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是慈禧還在位的時候,為光緒皇帝親自挑選的皇后,隆裕本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慈禧太后是如此精明的一個人,怎可能這讓皇后之位流落到他人之手呢。
可以說歷史上隆裕太后也是一位可憐人,她被自己的親人所算計,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慈禧太后,實際上隆裕是被慈禧安排在光緒皇帝身邊的眼線,成為了慈禧執掌大權的工具,光緒皇帝在慈禧的管制下並無實權,就連自己的皇后自己無法去選擇,光緒皇帝心知肚明自己眼前的這位皇后,自己的枕邊人分明就是慈禧太后的內線,所以光緒皇帝和皇后的關係並不好,又是一場政治婚姻,向來政治婚姻沒有好下場。
在光緒皇帝抑鬱不堪的時候,這個時候珍妃出現了,皇帝對她甚是寵愛,因此珍妃的地位迅速上升,風頭壓住了皇后,隆裕皇后本就無能,不過一顆棋子,慈禧太后怎會選擇一位聰明的女子呢?珍妃每天和皇帝待在一起,隆裕皇后實在坐不住了,便跑去找慈禧太后告狀,反而被慈禧太后指責身為後宮之主,卻如此不大度,不識大體,也便因此慢慢疏遠隆裕皇后,沒有皇上的寵愛,也沒有了太后的撐腰做主,隆裕皇后在宮中的日子越發不好過。與皇帝成婚多年也沒有孩子,一個人無依無靠,一年也見不到皇上幾次面,歷來都是奴才巴結主子,到了皇后這裡卻反著來,她時常用些小恩小惠拉攏奴才,讓他們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就這樣隆裕皇后一個人生活了很久。
人在一直受挫的時候,總會有峰迴路轉的時候,大概在1908年的時候,慈禧太后去世了,隆裕皇后終於站了起來,走向了人生的巔峰時刻,慈禧太后在死之前把三歲的溥儀推上皇帝的寶座,這樣一來皇后搖身一變,成為了隆裕太后垂簾聽政輔佐溥儀。隆裕在當位皇后的時候便不得人待見,即使成為了太后也沒有人把她放在眼裡,隆裕太后本就不懂朝政,加上皇帝是一個小孩,在朝的大臣們都覺得非常荒唐,隆裕太后垂明面上攝理朝政,實際上她是沒有實權,在朝堂上任人擺布。
後來不得不說隆裕太后是一位幸運兒,武昌起義爆發後,溥儀連忙逃走了,清朝的大權回到了隆裕太后的手裡,不過那時候的清朝已經快到盡頭了,氣數不多了,清朝政府的官員開始私下和袁世凱走動,決定追隨袁世凱,而袁世凱早就想當皇帝了,剛好機會來了,於是就和大臣們私下約定,如果隆裕太后下臺,擁護袁世凱當上皇帝,一定會給他們行賞,大臣們就合夥欺騙隆裕太后,勸隆裕太后放棄手中的政權,在他們的花言巧語下隆裕太后便退位了,當時的她並不知道自己交出的是整個大清王朝。
直到後來,清朝的皇親貴戚來找隆裕太后的時候,她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騙了,是自己親手毀掉了大清王朝,這個時候就連太監都來指責隆裕太后是一個禍害國家的女人,隆裕太后便跑去找袁世凱理論,此時的袁世凱已經翻臉不認人了,隆裕太后在眾人的指責聲中慢慢得了心病,一個人守住一個空殼,又過上了孤苦伶仃的生活。
退位的第二年是隆裕太后的生日,她期待著大臣們來為她慶祝生日,左等右等也沒有等來一個人,此時隆裕太后的心病越來越嚴重,不久之後便抑鬱而死。也是一位可悲的人物,一生都在被利用,被欺騙,最後孤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