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義發聲 伍淑清獲「感動中國」提名

2021-02-08 港青快線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日前「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評選」公布候選人名單,並接受公眾投票。其中,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華基金中學創辦人、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長女伍淑清被提名,成為21位候選人中唯一的港人。截至28日11點40分,伍淑清以392384票位居第二,僅次於四川森林消防員。

投票還在繼續.

伍淑清一家人愛國愛港,改革開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創業,創辦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香港回歸後,伍淑清致力於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積極增進香港青年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認識。組織青少年赴內地交流學習百餘次。修例風波發生以來,她嚴辭阻止亂港分子發起的學生罷課,成為亂港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放言要聲討、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團。2019年9月,伍淑清現身瑞士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例會,向世界說出真實的香港。


倡港人從小培養身份認同


在那次發聲後,美心集團旗下多個品牌的食肆,持續遭到黑衣暴徒大肆破壞,網上也掀起了對伍淑清的「攻擊潮」。「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些網絡的攻擊,因為這些網絡後面別有用心的操縱者,對誰說要發聲,誰要說清楚香港這個事情,他們都要打擊的。」伍淑清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對於許多香港青年走上街頭並做出過激行為,伍淑清不止一次表示過痛心。在她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部分青年的身份認同。她認為,必須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身份認同感,讓他們認識國旗、國歌和中國人。「如果出現身份不認同,孩子就會說『我不是中國的,我是香港的』。」她認為,香港教育界應著力培養青少年樹立國民身份認同,認識到自己是在香港生活的中國人。


美心旗下多個品牌的食肆,持續被黑衣魔狙擊並大肆破壞(資料圖片)


斥資千萬助港青樹愛國情懷


1978年,中國剛剛宣布改革開放,伍淑清應邀協助其父伍沾德先生首開了中國「001」號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回想起這段經歷,伍淑清曾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她很慶幸自己可以和父親一起配合國家的發展作一點貢獻。


第一次到達內地的伍淑清(網絡圖片)


伍淑清憂慮香港青年不熟歷史國情而誤入歧途,因此,回歸以來一直以各種方式為青年人建立正確史觀。她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讓香港的青年人全面了解國家的文化及歷史發展,增加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


「1997年我在飛機上碰到董建華先生,他表示香港的孩子還沒有機會到內地參觀交流,覺得這個事情很遺憾。我想,不妨以民間的身份成立基金會來培養香港孩子認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伍淑清記得很清楚,1998年6月她帶領首批900多名學生去了北京,「家長給每名學生2500元,我們自己籌3500元/人,在北京請有關部委幫忙,參觀了人民大會堂,還在天安門廣場看了升國旗儀式。」


從1997年至2007年,伍淑清耗費逾千萬港元,共組織一萬多名香港學生去內地交流。她所成立的中華基金中學也組織過不少師生赴內地和國外考察。伍淑清表示,國民教育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香港青年的教育問題,可能需要兩代人來共同解決。」


伍淑清在內地有很多支持者(網上截圖)



心繫祖國 多名港人曾入選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今年是第十八屆,多位港人也曾入選其中,如霍英東、成龍、鍾期榮、胡鴻烈等。


去年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霍英東,曾入選為2006感動中國人物,他一生愛國,並在過去數十年裡,用作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港元,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山區扶貧、幹部培訓等方面,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演員成龍曾入選200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在國際影壇展現出中國影人的形象,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而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鍾期榮、胡鴻烈也曾入選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們被稱為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



(來源:大公報)


往期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港醫的新天地 

社會撕裂家人反目 80後港女以愛化解矛盾 

香港,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相關報道



相關焦點

  • 「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評選」提名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評選」日前公布候選人名單,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華基金中學創辦人伍淑清入選,成為21位候選人中唯一一位港人。伍淑清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評選」提名。(網站截圖)香港回歸後,伍淑清致力於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積極增進香港青年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認識。組織青少年赴內地交流學習百餘次。
  • 賭王之女何超瓊、美心集團伍淑清將在聯合國發聲,揭示香港真相
    面對這樣的香港,兩位女性選擇不再沉默,勇敢發聲。但自從她們公布行程後,就不斷遭受各種攻擊,甚至人身威脅。伍淑清已不再直接參與家族生意,但還是被輪番攻擊,其家族經營的企業美心集團也被亂港分子號召抵制。伍淑清表示,香港很多學校的罷課是有幕後推手在操縱的,學生不應該罷課,這對他們的學習沒有好處。伍淑清說:「有些事現在必須做,不然良心上過不去。」
  • 專訪走紅「正義姐」:不認同中國人身份,怎有資格在「中國香港」競選議員? |獨家
    >這個意外走紅的香港市民名叫藍雪寶,因敢言而被稱為「正義姐」(亦有稱「正氣姐」)。採訪時她講話輕柔,時常洋溢笑容,不到一米六的個頭瘦瘦小小的,一時難以將她和視頻裡那個犀利強硬、字字珠璣的「正義姐」形象重合在一起。藍雪寶坦言她其實是敢言的「戰狼」何君堯的粉絲,所以那天才會去參加城市論壇。
  • 你們喜歡的「正義姐」來了
    「正義姐」藍雪寶因2018年一次城市論壇「怒懟周庭」的發言而廣為人熟悉,內地網民稱她為香港「正義姐」,她在社交平臺發放的愛國愛港短片有過千萬點擊率
  • 好萊塢傳奇「萬夫莫敵」寇克道格拉斯103歲辭世
    寇克道格拉斯終身未獲奧斯卡獎,但在1996年獲得奧斯卡的最高榮譽獎。(美聯社)他的影星兒子麥可道格拉斯向「眾生相」(People)周刊宣布他死訊時說,父親是電影黃金年代的傳奇演員,一生為正義而奮鬥,為信念而獻身,他立下的標準,人人競相達到。
  • 把愛還諸天地,為牠一起發聲!
    「還」一切的開始動象國際室內設計最資深員工-譚精忠先生,同時是一位資深的藝術收藏者。自2012年起,秉持著「取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的理念,他開始執行一項「還計畫」,不僅是對內自省的方式,同時也是他認為企業所應當盡的社會責任。五年的時間,他投入許多資源培植國內外的年輕藝術家,除了購買藝術品之外,更運用他對空間設計的專業與影響力,提供藝術家一個創作、展示的管道,將藝術融入空間,使兩者完美地結合、展開一場全新的對話。
  • 伍淑清直指香港未做好國民教育
    中華基金中學創辦人伍淑清表示,香港局勢歸咎於教育局沒有做好國民教育,直指教育局自1997年回歸後便「脫了節」(out of touch),形容「他們(教育局)從來沒有興趣推動國民教育」。李家超表示,5889人被捕個案所涉及罪行包括「暴動」、「非法集結」、「傷人」、「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縱火」、「刑事毀壞」、「藏有攻擊性武器」 、「襲警」、「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等,當中有3905人正保釋候查,以及有最少220人獲無條件釋放。而截至上月21日,法援署一共接獲21宗與暴亂有關的刑事案件法援申請,當中有13宗已經獲批。
  • 《大樂師.為愛配樂》 鄭中基首獲提名金像影帝
    電影《大樂師.為愛配樂》在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中,喜獲4項提名,包括「最佳男主角」鄭中基、「最佳男配角」姜皓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培達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沒聽過的歌》。鄭中基(Ronald)對於首次獲得提名影帝獎項,直言感到興奮。
  • 為「正義哥」莫嘉傑「義打」
    ,整個上訴過程相信在300萬元以上,梁、遊已聲稱無錢,在網上眾籌,但最近公布籌款額只有十幾萬,距離目標相差十萬九千裡,既然表明無錢,代表梁遊兩人的大律師又會冒著「無錢收」的風險去奔波法院,得閒無事做?同樣受到訴訟費困擾的有城大專業進修學院一年級學生莫嘉傑,司法覆核一眾在宣誓時「玩嘢」的立法會議員資格,法院接受申請,莫嘉傑申請法援,如果沒有法援他將會在庭上自辯,莫嘉傑的正義感打動香港人心,這位被稱為「正義哥」的年青人,如果在庭上進行自辯,他的熱誠並不等於他有辯才及法律知識,在在令官司的勝訴減低,本來這場「清理門戶」的官司應該由梁振英、袁國強出手,但到目前為止,兩人只停留在「根據法律辦事
  • 黃少祺為離婚大牙不惜「吃藥」韓瑜感動落淚
    黃少祺為離婚大牙不惜「吃藥」韓瑜感動落淚《金家好媳婦》黃少祺自得知和韓瑜是「假兄妹」後,又接二連三遇上對方落海失蹤等悽慘遭遇,所幸終於知道2人不幸原因全都是「暗黑母女檔」鄭仲茵、周宜霈造成的,因此決定上演決定大反攻為了能夠重新回到韓瑜身邊,黃少祺決定要向鄭仲茵、周宜霈報酬,在最新播出的預告中,黃少祺私下和他人進行買賣,韓瑜見狀當場質問:「你到底在買什麼東西?不要亂吃藥!」
  • 【獲提名已是肯定】周秀娜睇好毛舜筠封影后
    周秀娜坦言入行十年獲得此提名,覺得好有紀念性。鄭中基與太太余思敏、白只、顏卓靈及周秀娜等出席電影《大樂師。為愛配樂》首映禮。
  • 香港警察首赴聯合國發言,揭「黑暴」真相為警隊正名 |獨家
    但此次郭蔭庶則是坐在中國代表團的席位上,以3分鐘的發言回應國際社會對香港的關注。郭蔭庶說,作為香港警察,責無旁貸地要肩負起止暴制亂和保護市民的責任,是香港警察用身軀在社區最前線止暴制亂,但卻遭到「暴徒」刻意抹黑和汙名化警隊。他譴責背後助紂為虐的支持者們「走向部分西方國家搖尾乞憐」,美其名為「爭取民主」,事實上只是從事違法活動的卑鄙行徑。
  • 「絲綢之路」及「中國夢」 記林文傑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畫展
    知名科學史家薩頓(George Sarton)曾將真(科學)、善(宗教)、美(藝術)比喻為一個尖塔的三個面。他指出:「許多人終其一生,只能把握科學、宗教或藝術的某一局部,而對於彼此之間的關聯,則茫無所知。惟有當人爬到塔的頂端時,才會發現,其實「真、善、美」三者之間,距離很近,甚至能在最頂端處匯合。」
  • 葉嘉瑩 | 何為「弱德之美」?
    我實在沒有料想到石教授以一位並非以詩詞為專業的科學工作者,竟然能以其天資所稟賦的詞人之心性,如此直接而敏銳的以其個人一己直觀的體驗,輕易地就掌握了詞之美感的一種最基本的特質。這自然是石教授所提出的「憂讒畏譏」四個字之第一點可供沉思之處。至於第二點可供沉思之處,則是這四個字在中國文化傳統中,還蘊蓄有一種豐富的內涵。它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之才人志士的一種普遍的心態。
  • 臺灣文創漸沒落:「去中國化」閹割臺灣優勢
    從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創意膠帶,到已成為「文化地標」的誠品書店,臺灣發達的文化創意(文創)產業一直是許多地區學習的範本。然而近年來,相比韓國和大陸文創產業的迅速崛起,臺灣的比較優勢明顯下滑。有分析稱,島內當前的「去中國化」、意識形態掛帥,絕對會危害文創發展。
  • 【悼杜葉錫恩】百年雲煙只過眼 不為繁華易素心
    她對民主、真理和正義的執著追求,也體現在她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從未含糊的立場選擇。比如,她鮮明地支持中國政府收回香港,並讚揚中國政府踐行了「一國兩制」的承諾;她反對港英政府在臨撤退前推行「偷步」性質的「政改方案」,併為香港的順利迴歸和平穩過渡建言獻策;她贊成基本法23條立法,肯定有關草案規定合理和寬鬆;她反對非法「佔中」,不認同激進抗爭方式。
  • 評論│臺灣轉型正義四不像
    這件事看似小事,促轉會當天也確實未強行搜索,但促轉會無證據即可「風聞言事」,無預警卻敢侵門踏戶,依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來檢驗,這樣的作為確實有嚴重瑕疵。 瑕疵之一是,促轉會在搜索前已去函國民黨,要求一個月內造冊通報政治檔案,但何以限期未至即突擊搜索,好像臨時接獲情資搜捕藏匿逃犯一樣?瑕疵之二是,既然決定搜索,為何非採無預警方式不可?
  • 資深獵頭:如今臺幹的優勢是「比較便宜」...│聯合報臺商版0408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高雄市長,高雄市黨部主委韓國瑜明天上午將把戶籍從臺北遷到高雄,並且舉行記者會,宣布投入高雄市長選舉;已宣布參選的立委陳宜民表示,期盼和韓國瑜公開辯論,並以全民調決定人選。韓國瑜要不要選高雄市長,一直是藍營焦點,尤其他「差一點」登記參選臺北市長初選,引發各方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