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抗疫專題展背後的家國情懷

2020-12-14 民主與法制網

  10月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將在武漢開展。此次展線長達1445米,將展出抗疫期間珍貴照片1100餘張,紀念實物1000餘件(套)、視頻45個。並根據展示內容精心設計6個主題,「運籌帷幄、掌舵領航」篇、「生死阻擊、艱苦卓絕」篇、「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篇、「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篇、「疫後重振、浴火重生」篇、「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篇,串聯成一曲跌宕起伏、盪氣迴腸的英勇豪邁之歌。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武漢是曾經疫情來襲時的「風暴眼」,也是抗疫的主戰場。在全國抗疫鬥爭取得戰略性勝利的節點舉辦這次專題展,具有特別的意義。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銘記見證著萬眾一心的戰疫故事,生動闡釋了抗疫英雄們「以生命護使命、以大愛護眾生」的家國情懷,既是淬鍊精神的坐標系,也是汲取力量的「加油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充分運用了VR、AR等新技術實現互動式、沉浸式、可視化體驗,為觀眾再現終生難忘的全民戰疫時刻。全息投影的ICU病房裡,能看到ECMO設備中血液在透明粗導管裡流動,感受到繃在心弦的緊張,光影形成的白衣戰士上演著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救援;實景重現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工人們在夜以繼日熱火朝天建設中揮汗如雨,拼出了「火雷速度」;全副武裝的「真人」戰士保持奔跑的姿態,生動還原除夕夜逆行出徵場景……讓人們身臨其境受感染、受感動,更加體會到勝利成果的來之不易,全民戰疫的可歌可泣。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家穩定的基礎,國是萬家平安的保障。國泰民安,家國同心。理解了這樣的家國倫理,才能理解面對疫情,為什麼我國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什麼全國人民能勇敢逆行、捨生忘死,能同心同德、和衷共濟,能主動隔離、阻斷病魔。這正是中國強大凝聚力所系,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生命力所在。展覽中出現的抗疫英雄群英譜裡,有組織1000多名醫務人員組成護肝、護心、護腎、營養等8個應急小分隊的武漢同濟醫學院外科學系主任陳孝平,有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11800元的「抗癌老兵」唐光友,也有告別懷孕的妻子穿梭在大街小巷滿足居民網購需求的快遞小哥李順,以及真情扶持互相鼓勵的 「80後」「90後」醫護人員和 「80」「90」歲患者等眾人。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正是有了無數普通人積極投身抗擊疫情、保家衛國的洪流之中,人人參與、同心戰疫,把家國情懷轉化為鬥爭意志,才能凝聚成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

  你我向上,家國向前。實現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需要每個人把家國情懷刻入筋骨、融入血脈,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秉持家國情懷的赤子之心,每個人前進的腳步,就一定能疊加成國家的進步;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就一定能匯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熊蘋)

相關焦點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家國情懷」始終貫穿著文藝創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發揮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家國敘事呈現三種創作邏輯。第一, 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家,是烙印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記。
  • 「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揭幕
    12月12日,「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在廣州增城1978藝術博物館揭開帷幕。此次展出的60餘明清時期人物畫作品,豐富立體地展現了傳統家族的生活場景以及情懷信仰。 對於觀眾,展覽是一次追溯先代歷史、瞻仰先賢文明的精神充電,喚醒人們對家風建設的關注。該展覽由長沙大觀文化、1978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逸點藝術機構承辦。
  • 張靜怡:「匿名扔錢」背後的家國情懷最暖心
    匿名老人為國家捐款值得讚揚,而更應讚揚的是這匿名背後崇高的「家國情懷」。紙條上寫下「給國家防疫情和搞建設」,透露出一種可貴的擔當。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有國才有家,國與家被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休戚相關。
  • 「弘揚抗疫精神·激發家國情懷」福建省直機關好家庭好家風分享會...
    而這一個個「平凡英雄」的背後,是一個個宜室宜家、共擔風雨、抒寫家國情懷的小家庭。為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擔當實幹的時代新風,推動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在機關家庭落深落細落小落實,由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機關工作委員會、福建省婦女聯合會主辦、人民網福建頻道承辦的「弘揚抗疫精神·激發家國情懷」省直機關好家庭好家風分享會將於2020年12月18日在福州舉行。
  • ...政治部黨支部等四支部聯合開展「弘揚抗疫精神 厚植家國情懷...
    廳黨委辦(機關黨委)黨支部、政治部黨支部等四支部聯合開展「弘揚抗疫精神 厚植家國情懷」主題黨日活動 2020-12-07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寫作參與「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主題寫作筆會的隨筆,在視角、立意、結構、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則更具靈活性,可以抒寫鄉村的樂與憂,寫對鄉村發展的感觸,對鄉村問題的反思等,可以通過對鄉村場景、人事、物象、風情民俗等的敘寫,來表達自己觸摸鄉村的體悟,以及對家國情懷、青年責任等終極問題的思考。
  • 家國情懷 使命擔當
    有一張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金普新區二十裡堡街道五老志願者、共產黨員佟萬豪在疫情防控最緊要的日子裡,趕著自家牛車,牛車上掛滿了宣傳和警示標語,走村串戶進行防疫宣傳;有一位院士的事跡在市民中廣為傳播:2019年榮獲遼寧省關工委授予「最美五老」稱號的中科院院士沙國河和老伴餘道容,在疫情面前,又一次捐款5.3萬元,作為他們的愛心捐助;12個紅手印的故事,讓五老志願者的家國情懷得到很好的詮釋
  • 雙節同慶,濃濃家國情懷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極不尋常,不僅因為中秋恰逢國慶,成就了一個難得的「雙慶」,更因為這是在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衝刺階段背景下的黃金周。當中秋與國慶相遇,人倫親情與家國大愛相融,激發出濃濃的家國情懷。
  • 家國情懷精忠魂
    嶽飛一生精忠報國,家國情懷光照日月。他不是格薩爾王、不是嘎達梅林,也不是成吉思汗,他是曠古的民族英雄,直讓這些人與他面前都會黯然失色。嶽飛面臨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發出「還我河山」的巨人般的吼聲,驚天地而泣鬼神;「直搗黃龍」的鋼鐵般誓言,激勵三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率領嶽家軍百戰沙場、鐵蹄錚錚、烽火狼煙,車錯轂兮矢交墜,嚴殺盡兮棄原野,飛鳴鏑,萬馬戰猶酣。為了國家民族的安危,他誓與匈奴共存亡,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英雄的史詩,譜寫著家國情懷鐵血丹心,輝映著精忠報國赤子胸襟,滋潤著千古潁淮大地。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在疫情面前紛紛解囊相助,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渡難關。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匯聚成疫情防控線上最強大的力量。
  • 東北抗聯遺址「雲展播」 感受傳承歷史培育家國情懷
    位於哈爾濱市中央大街的東北烈士紀念館,推出東北抗戰專題展,展出歷史圖片、圖表200多張,以中俄兩國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主題,集中展示了兩國人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結下了深厚情誼,為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
  • 澎湃評論|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困難的法寶
    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疫鬥爭證明,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一大法寶。面對危機,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為戰勝疫病,人民群眾選擇顧全大局、主動擔當。疫情危險時刻,一聲令下,全國人民居家防疫,家庭、社區各司其職,基層社區嚴防死守。
  • 【地評線】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困難的法寶
    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疫鬥爭證明,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一大法寶。面對危機,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為戰勝疫病,人民群眾選擇顧全大局、主動擔當。疫情危險時刻,一聲令下,全國人民居家防疫,家庭、社區各司其職,基層社區嚴防死守。
  • 永葆家國情懷,牢記青年擔當
    所以,我們必須樹立起遠大的理想抱負,以高度的責任擔當,在新徵程上揚起幹事創業之帆,將個體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結在一起,為家國情懷寫下最生動最美麗的註腳。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不竭的精神動力,使命擔當是家國情懷的精髓所在。永葆家國情懷,新時代青年要做到內化於心,堅守一顆「為民初心」,在為民服務中做到忘我無我的無私奉獻。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要從立法先行,把家國情懷的踐行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加強對青少年家國情懷教育專項立法;從家風起步,深入挖掘優秀家訓家規;從文化深耕,深挖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創作蘊含家國情懷的影視文學作品等;從實踐入手,開展志願服務、勞動實踐、主題宣講等活動,讓青少年在社會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  擔負社會責任防微杜漸,當好傳播者。
  • 家國情懷,才是中華民族永恆的傳承
    我想說:若戰火已燒至國門,身後是葬著祖先的土地,背後是父母妻兒,誰又沒有赴死的勇氣呢?自盤古開天,三皇定國 ,五帝開疆 。凡國遇大事,男必在祀與戎,泯軀祭國,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士披肝瀝膽,將寄身刀鋒,帥槊血滿袖,王利刃輝光。
  • 武漢市婦聯致謝美柚 守望相助凸顯家國情懷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美柚最新資訊 > 正文 武漢市婦聯致謝美柚 守望相助凸顯家國情懷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日講禮記解義》 資料圖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儒學強烈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世人所公認;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國情懷尚未被世人充分認識。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潛書·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
  • 英山縣組織參觀「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疫專題展
    11月20日,英山縣各鄉鎮、教育和衛健系統40餘名幹部群眾代表赴武漢集中參觀「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疫專題展,重溫抗疫歷程,汲取精神力量。1100餘張照片、1000餘件(套)實物展品、45個視頻、33處大型場景、18處互動項目……生動再現了戰「疫」時光,讓大家深刻領略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英山縣總醫院鄒方看到各種抗疫現場感人的照片,仿佛回到自己在抗疫宣傳組期間的日子。她說:「今天在這裡為自己能夠參加這場戰鬥感到自豪!
  • 「疫情」下,從眾志成城中看普通民眾的家國情懷
    雖然他們不是疫情前方的逆行者,但是他們的家國情懷更讓人感動。01、大難方顯真英雄,看一位普通民眾的家國情懷凝聚在抗疫行動中當疫情發生後,百面人生暴露無疑。許許多多的逆行者捨生忘死的在疫情前線與病魔作鬥爭,有許多的人倒在了向疫情進擊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