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熱報消息,10月13日,記者從重慶軌道集團官方網站獲悉,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曾家巖大橋、南紀門軌道專用橋成橋試驗(第二次)開始了招標公告。
橋梁荷載試驗包括兩方面內容
招標公告介紹,南紀門長江軌道專用橋是10號線二期工程的重要跨江通道,大橋位於南濱路站和七星崗站區間,是全線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南起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站地鐵隧道,穿越南濱國際裙樓後上跨南濱路,然後橫跨長江進入重慶市渝中區,最後上跨濱江公園、長濱路、中興路、南區路及擬建雷家坡立交後引入七星崗站地鐵隧道,大橋上遊距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約450米。
南紀門長江軌道專用橋全長1215.878m(含橋臺範圍),主橋採用五跨高低塔雙索麵半漂浮體系斜拉橋,引橋採用三跨等截面連續梁橋。主橋及引橋主梁均採用鋼箱疊合梁的形式,共設43對永久性斜拉索,斜拉索採用高強平行鋼絲拉索。
而曾家巖嘉陵江大橋(公軌兩用橋)是曾家巖大橋工程及軌道10號線的過江通道,位於黃花園大橋和牛角沱大橋之間。大橋起於江北區龍湖春森彼岸,依次上跨北濱路、嘉陵江、渝中區嘉濱路、 軌道2號線曾家巖站,止於渝中區周公館。
曾家巖嘉陵江大橋(公軌兩用橋)全長566.09m,由主橋及南側引道組成。主橋採用剛性懸索加勁連續鋼桁梁橋,南側引道採用明挖砼框架。
本次橋梁荷載試驗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荷載試驗(靜、動載試驗);狀態評估(試驗前後狀態普查,包括結構外觀、完整性、支座狀態等)。
10號線二期共設8座車站
據了解,10號線二期工程起於10號線一期鯉魚池站,經曾家巖、大禮堂、七星崗、南濱路、南坪、萬壽路、南湖,止於蘭花路站。線路全長約10公裡,設車站8座,蘭花湖停車場1座。
該線路在鯉魚池站與10號線一期順接,向南經曾家巖公軌兩用橋和南紀門軌道專用橋,先後跨越嘉陵江及長江,終點位於南岸區蘭花路站,如此一來,形成又一條南北向大通道,將有效分流軌道交通3號線南北向客流,進一步緩解江北、南岸與渝中半島之間的跨江交通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南紀門長江軌道專用橋。南紀門長江軌道專用橋有五大特點:「高、難、大、多、小」。「高」是指南紀門長江軌道專用橋高塔229米、矮塔160米,其中高塔部分是目前重慶市內斜拉橋中高度最高的;「難」是指受道路運輸、長江水位影響,鋼梁運輸吊裝難、主橋邊跨鋼梁架設難、鋼梁架設時90°旋轉技術難;「大」是指大橋主跨480米,是目前世界上軌道專用斜拉橋中最大跨度;「多」是指大橋南跨南濱國際裙樓、六車道南濱公路,中跨長江主航道,北跨濱江公園、長濱路、中興路、南區路、雷家坡立交等六條公路;「小」是指工程位於市區中心,人流車流量大,施工制約因素多,可用場地極其狹小,需設置專門鋼平臺、租用船舶解決場地問題。
據悉,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全面推行實名制人員管理系統和「網際網路+智慧安全質量管理應用」系統,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工地安全質量的管理管控,該工程也因此獲得「2019年度重慶市建設工程BIM技術應用成果一等獎」。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張月
原標題: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新進展 曾家巖大橋、南紀門軌道專用橋將開展第二次成橋試驗