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的平凡」和「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的兩個極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成長發育從不關心,導致孩子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而有的家長則是太關心,總想對孩子拔苗助長,最終讓孩子淪為教育的工具。
《一站到底》12歲選手何宜德火了
說到《一站到底》這檔綜藝節目,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不同於那些以娛樂為主的綜藝節目,《一站到底》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大多數參加的選手也都是有一定知識儲備量的。
最近《一站到底》中一位12歲的小選手何宜德火了,他之所以被大眾關注,還是他華麗的簡歷,簡歷中寫道:「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紫金山;3歲雪地裡裸跑;4歲參加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6歲寫自傳;7歲穿越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9歲獲得機器人大賽冠軍;10歲通過20門自考課程;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準備同時讀碩博。」
12歲孩子這閱歷十足的簡歷,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也因為太過於華麗,引起巨大的爭議,紛紛留言表示:
「8歲考入南京大學,那是報考的南大自考,屬於專科類院校,跟本科南京大學根本千差萬別。」
「這個何宜德,和前段時間那個日做2000首詩的14歲女孩岑怡諾,沒什麼區別啊,都是家長過度包裝,獲取利益的犧牲品。」
何宜德就是曾經那個「裸跑弟」
何宜德火了後,有網友扒出來,何宜德就是曾經紅極一時的「裸跑弟」,2013年爸爸讓何宜德在零下31度的大雪中裸跑,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有人佩服何宜德的爸爸何烈德,認為他對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也有人心疼何宜德,小小年紀就承受爸爸非人般教育,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裸跑弟」這個稱號火了後,何烈德也憑藉著「鷹式教育」收穫巨大利益,開設鷹爸公學,招收學生,但最終因為沒有辦學資質而被撤下,本以為深陷輿論的巨大漩渦的何烈德會反思,不再用鷹式教育管束孩子,但從何宜德的簡歷和上《一站到底》這一行為可以看出來,鷹爸還是那個鷹爸,「裸跑弟」依舊是父親炫耀的工具。
「鷹式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鷹式教育」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用極端的手段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其實孩子是否真的優秀不能確定,很多時候都是虛偽的名頭,像是上述被鷹式教育迫害的何宜德,華麗麗的簡歷,真真假假,無法讓人信服。
而這些鷹式教育下的孩子,缺少靈性,完全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走,缺乏想像力,童年更是毫無快樂可言,長大後甚至會因此怨恨父母。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接受孩子的平凡,如果發現孩子有特別的天賦,那可以適當的加以培養,但也一定要找專業人士,父母不能盲目去教育,千萬不要急於功名,讓孩子成為「當代傷仲永」。
對於《一站到底》12歲選手何宜德的經歷,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