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2020-12-14 騰訊網

不久前,浙江大學「網紅教授」鄭強所演講的視頻刷爆了整個網絡。除了令人激動的愛國演說之外,一個意外的話題引起很多人的爭議。

鄭強說在中國把英語列為主科,是一種強烈的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並且他認為英語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攔路石,擋住許多理科成績優秀的學子進入名校學習深造。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贊同,各種刷屏,訴說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苦楚。

更有網友提倡: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他們還表示,不少女生就是靠用處不大的英語支撐自己的成績,如果成真,女生的高考將結局悽慘!

先不談這種說法的嚴謹性,我們先來看一下英語在整個教育系統中,每個時期的重要性變化吧。

1977年中國正式恢復了高考,雖然還延續著文理分科的教育理念,但是當時的外語並不計入總分(作為錄取參考)當中。

隨著時代一點一點的進步,改革開放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高速發展的一面。也正是從這一時刻開始,外語在學生們的生活當中變得越來越重,從最初的副科慢慢變成了主科(1980年,外語成績按30%計入總分,1982年,外語成績按70%計入總分,1983年,外語成績按100%計入總分)。

可是現在時代變了,人們也呼籲著教學的改革。如今中國的漢語已經成為了國際通用的官方語言之一,所以很多人覺得不應該再讓英語佔據學生們過多的寶貴學習時間。畢竟一個民族連自己的語言還沒有吃透,就去強制學習別的國家的語言,這絕對是人類史上的一種悲哀。

那麼,應不應該把英語踢出必修課,女生們是否將結局悽慘?我們來看一下教師是怎麼說的。

一、英語的確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不公平性,但不絕對

為什麼如此說呢?地區和地區之間存在著經濟上的差異,這直接影響到了當地的教學水平。根據調查,北上廣這些發達城市,學生的外語水平普遍都非常之高,然而那些偏遠山區的貧困學生,他們的外語水平卻仍停留在相當原始的階段。

這樣的情況之下,把英語列為高考必考的主科,是否對一些偏遠山區的學生不公平呢?能夠走出大山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慢慢地改變一代又一代的人,可是現有的教學體系,先把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

此外,相比男生來說,女生在語言學習上確實較有天賦,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就目前來看,各個國家的外交官,仍然是男生居多!而且,難道把物理化學列為主科,所有男生就都能夠高枕無憂了嗎?每年高考,在物理化學上「折戟沉沙」的男生可不在少數。

根據校友會的數據,2007-2016的十年間(不分文理),全國男狀元人數為390人,佔比46.59%,女狀元人數為447人,佔比53.41%!女狀元比男狀元還多近7個百分點,所以女生的物理化學成績其實也並不差,結局悽慘絕對是無稽之談。

二、忘記了英語只是溝通的手段,過分強調發音

現在的英語學科在應試教育之下,已經偏離了它最初的存在意義,語言是人們用來溝通的手段,可是現在有很多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忘了它所存在的意義,人人都強調要得卷面高分,忽略了口語方面的提高。

甚至有的人過分地去強調發音準確,卻忘記了英語也存在地域口音之分的。如果你是對方非常重視的人,哪怕你說的話再不標準,人家也不會去嘲笑你。畢竟你說再好,有人家外國人說英語說得好嗎?

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用浙江口音的中國話給美國專家授課,他們一個個像小學生一樣虛心聽講,不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道理嗎?

三、物理和化學是否比英語重要?

為什麼要提及這一概念呢?所有大國的發展都離不開理工科人才,特別是現在的某些高科技領域,需要非常尖端的理科知識。而如果一個國家出現幾個物理方面的傑出科學家的話,完全可以改變這個國家、整個時代的發展。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世界上最先進的科研成果、論文,絕大多數都是用英語書寫的,如果翻譯成中文,難免會失去了本來的味道,甚至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進而阻滯我國科技的騰飛,這也是目前教育界的主流看法。

所以說是否應該將英語踢出主科乃至必修課,胡侃教育認為應該分兩步走。就當前來看,現行的教育考試體質還是十分必要的,但應加強對山區農村等落後地區孩子的關注,對他們的口語要求是否可以降低一些?

而等到中國的經濟科技進一步發展,當世界上的科學家都以中文來書寫論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一些改革了,除了那些被篩選出來專攻英語的人才,不要再用英語難住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了!

相關焦點

  • 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看老師怎麼說
    所以最近幾年有很多人都喊話趕緊取消英語這一科的,雖然這個想法有很多支持,但其實它是很不切合實際的。畢竟存在這麼多年,它存在絕對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這個時候就有人好奇,雖然英語這一科取消不可能的,那麼把它從主科去除,變成副科可不可以呢?今天小編就帶著這個問題,去問一下有著資深多年經驗的老師吧!
  • 如果把英語變成副科,物理歷史變為主科,結果如何?聽老師怎麼說
    將英語作為高考主科,有其特定背景! 恢復高考之時,正值改革開放前後,對外語的要求,也經歷了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年,還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這一做法。
  • 把英語作為副科,物理化學作為主科,對國家的積極意義有哪些?不妨看...
    英語在中小學裡作為主課,在高考中和中考中和語文、數學並重,所佔分數一樣,在中小學的課程安排中,與語文和數學安排的課時是完全一樣的,尤其是高考,一年的英語可以考兩次,選最高分數的一次作為高考的成績,在這個意義上說,其地位至高無上,無科目能比!
  • 如果數學,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能升為主科?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考正在進行改革,實行新高考的地方將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怎麼改,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的地位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改變的就是其他六科如何組合的問題。英語,數學將為副科?自從新高考改革以來,一直有一種聲音,建議將英語將為副科。因為英語對很多人來說根本就用不到,而且全民學英語有點兒浪費資源。其實數學對於很多高中生來說也是一個難啃的骨頭。特別是對對於學文科的學生來說,考上大學之後,數學壓根就用不到。
  •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當前高中科目設置情況當前,普通高中課程文化課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大課程。其中語數英是主科,高考分值佔比大,學生學習時間長。比如數學,一周一般6節課或者7節課,高考數學150分。其餘6科被稱為副科。
  •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將英語變為副科,甚至想取消考英語」?
    於是就有人說「大多數人學了英語,最後卻發現並沒什麼卵用」,因此他們就建議說,把英語作為副科,甚至取消中考、高考考英語,你覺得有可能嗎?將英語變為副科,甚至取消學英語?要不,我們還是先看看當今現狀,再做定論吧——英語是目前世界的主流語言之一。
  • 如果英語作為副科,將物理化學作為主科,對國家有什麼積極作用?
    我們從小學習的主科有語文、數學、英語,中考和高考一樣,語文和數學一樣,在中小學課程表中的課時語文和數學是一樣的,但是高考卻是不同的,英語一年可以考兩次,選用分數高的那個作為自己的成績,這樣看來英語的地位真的是非常大的高,沒有哪一個科目可以相提並論。
  • 2020高考改革:英語將成為副科?高三班主任:假設不成立
    ,在現在大部分家長和老師的眼中英語這一科目成為一個副科是非常不現實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2020新高考實施,英語將成為副科?考生拍手叫好,教育部:不顯示。一、英語在大型考試中仍然佔有比較大的分值英語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和語文數學一樣的主要科目來進行考試的, 無論是我們參加小升初考試、中考以及高考甚至是研究生考試英語都是一個主要的科目,所佔的分值都是比較高的,尤其是中考和高考他們所佔的分值是和語文數學一樣的分值,所以英語所佔的分值也使得英語成為一個副科不太現實。
  • 英語作為副科真的可以麼?你會後悔麼?
    最近很多人在議論英語作為副科是不是可以這個話題,今天就談談我在網上聽到的一些聲音,並且來分析一下這些聲音是否是有理有據能經得起推敲的。有的網友認為英語是一門語言交流工具,就應該作為副科,作為選修教材來學習。但是我想說的是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語言交流工具,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尤其是進入20世紀,科技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歐美國家一直是科技領域的引領者。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落後就要挨打,想要趕超,怎麼辦?不把英語學好,能把歐美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學到手麼?
  • 英語退出主科地位是必然的,問題幾十萬英語教師怎麼辦
    英語退出主科的地位是必然的,問題是幾十萬英語教師怎麼辦?從天堂突然墜入地獄,那種失落感會不會引發這個群體的集體抑鬱?英語熱的幾十年,英語老師成為職業的「香餑餑」。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表示強烈支持一旦取消英語的主課地位,必然在精神上給予這個群體與沉重的打擊。從捧到天上,到跌落神壇,對他們將是一個巨大的人生玩笑。
  • 標題:三大主科將「踢出」英語?專家解釋原因,學生:早猜到了!
    所以,長久以來人們關於英語的爭議一直沒有結論,三大主科,往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大科目,而其中之一的英語,往往是最具爭議的一門學科,長久以來,有關英語是否應當被請出三大主科的這一問題更是眾說紛紜。
  • 是時候把英語踢出主科了?你怎麼看
    把英語踢出主科的呼聲,最近越來越高,似乎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再加上現在倡導「大語文觀」,好多人覺得,中國人,首先還是要學好中文。有些地方的語文,總分已經比其他學科高。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他認為將英語踢出主科,更能凸現教育公平。還有很多人提出,農村的孩子,上初中才接觸英語,而且初中英語老師水平良莠不齊,和城市裡的沒法比。
  • 強烈建議把英語作為選修課程的做法,是否太過偏激?聽專家怎麼說
    國與國之間比拼的更多的則是文化的軟實力,之前有一 些網友稱如今更應該學好英語,否則我們連外國人對我們的評價都看不懂。但也有些網友表示反駁,覺得當前人們對於英語的重視程度過高,反而忽視了母語的學習。很多家長在孩子才一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英語培訓班,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
  • 如果高考把「英語」和「物理」,位置調換會怎麼樣?女大學生減少
    雖然鄭強教授針對英語的看法有些絕對,但是話糙理不糙,近年來日本已經取消英語,但是日本上大學還需要託業考試,還是需要考英語的。我們與日本的考試制度不同,主要看的就是高考成績,所以不能取消英語,但如果把英語和物理調換位置結果會怎麼樣?
  • 為什麼講英語變成副科,有人贊同,有人極力反對?
    那麼英語學習也是這樣,我們很多人通過學習它獲益了,有的人學了那是滿腹牢騷。老王就是後者,曾經還一度跟人說:「學英語有什麼意思,浪費時間。」學了那麼多年,現在老王除了看美國大片原聲版會舒服些,能懂一些,還沒什麼用處了呢?典型的屬於啞巴英語,不過看一些報刊也是能看懂一點。悲催的是我幾乎很少去看!那麼從老王這類朋友的角度看來英語仿佛雞肋一般!
  • 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缺口現象:沒成就感,語數等主科分數重要
    「在崗教師22名,其中體育老師2名,音樂和美術課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校長告訴記者,到了五六年級,學校乾脆把體育、美育等課程都換成了語文、數學等主科,「畢竟分數很重要」。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規定,小學和初中約每六個班配備一名體育教師,農村中小學(200名學生以上)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
  • 如果高考物理變成150分,英語變成100分,結果怎樣?聽老師怎麼說
    這種呼聲是有道理的,就連俞敏洪也提出當今高考英語不是公平,但是他提出的解決建議是降低英語難度,而不是減少英語分數。從現在的情況看,這個建議並沒用被採用,從小學開始,英語的難度,已經在逐漸增強。很多人比較認可的是把英語和物理呼喚,物理成為主科,高考總分150分,英語成為副科或者選考科目,高考總分100分,適合英語成績好,或者需要英語的學生來學習,如果這個建議了,結果會怎麼樣呢?第一,女生考大學,尤其是好大學的難度更大了!
  • 高考英語到底會不會變為副科?聽聽浙大的教授鄭強怎麼說的
    近年來,英語是否被高考「淘汰」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總的來說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派別反對將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代表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應該被高考「淘汰」,受影響最大的孩子是窮人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錢參加培訓班。
  • 把英語當作副科,你同意嗎
    鄭強教授以及支持者提議把英語變為副科,並不是說廢止英語,只是讓有需要的人去學,確實不需要的人就不用學。這有問題嗎?今天的信息技術,地理,歷史,美術在中小學不都是副科嗎?在大學有需要的作為主科來學,不需要的仍然不學,這有問題嗎?加一門英語與這些學科一樣,就翻天了?
  • 如果英語真的從必修變為選修,會發生什麼變化?聽聽老師怎麼說
    如果將英語變成選修,將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英語之於國人,一不具有母語語文之文化認同和民族精神構建;二不具數學對邏輯思維的訓練;三不具物化生地對自然之認知;四不具政史德勞之對價值觀的樹立;五不具音體美之對身心品質的提升,作為一門語言,一門工具,現在確實是過度重視了。我先來分析一下英語作為一門主科的弊端,然後大家就知道英語變為選修有什麼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