各陸塊不斷漂移,部分沉入海面以下的成為海洋,劃分為四大洋,而露出海面的部分,形成陸地,則被劃分為七大洲。2018年4月,在肯亞西南部的納羅克鎮,連續強降雨過後,地面上突然出現了一條深15米,寬20米的裂縫,延伸了幾公裡,並且還在不斷擴大。而這已經不是非洲大陸第一次出現裂縫了。地質學家經過考察研究後認為,阿拉伯板塊每年正在以2.54 釐米的速度遠離非洲,另外兩個非洲板塊則以每年1.27釐米的速度相互遠離,並伴有地震活動。
  • 科學家發出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引言地球已經有四十六億年的歷史,地球上地殼的變動或者碰撞都會產生地理變化,桑田可以變滄海,高山可能變平原。李白在《蜀道難》中寫到過:「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這其實就是地殼變動後產生的情況。
  • 地球七大洲即將變成八大洲?非洲的裂痕,見證新大陸的誕生!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我們生活在地球的表面的陸地上,整個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是海洋,只有29%是適宜我們生存的陸地,我們生存的陸地又被分為七個大洲。億萬年前,七大洲本是一個整體,在經歷了億萬年的地質運動中,陸地從產生一條裂縫開始不斷地分離,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 地球在發生巨大變化!東非出現56公裡裂縫,「第五大洋」或將誕生
    初中的時候學地理我們就知道,地球上是由四個大洋和七個大陸組成的,但這只是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地球從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變化,最開始誕生的時候,地球上升至都沒有水和陸地,是一個熔巖組成的球體,後來地球的溫度漸漸冷卻,地表溫度下降,密度較大的物質向地核內部移動,密度較小的物質漂浮在地表,
  • 地球正在分裂?非洲內陸,一塊新海洋正在誕生
    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它是截止目前為止對於地球全體地貌形成最有說服力的一門學說。在「大陸漂移說」中認為,在地球最原始的時候,「三分陸地」都是連接在一起,之後由於板塊擠壓、碰撞、分離等各種運動導致了當下七大洲四大洋的情況。
  • 地球大陸在分裂?這個地方裂縫已超過56千米,人類有望見證歷史
    東非大裂谷我們都很熟悉了,它是3500萬年前非洲板塊地殼運動形成的,它貫穿東非,是地球上最長的斷裂帶,整個裂谷斷斷續續的沒有連在一起,衝地球的上方看上去,它呈現出一個不太規則的三角形,最南端在莫三比克海底下,最北端在北非紅海底下。
  • 56公裡的裂縫已出現,「第五大洋」或將形成!
    人類雖然安穩的生存在地球上,但地球的環境並非一成不變,地球也處於持續的運動之中。如今地球表面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局面,這都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雖然我們感受不到,但板塊運動從沒有停止。比如地震頻發的國家,它們就位於板塊活躍的交界帶上,地質運動也會對人類生存帶來影響。
  • 科學家拉響警告!地球「第五大洋」可能在形成,裂縫已有56公裡
    ——李白《渡荊門送別》在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是由大陸和水,共同組成的,大部分是水,少部分是大陸。眾所周知,地球有"七大洲四大洋",這些地方通通都匯聚成水。至於形成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地震,導致地殼發生變化,從而一點一點形成的。
  • 05年的裂縫已長56公裡,有生之年能看到嗎
    相信每一個學習過地理的人都知道板塊漂移論,事實上我們的地球雖然表面積當中有7成都被水所佔據,然而實際上地球表面的本質,依舊是各個大陸板塊。正是因為隨著這些板塊的不斷漂移,我們才能夠看到如今的七大洲八大洋,不然地球也就是一個實心土球。
  • 地球「隱秘的角落」:第八大洲揭開神秘的面紗,西蘭大陸地圖公布
    我們從小接觸的地理常識,無論是百科全書還是教材課本,所了解的地球都是由七大洲四大洋構成的。如今,這個認知要更新了,因為科學家發現,在地球上,還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已經被認定是第八大陸地板塊。這個地方就是「西蘭大陸」(Zealandia)。
  • 你真的了解地球嗎?和地球有關的十個有趣事實 | 線上科學日
    地球南北方向的直徑約為12714公裡(7900英裡),赤道平面上的直徑約為12756公裡(7926英裡),兩者相差約42.78公裡(26.58英裡),這樣的長度差約為地球直徑的1/300,然而這樣小的差距不能在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圖片上體現出來,因此,當人們看到地球的照片時,會誤以為地球是圓的。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最近的研究表明,冰川融化正在導致地球的「腰圍」擴大。
  • 地球第五大洋正在形成!裂縫已經達56公裡,未來非洲將被一分為二
    稍微有些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地球上有四大海洋,而且這些海洋並不是一開始就形成的,而是通過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導致地球上的海洋被分成了四個。那麼既然不是天然形成的,有沒有可能形成第五個海洋呢?其實是完全有可能的。
  • 「陳盆濱七大洲極限耐力跑大滿貫」已拉開序幕
    在這一盛事中,中國著名極限耐力跑運動員、浙江蘇泊爾集團員工陳盆濱將參加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地獄馬拉松、美國西部100英裡耐力賽等七項著名極限耐力跑賽事,接受地球上最為嚴酷的撒哈拉大沙漠、落基山山地、亞馬遜熱帶雨林和南極白色極地等地形的挑戰,陳盆濱七大洲極限耐力跑大滿貫活動不僅僅體現了人類敢於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拼搏精神,而且希望以此行動來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風採——奔跑一小步,中國一大步。
  • 它是「地球的傷疤」,比長江還要長,未來可能塑造第五大洋
    這個世界千奇百怪,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塑造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不同的地形地貌,這也是人類生活的世界現狀。然而地質變化需要漫長的時間,不是人類可以真正體會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地球正在進行的一次大的板塊變革,未來可能將徹底改變地球的地理格局。
  • 地球磁場出現異常「分裂」!科學家:或將對人類造成新威脅
    地球磁場影響著無線電波的傳播。如果地球磁場受到太陽黑子活動而發生強烈擾動時,遠距離通訊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中斷。假如沒有地磁場,從太陽發出的太陽風就不會受到地磁場的作用發生偏轉而直射地球。在這種高能粒子的轟擊下,地球的大氣成分可能不是現在的樣子,生命將無法存在。所以地磁場這頂「保護傘」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