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笑,慢慢看完這篇文章,看完之後,你會笑的更大聲,或者是感覺哭笑不得。還是那句老話,為啥黑人不自己去畫漫畫做動畫呢,有能耐自己做,在這裡找其他國家動漫的茬子算什麼本事?
關於歐美國家發生的關於黑人的事件,我們不做過多的敘述。畢竟,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不排除評論區會出現鍵盤俠,或者是白蓮花聖母,亦或是評論區活菩薩。還是那句老話,管好自己就行。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最近仿佛是要拉亞洲的國家下水,於是指向日本的動漫產業。該家媒體的官方社交帳號,更是發布了一個名叫「Anime gets blackness wrong, this is how fans are fixing it」(動漫的黑人角色描繪不正確,粉絲在這進行修正)的活動。時間不算太長,主要是列舉了在日漫中的一些黑人角色,不符合黑人的形象。這,不知道這個媒體是怎麼想的,不想著解決事情,卻想著把禍水東引。
參與視頻製作的,大部分是黑人,這些黑人的身份大部分是動漫的粉絲。因為日漫中出現的黑人,都是燙頭,或者是髒辮,再或者是厚嘴唇,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帶有侮辱意味的形容,或者說,他們覺得這是對於黑人的侮辱。
其實這種造型,在很久之前的美漫中就出現了。不過主要是作為丑角。但是,他們沒想到在日漫中也是這種樣子,所以不開心了。因為,日漫這個樣子的造型,是根據美漫學習的,日漫不應該沒有深入了解他們,就這個樣子來歧視他們。
這個視頻發出之後,肯定是引起了一定的熱度。畢竟,最近這段時期,黑人一直是一個火熱的話題。火熱之後,於是很多人開始了對於日漫角色的二次創作。有了第一個,緊接著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這個時候,日本網友不淡定了。他們覺得,角色本身並沒有歧視或者是別的意思,但是隨著這些黑人化的日漫角色出現之後,他們覺得反而是他們被歧視了。
其實吧,一個動漫裡面,肯定是有正面角色,帥氣,英俊瀟灑。同樣的肯定是會有反派角色,丑角。所以,真的不用在意那麼多。畢竟,日本在亞洲,所以很顯然不會過度黑化或者是醜化周圍的人。
而且,有一說一,歐美又不是日漫的主要市場。所以角色的形象和口味肯定是不太對付的。畢竟,相隔那麼遠,文化的不同,肯定是造就了審美的不同。而且,有一說一,還是覺得原版的角色好看,這些black化的角色,真的是一言難盡。
不過,其實英國衛報這一波操作的目的應該不僅僅是為了說日漫怎麼怎麼了,重要的是引起一個矛盾吧。可以說是別有用心了,只是希望理性看待,別引火燒身。至於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大家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