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怡:「匿名扔錢」背後的家國情懷最暖心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砰的一聲!我還以為是電動自行車撞到了大門,出去一看,是有人丟了一個包裹進來,打開發現,裡面竟是3萬元現金……」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邱隘鎮政府門衛保安崔師傅遇到這麼一件「怪事」。仔細一找,他看到包裹裡面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給國家防疫情和搞建設」,署名「匿名老人」。這才恍然大悟。(寧波晚報)

老人的做法實在暖心,寥寥數字讓人們感受到了高尚大義。匿名老人為國家捐款值得讚揚,而更應讚揚的是這匿名背後崇高的「家國情懷」。

紙條上寫下「給國家防疫情和搞建設」,透露出一種可貴的擔當。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有國才有家,國與家被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休戚相關。疫情面前彰顯了大愛無疆的民族力量,億萬中國人同呼吸,共命運,全國上下,舉國同心,共同抗擊疫情,無數平凡的中國人儘自己所能為抗擊疫情守望互助,這樣的家國情懷令人動容。同樣地,這位匿名老人就具有這樣崇高的家國情懷,而選擇「匿名」方式,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令人欽佩。

家國情懷,彰顯難能可貴的責任擔當。匿名老人將錢捐給政府,更將溫暖傳遞至每個人的心間,捐出的錢或許對於政府抗疫防控來說微不足道,卻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並在歷次國家有難時發揮出無比重要的作用。這樣看似平凡的小善背後,是時代的大愛。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根植於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居功至偉,這位捐錢的老人,則是這種情懷下的一份力量。

老人捐出的不僅是錢,更是對國家建設的殷切期望與祝福,與其說是在獻愛心,更不如說是對國家繁榮和平的感恩,感受到國家給予的福祉,更要回報以善舉,心懷感恩。筆者相信,只要中華兒女將家國情懷根植於心,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我們的國家、民族必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來源:河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鋼子榮獲中國慈善榜「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
    本文轉自【新浪公益】;2020年6月16日,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在北京發布(線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善行團公益基金創始人鋼子榮獲「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這也是本屆中國慈善榜唯一獲得該榮譽的慈善家。
  • 讀懂抗疫專題展背後的家國情懷
    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銘記見證著萬眾一心的戰疫故事,生動闡釋了抗疫英雄們「以生命護使命、以大愛護眾生」的家國情懷,既是淬鍊精神的坐標系,也是汲取力量的「加油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充分運用了VR、AR等新技術實現互動式、沉浸式、可視化體驗,為觀眾再現終生難忘的全民戰疫時刻。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在疫情面前紛紛解囊相助,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渡難關。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匯聚成疫情防控線上最強大的力量。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把鄉土文化印記建成家國情懷教育基地,發揮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在家國情懷教育中的作用,推進文化印記進校園、進地方教材;將文化印記融入青少年文化生活,開發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文化印記衍生產品;把文化印記建成青少年心中鄉土文化的高地,開展「最具鄉愁」的標誌性鄉土文化選樹,倡導、鼓勵和選拔優秀青少年代表作為文化印記守護人與宣傳員。  要像樹立精神標杆一樣樹立地方名人榜樣。
  • 軍人的家國情懷:應有大忠大義與大愛
    國破,家何在?軍人的家國情懷,源於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大忠大義與大愛。當軍人面對生與死、國與家、得與失時,舍小我成就大我,是軍人的崇高理想、價值追求和無悔選擇,也是軍人內心最溫馨的精神家園,值得全社會敬仰和尊重。軍人的大忠,就是舍卻個人發達,追求民族昌盛。《嶽飛傳》記載,「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家國情懷,才是中華民族永恆的傳承
    我想說:若戰火已燒至國門,身後是葬著祖先的土地,背後是父母妻兒,誰又沒有赴死的勇氣呢?自盤古開天,三皇定國 ,五帝開疆 。凡國遇大事,男必在祀與戎,泯軀祭國,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士披肝瀝膽,將寄身刀鋒,帥槊血滿袖,王利刃輝光。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日講禮記解義》 資料圖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儒學強烈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世人所公認;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國情懷尚未被世人充分認識。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潛書·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
  • 我心中的「家國情懷」:謹記責任 實現夢想
    家和國在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著濃濃的難以割捨的情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同構既蘊含著先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和理想,也構築起了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民族復興中國夢。您心中的「家國情懷」是怎樣的?您對家與國的感觸是什麼?您又有著怎樣的「中國夢」?這個國慶假期,本臺推出「家國情懷」系列海採節目,聽聽大家心中的「家國情懷」。
  • 萬和七年陪伴日背後:企業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2020年12月12日,萬和迎來了第七個陪伴日,秉持著「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的家國情懷,將今年的陪伴日主題升華為「有你陪伴,就是溫暖」,聚焦2020那些溫情的陪伴瞬間,號召大家一起用陪伴書寫家國溫暖。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它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家國情懷」也有了新的發展。
  • 家國情懷精忠魂
    嶽飛一生精忠報國,家國情懷光照日月。他不是格薩爾王、不是嘎達梅林,也不是成吉思汗,他是曠古的民族英雄,直讓這些人與他面前都會黯然失色。嶽飛面臨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發出「還我河山」的巨人般的吼聲,驚天地而泣鬼神;「直搗黃龍」的鋼鐵般誓言,激勵三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率領嶽家軍百戰沙場、鐵蹄錚錚、烽火狼煙,車錯轂兮矢交墜,嚴殺盡兮棄原野,飛鳴鏑,萬馬戰猶酣。為了國家民族的安危,他誓與匈奴共存亡,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英雄的史詩,譜寫著家國情懷鐵血丹心,輝映著精忠報國赤子胸襟,滋潤著千古潁淮大地。
  • 照片背後的故事——「東江才子」王映樓一:詩書中的家國情懷
    照片背後的故事——「東江才子」王映樓一:詩書中的家國情懷 2020-09-04 0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揚生: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
    經歷過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海外求學、香港治學的徐揚生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對大學教育的反思,立志在中國本土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在徐揚生的動員和努力下,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式設立。2016年11月,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公布,把國際永久編號第59425號小行星1999 GJ5命名為——「徐揚生星」。
  • 從「家國情懷」剖析歷史高考
    本報長沙訊 高考歷史科目中,家國情懷不僅貫穿考試,也引導著學生們的價值取向。3月19日晚8時,郴州市第十五中學校長黃鴻明做客瀟湘晨報2020年生涯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家國情懷」與高考歷史備考》的講座。
  • 嚴復 林紓 10後的家國情懷
    所以我理解的家國情懷是熱愛祖國。熱愛祖國,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就是升國旗時的莊嚴肅穆。就是人在異鄉的時候最想念的地方,最思念的人在的地方。這本身就是一種歸屬感,一種流淌不盡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就是家」自述
  • 唐宋文人之酒與家國情懷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歸根結底則是唐宋文人「飲酒著歌」背後的家國情懷!「癲飲狂歌」是歷史的沉澱與大國之崛起,酒是一個流傳千年的文化符號。從周朝開始主要用予祭祀,如稱之為「祀茲酒」,發展到後來相聚即開飲,孤身也獨酌,期間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的酒柔和又升華,方有了盛唐酒文化之極盛。這種歷史的沉澱是多方面的、多層次以及多個角度的積累。
  • ...家傳光輝映萬家,國承情懷鑄強國」弘揚家國情懷系列主題活動
    近日,為落實以「家傳光輝映萬家,國承情懷鑄強國」為主題的「十佳百優」團支部活動,厚植支部成員對家國情懷的認知,增強支部成員對家國一體的思想認同,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2002團支部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家國情懷」始終貫穿著文藝創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發揮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家國敘事呈現三種創作邏輯。第一, 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家,是烙印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記。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例文:鄉愁——「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隨筆余光中是一個傳奇,他被文壇大師梁實秋讚譽為「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而他最為人熟悉的作品還是《鄉愁》。詩人定義了中國人的一種情感模式。寫作參與「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主題寫作筆會的隨筆,在視角、立意、結構、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則更具靈活性,可以抒寫鄉村的樂與憂,寫對鄉村發展的感觸,對鄉村問題的反思等,可以通過對鄉村場景、人事、物象、風情民俗等的敘寫,來表達自己觸摸鄉村的體悟,以及對家國情懷、青年責任等終極問題的思考。
  • 永葆家國情懷,牢記青年擔當
    新時代中國青年應秉承家國使命、展現時代擔當,譜寫無悔青春。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人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國家經濟建設中的中堅力量,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生逢其時,重任在肩,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堅持敢於當擔、主動作為,踐行「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念,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完成好每一項任務、履行好每一項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