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一種獨特的鄉村文化,你趕過集麼?

2021-01-11 五樓看鳥

小夥伴們,你們趕過集麼?農村會每隔4-5天在集鎮中心進行農產品、農用物資、衣物等進行集中交易,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習慣。農村人可以不知道日期,但哪天趕集會記得很清楚。人們談事情的時候除了說昨天、明天之外,很多人還會把前兩天說成是頭場,把明後天說成是下場,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趕集(場)是舊社會交通不方便,信息不發達的一種產物,按理說,到了現在這樣交通便利的年代應該就不趕場了的,但人們照趕不誤。我們的縣城曾經還嘗試過趕百日場,就是取消固定5天一場的規律,每天都可以到集市上買到東西,但由於人們已經形成慣例了,結果沒推行幾天就妥協了,縣城周邊又照例趕起了場。其實,你還別笑話我們的老鄉們頑固不化。農村人們這麼熱衷趕場,的確是有原因的。

首先,儘管現在交通方便了,但是也不是家家都有小車、有摩託,很多留守農村的大部分都是老幼及婦女居多,農村有沒有公共運輸,只有在趕集那天才會有私家車集中參與公共營運;另外,即使交通方便了,由於與集鎮距離遠近不一,遠的老鄉也沒時間天天網街上跑,人流量不夠,賣東西的小販也不可能整體在一個地方蹲,因此人們還是喜歡趕場。

其次,趕場時容易買到便宜的東西。農村消費水平不是很高,雖然冷場天(不趕集的日子)也能在超市、專賣店等地方買到需要的東西,但這地方的東西由於增加了門面成本,一般價格較貴,趕集的時候小販聚集,只要你有一雙慧眼,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不法商販抓住了人們貪圖小便宜的弱點,在集市上兜售「雞肋」商品,這就得看個人的定力了。

最後,趕集還是農村人交流感情的一種渠道。鄉裡鄉親由於相隔較遠,平時沒時間走動,藉助趕集在街上交流一下感情,互問一下近況,交換一下信息,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三五相邀,找個路邊小店,喝兩杯小酒,還是非常愜意。

最熱鬧的趕集,要數趕年場了。顧名思義就是快除夕的最後一場。人們一方面要為過年採購大量的必備物資,為過年做好充分準備;另一方面,大多出門打工的人們都回家過年了,都想借最後這一場交流交流感情,炫耀炫耀一年打工的收穫,因此每逢趕年場的時候街上都會人山人海,水洩不通,如果不是有人維持秩序,估計500米的街道一天都很難走個來回,那場面太過壯觀了。

可惜這時節,打工的人們已經走遠,趕集也只剩冷清的街道了,不過小販的吆喝還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山村「趕集」助力村民增收
    冰糖醋橄欖、九月豆枇杷膏、地瓜、枇杷蜂蜜11月22日在城廂區常太鎮東青村一農家院子裡一場別有風味的「趕集」活動進行著近年來,村裡積極推進 美麗鄉村建設,各項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本月中旬,城廂區文聯主席、東青村駐村第一書記林宗哲和旅遊愛好者微信群「途友匯」負責人共同策劃,組織80多名網友組團前來穿越古道、參觀「鄉村記憶館」,並現場體驗養蜂人家割蜜、搖蜜等活動。
  • 有一種逛街,叫「趕集」
    年近了,就要趕集備年貨了。趕集是一種民間風俗,這種聚集交易由來已久,大概史前就開始了。如果說說,趕集也是農耕時代的縮影。而過年前的集市則是一方鄉鎮的生活影像的濃縮。中世紀時期的歐洲,集市往往是以宗教節日為標準,哪裡有教堂哪裡才有資格開辦集市。
  • 農村春節趕集好熱鬧,趕的是一種寄託,一種逢集必趕的情懷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百度作家「遠山望芙蓉」,歡迎大家和小編一起來到遠山望芙蓉講壇,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農村春節趕集好熱鬧,趕的是一種寄託,一種逢集必趕的情懷」,歡迎大家的閱讀,同時也希望大家喜歡。趕集,一種民間風俗。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農村也開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商鋪林立,門庭若市,大街上車水馬龍,人來客往。但是「趕集」這一民間風俗,在我們農村地區仍然盛行著。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出門打拼的人們都回家過年,帶著孩子及父母上街買一點喜歡的東西,逛逛久違的小街,特別熱鬧,走在街上都是擠來擠去的。在以前,每個地方隔個三五裡路就會有個集市。
  • 重慶開州小分水:一個鄉村小集鎮,逢258趕集
    小分水是在小不過的鄉村小集鎮,街道不多,卻也是周邊鄉村的物資集散地中心,每逢2、5、8,是這裡的趕集日。可能是由於規模太小了,來這裡趕場需要趁早,到了10點後,趕場的人們以及商販們就逐漸散去。小分水的名字來源於這裡的地形,即分水嶺。集鎮西南部的水,會流到映陽河,再到臨江鎮匯入南河。而集鎮西北的水,會流入桃溪河,在正安街道(原鎮安鎮)匯入南河。
  • 鄉村市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新賣場
    及期,買者賣者從四方前來,集於一定的地點買賣,俗稱「趕集」。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記載:「 嶺南之市謂之圩…… 山東人謂之集。每集則百貨俱陳,四遠競湊,大至騾、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鬥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謂之『趕集』」。集市者,自古有之,南北皆同,沿襲千年以來,不僅是一種貿易活動,早已成為一種民間風俗。
  • 趕集農友 周六趕集農友 與你相會鳳凰商街!
    周六趕集,記得去集室瞧一瞧,有大驚喜!
  • 山村「趕集」 助力增收
    莆田網訊 冰糖醋橄欖、九月豆、枇杷膏、地瓜、枇杷蜂蜜……近日,在城廂區常太鎮東青村一農家院子裡,一場別有風味的「趕集」活動進行著,多名遊客饒有興趣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土特產,現場充滿著歡聲笑語。近年來,村裡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各項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山村景色優美、民風淳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休閒。本月下旬,城廂區文聯主席、東青村駐村第一書記林宗哲和旅遊愛好者微信群「途友匯」負責人共同策劃,組織80多名網友組團前來穿越古道、參觀「鄉村記憶館」,並進行現場體驗養蜂人家割蜜、搖蜜等活動。
  • 福州周邊這幾個絕美鄉村,個個都是神級的隱居地!
    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是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鄉村之旅了。 羅源福湖村 福湖村是羅源縣的畲族名村,畲族人口佔95%,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村裡至今沿襲「畲族迎祖」「烏飯節」「唱歌會客」「迎親」等獨特的畲鄉文化習俗。
  • 這些原滋原味的鄉村圖片,哪一張最讓您怦然心動?
    在鄉下,哪怕是同一個村莊,在到地裡幹活的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會停下來打聲招呼,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鄉親鄉情……這種大架自行車,在城裡已經絕跡,但在鄉村,一些年邁的人,依然用它代步,趕集上店都騎著它。你看,這種在路邊隨意的停靠,外加車筐裡的幾根大蔥,看了是不是有種念家的衝動?
  • 《瘋狂的外星人》我們有一種獨特的佛性,或許這是終極的解構
    這個腦洞有點大,笑完之後會有一種無知的感覺。在除夕夜的電影裡,在除夕夜笑也不錯。《瘋狂的外星人》的名字改編自劉慈欣的《鄉村教師》。靈感來自於此。這位「鄉村教師」為拍攝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拍攝。最後,腦洞大開,完成了「瘋狂外星人」。可以說,「瘋狂外星人」是「鄉村教師」的副產品。
  • 雲南大理各縣城趕集時間表,賓川縣趕集時間表,永平縣趕集時間表,洱源縣趕集時間表,劍川縣趕集時間表,巍山縣趕集時間表
    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趕虛(趕圩,虛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趕場」,北方叫「趕集」,雲南叫「趕街」,嶺南一帶叫「趕務」。各地叫法不同。今天給大家分享雲南省大理市鄉鎮趕集時間表,裡面有全國各地的鄉鎮趕集時間及廟會相關的信息,電子檔的資料是不斷更新的!
  • 「討僚皈」魅力非遺鄉村音樂會隆回舉行 感受歌聲裡的「湘」風
    華聲在線8月27日訊(記者 劉玉鋒 通訊員 何超 攝影 陳敏捷)古樸嘹亮的嗚哇山歌,悠揚婉轉的洞庭漁歌,歡快動聽的侗族蘆笙,激越高亢的沅水號子……8月27日上午,隆重紀念花瑤傳統節日「討僚皈」暨「錦繡瀟湘·雲上花瑤」魅力非遺鄉村音樂會在邵陽隆回崇木凼村舉行,一場非遺音樂盛宴唱響整個瑤鄉
  • 裡山每周一、周五要趕集了!
    裡山趕集日:每周一、周五 通海趕集日,收藏好了!文廟、大佛寺、永濟橋、古樹、馬家大院、曲陀關馬刨井 高大:每逢1、4、7日(距縣城15公裡) 【特產】:柑橘、白水鴨、菜山藥、甘蔗、蓮藕 【玩點】:彝族風情、傣族風情、潑水節、火把節、農家樂、土林、沙田荷花、沿途有裡山彝族特色鄉村
  • 【2020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文化浸潤,讓鄉村旅遊充滿「藝術範」
    其中,鄉村旅遊成為大眾出行的熱門選擇。不少人意識到,其實根本用不著買高價飛機票到全世界著名景區玩,不但奔波勞苦,還費力費錢,身邊的鄉村就有獨特風景。無論是採摘、觀光、農事體驗等鄉村文化旅遊產品,還是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都可以盡情放飛自我,療愈心情。 平涼鄉村旅遊的火熱回暖並非一日之功。
  • 慢品人間煙火氣 延慶大集歲月長,附趕集時間表+地點!
    「時光一去不復回,往事只能回味~」親愛的延慶小夥伴們還記得兒時與父母拎著大包小包趕集「囤貨」的樣子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大集」這個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市場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較陌生了但是在延慶,大集一直都在今天,咱們一起去逛逛~↓↓↓
  • 旅遊如何激活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振興我們國內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現代鄉村文化振興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兩個誤區。認為只要多搞文化活動就是文化振興了許多地方村鎮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中,建設鄉村大禮堂,搞文化下鄉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外來的文化活動內容往往不接地氣,「水土不服」,村民的共鳴感弱、接受度低。
  • 貴州省貴陽市趕集趕場時間表
    南明區趕集趕場時間表百日集/天天街:瑞花小吃市場,蟠桃翁木材市場,新路口兩戶農貿市場,新路口農貿市場,陽明路花鳥市場,一中自行車場,文華路農貿市場,大南農貿市場,市場路百貨市場,朝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太慈橋農貿市場
  • 鄉村善治中的文化力量
    看戲在讓農民身心得到放鬆的同時,也在形塑著鄉村社會關係。除了傳統文化活動,當代新興的群眾文化活動也在鄉村善治中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如廣場舞、鄉村春晚等。廣場舞以其魔性的方式「佔領」了中國絕大多數村莊。表面上看,廣場舞是基層群眾在公共空間中展示自己的文娛活動,他們以此為媒,建立起一種新的具有公共屬性的社會關係。進一步討論會發現,其中包含著與社會的深層互動。
  • 山東省青島市+棗莊市+騰州市+濰坊市+濱州市+萊蕪市+平度市趕集時間表
    (密水街道拒城河村),城律集(膠河生態發展區城律村),李家太洛集(膠河生態發展區李家太洛村),2/7:大村集(柏城鎮大村),後朱家集(柏城鎮後朱家村),姚哥莊集(經濟開發區姚哥莊村),公婆廟集(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公婆廟村 ),窩鋪集(東北鄉文化發展區窩鋪村),夏莊集(夏莊鎮夏莊村 ),崔家集(姜莊鎮崔家村),尤家集(姜莊鎮尤家集村),岔河集(鹹家工業區岔河村 ),大孫家集(大牟家鎮大孫家村
  • 不買東西也要去趕集!農村人的趕集情結為啥那麼深?
    不買東西也要去趕集!農村人的趕集情結為啥那麼深?我就是從小在農村趕集中長起來的,體悟頗深。農村人愛趕集在過去特別流行,有時候他們趕了一天集什麼收穫也沒有,但是他們內心也是高興的,探究農村人愛趕大集(或許什麼買賣也沒有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農村在過去信息閉塞,一些地方不通電視和廣播,所以在農村能獲取外界的信息實在太少。而集市成了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比如了解農作物種子、化肥、農具及土特產收購買賣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