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2020-12-22 中國環境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上博又在全國博物館中率先開設了售貨櫃檯,出售復仿製品等文化商品。1996年,原館長馬承源最先提出「將博物館帶回家」的理念,當年12月,上博出資200萬元,註冊成立藝術品公司,開始研發並銷售工藝美術品、文教用品、書籍等各類文化產品。2008年以後,上博開始配合常設展和特展研發系列文創產品。通過這樣的藝術再創作,沉睡在展櫃內的文物被喚醒,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路走來,風塵僕僕。近些年,「大文創」理念已滲入全館工作中。怎樣設計、開發既充滿上博元素又為大眾所喜愛、所需要的文創產品,是我們時刻思考的問題。

  2018年,我們與迪士尼實現IP合作,推出了既有「米奇」卡通形象,又有西周「大克鼎」波曲紋元素的文創產品。創作過程艱難而充滿喜悅,我們請來國內專家,為創作團隊提供學術指導。一次次交流、碰撞、摸索,都是為了保證產品在弘揚青銅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和諧交融。最終,我們推出了6大類、66個品種的衍生產品,大受遊客尤其是年輕人歡迎。

  我們還推出了兒童AR繪本,在繪本中加入了青銅、陶瓷等文物圖畫,孩子們在圖中填好顏色後,用手機一掃,就能觀看從書頁上投射出來的立體動畫,還可以隨意縮放大小、聽取語音講解。這樣,文物知識就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這兩個例子,是我們在發展文創過程中堅持守正創新、激活傳統文化的點滴嘗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上博將以此為追求,盤活優質館藏資源,不斷推出讓人民滿意的精品佳作,把中華文明的力與美展現給世界。

相關焦點

  • 故宮一馬當先 博物館文創開發井噴
    故宮博物院以超過萬種的文創產品數量和超過15億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國內博物館文創的最大玩家,故宮文創也成了其他博物館紛紛效仿的文創模式。在故宮文創一家獨大的局面下,其他博物館正加快步伐,爭取拿到下一個讓圈外人士所熟知的「出圈」的席位。一騎絕塵的故宮文創我國的博物館文創市場在近幾年中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 沒有大流量文創產品很吃虧 博物館文創人要抱團找馬雲「說事」
    「接下來要成立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委會,把文創產品在河南18個地市鋪開,帶動全省博物館的文創發展。」馬蕭林說。 為什麼大多數博物館不願意參加電商促銷節? 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想買博物館文創產品,不用千裡迢迢跑到博物館購買,只需在購物平臺點擊下單。博物館文創產品走向線上,是否就意味著文創產品的銷售渠道從此無憂?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開發文創產品,讓博物館將優質內容生產放到了與收藏和展覽同等重要的位置,將文化資源激活轉化為可開發資源。數位化趨勢無疑加快了這一過程的速度和效率。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向宇在中國,博物館文創正在進入2.0階段,圍繞博物館IP進行文創開發,已經成為當下「博物館熱」的重要一環。今年12月,「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通過把「文物IP」與「設計」嫁接,讓文物真正「活起來」,將成都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作為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的評委,殷九龍認為博物館文創最重要的方向在於走進大眾生活,只有走進生活的文創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文化,關注文化背後的城市與歷史。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文創產品在生活中頻頻出現,也讓更多潛在參觀人群了解認識博物館,促進了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的發揮;文化創意產品在社會教育目標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在駐足瀏覽和欣賞把玩文創產品的同時,歷史、工藝、審美等知識在無形中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創商店和博物館展廳發揮著同樣的作用,成為博物館的展廳之一。
  • 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博物館 攜最新文創產品集中亮相服貿會
    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前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感受文化傳播的魅力。從前「高冷的」博物館通過精美、賦予內涵的文創產品,讓大眾感受到文化傳承。展區匯聚了眾多開發試點博物館最新文創產品開發成果,讓觀眾可以一站式「看遍各館特色」,感受文化魅力。
  • 文創設計不能只是貼圖騰
    但有文物IP或文化元素傍身,並不等於「國潮」文創。「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件衣服或球鞋是不是原創設計」莫仁傑提出,許多服裝品牌抄襲了國際大牌的外型,只是簡單貼上一個中國文化的圖騰,便自詡為「原創國潮」品牌。「我們不缺圖騰,中國有五千年的豐厚歷史文化,只要翻翻書就可找到大量圖騰。但圖騰是視覺設計中最低階、最簡單的,國潮文創不能只是滯留在圖騰的層面。」
  • 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舉辦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12月18日,由廣東省博物館協會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首屆「2020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發展(廣州)合作交流會暨非國有博物館文創聯盟成立儀式」在廣東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受到啟發的諸多博物館亦紛紛推出文創產品,引領了全民國潮風尚。 △圖:文博圈 由個人、企業等投資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如觀復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等)並不受前述《文物保護法》第五條所約束,其館藏文物主要經由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成立
    山西晚報訊(記者 呂國俊 南麗江 通訊員 楊敬)8月18日上午,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市博物館成立。與此同時,山西省博協文創聯展亮相。博物館文創產品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延伸,被稱為「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
  • 全國首個「紅色文創聯盟」在國家博物館成立
    研討會現場 國博(北京)文化產業發展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創」研討會暨「紅色文創聯盟」成立大會1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來自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市文促中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紅色博物館、景區等60餘位各界專家、代表圍繞「文旅融合背景下紅色文創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這一主題從不同視角深入探討,並共同見證全國首個「紅色文創聯盟」的成立。
  • 展覽+文創+輕餐飲 上海博物館推出夜間專場
    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今天晚上,上海博物館舉行2020年度的首次夜間開放。除開放「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之外,還將搭建文創集市、推出茶室餐飲服務,打造「展覽+文創+輕餐飲」的綜合性夜場活動。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記者了解到,在今天的夜間專場上,上博文創團隊新推出的江南展文創將集中亮相。
  • 大英博物館文創產品線上熱銷 背後「推手」竟然是這位「靖哥哥」
    而在今年夏天,大英博物館在阿里旗下天貓平臺正式開店,「埃及法老」系列、羅塞塔石碑、《神奈川沖浪裏》的衍生文創此次皆有亮相,在網上又掀起一股「大英熱」。  博物館文創衍生品有什麼?在「天堂傘」、「百麗」等多個品牌內都能看到大英博物館的IP元素。雖然目前官方天貓店鋪中商品不多,但這畢竟是大英博物館朝著「網際網路+」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博物館為什麼都要做文創?  膠帶、本子、冰箱貼、扇子,不少網友直呼此次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推出的商品品類與故宮文創類似。
  • 「紅色文創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
    12月10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創」研討會暨「紅色文創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研討會圍繞「文旅融合背景下紅色文創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並一同見證全國首個「紅色文創聯盟」的成立。
  • 「提示」到「發現博物館」,探索滬上各類文創產品!
    文創產品哪裡淘?市文旅局說,「發現博物館」內不僅有滬上各博物館和著名景區景點的文創商品,還有非遺體驗、體育周邊等的加入,覆蓋文旅體三大領域。5月30日起,「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周」期間,「發現博物館」將推出各類優惠組合,看看有沒有讓你心動的?
  • 旅遊文創,出不了一個泡泡瑪特?!
    這一階段,在日益龐大的旅遊市場的助推下,旅遊文創也得以昂揚發展,以博物館文創產品成交規模為例,2019年上半年整體規模比2017年同期翻了3倍。中國的線上博物館文創市場每年以超過100%的增速在高速增長,博物館旗艦店累計訪問達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
  • 「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即將啟幕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無論你想用創意設計致敬歷史,還是想讓文物「活起來」賦能生活,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都能滿足你的設計「腦洞」。12月6日,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將正式啟幕。
  • 我省博物館文創大賽頒獎,來看設計者們又搞出什麼新花樣?
    2577件投稿作品,這屆文創設計大賽不簡單11月3日上午9點,第七屆河南省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頒獎暨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河南博物院隆重舉行。在河南博物院主館藝術廳,包括前文提到的積木漢代陶樓、賈湖骨笛文具套裝在內,共有63件作品參與了展示。
  • 深挖IP價值+跨界合作,湖北省博物館開闢「新文創」時代
    楚隨交鋒益智飛行棋、一劍鍾情銀手鐲、勤儉杯、車馬出行帆布包......5月24日記者獲悉,湖北省博物館多種文創爆款,亮相由國家文物局指導、多家國內知名博物館參與的「博物館在移動·518文創節」線上活動,這些深挖館藏IP資源、跨界合作推出的明星文創產品,深受網友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