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這不是你家」,兒子義正言辭說出這句話,58歲母親如夢初醒

2020-12-16 迎迎炫育兒

文字/迎迎

編輯/迎迎

父母辛苦一輩子,把孩子拉扯大,讓孩子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原本是該安度晚年的時候了,可是有些家庭卻面臨著分崩離析的結局。

有這麼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劉阿姨和兒子相依為命,劉阿姨離婚之後把心思全都用在了兒子身上,好不容易等到兒子工作了,劉阿姨親自給兒子在相親市場挑選合適的結婚對象。

為了結婚的事,母子倆也吵過幾次,她不喜歡兒子的女朋友,一直想讓兒子和自己看中的女孩交往,母子倆僵持了一段時間後兒子投降了。

婚後2年,子和妻子生了娃,母親劉阿姨忙前忙後帶娃,跟兒媳婦之間也總是爭吵,兒子全程態度冷漠,完全不參與也不關心。後來劉阿姨又天天催兒子和兒媳生二寶。

經過幾個月的念叨催促後,兒子和兒媳婦終於妥協,他們生了二寶,劉阿姨立刻又投入到養娃的日常中,直到累出病進了醫院。

劉阿姨58歲的高齡一個人在醫院裡養病,兒子和兒媳從未來探望她,劉阿姨主動打電話、發各種消息給兒子。第二天兒子衝進病房,義正言辭地對母親說出了這句話:"

媽,請你以後記清楚,我家不是你家,不需要你來指揮!"

面對兒子這樣的話語,母親劉阿姨感覺天都要塌了,她一輩子為了兒子操心,沒想到兒子卻這麼說。

劉阿姨思索了一夜,終於如夢初醒,她回看自己的一生,從未尊重過孩子的想法,孩子不孝順她全是她自找的。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如果不夠理智客觀,行動上就會頻頻越界,包辦孩子的一切生活,抹殺孩子的想法,只會讓孩子變成"白眼狼",而這樣不孝順父母的孩子,內心也積壓著長年累月的痛苦。

父母想要讓孩子孝順懂事,應該這麼做。

1. 不要溺愛孩子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一種全方位荼毒孩子思想的行為,通過包辦孩子的生活來對孩子進行掌控。這種溺愛容易慣壞孩子,同時也讓孩子完全失去自由。

被這樣溺愛培養出來的孩子,對父母又愛又恨,長期被嬌慣導致孩子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離不開父母的伺候,同時孩子也厭惡父母對自己的掌控,卻沒有勇氣逼自己獨立生活。

2. 進行感恩教育

父母對孩子必須要進行感恩教育,因為孩子天生就依附於父母生活,享受著被父母給予物質條件的生存方式,父母和子女之間都默認這種給予是天經地義的。

因此父母不主動給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那麼孩子多半不會具有感恩意識,平時接受他人的幫助時也不懂得禮貌道謝,更不會珍惜父母對自己的好,容易成為被人厭惡的人。

3. 父母以身作則

想要激發孩子孝順的心態,父母最好平時以身作則,對家裡的長輩尊敬愛戴,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成年人形象,孩子很自然地就能夠學會尊重父母長輩。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與親戚和老人關係不好,經常背後議論對方,對老人出言不遜,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對自己的父母也不會尊敬孝順。

4.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孝順,就要給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不能大手大腳地花錢。

父母很願意滿足孩子的種種需求,但是不該採取不平等的消費方式,否則孩子不會懂得心疼父母,將來更不願意把自己賺的錢花在父母身上。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懂事孝順,從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但是物質生活不會錘鍊孩子的內心,如果不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只會變成一個吝嗇自私的"白眼狼"。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這不是你的家」,兒子一番話,讓母親如夢初醒
    這就叫沒有邊界感。一個沒有邊界感的父母,肯定不能教出有邊界感的孩子。雪姨深受其苦。01最近,聽雪姨嘮叨,才知道,她因為兒子的一封信被氣病了。雪姨,今年58歲,是一名人民老教師。雪姨還沒有完全退休,老伴在體制內,已經閒賦在家,所以白天,都是老伴帶孩子,中午雪姨會從學校趕回來,提把手,下午到點再回到學校,其實,對於58歲的老人而言,這樣兩頭跑,確實很累,雪姨也就在那段時間,蒼老了很多。星期天,雪姨想著,讓兒子兒媳帶兩天孩子,自己和老伴也能放鬆放鬆。結果,十次有九次,孩子不是感冒,就是著涼。
  • 「媽,這是我的家,不是你的家」,兒子的一句話
    我立刻聽到你的暗示,我覺得有點不對勁,我很快問道:什麼事發生在媽媽身上了嗎?你剛才說:曉夢不知道如何成為好妻子。為此,我特意和你和曉夢聊了很久,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寫了封信告訴你:「媽,這是我的家,不是你的家。」
  • 爸爸狂誇別人家孩子,13歲男孩離家出走!這4句話,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這讓十三歲的兒子不堪忍受,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男孩給父親留下一張字條,上面有這樣一段話: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後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你不該有我這樣的兒子,再見了,爸爸!父親的初衷不難理解,他誇獎「別人家的小孩」,為兒子樹立正面的學習榜樣。緊接著,再以「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之類的言語,做總結闡述。十三歲的男孩,聽到這些話,會作何感想?果真,他會如父親所願,引「別人家的小孩」為榜樣,奮起直追嗎?
  • 「媽,這不是你的家」,沒有邊界感的愛,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親朋好友都非常納悶,劉阿姨這是怎麼了?在大家眼裡,劉阿姨真是什麼都好。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老公是一名公務員,家中只有一名獨子,現在已經結婚成家,還生了一個大胖孫子。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劉阿姨又是為什麼發愁呢?原來是因為劉阿姨的兒媳懷孕了,準備生老二。這本來也是增丁進口的好事,為啥劉阿姨會煩惱呢?
  • 36歲兒打了63歲媽 媽離家8個月
    面對相機鏡頭,36歲的何欣第一次對母親說出「對不起」。8個月前,他動手打了母親,此後離家的母親就再也沒出現過。  找工作不順撒氣打傷母親  36歲的何欣家住瀋陽市大東區民強二街,沒成家,也沒有穩定的工作,一直與父母同住。
  • 這就是孝道!64歲兒子每天背92歲母親散步
    聽罷,吳國元的一顆心頓時沉了下來,「四妹,你別急,我這就收拾了回來。」回到廣元的吳國元,看到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的母親,鼻頭一酸,轉身偷偷抹了把眼淚。「媽,孩子們聽說您病了,都支持我回來。我也和兄妹們說好了,由我回來照顧你。」4月10日,譚永珍老人出院。從那以後,吳國元就住在了四妹吳國秀家中。吳國秀白天要上班,老母親平日裡的起居都由吳國元照顧。
  • 很多人說「婆婆永遠不是媽」,對於這句話,你們是如何理解的?
    網友回答:婆婆永遠不是媽,這話非常正確,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道理!如果拿婆婆當親媽那勢必導致矛盾,最後兩敗俱傷!婆婆就是婆婆,沒什麼可當媽的!和婆婆敬而遠之、保持距離是最明智的選擇!且不說沒有血緣關係,平常的日常生活婆婆也不會當你是親閨女,她永遠會把自己生養的放在外姓人的前面,你的喜怒哀樂會牽動親媽的心,婆婆不會!
  • 31歲寶媽背著10歲患病兒子爬華山:孩子不能走,我會成為他的腿
    如果有一個人愛你如生命,首當其衝便是媽媽。對於這句話,我曾看到一個孩子這樣回覆:「下輩子,希望我能當媽媽,你當我的女兒,讓我用生命回愛你一次。」寶媽背著患病兒子看世界:他不能走,我就當他的腿!今天陝西一個寶媽背著孩子爬山的視頻迅速在網絡走紅。
  • 58歲母親「黃昏戀」被反對,隨後拿出一本相冊,兒子看後羞愧不已
    正如一句歌詞唱的那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然而,並不是每段愛情都有始有終。有些人的婚姻在半路戛然而止,兩個相愛的人變成陌生人,重歸人海。還有的人,中年喪夫/妻,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帶大。等終於有了自己的生活,想找人陪伴時,卻發現自己已經青春不再。
  • 「兒子,我幫你教育媳婦,你卻趕我回老家」「媽,再鬧家就散了」
    「兒子,我幫你教育媳婦,你卻趕我回老家」「媽,再鬧家就散了」大學畢業後,陳晨沒留在大城市發展,反而回到了老家,成了一名小學教師。很多人都覺得陳晨沒志氣,只圖安穩,一點兒也不上進。但陳晨卻並不覺得,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是他一直的理想。
  • 在女兒婚禮上,身為母親要講出這三句話,讓婆家人看看什麼叫格局
    父母在兒女婚禮上的致辭,說出的話往往是最真誠、最讓人感動的。特別是父母看到女兒要嫁入他人家為妻時,都會有很多話想多。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在女兒婚禮上,身為母親要講出這三句話,讓婆家人看看什麼叫格局!
  • 30多歲的寶媽吐槽:小兒子5歲,大兒子38歲!巨嬰的老婆自討苦吃
    文|福林媽咪一位30多歲的寶媽在一檔節目中說道:「我的小兒子5歲,大兒子38歲」這位寶媽吐槽自己這個「巨嬰」老公的種種表現,讓隔著屏幕替她發火,不光影響寶媽自己的生活,還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孩子面前,他也是個「巨嬰爸爸」。
  • 為給兒子結婚騰新房,母親住進豬欄裡,婚後兒媳竟不讓婆婆進屋
    劉桂芳顫顫巍巍地站在門外,縮著身子,使勁裹緊禦寒的破舊棉衣,她抬頭看了看四望如一的聖潔大地,哈著粗氣對打算修葺豬欄的兒子王秉承說:「兒子,你今年都35了,婚事真的不能再拖了,我看就定在這幾天吧,至於新房,我騰出我那間,你們搬進去吧,你父親去世的早,媽又沒本事,家裡就兩間破土磚屋,你住的那間又小又潮,都快被積雪壓塌了,至於我,我就暫時住到這水泥結構的豬欄裡好了…
  • 母親告訴自己兒子的話:這三種女人,你再愛都不能娶回家當老婆!
    好的婚姻向來都不是有了愛情就可以,而是需要信任和忠誠,更需要包容和理解。好的婚姻要天時地利人和,要在相處的過程中磨掉各自的稜角,然後慢慢的成為相處融洽的一家人。婚姻裡,女人怕嫁錯郎,但其實男人也會怕自己娶錯老婆,畢竟娶錯了老婆可謂是毀了三代。這也導致會有不少的婆婆都幹涉自己兒子的婚事,因為她們也想讓兒子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娶錯了老婆。
  • 母親狠批32歲兒子:「男人四十一枝花」指的,從來不是你這種男人
    眾所周知,「男人四十一枝花」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影視劇當中的,而且這句話是用來自我調侃的,這本身是一種喜劇效應,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居然被很多人當真了。在現實生活當中,大家經常見到諸如此類的案例,比如有一些男人到了三十多歲還沒有結婚,他身邊的人都很著急,可是他卻一點都不緊張。
  • 當老闆對你說出這3句話時,不是器重你,而是變相貶低你!
    當老闆對你說出這3句話時,不是器重你,而是變相貶低你! 想必當大家聽到了領導對自己的話,都會反覆斟酌一番吧。如果老闆對你說的都是一些關於勸誡或者誇獎的正面話語,心中自然是會謹記以及感謝老闆對自己的良苦用心。
  • 天道:丁元英的這句話,讓所有人如夢初醒,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
    更讓人受歡迎的是丁元英每一集都有一出經典的臺詞,經典的對話,令人聽了讚嘆不已,如夢初醒,如果你能有所收穫,對你以後有很大的幫助。曾經有位陳總朋友,經營著傳統生意,面臨著破產危機,有一次碰到了,跟我提起這件事,我讓他看一部電視劇【天道】看完之後,他感觸很深並且領悟了奇妙思維,最後挽救了瀕臨破產的生意。
  • 兒子陪82歲母親花樣打球,網友:打到了我的淚點
    >這位82歲的母親,在兒子的帶動下堅持打了20年的網球,雖然手腳不是很靈活,但和平球可以打上百個。「你記不住我是誰了那就讓我們做朋友吧」日前,在陝西西安,68歲的西安外國語大學杜教授,在公園為97歲的媽媽跳舞。他說自己學習跳舞2年,經常在家裡給媽媽跳舞,這樣能讓她高興。
  • 「兒子我真沒錢了」,「那你去死吧」。傷心的母親含淚跳樓結束了...
    「兒子我真沒錢了」,「那你去死吧」。母親含淚跳樓結束痛苦一生 現在的兒子已經30多歲了,正常人6萬元彩禮應該拿的出,而且買房家裡面都是東拼西湊的錢,家裡早就沒錢了,母親百般解釋,希望孩子能夠體諒他們。
  • 「兒子,你要跟她在一起,就沒我這個媽」母親的話毀了兒子的幸福
    吳宇航剛開始只是有點興趣,加上心疼於嫣,到後來他真的是愛很愛於嫣,對這段感情特別認真,為這段感情他也付出很多,開始計劃著帶於嫣回家見父母。於嫣回絕了他說:「我和你在一起,只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沒必要跟你回家。加上我也不討長輩喜歡。」但是吳宇航跟於嫣在一起時,常常有患得患失的感覺,他想抓緊於嫣,就跟她說:「沒關係,我爸媽很好說話的,就是去吃頓飯,有我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