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日前「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評選」公布候選人名單,並接受公眾投票。其中,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華基金中學創辦人、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長女伍淑清被提名,成為21位候選人中唯一的港人。截至28日11點40分,伍淑清以392384票位居第二,僅次於四川森林消防員。
投票還在繼續.
伍淑清一家人愛國愛港,改革開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創業,創辦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香港回歸後,伍淑清致力於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積極增進香港青年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認識。組織青少年赴內地交流學習百餘次。修例風波發生以來,她嚴辭阻止亂港分子發起的學生罷課,成為亂港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放言要聲討、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團。2019年9月,伍淑清現身瑞士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例會,向世界說出真實的香港。
倡港人從小培養身份認同
在那次發聲後,美心集團旗下多個品牌的食肆,持續遭到黑衣暴徒大肆破壞,網上也掀起了對伍淑清的「攻擊潮」。「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些網絡的攻擊,因為這些網絡後面別有用心的操縱者,對誰說要發聲,誰要說清楚香港這個事情,他們都要打擊的。」伍淑清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對於許多香港青年走上街頭並做出過激行為,伍淑清不止一次表示過痛心。在她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部分青年的身份認同。她認為,必須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身份認同感,讓他們認識國旗、國歌和中國人。「如果出現身份不認同,孩子就會說『我不是中國的,我是香港的』。」她認為,香港教育界應著力培養青少年樹立國民身份認同,認識到自己是在香港生活的中國人。
美心旗下多個品牌的食肆,持續被黑衣魔狙擊並大肆破壞(資料圖片)
1978年,中國剛剛宣布改革開放,伍淑清應邀協助其父伍沾德先生首開了中國「001」號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回想起這段經歷,伍淑清曾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她很慶幸自己可以和父親一起配合國家的發展作一點貢獻。
第一次到達內地的伍淑清(網絡圖片)
伍淑清憂慮香港青年不熟歷史國情而誤入歧途,因此,回歸以來一直以各種方式為青年人建立正確史觀。她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讓香港的青年人全面了解國家的文化及歷史發展,增加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
「1997年我在飛機上碰到董建華先生,他表示香港的孩子還沒有機會到內地參觀交流,覺得這個事情很遺憾。我想,不妨以民間的身份成立基金會來培養香港孩子認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伍淑清記得很清楚,1998年6月她帶領首批900多名學生去了北京,「家長給每名學生2500元,我們自己籌3500元/人,在北京請有關部委幫忙,參觀了人民大會堂,還在天安門廣場看了升國旗儀式。」
從1997年至2007年,伍淑清耗費逾千萬港元,共組織一萬多名香港學生去內地交流。她所成立的中華基金中學也組織過不少師生赴內地和國外考察。伍淑清表示,國民教育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香港青年的教育問題,可能需要兩代人來共同解決。」
伍淑清在內地有很多支持者(網上截圖)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今年是第十八屆,多位港人也曾入選其中,如霍英東、成龍、鍾期榮、胡鴻烈等。
去年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霍英東,曾入選為2006感動中國人物,他一生愛國,並在過去數十年裡,用作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港元,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山區扶貧、幹部培訓等方面,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演員成龍曾入選200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在國際影壇展現出中國影人的形象,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而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鍾期榮、胡鴻烈也曾入選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們被稱為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
(來源:大公報)
往期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港醫的新天地
社會撕裂家人反目 80後港女以愛化解矛盾
香港,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