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上班族來說,發工資那一天就是最幸福的一天。畢竟,辛辛苦苦一個月就是為了那一天的開心。所以工資對於大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工資的高低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因為工資的多與少直接決定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質量。
不過,工資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大部分公司是不讓員工私底下聊工資的事情的。雖然大家不能談及工資的事情,但還是會大約預估一下他人的工資水平。很多人都覺得只要崗位一樣,那麼工資水平肯定也就相差無幾。崗位高的話,工資水平也會更高,這種方式的估算也讓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工資沒有準確的定位。
之前,有一位朋友提起,她和前同事兩個人同一個公司,同一個崗位,本來上班的時候大家都心照不宣沒有提起工資的事情,因為倆人都覺得工資肯定差不多。但是沒想到,離職後的倆人談論工資問題的時候都大吃一驚,不說不知道,一說才知道倆人的工資相差近800元,這是讓人沒有意料到的。由此很多人十分好奇,月薪多少就不算"窮人"呢?究竟多少工資才算是"高"呢?多少工資才能讓大家滿足需求呢?
事實上,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窮人的行列,主要取決於判斷的依據,不同的評價標準會導致結果的差異。如果從基本的衣食住行來看,那麼中國14億人口基本上沒有窮人。如果在滿足基本溫飽的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那麼工資收入自然會發生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的數據,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屬於低收入群體。即年收入低於"這個數字",約2.4萬元,月收入在2000-5000元之間,屬於中等收入群體。年收入在2.4萬至6萬元左右,月收入在5000至1萬元之間,年收入在6萬至12萬之間的是高收入群體。
換言之,如果你的月薪低於2000元,你可能不得不加入"窮人"行列了。當然,這只是根據收入水平來區分的。不過,月收入不到2000元,在如今這個物價高、房價高的社會真的很難生存,更不用說住在一二線城市。即使是三四線城市,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會花掉工資的一半以上。更何況還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這幾乎很難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能正常生活就阿彌陀佛了!
不過,不同的生活條件,所需的工資水平也大不相同。就比如在一二線大城市,即便自己屬於高收入水平,但每個月的生活支出都是一筆大數目。就算每個月10000或者是15000以上,除去每個月房貸、車貸、吃喝用度、孩子上學等等,到手裡也就所剩無幾了!即便是沒有債務,為了每個月能過得好點,也不會剩下多少錢。
即便是在小城市,一天緊衣縮食只花30的話,一個月也得小一千。所以,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儘管是手裡的錢有富餘的,自己也有著高工資。但不能合理的理財,肆意消費無度。那這樣自己也還是很窮,甚至每個月都會負債纍纍!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習慣了"超前消費",大部分90後的薪水和收入水平都很高,但他們每月的支出水平也不容小覷。像大多數人每個月需要還信用卡、花唄、借唄等等,這些足以抵消掉工資。所以,不管收入多高,這些人到月底還是"窮人"。
因此,要判斷一個人的收入多少才算是"窮人",除了看工資水平外,還要看他每個月能剩下多少錢。除此之外,即便是月薪非常高,但是一年到頭來還是沒存一分錢,並且還負債纍纍。這樣的話,說他是富人是不會有人相信的。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現在房子佔據很多家庭的絕大部分資金。那些貸款買房的人,工資或許每個月都不錯。但是,每個月的工資都需要還高額房貸,剩下的錢只夠維持基本的每月生活。再加上房價漲得越來越高,想要存錢真的不容易。可以這麼說,買房之前還是小康生活,買房之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之前,只要是手頭上有"閒錢"的人,都會把錢用來買房子。在消費方面的能力自然下降很多。每個城市的消費以及工資水平都大不相同。如果你必須為窮人制定一個標準,那麼那些低於你所在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人應該被包括在這一類別中。畢竟,物價比以前翻了一番。如果你的月薪不夠最低工資標準,即便能勉強生存下來,生活質量也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