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到「發現博物館」,探索滬上各類文創產品!

2020-12-14 上海發布

文創產品哪裡淘?市文旅局說,「發現博物館」內不僅有滬上各博物館和著名景區景點的文創商品,還有非遺體驗、體育周邊等的加入,覆蓋文旅體三大領域。5月30日起,「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周」期間,「發現博物館」將推出各類優惠組合,看看有沒有讓你心動的?

官方出品 覆蓋文旅體三大領域

此「博物」館非彼「博物館」,裡面不僅有各大博物館和上海著名景區景點的文創商品,還有非遺體驗、體育周邊和文化類大IP等的加入,覆蓋文旅體三大領域。公眾可以通過搜索微信小程序進入「發現博物館」文創集合平臺,也可以進入遊上海APP的品牌直供專區瀏覽挑選。

大牌小眾共同發光

各家文創齊聚一堂,既有上海博物館等大家所熟悉的大品牌文創,也有一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調」文創。之前只在線下實體店出現的它們,紛紛在「發現博物館」開啟了線上獨家發售。

「跨次元」文創在這裡交匯

仿古青銅器的收藏者和葫蘆兄弟一級愛好者,在生活中可能很難在同一家文創店相遇,但在「發現博物館」,這樣「跨次元」的交集一直在發生。

帶娃一族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用品,生活日用,還有大人都直呼可愛的毛絨玩偶。

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也能在這裡尋得服飾新靈感,文化底蘊與視覺感染力並存的絲巾、首飾、包袋、服裝等等,讓你穿出不一樣。

喜歡探究歷史的朋友,可以在這裡發現孫中山故居和宋慶齡故居的周邊好物——樟樹葉與和平鴿的元素……

5月30日起,「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周」期間,「發現博物館」將攜手上海博物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京劇院、上海京劇傳習館、上海久事體育特許產品、徐家匯源、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東方明珠等推出各類優惠組合,還有文創+n種超值買贈活動:+場館門票,+老字號伴手禮,+品質餐券……另外,各家高顏值實用好物持續上新!

資料:市文旅局

編輯:顧依依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文創產品線上熱銷 背後「推手」竟然是這位「靖哥哥」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7月19日報導:炎炎夏日,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去年夏天冒著高溫酷暑排隊去看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為期102天、觀展人數達38.4萬人次、最長排隊時間6小時,創下了上博歷年參觀人數之最,被譽為去年滬上最紅火的文化現象。展覽期間,大英博物館文創產品累計銷售額達1700萬元,是以往特展的5倍。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探索」玩轉一夏!滬上博物館8月觀展指南→
    市文旅局說,盛夏八月,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等各大滬上博物館展覽活動熱度不減。>食品安全科普展展期:7.23-10.23海洋科普主題展8月(具體時間待定)暑期青少年活動自然探索在線團隊參觀諮詢電話:23299817近期展覽赤子情懷:陳雲與上海展期:2020.6.13-2020.8.30不忘初心 偉大徵程——從建黨到建國紅色文物史料展
  • 「文創讓生活更美好!」在長三角文博會,聽滬蘇浙皖博物館人講文創...
    從最早賣紀念品和畫冊之類的博物館小賣部,到文物複製品,最後有了專門的博物館商店,博物館還出現了文創部門,有了文創開發資金,也有了IP授權、跨界合作等等,這兩年更是與電商嫁接、參與直播帶貨等。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現場,一如既往,各大博物館是最吸引人的展區,各色主題、款式豐富的文化產品,讓人恨不得把它們都買回家。
  • 博物館文創,如何「牽手」數位化(新語)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落幕不到一個月,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又如約而至。近年來,故宮頻頻發力,藉助數位技術手段,打破傳統文創形態和模式,「故宮」這一文化IP日益活起來、火起來。  如今,依託館藏資源,開發集審美、文化和實用價值為一體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許多博物館的共同選擇。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受到啟發的諸多博物館亦紛紛推出文創產品,引領了全民國潮風尚。 館藏單位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授權模式 博物館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傳統模式主要為針對博物館館藏資源的核心元素進行提煉及再創意,[4]然後將再創意形成的各類元素運用到諸如書房墨寶、時尚潮品、文具書籍等產品中去;形成具備館藏資源特色特徵的文化創意衍生品,通過對此類衍生品的銷售吸引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注意力
  • 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博物館 攜最新文創產品集中亮相服貿會
    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前探營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感受文化傳播的魅力。從前「高冷的」博物館通過精美、賦予內涵的文創產品,讓大眾感受到文化傳承。展區匯聚了眾多開發試點博物館最新文創產品開發成果,讓觀眾可以一站式「看遍各館特色」,感受文化魅力。
  • 故宮一馬當先 博物館文創開發井噴
    2017年,國內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收入約為35.2億元,當年故宮文創產品的總營業額為15億元,佔據全國博物館文創的半壁江山。同年,廣東省博物館的文創收入為1330萬元,上海全市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年銷售總額不到5000萬元。在CBNData此前發布的「博物館線上富豪榜」中,故宮博物院以2.42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其線上銷售額是第二名中國國家博物館的7.7倍。
  •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錦上添花
    講述人: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李 峰  不少人以為,博物館發展文創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其實,作為推動館藏資源與普通大眾有機連接的紐帶,文創早已成了博物館的一項核心工作。博物館擁有豐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通過文化產品、文創活動和文化服務充分盤活這些資源,才能讓博物館迸發出更強勁、更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回溯到60多年前,那時全國文創產業還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館成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集聚了一批手藝精湛的技藝大師,致力於青銅、陶器、書畫複製技藝的傳承和產銷工作。
  • 文創產品如何洞察消費者心理
    文化創意商品具備了獨一無二的個性(過去的商品用「特性」來區隔,文創商品帶著的應該是跟人類心理層可以溝通的「個性」),這個性是需要特別去形塑的,另外在創意度上小品牌較沒有大品牌的包袱,揮灑空間就比較大。 四、消費動機來自被影響
  • 沒有大流量文創產品很吃虧 博物館文創人要抱團找馬雲「說事」
    此外,鄭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寧夏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等博物館也帶來了自己的文創產品。 在當日下午進行的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上,16位沿黃流域博物館代表登臺發言,他們當中既有館長、副館長,也有館員。有趣的是,當他們拿起話筒時,立刻化身「文創產品推銷員」,向參會嘉賓推銷起了自家文創產品。
  • 博物館文創:響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窗口
    大力挖掘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動文博創意產品研發,有利於從供給側優化供需關係,用更多高品質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博物館文創在中國尚處於起步探索的階段,但從世界範圍看,國際知名博物館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營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文博創意產品相似的旅遊紀念品行業的蓬勃發展亦可帶來啟發。
  • 我館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眾包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加快兩岸高校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落實國家文物局《關於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成立
    山西晚報訊(記者 呂國俊 南麗江 通訊員 楊敬)8月18日上午,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市博物館成立。與此同時,山西省博協文創聯展亮相。博物館文創產品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延伸,被稱為「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
  • 美甲貼上線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 蘇州文創產品融入世界
    本報訊(記者 嚴松 通訊員 嚴潔 顧婧)昨天零點,雙十一購物節正如火如荼時,一款以埃及的蓋亞·安德森貓青銅像為設計靈感創作的美甲貼也在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內正式上線,這款由姑蘇區文創企業雲邊鋪設計的文創產品成為姑蘇文創融入世界的一次有力嘗試。
  • 當米老鼠遇上葫蘆兄弟,20餘家長三角博物館在滬擺攤
    9月17日晚,這樣一座新開的博物館亮相上海電影廣場的「無憂遊園會」,首屆「卡路裡馬拉松」遊園會也在此拉開序幕。除了吳中博物館,長三角數十家知名博物館及旅遊、文化等文創品牌在此大集結,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場「可逛、可吃、可體驗」的文旅盛宴,此次活動將持續到9月20日。
  • 文創大咖談|殷九龍:讓博物館文創真正走進生活
    過去,博物館文創消費通常只在特殊場域裡進行,館藏精品文物往往會促使遊客購買商品。殷九龍發現,現在一些高品質的文創產品,已經可以脫離特定的消費場域,在網上也有人願意買單。殷九龍作品 「千分之一」系列事實上,網購文創產品已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趨勢。
  • 上海88家博物館5月16-18日免費開放,需線上預約「附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各個博物館採取全預約制度,場館將核定限流人數,市民遊客可通過滬遊碼、美團/大眾點評、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預約。今年是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上海將整合在線資源,搭建「雲上博物館日」,推出雲直播、雲遊博物館、聽遊博物館、學遊博物館等豐富的線上活動。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12月以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線上線下多次脫銷。驚喜之餘,讓人忍不住思考,怎麼讓這「火爆」延續,甚至成為常態?下一個「網紅」文創產品,又會是什麼?網友的行動力不可小覷,這股從網上掀起的熱潮,迅速蔓延到河南博物院的文創店,線上線下頻頻斷貨。在河南博物院線上商店,「考古盲盒」的銷量已經突破5000個。據河南博物院統計,「考古盲盒」5天的線上銷售額超過50萬元。和傳統盲盒單一的材質不同,「考古盲盒」採用銅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材質,可以說是「真材實料」。
  • 【探索】滬上博物館十月觀展指南公布!(附國慶開放時間)
    市文旅局為大家整理了滬上博物館十月觀展指南,打卡之前記得收好這份攻略~詳見↓黃浦區huang pu上海博物館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預約參觀方式:官微預約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後停止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